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云生 于 2016-4-10 09:39 编辑
- D c; E F. [ P G0 [% s9 }& f6 X7 B' H0 o
编者按:屠夫是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屠夫一词多带有贬义的形象色彩。东汉末年的张飞出身屠夫,但到最后,张飞被手下割了头颅。何进也出身屠夫,身居大将军,权倾朝野,终命于太监手下。也有人道:没有张屠夫,能吃带毛肉不成。从侧面也道出了人性性恶的普遍性。《屠夫》一诗语言平淡,但对人性的批判精神力透纸背.....
% C' r1 z# X! V3 R
: f3 {" C6 d! k; ?7 n; j- \6 N, t4 D; z" U1 @* O- c( I
屠夫
1 b1 v. B% f9 N. v; y0 A% ], W( w
文/梁文昆" @6 `# D ?( @5 K0 @% k
- j, w8 I/ i4 ~. b
4 S3 \* z0 e# N提刀灌酒,腹部藏毒 早年间,因行走于 街巷,闹市,杀猪贩肉 贩皮,贩血,贩 骨头,而得名 无论寒暑,也不惧鬼魂,他杀动物 杀得 专注。 现在,他终于老了。 这个早年的屠夫 蹲踞在家,孤零零晒着太阳 风湿病上身 一副老骨架,终于显现出 动物的原型…… d7 n G/ V8 B4 s
, u* a2 c, ^* O& \) A" A9 W4 I$ @3 _3 t3 E- b- f: a) U
赏析 # f6 B' G. P" u0 [0 P
文/马启代9 c+ s" r7 j3 D
" ^5 h) X0 H: S' ~; E
为“屠夫”状形画骨
6 o4 X# Q( k2 c 我喜欢文字中渗透血丝的诗句,崇尚写出骨头的作品。《屠夫》作为一首很好懂的短诗,之所以第一次阅读就把我撞痛,盖在于其干净、利落的语句中所包含的思想力。 《屠夫》犹如一把锐利的匕首,直刺暴虐和以杀生为业者的死穴,揭开了一切伪饰,以历时性的、看似不动声色的描述,状形画骨,把“屠夫”的形象烘托出来。它是批判的,但未置一词的评语;它是冷色调的,但寒气蕴含在文字背后;它以对比性的手法,把形态、行为和因果置于时光轮回和命运跌宕之中,堪称一首零度抒情的经典之作。它诗意饱满,穿透力强劲,一针见血,耐得咀嚼。 由此我想到新汉诗语言的问题。无法否认一切诗家语皆来自口语,只是有直接蜕变和间接蜕化之别。语言的书面化和诗意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我一向认为赋比兴的技艺是汉语诗人的童子功。形容词、动词、名词的“诗化”程度见证着我们对母语的理解和使用水准。《屠夫》一诗除了它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它魔幻般汉语词汇使用的深厚功力值得注意,尽管这是一个组合拳。 : {& Z& r( ~- u z6 E( J) _
6 {) o! _) W: W
6 ^1 Y6 X/ e c8 ]5 S
0 b7 D! A1 E: m E" ^/ H/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