本帖最后由 皿成千 于 2016-4-3 18:42 编辑
《新诗评审标准已经迫在眉急》
当前新诗混乱不堪,很有必要提出相对客观的评审标准。
让那些拥有了发表、出版和评奖特权的人,不再任性,不能指鹿为马。
现在似乎整个诗界都没有人敢提出和干预。然而,作为一个资深读者,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责任的。如果说,因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就保持沉默,我认为,诗存在的必要性就得怀疑了。诗,正是明知不可为而为。很大一部分的人,是有地方发表、出版、评奖就万事大吉的,没有自己的真知,写了几十年不知诗为何是诗。或许有人会说,这才是一种境界,难得糊涂嘛!我说这是典型的得了便宜卖乖。你占了本该属于别人的位置,指望你让位,那是别人的天真。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拥有公共资源,因为你的任性,别人要走弯路,这没有道理。
斗胆提出三字评审要诀。
非字:一件诗作,先看文字,诗字肯定是旧字,但诗字是衣服,诗作是身体,穿上诗字的诗作如果还是同一身体,你看,算是他者吗?很显然诗作与诗作间的个体独立就是最大限度确认他者。因为诗是延生物,不是从天而降的外太空物体,它必定有前科。这前科就是经验中诗作的样子和字、词、句,再到结构出的思。那么一件作品出现在面前时,是否在经验里,就是审定一首诗的标准。是或非,是在经验里,则诗作不成立,非,则诗作成立。非诗而诗是评审的第一要决。当然,这种非也是有度的,主要体现在非常,绝不能当成是的反义和对立。且需要以下条件作为参照。
更字:从诗结构到思,一路读下来,如果没有一处比他者更自我的东西在,这件作品也没有存在必要。这个更字,现代诗主要体现于思上。往多极发散的思。比如更狠更准更快更高更强更细更小更大等等,当然也可在字、词、句上着力,但这会比较吃力。
还字:他者就是很自我很个性的个体,而一件作品的最大限度区别他者的自我,也不是非、更对立不可,它是立体发散的,光源提供光芒般的。所以,在非、更字要诀的基础上,还字就相当于补充、填空式的。还可以这样子,还可以那样子。比如组诗,其互补性就明显体现在了诗之思上。
识别他者前提是学识、学养、生命体验、技术甚至道德品质等领域对应层面的高、大、宽、厚。从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划分出等次就不会是那么无根无据了。经验里的东西是相对具体的,有章可循,有案可查的。一个没有资质的刊物、出版社、评奖机构,官方和民间都可以据此否定他们得出的结果。诗作就在那里,只要有人找得出依据否定一个结果是轻而易举的。这也就相当于用群众的眼睛在监督。哲人毛泽东说,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这话,我们当高度警惕。那些正享受着特权的大佬们当警醒。群众是一位分散的巨人,是万能的,你骗得了一位博学者,骗不了一个行家里手。骗得了今天骗不了明天。那些经典无不是被群众的眼睛检验过的。
由此我认为,三字要诀可推行,再由方家们全面建起一个体系。
(注:抛砖引玉,流派方家们畅所欲言最终形成共识,建一个有效的评审机制。为此努力的人们将有功于汉语新诗,我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