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04|回复: 3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苹果知道》同题诗会(已吃完)。谁给“流派”砸苹果我砸他个评,将补充吃苹果小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陶金喜 于 2016-5-7 22:37 编辑

有感红屋子诗友同题《苹果知道》一篇,关于诗歌跨界的一些探索思想萌动且触动了我。

《苹果知道》出自我个人目前正在摸索的《生活的魔局》(后简称《魔局》)中的一篇,原打算后期完整的写出7篇小论文,外加一篇“兼论《魔局》的创作体验”,但考虑到探索本身的冒险,不确定性及突发起来的“灵感”冲击,希望能借这个机会,得到更多诗友的诗文支持,也算本身对文字,对诗歌灵魂深处的敬畏。所以~~~

如题,已说明。

截止时间为:等到5月6日中午12点截止或第33颗“苹果”出现截止(不含原作)(任何一种达到条件即终止)。现已终止,向各位诚挚致敬!!!
请及时参考石头主持置顶帖子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512-1-1.html



【原作】
生活的魔局(28): 苹果知道(初稿)
文/陶金喜

画室里,躶体女人半躺
苹果挡在女人的私处
光打在苹果的弧线上。

他把她的脸画成寂静的树
她的头发像枝叶般散开——

闭上眼
苹果
唯一的存在。

替身,变脸
凝固时间的汪洋——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85970-1-4.html


【金喜自说“苹果”之前后】(初稿)
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随着对诗歌越来越深的纯粹的爱,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爱她”?世界上那么多艺术形式,那么多审美诉求,那么多新媒体,那么多新器物,那么多可以消耗身体里孤独的虚妄……

这种问题本身就像一个“黑洞”,经常制造生活的“魔局”给我,或者说是生活的“魔局”反过来给我制造了很多问题的“黑洞”。我的时间,我的空间,乃至我的理性和情感都将被吞没。

那么,我为什么要爱“她”?在经历过不同类型的现实和梦幻的双重苦难和斗争后,我找了“诗歌”,找到了我心中的那个“她”,我心中的那个既交织多重现实,又交织多重魔境的“她”。

但是,当代中国“诗歌”的消沉几乎与我自身的孤独一样,像个“黑洞”,而我们这些落入“黑洞”的诗歌爱好者,是否能成功实现新世纪的“穿越”?这已经成为心中巨石一样的问题。

我们在路上,走得太慢,和当代审美诉求,和诗歌本身的先锋性、时代性脱节太久。更多的时候像历史的重现。比如诗歌中“节奏”的败落,比如诗歌中“韵律”至上的没落。诗歌发展史的真相是,没有什么恒久的东西。若不幸的,继承和开拓未形成符合时代或领先时代的民族精神,或具备普世价值认同感,则必然的被“不合拍”的历史所埋没,乃至灭亡。

我写的这样的一个小小的“苹果”,本身就是混杂着这种非理性的背景而产生的。但是,紧接的问题是:当代诗歌的创作特征是什么?

作为同样为探索者的一名纯粹诗歌爱好者,我个人非常反对:任何形式的探索偏离“诗性”的轨道,这就好比男人和女人没有了第一、第二性征,我们还应称他(她)为男人(女人)吗?那么,“诗性”是什么?正像陈超先生说的,它是唯一不能解释的。然而,尽管不能解释,我们却可以借由隐喻说出。我曾和某些诗友,说过同样的例子:你不能完美的表达生活,但是你却可以表达生活的况味。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不能解释“诗性”,却可以诠释“诗性”散发的诗之各类的系统特征(限于篇幅,不在这里展开)。

所以,从本质上看,当代新诗的创作其实面临了历史上最难的一个时期,无论从外在审美诉求本身,还是自身的嬗变和跨界两个方面。

然而,无论当代新诗面临怎样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有一个基本点,我个人认为,是一定不会改变的,这就是:存在于诗核中(是否类似于“苹果”的核)的嬗变部分,辨证地看,既面临“不可遏制的‘变’”,又面临“不可动摇的‘不变’”(限于篇幅,不在这里展开)。任何偏激的,厚此薄彼的方法和新瓶旧酒的推动都可能遭遇不可避免的失败。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更加实际的创作理念,我在摸索当代新诗的道路上,走到《生活的魔局》中的第28篇,写下了《苹果知道》。

“苹果知道”知道什么?从本质上,我渴望参透新诗发展规律的天机,但如何借由一种可能跨界的方式去写?从空间布局上,某些灵感的瞬间,我想到了“画家”。诗歌的变体可以是美术,美术的变体也可以是诗歌,既然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为什么不能大胆的引入这样一种“变体”的形式,拓宽诗歌的领域呢?

所以,很自然的,由一名美术师的眼睛去开展第一节和第二节,但是,你不能再写下去了,因为,再写下去,你就变成了“看图说话者”,你必须寻找“诗性”内在审美和特征意义。

画室里,躶体女人已躺好,那关键的“苹果”挡在女人的私处,还有一丝集艺术之美的光入心的打在“苹果”的意象上。因为,你是“画家”,你不能像傻瓜相机一样,简单的拍下来,任何物质世界都应被塑造成精神原型里那个光芒的一瞬,那样的一个亮点,或者回归成“一棵树”,而“她的头发”应该就像“枝叶般散开”。

好了,到这里,发生了美术和诗歌母体的共震,接下的尝试就很关键,如何用语言本身变出你想变出的“变体”?

还是那个根本,回归“诗性”,诗是借由诗说的部分爆裂开的,不是“说”出来的,你只能入心的去“闭上眼”,回归到心中的极度平静之美,造物之美的极致,遇见“唯一的存在”,或者是存在本身。

然后,看到更加多的世界的“替身”或者“变脸”,而那些“替身”和“变脸”仿佛一瞬间成为艺术变体后的“凝固时间的汪洋”。

这就是《苹果知道》创作时发生的事,但是还没有结束,因为意蕴的本身滑翔到了更远的地方,就像美术本身的生命力一样。我所选取的“苹果”是偶然也是精心选择的历史重现,有歧义和共性的喻指,所以,我所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把《苹果知道》本身推离了我,让“她”走向更多文本诠释的可能。这是读者和后来人的事,我无需关心。

补充说明:可能是非传统的写作手法,目前的阶段,我似乎能窥视到当代诗歌歧义,二重语境构成的系统的多重语境,乃至无限可能的深邃,也限于篇幅,日后讨论。

再次向最可爱的红屋子致敬。我只是写了一个小小的“苹果”,你却回赠我这么大的一个。这个从数的角度看,叫“级数增长”,乃至“极限”



【第1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红屋子

1。

刻意把人体和速写
放在同一个画室
我疾步,干脆飞檐走壁
苹果早已烂掉!
帆布还活着!
她就在中央
粉嫩粉嫩
一目了然
肉虫从苹果爬出
也试着爬回阴凉的入口

2。

把油色再加重
然后我来敲你的门
我真不知这弯弯的眉毛该怎样处理
皱起,还是更弯
其实微笑太浅了
那疤痕却深陷
雨季的验证来得紧迫
每一滴滴落,相似
却不相同

3。

一小颗钉,比例上失调
远不如月经失调
养,补,打磨,滋润
皱褶的疼痛依旧重复着
画面并不固定
就像你的手势出没无常
我找不到一种纯色

2016。4。30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284-1-1.html

【金喜说第1只“苹果”】
红屋子的《苹果知道》因为是原作的第一变体,所以走得尚不远,但我们应注意到她的突变,一是取原作的神韵却形飞形动,有很多“活泼”的色彩,这是“诗动”,二是具体化了。原作是“凝固时间的汪洋”,到她那里已成“帆布还活着”了,且具备了“皱褶的疼痛”。我想这也是我所选择的让诗作本身推离我产生的“变体”。下面,就让我们全心全意的去“咬”红屋子的第一只“苹果”。

“刻意把人体和速写/放在同一个画室”,是所有画家的共性,是艺术本身的选择,而下一句突然“我疾步,干脆飞檐走壁”,为何?因为“苹果早已烂掉”。这是对“苹果”所代表的意象的“诗动”,我们可以理解为这里的“诗动”实际上是对生命或者生命自然成熟本身的厌倦。但是“帆布还活着”,你要去细想,“帆布”代表什么?对,是背景,是我们生命的背景,我们眼中艺术色彩的背景(如果你学过画,你应懂得“帆布”对一幅画有多重要的意义)。那只“苹果”,“她就在中央”,外表“粉嫩粉嫩/一目了然”,但“肉虫”的意象却“动”起来了,爬向了“阴凉的入口”(我们也应注意到这里涉及到性存在本身的欲指)。

“肉虫”代表什么?它一直生活在“苹果”的身体里,虽然外表看不出,但却一直存在着,多想我们的人生,我们内心的欲望,或者渴望啊。所以,我说,红屋子的这只“苹果”,不仅有“诗动”,还有具体的“帆布还活着”的滋味。

到了2节,一句“油色再加重”有点刻意描绘的强化之意,是主观“诗动”的意志选择,是“我”动起来,去“敲你的门”。可是,转瞬又说到眉毛该怎么处理,为何?我们应体会一下,一位女性来敲你的门,却担心眉毛的事?这说明什么?是胆怯还是爱导致的,让小小的“眉毛”放大到对生活中幸福的追求。所以,到了后面的“其实微笑太浅了/那疤痕却深陷”就理解了。至于最后一句“雨季的验证来得紧迫/每一滴滴落,相似/却不相同”,有滋有味,暗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疼痛的涤荡。正所谓,幸福不一样,不幸千万种。然而,在诉说这种疼痛时,红屋子所采取的仍是平和的,韵味悠长的诗说,正像第一节诗说那只“肉虫”一样。

画室里有很多物件,为何要选用“钉子”?是因为“钉子”的喻体具有代表性,说到女性,说到“皱褶的疼痛”,说到“画面并不固定”,说到“你的手势出没无常”,其实都“找不到”生活里任何“一种纯色”,一下诗说到生活本身的肌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红屋子其实完全理解生活存在的本身,就像理解了“帆布”,理解了“肉虫”,理解了“油色”,理解了“钉子”、“皱褶”和变化的“画面”和“你的手势”,而这些都是由一只外表看起来鲜艳的“苹果”带来的,是典型的“诗说”的当代作品。

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会触发我想继续《苹果知道》同题诗会的可能,是偶然也是必然。我很欣慰,在原作推离我自身后,能遇到这样的一只让我难以忘记的红屋子送来的“苹果”,虽然跨界上,她走得还是我的一个脚印,但她使得这脚印鲜活且动人。

这只人世的“苹果”,只有我一再复述的“生活的况味”能够诠释。



【第2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子青悠然

托生虚构:光,影,色,味,质,体
上帝注视伊甸园,派遣弥尔顿特使
以笔破解神也不能预控的沦陷

她现在心底涌潮,却静如秋叶
一些火,虫吟,和日记本里的灰烬
全都藏匿画布中

你见到的,并非指认的主角、配角、龙套
谋篇时仅移动一次走位
不必诱降,背景之后自演隐秘

击垮防线的瞬间,祭品,契约
圣母玛利亚的微笑
不远处,潘多拉魔盒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375-1-1.html

【金喜说第2只“苹果”】
子青的“苹果”是“伊甸园”里的变体,自然符合我原作里“苹果”遮在“女人私处”的隐喻。这个“苹果”是我在推离我自身后的第二个可供挖掘的由美术而产生的跨界诗写。啰嗦一句,值得读者注意的是,本身也有《失乐园》的不朽诗篇,大家可以重新去翻读。

既然仍然是由美术的母体引燃的诗性挥发,有“托生虚构:光,影,色,味,质,体”的质地,也不足为奇。而“上帝注视伊甸园,派遣弥尔顿特使/以笔破解神也不能预控的沦陷”取自弥尔顿《失乐园》的高度概括。两句相结合,本质上大概是受我跨界言论的影响,追求美术和诗篇的融通。从语言特质上,初看,并无闪光之处。

到了第二节,其实是“苹果”象征意义的回归,和句首的“托生虚构:光,影,色,味,质,体”吻合,诗说到实虚相结合的“她”和“画布”象征着的埋藏着的隐喻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本身,是不能用说的形式表达,还是要采用“火”、“虫吟”、“日记本里的灰烬”的形式诗说出来。需要强调的是,我此前曾提过,力度不应单单集中在词语上,还应注意意象的力度和密度,和关系组成的力。我们细想一下子青的意象选取和排布,可喜的是,她显然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正在努力体会系统的认识“象”本身造就的场域和场能。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二节读起来表面上自然普通但却亮点频发。

同时,二节本身也是沉潜着诗性进行收敛的,不同于一节的挥发特性,存有化学气体上下凝的张力。到了三节,显然,子青像红屋子一样,不再满足于静处写诗,要跳脱,要动,要诗具备思辨的诗动特性。开始影射到画之前,画背后的秘密。而最后一节,力度显现,表面上呈现艺术上的“圣母玛利亚的微笑”,内里却道出“潘多拉魔盒”,是一次实质上的诗情大暴动的演绎。又回归到《失乐园》所吟诵的根本:人生乃是“潘多拉魔盒”,使得原本平平的第一节立刻跃现。

子青的理性和思辨是流派女性诗人中比较出色的。本篇的谋局和诗写同样具备这样的特点。是一次典型的由画心生的诗情饱溢的哲思。充满着令人难以拒绝的“魔力”,也充分符合我所能预见的,可能更接近于西方精神的现代诗歌精神。

然而,不管怎样,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在内蕴,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命题上,具有共通性,“苹果知道”不仅单单是一次“师夷长技以制夷”,也不仅仅是一次“向西方演变”沦落,而是一次文化的冒险,而文化里,一直充当先锋的诗歌,毫无疑问的充当了炮灰或勇士。

感谢子青,你读懂了我所想表达的“跨界”的意思,第二只“苹果”同样珍贵,甜美。


【第3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石头

土地
知道落下来的重量

知道力

果盘不一定知道
收成
但果核
一定知道,去往何乡

一颗苹果
从树根出发
其实,和人的际遇差不多

只是比我们上市时,更鲜亮一些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451-1-1.html

【金喜说第3只“苹果”】
石头的“苹果”追求客观的自然的物理力,但我们有物理学丰富的教材,也有“引力波”的论断,也有量子力学关于维度的说明,我们不是研究物理学,我们研究的是无法解释的诗。然而,诗和物理学就真的没有一点关系吗?我们是否应该持有这种浅见?

回归到哲学上的一元论,即唯物质论和唯精神本元论,我们会发现,世界可以存在一个奇点,而“物质”和“精神”本就是一体的。问题是:是精神产生了物质,决定了物质?还是物质产生了更高级的物质,产生了具有影响物质的精神?当然,我们不用纠缠这种哲学思考,回归诗作,我想说的是,内心的诗性和科学本身存有共通之处,问题在于你能否大胆的想象,将二者划归入“一”。

“土地/知道落下来的重量/风/知道力”,简单干脆,客观而具有诗性,是一次诗性向物理学跨界的尝试,读起来又新颖,趣味横生。同时,从诗性的角度考虑,语言尤其显得厚重内敛,非常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东方式的诗写。

接下的二节仍然延续了诗性扩张至物理的魔力:“果盘不一定知道/收成/但果核/一定知道,去往何乡”,读来,又使人沉思,具备了主体剥离,诗说直觉呈现的特征。

还是同样的问题,任何肌理,包括物理学意义上的“苹果”不应停留在物理学的领域,还是要回归到诗性,社会的层面,所以有了“一颗苹果/从树根出发/其实,和人的际遇差不多”,最后再爆发诗旨“只是比我们上市时,更鲜亮一些”。

纵观石头的《苹果知道》,可能存在唯一的瑕疵是,三节“和人的际遇差不多”是否接入突兀,还有待商榷,是否可以更深的考虑一种完全的符合一、二节的肌理继续下去,还是代入意象呈现的多指多义,以唤醒读者心中那颗厚重的果子,又一个充满力下坠的“苹果”。


【第4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歌我疏狂

第一天 发现一只苹果
丝丝腐酸 甜甜的
那感觉 像儿子小时候
第一次吃母乳 小被上的印记
奶香味 淡淡的
第二天 又有一只
第三天......

一筐的烂苹果
跑进体内

空筐子朝天 瞪着眼

与此同时
一个孩子 低着头
坏笑着
当模特的苹果
早已睡进他肚子里
成功的搅黄一堂静物写生课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372-1-1.html

【金喜说第4只“苹果”】
入世的“苹果”,有诗趣的生活意味。有回旋的诗唱,我们细细的读一遍。

首节普通,铺陈“苹果”累积的感觉,应留心到“儿子”的欲指。感觉累积多了,自然会“跑”到体内,而外化的形式是“空筐子朝天 瞪着眼”,是对生活本身的嘲讽式诗指。末节谈到“一个孩子”(可能是“儿子”也可能不是“儿子”,但一定有和“儿子”同样的意象共性),调皮的偷吃了本来准备写生的“苹果”,“成功”的破坏的原本的生活。

但其实说是“破坏”,实际上却是本质上的“成功”,因为这件事情,这个消失了的“苹果”勾起了对首节“儿子”的意象诗情,是借由诗趣述诗情的一首作品。

我们且不问语言上,是否还有精炼和提升的空间(这是毋庸置疑的),单就布局和回旋写法,单就由美术静物写生突变到诗情方面来说,无疑是成功的。它更像诗和课堂的二重变奏,一个是和弦的大背景,一个是主旋律的吟唱。

在语言和过渡上,尚觉得还有凝练的可能;在气息和节奏首节缓,中间急,三节变,末尾又缓,其实非常难以驾驭,但所幸语言弥补了这样的变化,颇符合入世“趣”苹果的滋味,但其中又不可避免的渗透着来自“腐酸 甜甜的”淡然忧伤。

同样的,它也是一首由美术引发的诗情散发。



【第5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醉生梦死

直到咬上一口
方向感终于有了着落
从树上一直往下
夜,多么美妙的滋味

苹果知道
被氧化的部分
正在发酵,动荡
唯独果核
异常冷静
在这场洪荒中
犹如暴风之眼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475-1-1.html

【金喜说第5只“苹果”】
醉生梦死这只“苹果”的思想容量感很强,有一种思想深处沉静的力。不知道为什么,总会让我想起李立扬,见证诗歌的力量。同样的,这首《苹果知道》读起来干脆、利落,存有内外剥离的张力,值得细品。

首节,亮眼。“咬”的味觉和“方向感”瞬间找到了通感的桥梁。“从树上一直往下/夜,多么美妙的滋味”看起来很普通,实则是铺垫,为聚积张力做准备。

末节,有了剥离的快感。外在的,或者说易变腐败的部分“被氧化”了,发酵或动荡,而内在的“果核”却“异常冷静”的在“风暴之眼”观望,立即对应上首节末句“夜”所美妙的虚妄,深入到“苹果”果核的特质,有了诗性的沉潜,读来令人精神愉悦。

个感,要将“夜,多美妙的滋味”再适度强化,喧嚣一些,以对应后面果核的冷静,使得张力呼之欲出,使得诗作本身的剥离更加畅快淋漓一些。

顺带说到跨界,这颗苹果似乎有化学和物理的双重影子。这样的诗,再一次证明,诗歌作为艺术,和科学本身多么密切,而那些苦苦陷入抒情漩涡的诗人们,那些浪漫主义诗情慢慢不能满足我们审美需求的诗人们,应当深思当代新诗,尤其是中国诗歌的未来。



【第6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猫夏

告诉空白的画布一个答案:
把夕阳
偷出群山,把蜜蜂
偷出花园
它们统统净重二百克
飞不上天空,落不了地

告诉秃头的画笔一个答案:
红的和不红的
都是伤口,甜的和不甜的
都是做梦
不信?交给一条舌头去检验

我知道,月亮的丰满只有一天
而我,会在画布中央一次次归来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478-1-1.html

【金喜说第6只“苹果”】
如此魔幻奔放的“苹果”让我很意外。我所写的《生活的魔局》本身也充满着这种读起来不可思议却深处思量,是符合生活逻辑的,虽然它所呈现的是反生活逻辑的表象。还好,这种作品和我的大多数作品有共通之处,所以读起来不会觉得费力。

猫夏采用的是问答式及主体(画笔),客体(画布)分离的方法来写这只“苹果”。从跨界角度考虑,仍是由美术母体引发的诗性争辩,但风格与前面5只完全迥异。“画布”可以看作客观存在,而“画笔”象征着人的精神世界。我们认知世界,取自世界,选择符合自己审美的世界,比如“把夕阳/偷出群山,把蜜蜂/偷出花园”。说“统统净重二百克”,我很好奇。按常理应是写“灵魂”的质量才对,而“灵魂”的质量普遍认为是21克,那么为何要200克?不想去深究,总之就是“飞不上天空,落不了地”的现实审美标准。再诗写到画笔,因为前面说了,笔由心生,是主观作用客体的必然。虽未着“苹果”二字,读者也能从二节的诗语里体味到这只“苹果”的特质。语言表现上,有洒脱的任性。“交给一条舌头去检验”其实是巧用二指,一是指味觉本身,二是指体会主客交互,“苹果”呈现的滋味本身。

末句的魔幻回归现实主义的写法,其实是某种“无奈”。我所代表的主客体时时刻刻发生着理智和情感的分裂,用“我”却未用“苹果”,本身就取其象征意义,由诗的本性出发,诉说出人的精神世界里的二元矛盾和统一。

如此深思,其实违背常识的反逻辑写法,在本质上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有太多可反向推测的现实背景和意义,读起来也瑰丽多变,充满着魔域本身的魔力。

有很多人误以为《百年孤独》的作者西亚•马尔克斯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写法,描绘了一幅令人诧异的异世界图景,其实是一种误解。他说,他就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就是如实的写出了现实。从这个角度看,所谓“魔幻”有着比现实更深层次的意义,而我显然有感于猫夏的这只魔幻“苹果”,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探讨《生活的魔局》本身所隐喻的复杂现实的图景。



【第7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钱松子

从树上出走,满树叶子都是偈语
但没有一片会开口挽留
它们只目送我
我因而有了满腔钟声
同时也有了怀疑
比如,早晨的鸟鸣,极度失血的黄昏

脱离使我靓丽或者暗淡
独自上路
有两具面孔在我口袋里蠢蠢欲动
它们是鲜活的
相依为命

在它们中间
我仅是一幅行走的自画像
时时用谦逊粉色自卑
展现一张笑脸

滋味的轮廓来源于一次假想
如果有人遇到我,看到的其实是虚空
恰如镜子照不见自己

所有的行程不过是向一把刀投靠
抵达成为一种灾难
我愿意为你们敞开肉体
而奉献内心的果园给慈悲为怀的大地

那里的风都是我体内的钟声
在隐姓埋名中升起
不同的指向,只有一只苹果知道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490-1-1.html

【金喜说第7只“苹果”】
钱松子送来的这只“苹果”性温且虔诚,有一种吟唱本身的动人本色。

树,叶子本身是给“苹果”提供养分的,用“偈语”大约是一种类似宗教的庄严虔诚精神。这种精神,更多的时候不是象征着皈依的挽留,而是从世界终极问题本身提出了“满腔钟声”似的精神骚动和极度的怀疑精神。用“早晨的鸟鸣,极度失血的黄昏”举例,有一种精神湖水面铺展冥想时的悲壮。

再说到“脱离”,其实是果子成熟后的选择,失去养分,当然会“靓丽或者暗淡”(“靓丽”是自我的独立,而“暗淡”是自我的迷失)。说“两具面孔在我口袋里蠢蠢欲动/它们是鲜活的/相依为命”,我更愿意理解为善恶相依相伴的情形。再说“我仅是一幅行走的自画像/时时用谦逊粉色自卑/展现一张笑脸”符合生存之人的呈现法则,但这法则并不能作用于内在,比如“苹果”欲指的核,“如果有人遇到我,看到的其实是虚空/恰如镜子照不见自己”。

说“所有的行程不过是向一把刀投靠/抵达成为一种灾难”似乎渗透了叔本华“悲”悟的本质,又似乎迎合了首节佛语暗示的“脱离”的悲苦。于是,应随遇而安,顺其自然,“我愿意为你们敞开肉体/而奉献内心的果园给慈悲为怀的大地”。

末节又开始响起的“钟声”,继续着“苹果”汲取养分又脱离的因果循环,只有“苹果”自身知道“不同的指向”。

如此来看,钱松子所赠送的“苹果”,是一只具有禅心的苹果,达大境且及慧根,道天机且诉情理,读来令人唏嘘,感叹。

只不过,虽然每节吟唱都没有问题,整体布局构思也都没有问题,但精炼上,似乎还可以高度浓缩,就比如“在它们中间/我仅是一幅行走的自画像/时时用谦逊粉色自卑/展现一张笑脸”,是否存有更好的表达,值得深思。



【第8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皿成千

从北到南,
从西到东。
联系到故乡、异乡,
牛顿和自由落体。
论阴阳,
推五行。
面对这张脸,
有你不能否定的相克相生。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501-1-1.html

【金喜说第8只“苹果”】
皿成千的这只苹果初尝起来晦涩,不是我所读到的《二十四色》里的风貌,缺失了强烈的在场感和历史感。或许是省略掉的部分太多,也或许是未能将能将这只由易经推演的“苹果”适当铺展或点拨,所以读起来有这个印象。但我想,假话比欺骗可恨,所以就以我个人的一己之见,谈一谈,我所存有的疑惑。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是“苹果”的迁徙吗?是否象征中国的经济大潮,地区发展不均衡,还是有另外的贴合个人的独特生活体验?且是否说的过于泛指,留待下句释疑?

“联系到故乡、异乡”,我基本可以判断,是一种宏观背景外加个人体验的归纳,只是从入诗的角度看,泛泛了点,且明说太显,稍平。下句直接跃入“牛顿和自由落体”,牛顿是发现者,自由落体是客观规律,是自然属性。前面暗喻“苹果”的社会属性,此句划归自然属性,从诗歌的角度,不是不可,只是有突兀之感。“论阴阳/推五行/面对这张脸/有你不能否定的相克相生”,一是显露,未深入诗之隐喻的特性,二是,跳跃失去了读者心理的过渡带,造成诗性自身大幅度的被磨损。所以,我很遗憾地对皿兄说,你这个“苹果知道”要重写。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是强写的原因。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读过你的“很快,我的病魔,
向你的天空挖走了,十万吨,欢乐”的句子。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你的写生世尘世的,有生活动荡经验的诗作,你说呢?

欢迎回敬批评。讨论有益,争鸣万岁!



【第9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宋浏

我不知道的时候
苹果知道了
它不说出来,我不会知道

我知道今夜我会写诗
苹果不知道
苹果知道今夜有戏
我不知道谁是主角谁是配角

我知道的时候
一个苹果被另一个苹果咬了一口
我发现,苹果知道的太多了

2016.04.30.稿。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505-1-1.html

【金喜说第9只“苹果”】
第一次和宋浏兄交流,也是第一次给宋浏兄写评。一般情况下,第一次我会很客观很严厉,以证明我是在认真的读。我想这就是对于写诗的人最大的尊重,不知兄以为如何?

切入正题。首节“我不知道的时候/苹果知道了/它不说出来,我不会知道”可删。因为“苹果”本身就是发光体,具有你所想表达的诗性。首节的话,说与不说都不重要。二节“我知道今夜我会写诗/苹果不知道/苹果知道今夜有戏/我不知道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完全可以字面意思理解你所想表达的意思,而诗之所以为诗,是需要经过直观语言呈现后的转码,也就是说,它是语言背后的话语系统,是有深层次的意思的,比如“今夜,花儿悲伤”,花儿即是实指也是虚指,花还有美丽易逝的暗指,它就是背后的语言,有深层的味道。最后一节,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我想说的是,即便不是写诗的高手,你的那句“一个苹果被另一个苹果咬了一口”还是让我高兴了一会,没有人这样写过,没有人处理过“苹果”间的关系。我知道,或许是偶然的,但至少可以证明一点,只要你热爱诗歌,你便会被这种突然遇到的灵感所愉悦。

有人说,你这个“傻子”,何必要读那些不好的诗,浪费时间?我喜欢任何对我说真实想法的人,所以我也是这样对别人。因为,我有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精彩。

谢谢你,宋浏送来的果子不一定是上乘的,但却是真诚的。



【第10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绿溪

画布的至高点不是树
是口水。描摹一只苹果
最大的困难不是调色
是口味。汗水与泪水悬浮的空间
趣味正在堆积,正在砸向画笔
原型消失,画架迷离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金喜说第10只“苹果”】
绿溪的这只“苹果”是被创作的内心的漩涡,是超验的“第六感”,是神秘主义的阐释,但尽管如此,不代表我们不可以琢磨出,就像我们能找到光是粒子和波的证据。

为什么说“画布的至高点不是树”?“画布”所指为何,这里尚未明确,“树”有很多所指,加上“至高点”,我们可以揣测为,是将“树”一样的内心安放在“画布”上吗?可以理解为这种意思类似于每个人都渴望的“内心的安宁”吗?后一句,说“是口水”,更像反讽。“口水”的意思大家都懂。一般人都厌弃口水,渴望做成一颗“树”,她却反过来说。这是正话反说,也是现状临摹。果不其然,她要继续写“描摹一只苹果/最大的困难不是调色/是口味”瞧,技巧和表象都可以尽情涂抹,唯独“感觉”和“感知”无可替代。接下来又要主客体倒置,反说迷局,“汗水与泪水悬浮的空间/趣味正在堆积,正在砸向画笔”。她在阐释的是“苹果”内在的矛盾,而且这种矛盾,在她那里,成了无可调和的迷(更像第六感的感知无法解释),“原型消失,画架迷离”。

我不知道她是否是受我《猜测》的影响,追求有限向无限的跨越,以至于每读一遍,每深陷一次这种灵性的冲突和囹圄。总之,这只“苹果”玄幻而神秘。



【第11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煤油灯

苹果知道
从一朵花到一枚果实的距离
有多少风雨

苹果知道
从青涩走到成熟的距离
需要多少坚持


苹果知道
从枝上走到地上的距离
充满多少离别的悲喜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574-1-1.html

【金喜说第11只“苹果”】
读这个“苹果”,让我想起“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这是很自然的事,诗歌能实现这种体验的跨越,而煤油灯先生如实的搬来套用(请原谅金喜的直言)。

“花”到“果实”注定要经历“风雨”,“苹果”知道,我们也知道。

“青涩”到“成熟”注定要“坚持”,“苹果”知道,我们也知道。

“苹果”知道坠落时的“悲伤”,我们也知道。

写法过于传统,而我们受时代大潮的淘洗,已逐渐散失了这种审美诉求,所以这只“苹果”还在界内打转。但是是否就意味着,这只“苹果”该扔掉呢?我的答案恰好相反。时代在变,我们也在变。这类题材的诗需要一种更加壮观的融入时代的大抒情浪潮,就像余秀华,哦,我该说她吗?

我读过很多遍煤油灯先生写的“秋秋系列情诗”,所以应有这个发言权。所以对着“苹果”不甚满意。

请再回去找个好果子来解馋。



【第12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红精灵

悬挂在树枝,还是静止
保持一样的姿势
其实,它最想说的是
离别最苦

画家的笔下,灵魂独舞
进进出出的小虫子
传递,前世
和你约定的暗语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586-1-1.html

【金喜说第12只“苹果”】
又一位陌生的诗友,但出于最大的尊重,并不妨碍我的严厉和客观。

“悬挂在树枝,还是静止/保持一样的姿势”,本有欲说还休的快感,却在最后一句“其实,它最想说的是/离别最苦”,导致突然全部释放掉事先保存的张力。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写:“悬挂在树枝,还是静止/保持一样的姿势/脱离的力在体内”。这样就会有蓄积的力在酝酿。

二节用“小虫子”来做拟人化诉说,是具象的写法。亮点是在处理诗情的关系上,“小虫子”被有效利用了。


【第13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季末菊黄

每一次花开
都是一场预谋
那些红是罪恶之源

毒苹果就像个尤物
欲望是位巫婆

一口警醒
一口沉沦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602-1-1.html

【金喜说第13只“苹果”】
终于遇到一个“毒”苹果,但这个“毒”还是表象的。原因在于它的显露,使它没有耐嚼的韧性。

“每一次花开/都是一场预谋/那些红是罪恶之源”,因为要写“毒苹果”,所以要主题先入作铺垫,说表面的诱人的“红”是罪恶之源,没有什么不可。

“毒苹果就像个尤物/欲望是位巫婆”取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但表达上未显示创造力。

最后说“一口警醒/一口沉沦”,要点说教的意味,实际上作为宣言可行,但作为诗,是无效失败的。

但是,如果我们试着变幻一下表达方式,看看有什么效果,比如

苹果花开
红艳艳
风的力在预谋

一位性感女人,在苹果体内
黑色的毒素隐藏

咬一口
就深咬一口

去沉沦

写到这,我又想起陈超先生说的,诗歌很多时候不在于你表达什么,而是关键看你怎么表达,是语言的艺术。

季末菊黄诗友,我想你一定会明白我的意思。



【第14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尘星童云

高入云端的太阳
高不可及

待在天堂就好
阳光的微笑簇拥
月亮的酒窝
住在树上
悦读星星寄来的春天
我温馨的家园
碧玉无瑕

小鸟路过
翘翘尾巴打招呼
不曾留下那款游戏
蝴蝶的美
都被虫子咬破
我的疼是在心上

纸飞机的翱翔
多么像我的宿命
我没有恐高症
接地气居然要粉身碎骨
太阳不哭
苹果流着泪
给你阳光的味道

2016年5月1日清晨,一气呵成。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596-1-1.html

【金喜说第14只“苹果”】
一气呵成有一气呵成的好,气息和节奏上顺畅,但一气呵成的大作都是建立在经历过初级磨砺,经过过百般心智磨难后,积累到一个爆发点,瞬间释放时产生的壮观。

还是凝练的问题,也还是修饰语过多影响诗之沉潜的问题,就比如前二节,完全可以浓缩为:

我的家园,碧玉无瑕
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光暖着。

再比如,第三节和第四节,完全可以浓缩为:

太阳不哭
苹果流着泪
给你阳光的味道。

细细想,是否已经足已表达?因为是老友,我没有绕着弯子去说话。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读你的思想方面的诗歌文章。若有不当之处,我们再进一步沟通。



【第15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陈秋

我结在秋天的一棵树上
从青涩的小清新入眼。七月
远方来的王子打马来到树下
揭起我的红盖头
捧着我的小蛮腰
打开我身体的清水河
阳光浴。在我深深的脖颈里 种下毛毛虫
我寂寞的城,在一场兵荒马乱中 沦陷
从此 我的处女作诞生
在你绿色的掌心

我是秋天里 待嫁的新娘
一个害羞的符号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623-1-1.html

【金喜说第15只“苹果”】
就“苹果”说“苹果,陈秋的这只“苹果”就是一个女人小小的心思。那么,这样的作品,要想写好,关键在于语言的新颖,和意象出奇的搭建。

从“我结在秋天的一棵树上/从青涩的小清新入眼”开始,到“从此 我的处女作诞生”,稀松平常。倒是“脖颈里 种下毛毛虫”的感觉运用得让人眼前一亮。

到了“在你绿色的掌心”则差不多可以用意外的惊艳来形容了,用诗的语言一下激起了很多感觉。

至于结尾,可能是在考虑整体文风,力度突然被减弱了且浅露,需修改。

综上,我觉得女人的这种小心思,可以围绕“脖颈里 种下毛毛虫”和“在你绿色的掌心”适当铺展或凝缩,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吸引人的作品。



【第16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行顺

苹果知道
愤怒,我一直以为苹果如女人
用鲜艳的身体,诱惑
颠倒,放射邪恶的欲望
这让我拼命拒绝品尝它的香甜

当一个苹果置于眼前
我的目光怯于与它对接
那抹红灼伤我内心的软弱
包裹蜜汁的表皮是愤怒的火
燃烧了整个北方的秋天

苹果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袒露精与血,不把内心世界隐藏
那么多人食用削皮的苹果
那么多人缺钙,自恋,自大
不自知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634-1-1.html

【金喜说第16只“苹果”】
行顺诗友送来一颗“愤怒”的果子。该如何品尝?取决于他“愤怒”意象的结构和布局。

先是“愤怒”反说,“愤怒,我一直以为苹果如女人/鲜艳的身体,诱惑/颠倒,放射邪恶的欲望/让我拼命拒绝品尝它的香甜”(毫无疑问,语言还不精炼),可以看作对“愤怒”张力的一个预设。

然后回归到内心的“愤怒”,“当一个苹果置于眼前/我的目光怯于与它对接/那抹红灼伤我内心的软弱/包裹蜜汁的表皮是愤怒的火/燃烧了整个北方的秋天”。值得注意的是末句“包裹蜜汁的表皮是愤怒的火/燃烧了整个北方的秋天”大胆想象,意象运用老道,“火”,或者说“愤怒的火”,燃烧到了整个“秋天”。是“愤怒”的延展。

末节,我个人的观点,应当顺着二节再爆发一下的,结果却大幅度弱化,以直白的语言,讲述普通的“愤怒”,不值一写。或者应该再精度提炼,让“愤怒”呼之欲出,让人震撼。



【第17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燕子飞

我一天一个原样
但是,我并不羡慕你一天一个花样
都是为了活下去, 像一棵又一棵的苹果树
习性差不多,在淮南和淮北都一个名字
活下去的我们分分合合,有时候想起,有时候忘记
我喊苹果,我喊apple
它们都会生动起来
我的小苹果,它跑向我
只有它知道,我做不到爱自己
也做不到不爱

                              2016年5月1日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金喜说第17只“苹果”】
同名异体,关注“苹果”的环境,也是人世的环境。这只“苹果”动荡摇晃,就像南来北去的燕子,飞。

“我一天一个原样/但是,我并不羡慕你一天一个花样”,符合归真的本我,而“都是为了活下去, 像一棵又一棵的苹果树”读来沧桑感十足,竟难以置信,出自女子之手。

“习性差不多,在淮南和淮北都一个名字/活下去的我们分分合合,有时候想起,有时候忘记”,更像说着无心,听者有意的诉说。 “苹果”本身蕴含着我们的集合概念和类概念,是借人世的动荡去还魂。

“我喊苹果,我喊apple/它们都会生动起来”,“喊”是情感的外露,自然会唤醒记忆的幻影,说“生动”包含生命自身的渴望。

而“我的小苹果,它跑向我/只有它知道,我做不到爱自己/也做不到不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释然吗?再回归首句“我一天一个原样/但是,我并不羡慕你一天一个花样”,我们颇能体会到这只“苹果”的内部,是人生涤荡后的纹理。

准确地说,这是一只比较成熟的“苹果”,且来自一位女子。



【第18只“苹果”】

苹果知道/我的使命
文/一牛道长

我追随太阳
奋力向上,只为完成
上天的使命

吮吸,大地的乳汁
享尽,雨露的滋润
风,也给我披上了彩虹

我在枝头招摇
只为了
向你奉献
天地的营养
.......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p;page=1#pid5665803

【金喜说第18只“苹果”】
道长的这只不算“苹果”的“苹果”取其意,只论精气动,不论外形,所以可以是梨,也可是柚……

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法,突出人的“精”、“气”、“神”。大家可以对照这三节细想其中之奥妙。由于意象本身并不复杂,抒情方式采用的是传统的热抒情,大家自然能品读出这只不算“苹果”的“苹果”滋味。



【第19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沈默

两色苹果
将爱情一分为二
一半留给昨天
一半还给岁月

深入苹果
都是我们经历太多
从结局到开始
从表皮到内核

想念苹果的日子
甜蜜颤l栗,其实
苹果知道
爱人就在身边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金喜说第19只“苹果”】
沈默的“苹果”是时间和情感的拼接,又是统一体,开头颇有哲理:“两色苹果/将爱情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昨天/一半还给岁月”,只是语言上未见亮点,诗写过于普通了些。试想,如果换种方式,比如:我吃到一只两色的苹果/一半在昨天/一半在今天/多像爱情”,是不是更有意思?

同样的,“深入苹果/都是我们经历太多/从结局到开始/从表皮到内核”,读来也过于普通,不能激发自身的诗性,也不能更深程度的散发,就需要深味“诗趣”的写作方式,从我适合什么语言,或者适合怎样的有效“调情”来激发灵性自然跃出纸面。

同理的,三节也存有这样的问题。当然了,单纯的表达“苹果知道”的主题,已经是四平八稳的作品,但,关键在于,我们还是要不停的探索“苹果知道”的趣味。

上述,个见,期望多交流。问好。


【第20只“苹果”】

苹果知道•ABCD
文/宋浏

A

一个红苹果
知道即将被蚕食以后,没哭
自己脱掉了自己的外衣

B

一个青苹果
知道坎坷的命运以后,没笑
自己的酸辛无人明白

C

一个烂苹果
知道做错了事,没留表情
因为没买到后悔药

D

一个苹果的命运
掌握在一棵苹果树上,没人相信
苹果自己也不相信

2016.05.01.稿。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金喜说第20只“苹果”】
宋浏第二次送来一个四瓣苹果。老样子,认真地吃。

“一个红苹果/知道即将被蚕食以后,没哭/自己脱掉了自己的外衣”,明明是别人刀削的,却不符合逻辑地说,是自己脱掉自己的外衣?其实非也,诗的逻辑是隐喻的语言。“苹果”知道自己的命运,反而服从命运的安排,甚至自己沉沦。读来令人嘘唏,长叹,且有发散着去关联的空间。

“一个青苹果/知道坎坷的命运以后,没笑/自己的酸辛无人明白”,诗写套路如出一辙,是对人世的又一种概括。

“一个烂苹果/知道做错了事,没留表情/因为没买到后悔药”,相比于前两个,稍稍平了些,不细读。

“一个苹果的命运/掌握在一棵苹果树上,没人相信/苹果自己也不相信”,这句最精彩,无意间道出了生活的悖论,不解释,完全不用。



【第21只“苹果”】

苹果知道/第一定律
文/王海云

牛顿和苹果本没有多少关系
和物理学也没有多少关系
和秋风似乎更没有多少关系
只是注定那天要有什么降临
恰好有一个伟大的苹果成熟
恰好有一个思想家坐在了树下
咕咚一声,便砸出个第一定律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金喜说第21只“苹果”】
王海云诗友,你想听假话还是真话?若是真话,我个人的观点,这个不是诗,而是科教文,若想听假话,我就只有沉默了。

希望你别介意,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欢迎来批评和交流。



【第22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山外的雪

从她青涩起
那打药的人就常来清洗蛀虫
从肉身至魂灵

尽管这样
她的兄弟姐妹也难免
千疮百孔

她惧怕自己生存的树坏死
即使不健康
也会影响她的成长

她渴望某天被打药人狠狠的咬上一口
就会流出奶汁,白如月牙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699-1-1.html

【金喜说第22只“苹果”】
不够精炼是我的第一印象,语言直露是我的第二印象。我们试着去分析一下:

诗作构思是一只“苹果”的成长,是被迫“打药水”的清洗,又是被迫置身于“虫噬”的内外部环境威胁,那么怎样梳理这些意象的关系并自然的用自己的诗语去呈现才是关键。

话有正说,反说,故意不说,含沙射影地说……诗也有很多种。比如开头,我们完全可以写“活着/与虫子相伴/也与药水相伴”。中间写:“我的姐妹如此/我们惧怕树”。到最后则不要写得这么实,带点味道的写:“打药水的人,咬一口/虫子先于他,咬了我”。

山外的雪觉得如何?欢迎交流。



【第23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都付笑谈中

苹果知道啥
啥也不知道
它不知道画家是啥
不知道画笔是啥
不知道裸体是啥
不知道男男女女是啥
不知道谁会吃掉它
是樱桃小口,还是
血盆大口,它不知道
从哪里来,又该到哪里去
问它一千遍一万遍,最多它
红红脸而已,粉身碎骨都不说
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叫啥
因为,它的命根子,从来
就不是自己说了算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金喜说第23只“苹果”】
好悲观的“苹果”,难以述评,不如,我和诗一首,读来解心:

苹果知道啥
啥都知道
它知道画家是啥
知道画笔是啥
知道裸体是啥
知道男男女女是啥
知道谁会吃掉它
是樱桃小口,还是
血盆大口,它都知道
从哪里来,又该到哪里去
问它一千遍一万遍,最多它
红红脸而已,粉身碎骨都不说
甚至,都不需要知道自己叫啥
因为,它的命根子,从来
都是自己说了算

都付笑谈中诗友,意下如何?


【第24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陆思鸣

饲虎的佛性
甘甜,清脆
异化了苦涩的宿命
果蝇和风雨不再让她心惊肉跳
果核保留了金刚经咏念的轮回

画布上丰满的曲线
只是与她擦肩而过的亿万个影子
苹果知道
当存在的小刀划开诗意的画布
完整的果皮
已经在时间里凝固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728-1-1.html

【金喜说第24只“苹果”】
“苹果”既是食物,从这个点切开,谈“饲虎的佛性/甘甜,清脆”,管中窥豹的诗入。后面写:“异化了苦涩的宿命/果蝇和风雨不再让她心惊肉跳/果核保留了金刚经咏念的轮回”,是企图入人之命运,尤其宿命的理。假借“苹果”的喻体,拓入一个冷静的生命思考的命题,颇含禅性,又兼具哲理。

二节谈到画布本身,似乎又回归到我原作跨界的思考上来:“画布上丰满的曲线/只是与她擦肩而过的亿万个影子”,其实是在诗写,关于艺术创作本身,或者也可以说是人之生活的本身。“苹果知道/当存在的小刀划开诗意的画布/完整的果皮/已经在时间里凝固”,即是诗与存在物碰撞开的顿悟,闪现的是直觉的先验。而让“完整的果皮”“凝固在时间里”应结合首节关于“果核”的定性,讲述了“不变”和“变”的静态呈现。这种体验,更像一把游刃有余的刀子,剖析开“果肉”“果核”的组织,却又不破坏它们存在的客观现实,达到一读沉入,二读开境的效果。



【第25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 霁晨

我的苹果和其他苹果没有差别
我的苹果和其他苹果的最大差别就是它只是我的
毁灭苹果我不会诱惑一个健康的男人或女人吃下它
需要火我从语言开始毁灭它。烧掉草字头木字底
我不会给它涂上眼镜蛇的毒液,也不愿改变它成为
其他形态,或伟大的发现者的肇因
不改变颜色,我不爱不完整的它
一只苹果就是苹果,我的苹果
我要毁掉的是某种使苹果成为苹果的事物
纵使我不知那是什么。也许苹果自己知道

〔它会为此而自鸣得意:一个人竟然说要毁灭他自己? 〕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金喜说第25只“苹果”】
客观地说,语言不够精炼。比如“我的苹果和其他苹果没有差别/我的苹果和其他苹果的最大差别就是它只是我的”,改成“苹果本无异/却只有一颗,属于我”?是否效率会更高呢?

“毁灭苹果我不会诱惑一个健康的男人或女人吃下它/需要火我从语言开始毁灭它”,读来,又清晰又明确,失去了诗本身的向内拓展,也加剧了读者读诗时体验感的流失。我们试着这样表达,“要用火,用我的语言去毁灭/男人和女人,在伊甸园之外”。

同样的,“烧掉草字头木字底/我不会给它涂上眼镜蛇的毒液,也不愿改变它成为/其他形态,或伟大的发现者的肇因”,言说的比重过大且因为不精练,成为了思想的宣讲。我曾在《我读诗歌周刊》里说过,诗更像探索者发现的乐园,一定是诗性先入心再跳出直觉层面,而绝非思想或其他的东西先入文,我们再去找里面是否有诗性的影子。

综上,以我个人的浅见,我认为,这只“苹果”可能是一只有思想的苹果,但不是一只有好诗性的好“苹果”。

同样,说真话的我欢迎诗友提出反对意见交流,告诉我,只属于你的那只“苹果”,知道些什么。



【第26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径路

苹果。你是一个名词
让很多形容词跟在你的身后

你让周围的事物都交出了声音
以及深浅不一的伤口

你是一个青苹果。我把你比喻成红苹果
是我错了,是你让我错了

我不想让蠢蠢欲动的水果刀切开你
你坐在那,我也坐在那。苹果知道,我也知道

看,那落入杯中的月,多么像你——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金喜说第26只“苹果”】
初读有些味道。我个人,喜欢这种沉潜式的诗写。从诗眼,即“苹果”的本相和表相角度出发,思考“苹果知道”的欲指。说“苹果。你是一个名词/让很多形容词跟在你的身后”,不是不好,只是稍显普通了些。我记得,写诗“三行不入眼”即可能推开读者。所以,到了第三、四行,“ 你让周围的事物都交出了声音/以及深浅不一的伤口”,有点意思。是取自生活,又运用了通感的手法,算救了第一节一回。

至于三、四节,说的太直露,为何不压缩,提炼一下诗的纯度,比如,改成:“我口中的红苹果,我眼里的青苹果/我们坐着对视,水果刀闪着刺眼的光”

末句“ 看,那落入杯中的月,多么像你——”,单独看,有意思。结合咬下的“苹果”的具象,也有意思,回味诗情诗意也有意思。唯一值得指出的,气息和节奏上,和前几节有些脱节,算是瑕疵。

我们试着再去梳理这只“苹果”究竟想表达什么,或者准确地说,是想呈现什么?莫不是“苹果”自身静若处子的内在秩序,然后去找一把锋利的“刀”来,缓缓切入它说知道的内心——


【第27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单人行

何必要置它于死地呢
那只可怜的鸟。它只不过是累了
想借你的瓦片歇会

把眼光放远点吧
你看。前方有苹果林
那些青苹果多么年轻。迷人
如果你给它们阳光和风
它们很快就会红起来。唱着歌
向你奔跑

如果有一只没有长大
你知道为什么
苹果也知道。这世间根本就没法活
它的苦。从来都不说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金喜说第27只“苹果”】
借“鸟”说“苹果”,倒是少见。仍是语言直露,不耐嚼的问题。我个人不反对不耐嚼的作品,就像还有很多诗,电闪雷鸣,以磅礴气势,激起内心的千层浪;就像你所能读到的,过往国际诗坛上,那些大抒情时代的伟大诗人,没有隐晦的词语和意象,而读起来却那么深远,开阔。但是,问题是,如果细细深入他们的看似不耐嚼的诗作,你会发现,那是种“大道化简”的澄明和力量,是我们传统诗学里讲述的人格转化为“诗格”后的境界和情怀。所以,针对此首,如果采用,“就诗读诗”的方法未免狭隘了些,我不妨就诗友所想表达的内蕴大胆一改,如下:

鸟,在天上飞
飞过瓦片,飞到苹果林

苹果林里青的,红的遍布
唱着歌,与你一起飞

还有一只苦的,没长大的,烂的
世界未为它制造阳光和风

就像未为每一只鸟制造
刚好的天空

以上,供诗友参考。祝写诗快乐!



【第28只“苹果”】

苹果知道
——这只苹果出国了

文/有烟无火

1、

我把所有的知道
放进一只苹果的内核里
从祖国的机场开始
每跨出一步,就擦拭一次
以至于
走出迪瓦特机场的瞬间,安检处的篼篮里
它格外的鲜亮
明显的感觉出,高鼻子蓝眼睛,有——
不解的神色

2、

一个月了
所有的知道内战开始。为了确保内核不溃烂
我把它摆在透风的窗口
还要擦拭;每天一次,每半天一次
最后
每小时一次

3、

终于有一天,它的表皮出现了皱褶
皱褶的最深处有了黑斑
黑斑处有了个小洞
小洞里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爬出来一条小虫。肉色的,金黄的

4、

我突然明白
那个小虫是我自己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金喜说第28只“苹果”】
哦,出国的“苹果”,抽根烟,谈谈。

先整体说一下这种题材的诗吧。首先,它是动荡的外在体验构铸的内心体验;其次,它是经验推动诗性本身,因事入性的主题界定;最后,它还是镜里镜外的映照,符合用另一种来对想表达的那种的隐喻功效。下面,从诗作的文本出发,我们也出回国。

“苹果知道”是一个发散而又力量的题目,颇符合我本身想去追求的诗境,但有烟无火并未就题论题,而是直抒胸意,说“我把所有的知道/放进一只苹果的内核里”,就是简单直接的开篇,“我”和“苹果”等同,“我”所知道的内心的秘密等同于“苹果”的核,应当说,开篇不俗且真实有力。接下来,切入现实“从祖国的机场开始/每跨出一步,就擦拭一次/以至于/走出迪瓦特机场的瞬间,安检处的篼篮里/它格外的鲜亮”,这是对由动荡的外在体验切入内心的演绎,符合最初的“我”和“苹果”等同的设定。其实,也是假借“苹果”说“我”。但,光这样写还不够,有烟无火说,“明显的感觉出,高鼻子蓝眼睛,有——/不解的神色”。我们能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这样的话,直观上,没有演绎法本身的提升,也没有总结的论调,但胜在韵味。我们试想一下,这种“不解的神色”所透露出的况味,不正是映照前面说的“我把所有的知道/放进一只苹果的内核里”吗?从我的个人观点看,写诗本身并不追求深度,而是体验的经纬度,并恰好辅以思想、政治等精神,让诗显得更加深邃。这个跟巴勒斯坦诗人迈哈穆德•达尔维什能走向世界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尚有诸多世人不懂。当然,针对这节,虽有有韵味,但还远未达到某种民族性的广度和高度。这或许也是过严的观点吧。

2组说到“一个月了/所有的知道内战开始。为了确保内核不溃烂/我把它摆在透风的窗口/还要擦拭;每天一次,每半天一次/最后/每小时一次”,是典型的缘事生发的诗情,仍然将“我”和“苹果”等同。“内战”、“窗”、“透风”,乃至“擦拭”和时间不断缩短的本身都是有象征意义的。我觉得,这也是有眼无火在继续诉说外在动荡的体验对内心的影响,很有自省和反思的成分。同时,因为这些动词的简洁,给我造成了一种现场的体验感,似乎能感受到出国后的境遇和心境。

3组提到了“皱褶”,又提到了“一条小虫。肉色的,金黄的”,我很惊奇,这和红屋子写的《苹果知道》多么相似。难道是“出国”本身的共性,所以这里不再细究,请朋友参阅“金喜说第一只苹果”。

至于4组,我个人认为是败笔,完全可以加入3组,只是不能这么明说,而是通过“镜子”的假体,去映照前面的体验,也让读者有一种强烈的顿悟感。

上述个见,供参考。欢迎全力回击。



【第29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清泉流水

(一)

那暗光下的苹果
静静地睡在裸体女人的私处
她知道月的丰满
才把故事留给画布

一股青鲜充斥画室
湛蓝已在欲海中凝固
千年不动的姿态
己让苹果遍体鳞伤潺潺滴露

           (二)

半躺着的躶体女人从画室里走出
那颗苹果已挡不住诱惑
她只知道
每一双眼睛都刺中自己的穴络

画布后面山脉隐现
一个鬼脸端坐
正在用画布上的颜色
涂抹着脸上的诉说

           (三)

画室里的树静静的躺着
枝叶般散开的头发在伊甸园里摇晃

树在静中发出高傲的笑声
想把一切奥秘在苹果味道里拉长
一个深邃的井
在蛇腹中酝酿
夜幕下的脸在黑暗中窥视
一座欲望的山狂泻汪洋

苹果知道,人类
只配死亡和埋葬

             2016.5.1 京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786-1-1.html

【金喜说第29只“苹果”】
清泉流水的“苹果”是对我个人原作的再创作与个人解读,很有特色,有时候也感觉像和自己的对话,所以先表示感谢,然后我们去读诗。

一组写得活色活香且韵味蠢蠢欲动。“那暗光下的苹果/静静地睡在裸体女人的私处/她知道月的丰满/才把故事留给画布”,是眼睛的世界,也是眼睛里“欲”的世界,是被剥离纷乱复杂的诗性根本的世界。而“一股青鲜充斥画室/湛蓝已在欲海中凝固/千年不动的姿态/己让苹果遍体鳞伤潺潺滴露”,更像通美术抽象本性的河流,我们是能顺着这些诗语走入的。

二组试图让“画”走动起来,更像某种象征性的“欲”动。“半躺着的躶体女人从画室里走出/那颗苹果已挡不住诱惑”,说“每一双眼睛都刺中自己的穴络”更加强烈的表达“欲”动的欲指,而后面对“鬼脸”的诗写,美术体本身的情感欲求和体验似乎有一种统一的矛盾蕴藏其中,已分不清,是谁映照谁,或者说,是谁都没有关系。

三组,力量加强,语言也随之奔放起来。取原作的静为此作的动,隐喻伊甸园,通过多意象,尤其是极具典型的“一个深邃的井/在蛇腹中酝酿”来表达欲望本身的罪恶。个感,末端只保留“死亡和埋葬”更好。

因为是对我原作的再创作和延展,我可以多说一句:

“替身,变脸
凝固时间的汪洋”

其实渗透了太多了人生悲欢,远超“死亡和埋葬”。

再次谢谢清泉流水,你给予了我本身另一个可供观察的角度。



【第30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一笑相逢

跳过京东,Apple(中国)官网
找到蔷薇科苹果本身
落叶乔木。落叶,是去年秋天的事,不久前
刚开过白色小花

而不是,史蒂夫•乔布斯的乔
有咬状凹陷
与唾液反射无关

因为一个梦
呱呱落地的女孩读大四,电话说
这个假日不回来

上午九点半
长城那边发来视频
人头攒动,像一群红富士,逃出分级挑选的果筛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金喜说第30只“苹果”】
一笑相逢的“苹果”的截取和断句颇具特色,而正是这种断裂之间爆发的诗性,值得我们细细的回味。

“跳过京东,Apple(中国)官网/找到蔷薇科苹果本身/落叶乔木”,读来平常,像无心插柳。没有隐晦的造作,只有简洁明了的开头,而后“落叶,是去年秋天的事,不久前/刚开过白色小花”,选用“落叶”原来是有心插花,通过“苹果”的共性引发的诗性思考。同时,说明:“落叶”本身也是诗人常用的意象。

二节说到“而不是,史蒂夫•乔布斯的乔/有咬状凹陷/与唾液反射无关”,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欧美诗写的特征,即由平面的点往内里写的专注。一句“与唾液反射无关”,描述了客观的机遇,但似乎又不仅仅如此。或许是生命的过错?

三节跳跃到“呱呱落地的女孩读大四,电话说/这个假日不回来”,原来这就是有心插花的花,意不在“苹果”,而是与“苹果”相关联的人或事。

末节,尤其是尾句尤其精彩。“人头攒动,像一群红富士,逃出分级挑选的果筛”,既写出了宏观的背景,又写出了个体境况的复杂性,非文本字符剖析能解释清楚的事。同时,意象运用极具活力。

个感,若将三节诗写再隐入一些是否更好。但无疑,这是我读的最像诗的诗之一,尤其是我个人一再尝试的,要试图从同源角度去“跨界”的必要。然而,无论怎么样,这种看似发散,实则诗旨明晰,面临着当前很多人难以理解的诗写方法,需要运用更多“跨界”的理论才能阐释周全。

当然,还是会有一部分人会说,这种诗整体看,还是晦涩。



【第31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老远

一从纯净的空气中
掉落凡尘
你就知道自已
再怎么红
再怎么甜
再怎么圆滑
也无法逃掉遭“吊”的命运——
被卖掉
被吃掉
被烂掉
只好把咬得咯咯响的牙齿
往挺不起来的肚里吞掉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785-1-2.html

【金喜说第31只“苹果”】
老远哥的诗,我读过很多,诗写平凡生活不平凡的事,偶有揭示生活之荒谬的闪光。所以,这只“苹果”读起来就相当厚重和苦涩。

有“坠落”的客观规律出发,通过“苹果”难以改变的生世,讲述“再怎么红/再怎么甜/再怎么圆滑/也无法逃掉遭“吊”的命运”,又通过“被卖掉/被吃掉/被烂掉/只好把咬得咯咯响的牙齿/往挺不起来的肚里吞掉”,讲述“坠落”后命运。这,很显然是一只大众的“苹果”,集合了太多平凡人的故事。

当然,从诗蕴本身,体验深度似乎就到命运的结局处,显然还有很多可以扩张演绎的诗写未发挥。



【第32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椭圆

水果刀想说的
都在裂开的皮肤下

锈色

苹果树挂满舌头

一生
只有悬着的
才知自己的份量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extra=page%3D2

【金喜说第32只“苹果”】
椭圆的这只“苹果”结尾非常靓丽,“一生/只有悬着的/才知自己的份量”,真的应该让很多人读到,感受到这种智慧大通的瞬间。所以,相比于前两节,就显得弱了,或者,运用陌生化意象并没有在关系上处理得当。我在想,如果开头造成一种假象,与最后形成冲突,张力是不是更好,更让人惊呼“好!”。

比如,如果改成这样的:

苹果树摇晃。
风愈发猛烈。
苹果悬着。

但只有
一生悬着的
才知自己的份量。

上述意见供参考,沟通愉快。写诗快乐!



【第33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林传凯

因为诱惑
夏娃偷吃苹果
成就爱情

因为好奇
树上的苹果砸醒牛顿
万物有引力

因为美丽
白雪公主咬了一口苹果
晕睡在七个小矮人的森林里
懂得人心险恶的另一面

因为态度
被乔布斯啃一口的苹果
成为了手机老大

因为旋律
你是我的小啊小苹果
主宰了大妈们的广场舞

苹果用离奇巧妙的方法
告诉我们生活的秘密,它蕴藏
阳光的色泽
因为知道:诱惑、好奇、美丽、态度、旋律
并非偶然
   2016.5.1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extra=page%3D2

【金喜说第33只“苹果”】
原谅我,林诗友,大家都知道这些“苹果”的故事,从诗写的角度,它们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它们更像是对我这个题目的一种概括性的背景解释,我该如何释评,非常抱歉!


【第34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空谷回音

风摇了摇叶子
叶子就跟它跑了
叶子会幸福吗。风知道

风又来追苹果
一些苹果闭门不见
一些苹果半推半就
一些苹果宁可摔死也不从

有了风苹果就会红起来
苹果知道
苹果们都知道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768-1-3.html

【金喜说第34只“苹果”】
诗写贵在发现,也不是表面的“知道”和“不知道”的事。我觉得空谷回音这只“苹果”,喻人,尚处于表层。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广度的人世概论,可是,读完了,我们又获得了什么呢?即,“苹果知道”和“苹果都知道”未掘到深层,我们就丝毫不会关心“苹果知道”什么。

还是那句话,要我说真话,就是上面的那些,当然,也是个人的观点。要我说假话,我只有沉默。

再次谢谢你的支持。祝探索诗歌,其乐无穷。



【第35只“苹果”】

苹果知道
文/吴一

命运交由
一把刀
作360度的旋转
溃烂的伤口
照例要溢出阳光
加速种子


的辽阔

你不知道
我也是一枚
满面风雨的浆果
有皮,无核

作品出处: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498784-1-1.html

【金喜说第35只“苹果”】
很少评吴一兄的诗,多数时候是看他在砍人,这回,主动送上门,岂不乐哉!!!

先说断句。从诗的意境的基本单元来说,古代多数限于词,慢慢的演变为词语,而现代,多了一些特定的句子,比如“秋天的落叶”等等。到了当代,则发展迅速,甚至是事件本身(尚未获得公认),或者是关系本身(也尚未获得公认)。中国的诗不同于西方的诗,中国的诗更像山水花鸟,而西方的多义浓墨色彩的油画为主;中国的意象也不同于西方的意象;中国的意境构成也不同于西方,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东西文化交融渗透,正在发生着不可遏制的变化。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问题,吴一的这只苹果断句,是否非得如此?试举前三行。

命运交由
一把刀
作360度的旋转

“一把刀”启下断行,无可非议,但承上,显然无必须的必要,改成这样,比如

命运交由一把刀
作360度的旋转

除了,读句是首句节拍慢半拍,似乎不对诗旨核心产生重要影响。那么,我们暂时认同,他的这种断行,我们再读下去,看看,是否是因为整体节奏的把控所必须的。

“溃烂的伤口/照例要溢出阳光”无什么断行之必须的考虑,继续读:

加速种子


的辽阔

你就会发现,如果改成“加速种子发芽的辽阔”,就会很不一样,但问题在“发/芽”是取自字的音节,全篇实际以词的音节在诗写,所以“发/芽”从整体节奏和意境本身考虑,是不应当分行的。

说完断句,我们再说诗旨。首节“苹果知道”由表及里,用“刀”和“伤口”的关系,用“溢出阳光”和“种子”的“辽阔”的关系,交互着写,深究,充满诗趣和诗思不无不可,但问题在二节,突然说到“我”的“有皮,无核”。无论从力度上,还是诗思上,其实被弱化了。我的观点,“我”的什么都不重要的,让“溃烂的伤口”发光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再谈一谈意境。首节既然如此干脆利落,有“辽阔”的“O”字嘴型,二节就不应当沉潜着写,除非深究首节内里,存有沉潜舒展之必要。

上述,不知吴一兄意下如何?你是爱砍诗之人,出于尊重,我谈的多,谈的细一些,意思,你懂!


【总结“苹果知道”同题诗会】
待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4-30 13:29 | 只看该作者
这玩着玩着,一不小心208就那么流产了?这公子就是花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3:33 | 只看该作者
在河之舟 发表于 2016-4-30 13:29
这玩着玩着,一不小心208就那么流产了?这公子就是花心

不能算“流产”,让它多怀几个月,我们再看。
肌理的问题现在暂时占主导,事有轻重缓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3:35 | 只看该作者
在河之舟 发表于 2016-4-30 13:29
这玩着玩着,一不小心208就那么流产了?这公子就是花心

论“花心”,我谈不上“公子”,最多“大叔”
我看在河兄倒风度翩翩,才子之象问好哈,紧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4-30 13:39 | 只看该作者
仔细先看完红姐的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4-30 13:5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个

拜读  诗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4-30 14: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是一幅油画触动的诗思吗?惊喜的,红姐姐的,两首都读了。脑海里大致一幅画。


有木有画作名,或者就是虚构之图,不太明白。。
涂了一首。若有画名,俺百度搜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4:58 | 只看该作者
猫夏 发表于 2016-4-30 13:39
仔细先看完红姐的再说~~

猫主持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4:59 | 只看该作者
歌我疏狂 发表于 2016-4-30 13:51
支持一个

拜读  诗安

谢谢歌兄支持鼓励,猛然间又想起你对《苹果知道》说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5:01 | 只看该作者
陶小然 发表于 2016-4-30 14:34
是一幅油画触动的诗思吗?惊喜的,红姐姐的,两首都读了。脑海里大致一幅画。

没有原画,,是借由“诗跨界”和艺术空间布局两处碰撞出,瞬间写出的诗。

我现在在1楼去编辑去。。希望能说出大概。。问好本家小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5 15:3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