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267|回复: 29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版块联动诗歌评论。先行16篇(含简评),后续陆续添加(小文本错误也逐一修改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2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陶金喜 于 2016-6-16 22:36 编辑

版块联动诗歌评论

致中国诗歌流派网高管、栏目主持人、编辑以及无数热爱诗歌的诗友们:

考虑到中国诗歌流派网内部各版块间长期独立,分散创作且评论版块对于各版块诗歌处于偶发性评论状态,不利于“争鸣和交流”、“批评和争辩”的诗歌氛围和诗歌资源建设,故受韩庆成先生应允,由“诗歌评论”版块团队倡议,将开展第一期“版块联动诗歌评论”活动。

本次活动决定根据自我诗观,不拘泥于任何一种主题和形式,由“原创诗歌”、“探索诗歌”和“90后诗歌”版块各自推荐6首作品至“评论版块”。(建议30行以下作品)

同时,为避免遗漏及促进诗友创作的热情,诗友亦可自荐诗作至该主贴下。待推荐及自荐工作完成后,将由“评论版块”及临时组建的评论团队,根据汇集作品的经典性、争议性、可塑性等综合情况,选出有代表性的6首作品,进行集中,多角度诗评

对于纯粹诗歌爱好者的诗友而言,收到的最好的礼物莫过于“高山流水”的知音或“伯乐与千里马”的佳话,抑或是“激流突进”,走进同一条当代新诗河流的快慰……诗歌有你,诗歌有我,诗歌有诗歌之外的弦外音。


自荐或推荐时间:2016年5月18日24时—2016年5月31日24时(已完成)

另,初定后续工作计划为
评论团队选诗时间:2016年6月1日9时—2016年6月4日9时(已完成)
入选6首作品公示时间:2016年6月4日10时—2016年6月6日24时(已完成)
评论团队写诗评时间:2016年6月7日9时—2016年6月13日24时(已完成)
公布入选作品诗评时间:2016年6月14日8时(正在公布)

“评论版块”将根据荐稿要求向《诗歌周刊》及《诗日历》推荐。

一切向纯粹诗歌靠近,一切向未知的诗艺追求靠近,祝福大家,创作快乐,评诗快乐!


超过2位以上诗评老师投票的最终6首待评作品如下:


1、沾水的地名(选自90后诗歌版块)
文/贾假假

我的家乡叫甘肃。往小点叫平凉,再小点叫庄浪
到了一个叫水洛镇的地方,就不能再小啦
我也是每年从这里出发,念大学
记得第一节课上,辅导员让我们介绍自己的家乡

“黄土高原,……,常年缺水。”
我转过身去,用粉笔写下
这个带有先祖咒语的地名
并相安无事的,与一些五湖四海赶来的城市接壤



陶金喜点评:沾水的地名

《沾水的地名》本身并不难读,也不难懂。它以一种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名实相悖原理,阐释出诗思、诗情,就像从干燥的土里凿出一个泉孔,不断溢出可能更加符合我们对故土审美观念的流水来。客观地说,无论从形而下的精神体验,还是从获得共性的心弦震动上,这首小诗有其成功的地方。

但是,我们不能只读到镜子中自己想看到的东西,而是更应采用一种简单的诗学原理的方法,去深度剖析,这样的文本更准确透露出的诗歌信息。鉴于本首作品的实际的情况,我个人认为采取“通、断”的诗情诗思去认识这首诗,会大有裨益。

研读文本,我们发现此诗有三“通”三“断”。

“通”主要表现为介绍故乡的过程是连通的:先采用空间缩小的方法,讲到地名,再回忆起自己当初的介绍自己故乡时的情形,最后再似乎平淡的介绍完毕,这些基本上构成了整体文本的框架,叙述是完整连通的。“通”还表现在对“水洛镇”地名的介绍是连通的:先是空间上定位到“水洛镇”的名字,中间又提及“辅导员”需要“我”去介绍故乡(当然要提及故乡本身的名字),然后再在黑板上写下“水洛镇”的名字,基本上构成了诗情诗思的核,集中且无任何偏离。而第三个“通”为,对“水洛镇”这个名字看似“水源充足丰沛”,实际上“常年缺水”的反面暗示,一直是连通的。这方面构成了看似平淡叙述的诗所暗语的矛盾,也似乎在最后一次提及“五湖四海赶来的城市接壤”时整体爆发出来。只是,稍不留神,就会被忽视。

再看这首小诗的三“断”。第一“断”出现在第三行,从空间叙述,跳跃到时间叙述。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对“故乡”的认识是立体的又是有情感体验维度的,算不上出彩的“断”。第二“断”,出现在“黄土高原,……,常年缺水”处,为什么要截取这样的句子,显然是诗人处心积虑的自我选择。这处“断”可以看作是诗眼,突然间把“沾水的地名”的正负极连通在了一起,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为什么要取“沾水的地名”的背后之种种。第三个“断”在于对“带有先祖咒语的地名”的诗情填充,并又在“五湖四海”里搅动了一下。

那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三“通”三“断”的方式去诗写“沾水的地名”?

我想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作者有意或者无意的把心中那种对故乡复杂的诗思诗情进行了丰富的诠释,并基本成功的经由看似平淡的叙述诗写,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深邃性。

严格上来说,这首小诗算不上大家极易见到的要么“通”的过度,要么“断”的过度的同质化诗作,在韵律和节奏上,也不见得有光彩之处,但令人惊喜的地方在于,它所袒露出的那种气息,像“导游诗人”一样,在介绍时,有那么几秒钟的断裂和恍惚,让你感受到平淡语言背后的波澜,然后又迅速的回归现实,继续完成“介绍”,就像什么也发生过一样。而这种情形,可能对于每一个属于故土的“生活在别处”的中国人来说,显得格外深沉而亲切。

当然,因为本首作品“介绍”语言中诗性词运用的偏少,虽然整体上呈现出诗歌跨界的一些萌芽,但现阶段仍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诸多质疑和非议。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因为谁心中不会没有一个“沾水的地名”呢。



风之子点评:依依不舍的芊芊情愫:传统的历史性继承与现代性理念的超越

首先从大的地域开始,然后渐次往小的地市、再到县、最后到乡镇,逐渐缩小的区域,最终将视点集中到有个叫水洛镇的地方,因为此地为作者走出小镇,走向山外的起点,这种利用倒叙语法入诗的手法,岁不稀奇,但却与所表达的作者既留恋,又有着挣脱后的畅快暗自合拍。

“黄土高原,……,常年缺水。”,这打了着重号的八个字,表现出作者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疼,因为庄浪这个带水的地名,并没有给庄浪带来丰富的水源,相反却伴随着干旱与缺水的境地,祖辈均生活于此,似乎与世隔绝。然而,当作者走出大山,走出庄浪,这个带有先祖咒语的地名,并没有引起与此同时聚集在大学这个城市的同学们特别的注意,就是这样,作者对家乡这种既爱又恨得故乡情结,这沾水的地名,这个被先祖咒语过的地名,仍然怀有依依不舍的芊芊情愫。

我的家乡是庄浪,当作者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这几个字时,由血脉内里而滋生一种自信与自豪,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一种深深的爱。



子青悠然点评:悖论之外爱恨着意根的属性 —— 简读贾假假诗歌《沾水的地名》

读《沾水的地名》,我会想到两句话。一句旧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一句新的,才看到就现炒下:同别人争吵产生雄辩,同自己争吵产生诗歌。

贾假假,诗歌一点也不假,我很欣赏诗者文字里的素白与纯然。甚至第一遍阅读后,矫情地有一点湿湿的感动。

严重缺水,却偏偏一抬眼、一张口就是忘不掉的地名“平凉,庄浪,水洛镇”。撩动的是“恨铁不成钢”的亲情,乡情,真情。血地里的脉络,斩不断的千丝万缕,纵有千不是万不该,你仍旧以“她”为本,为根,为念,为牵。

贫弱而缺漏的家乡,“这个带有先祖咒语的地名”,我们并不因此羞惭而抹杀她的存在,她仍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石,“并相安无事的,与一些五湖四海赶来的城市接壤”。我们了知家乡所有的缺憾与不完整,但并不由此而否认心底依存以及割舍不下。我们仍因了家乡而真实存在,因为有了家乡才不至于无着落。再不甘,再心有埋怨,家乡仍是我们区别于他者的根本属性。

小诗摄取日常所见,着意了司空见惯。看似悖论的文本背后,事实上再次强调了人的根,不能忘却。即使是受诅咒的名字,但作为人,一定不能忘了从哪里来,在哪里出生,我们不能丢失自己的属性。

一首口语诗,没有多少文辞修饰和诗性艺术,但却“以小见大”,抵达了一定的思想境界。一首值得称道的佳作。



2、招聘会上(选自探索诗歌版块)
文/王小鱼

在招聘会上
有一个跳着走路的人
挤在人群里
在看招聘栏上的信息
他看得很仔细
一个一个的看
不管什么工作
只要是要求身体健康
他就不再往下看了
然后一跳一跳的挪到另一处
整个招聘会上
就他
格外出众


皿成千点评

兵无常法,水无常势,诗也无常式。一首好的诗无形中的标准就是说的话是人话,而且是围着说,围住一个核。这个核不一定是可以交流的,却不是说就相遇不到,比如爆炸性的核,它虽然小,只要有发生反应,周围都要成被动。我就是这么被动地击中。一个残疾人找工作,只是找希望。因为自身的不足,对比需求方的认识残疾,也正是中国人的普遍残疾,一种被排挤的窘态。大有五十步笑百步的现实版本在此重演。

文本可以说只是写一个瞬间的片断。一跳一跳的格外出众,为点睛之笔。是人物形象的细节,也是人们普遍的人格残疾。

在此我以诗为评附后:

《盲人效应》

我欣赏星光大道杨光,
他能超级模仿。
一个重要的因素,
就是看不见听力却很强。
记得我第一次登台,
最怕看到的就是别人聚集过来的目光。
我想到美国的一家相片冲洗公司,
聘请盲人创效益的故事。
而在我们国家,
争的却是颜值和权利的斤两。



叶如钢点评:概念错位,意识错失

这首诗为什么是概念错位呢? 因为“残疾”本来就是个错误的概念。 “残废”当然更糟糕。 用“伤残”好些, 但也不很好。 不管用什么词, 例如截肢, 伤口愈合之后, 已经不是疾病了。 一个截了肢的人完全可以是很健康的。  作者显然是认定了一个伤残的人是不健康的。 也许很多人也这样认为。 这是概念的错位, 意识的错失。

这首诗里还有另一重意识的错失。 那就是对伤残人行动特点的刻意描写, 所谓“跳着走路”, 所谓“一跳一跳”,所谓“出众”。 当然, 你可以说这是描写真实。 但这样写也是作者的特意选择。  我认为,在现代文明社会, 这样的刻意描写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写, 是不尊重伤残人士的。是对待伤残人士的意识上的不平等。  作者的用意是表现一个伤残人在求职上遇到的艰辛, 意在批评社会在这方面的冷漠。可惜的是, 作者的心怀不是平等看待伤残, 而是把伤残人士作为诗写的道具, 作为批判的道具。 这里没有深切的人性关怀和人文关怀。 没有真正的平等意识。 这是更深一层的意识错失。 作者在批判一个社会错象的同时, 显示出了自己与此相关的错失的意识。 无疑, 在这方面,社会整体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常常, 人们在抨击某种恶或者错误的时候, 深层意识里却和那种恶或者错误有相通之处。例如, 专制体制里陪育出来的人士, 在批判专制的同时, 往往表现出强烈的专制特点。


远山行人一句话简评:在鲜活的社会广角里,从个体的微观视角,举重若轻地展示人类的坚韧不拔与尊严。



3、墙(选自探索诗歌版块)
文/纳洛酮

征婚,本人男,38岁
未婚,有车无房,有意者可联系
一针灵,专治梅毒,性病,尖锐湿疣
一针见效
四六级包过,诚信助考
卖窃听器、窃听卡,绝对安全
药品回收
有意者联系福乐药店王先生
办证,15867423798
招聘公关人员,限女性
月薪上万
寻人,5岁
聋哑儿,穿黑色外套
额部有胎记,重金有赏
重金求子
性感高贵妇人,嫁香港富商
丈夫不育,为传宗接代
找一健康男子求子,不影响家庭
重阳节
洛阳王平到此一游
猪,我想你
多想回到那一年。。。


陶金喜点评:“墙”的可复制性和不可复制性

有两种观点看待所谓诗作的成功:一种是大部分人叫好的诗;另一种是毁誉参半,即争议性比较大的诗。前者似乎指向经典性,而后者更多的在于探索。那么,既然《墙》出自探索版块,我个人自然是要进行“毁誉参半”的述评。

首先,我们应当明白,我们所认知的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主客体不断交互的大隐喻场,这不是诗歌中特有的,也不是艺术载体能则其阐释全面的。就以“墙”为例,我们记住了太多震惊的事件:东德和西德间“墙”;战争中象征破碎伤痛德“墙”;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西单墙”;拆迁留下的每一块砖头都涵盖着写不尽的故事的“墙”;当然,还有洁白的,可以涂抹的,属于自己或街头艺术的“墙”……

罗素在《人类的知识》中阐述的,认知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思维的生成和发展也是有条件的。回归到这首《墙》本身,我所想问的两个关键性问题是:

1、添加或删除《墙》里的一行,会不会影响诗作整体的表达效果?会,说明了什么?不会,又说明了什么?
2、文本末节,应是诗技的“临门一脚”,那么,创作诗歌的核心问题来了,诗技和诗艺是什么关系?如何避免同质化写作?

先行看第一个问题。采用正向添加字行或负向减少字行会影响这首作品的表现力吗?我们可以仔细读里面的每一则类似广告的消息,可以发现,从本上看,增行或减行,并不会让读者对诗作本质产生实质性的偏离。换句话说,这是一堵可以复制的墙。当然,对于可以或不可以复制,没有绝对的好和不好,关键性的问题还是在于,复制是否是多种意识形态的交织和碰撞,而不可复制是否是避免同质化创作的最好武器?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显然这首《墙》还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那么,我们不妨深入细究一下,它对于我们想要创作一面经典墙或者探索墙导向的诗观方面意义。

1-2行,罗列征婚消息,38岁说明什么?有车无房说明什么?
3-4行,罗列隐私诊治消息,公开发布,说明什么?
5-6行,考试作弊,窃听,偷窥,是安全漏洞,还是折射什么?
7-8行,药品消息,药品“回收”,和良知有什么关系?反映了什么?
9行,办证消息,中国特色,说明什么?
10-11行,公关招聘消息,大家都懂,说明了什么?
12-14行,寻人消息,5岁说明什么?聋哑人说明什么?
15-18行,求子消息,贵妇和故事说明什么?
19-20行,中国不文明涂鸦,重阳说明什么?
21-22行,貌似纯情少女怀旧感言,其实是包含愤恨,无奈和期望等复杂感情的交织,又说明了什么?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些消息的排列,隐隐中是有喻指的,但这种喻指显然是无序的比重大于有序的比重,这就是为什么增减行不影响诗指,“墙”是可复制的原因。那么,既然可复制,我们就应当从无序中寻踪到共性的意义。这样的话,我所要提出的尖锐的问题就来了:消息不等同于诗,即便有最后的“临门一脚”,即便有一些浅显的喻指。我们试着读上一段加拿大诗人加里•盖德斯写的《圣雄甘地拒绝为<读者文摘>撰稿》中的一段:

人的一生
无法浓缩为
一系列鲜亮曝光的
大场面
而不被扭曲

我们再试着读一段:

有些伤口
无论撒上多少盐也无法治愈
不管是哪家厂商生产

           您的无法消解或摘要的

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整体像消息一样的“摘要”,其内部也是具有深邃诗性的,且你无法增加删除什么。这就是《墙》本身应当要好好考虑的问题,即那些浅显的喻指尚未掘进到诗性深层的土壤,所以面对第一个问题,会有一种无力抵抗的感觉。而,最后的诗技,确实是一处亮点,看似救活了这面“墙”,但其中有歧途,应引起重视。这个歧途就是要时刻惊醒着诗技和诗艺的关系,避免落入同质化写作的沼泽。

诗技,字面和内在意思都好理解,但很难摆脱,也因深陷庐山,难以识别。以前,我记得最深的话就是“创作拒绝成熟”,大概就是反对因为对某些,或对某类诗技无比高超,创作得心应手,写出一篇又一篇“手艺高超”的作品,而沦为匠人,而非真正的艺术家。而艺术是什么?艺术的本质是个性,不可复制性。就像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荒原》一样。艺术家的本质也应是,不断的憎恶旧自己,在痛苦挣扎中,找到新自己和新的作品,以至于至死还不满足。然而,当他回头看时,他可以确定他走的是一条艺术之路,而非匠人之路。这个,在诗歌方面同样适用。自然,这面“墙”也不会例外。

自然,我们不能拿最优秀的诗和正在变得优秀的诗相比,且很多时候,诗技的可比性远不是诗艺的不确定性和多姿多彩更让人着迷。这也应该是诗歌探索的意义吧。从这个角度看,《墙》的确是一面有价值的镜子,它的复制性和不可复制性同样重要。它所揭示的当代中国诗坛的现状和未来也具有一定的价值。而我——

因为王法先生已对《墙》好的方面,真实的力量做出了一些点评,我就暂时当个坏人,希望越来越多有争议的成功的作品,逐渐成长,变成后世认可的经典的作品。



王法点评:真实的力量——由纳洛酮的诗作《墙》想到的

真实是作品的生命。诗人纳洛酮是一个职业医生。多以亲历、亲为或者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件入诗,且语言通透、明澈、沉稳有致,其文字虽表面看似淡然,内核却包蕴沉甸甸的重力。真实的力量胜过一切面壁虚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古之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的许多记录和留证所处时代真实历史截面的作品流传千载而依然脍炙人口就是明证。近年,一些描写当代真实历史事件的文学作品亦越来越受到世界文学界的关注和重视。2015年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纳.阿列克西耶维奇,以“素材不容虚构”的系列作品“乌托邦之声”一举摘取了当年的诺奖亦是佐证。当然,一首诗或者一部文学作品、光有其真实的生活素材也是不够的,如何以诗性的建构做到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去芜存真、高度融汇,才足见一个诗人的真功,也是打造精品的必由之路。情感是作品的灵魂。是爱,是人类应有的大善的蕴含和体现。一个诗人如果不爱祖国、不爱人民、不深爱他的同胞和亲人,对于他们的苦难和不堪的遭遇没有深切的同情,漠然置之,那么可以断言他绝对写不出悸动人心的作品。思想是作品的骨骼。是指征、是控诉、是抗争。面对“社会的毁败、作恶,已不再是藏着掖着,而是赤裸裸地写在墙上,公然展示着。”(韩庆成)一个有良知的诗人安能默然视之?纳洛酮的《墙》以及其他的诗歌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的责任和应有的风骨。一个诗人只有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底层人群、关注他们的疾苦,以手中的笔为他们泣血而歌、真实的留证历史,才不至于辱没诗人这一神圣的称号。



远山行人一句话简评:透过触目惊心而又令人信服的独特棱镜,裸露了我们时代和社会的深刻病态与荒谬。



4、菩萨心肠(选自原创诗歌版块)
文/李不嫁

菜市场的女贩子
杀鸡前,总要把鸡抚摸得安静
不让它受惊吓。她是有菩萨心肠的

压在地震废墟下
用最后一口气给婴儿喂奶的女人
她是有菩萨心肠的:吃过人奶的不会变成狼

在强拆现场,被铁棍暴打,遭电击的
那几名留守妇女,
也是有菩萨心肠的
她们的惨叫声里没有诅咒,只有对凶手的悲悯

我的母亲也是有菩萨心肠的
皈依基督时,只听她喃喃自语:
菩萨,从今往后,你要自己保佑好自己


柏相点评:吃过人奶的不会变成狼——浅读李不嫁短诗《菩萨心肠》

在我有限的阅读视距之内,2016年的汉语新诗诗坛,有三个狠角色:

一是玉上烟,人称颜梅玖,我喜欢自己叫她玖儿,因为她的诗,总是集邪与纯于一身,邪中有纯,纯中有邪,邪纯相生;二是张二棍,据说是地质勘查队员,专门对付石头一类的硬茬的,我觉得他似乎应该改名,改叫一棍;最后就是李不嫁,桃李不嫁东风,他不愿随随便便就委身于这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最好别读他们的诗,那简直不叫阅读,而叫视觉或诗觉受虐。颜梅玖的绝招就是绵拳打心脏,而且就像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在不知不觉中,你就被她烹煮得气若游丝。张二棍的绝招就是把你吊起来,瞄着打,哪里用得着两棍,近乎一棍魂散。而李不嫁呢,他拿所有人的灵魂当沙袋练,别人看不见你灵魂的外伤,但你魂魄的腑脏,却早已出血。

在继《老舍之死》《沙丁鱼》《铁匠教子》等诗作之后,我相当喜欢的,就属李不嫁的这首《菩萨心肠》了。

这首《菩萨心肠》锻造了四个诗觉受力点:“菜市场杀鸡的女贩子”、“地震废墟下喂奶的女人”、“强拆现场的留守妇女”和“弃菩萨而去却皈依了基督的我的母亲”。这四个诗觉受力点,受力于四块诗觉砧板:“生活”、“自然灾难”、“人为灾难”和“信仰”。这四块诗觉砧板,亦可合四为三,即:“生活”、“灾难”和“信仰”。这三块诗觉砧板,亦可视为诗觉三视界,亦或诗觉三背景,就如春夏秋冬是我们日常生活场景背后的,俗烂却必不可缺的舞台帐幕一样。

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个性审视判断之后的诗觉呈现。这种诗觉呈现是诗人独有的,也是诗歌这种文学文本区别于其他文学文本的关键所在。而这种诗学呈现,即诗歌文本的建构,是以诗人的个性审视判断为基准的。诗歌文本质地的含金量,也取决于此。

在我个人的眼里,李不嫁的这首《菩萨心肠》,诗觉含金量、诗学纯度和阅读受击力都是很高的。

这首短诗里罗织的第一节,当视为李不嫁精心建构的第一幅诗觉场景。这幅诗觉场景的诗觉指向直接抵达生活内部的秘密,即:生活就是一个生命坦然而安静地扼杀另一个生命,并且都有其冠冕堂皇的所有的理由。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阿凡达》中妮特丽捕猎祈祷的场景。这也让我想起了,若从佛家众生平等的理念出发,人类为了生存所做的一切行为,都是杀生。妮特丽是有菩萨心肠的,菜市场中的女贩子也是有菩萨心肠的,可生活毕竟还得继续,一如一个王朝以屠杀前一个王朝而开始,并以被后一个王朝屠杀而结束。这也可能就是《圣经》中所界定的“原罪”的终极内涵与唯一指向吧。

这首诗的二三节,当视为李不嫁精心建构的第二幅诗觉场景。这幅诗觉场景的诗觉指向,抵达的应该是灾难的内部秩序,即:所有的灾难,其实都是人为的,只不过轻重不同而已。自从08年四川汶川地震之后,我一直对世界各地的地震死亡人数极为敏感,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原本可以死得很少很少。之所以死这么多,人为因素占很大的不容忽视的比例。虽然有些人是吃人奶长大的,但俨然已成了狼。更何况现在的母乳喂养因为很多社会原因,已经成了一个谁也似乎解不开的死结。现在能坚持母乳喂养孩子到应该断奶年龄的有几家几户?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吧。可这种弃母乳喂养的现象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恐怕没有几个人思考过吧。

正如在李不嫁所诗性提炼的诗觉强拆现场的,被铁棍暴打、遭电击的那几名留守妇女,有谁真真正正地思考过她们惨叫声里的价值指向与人性意义?李不嫁说得没错,其实真正值得怜悯的并不是那几名留守妇女,而是那些打人、埋人于其屋内,甚至逼迫屋主人点燃自己的那些凶手。那些留守妇女在那情那景下,仍然能对凶手报以其菩萨心肠,与其说是人性的胜利,还不如说是诗人诗性与诗觉的畸形反噬。

至于李不嫁在这首短诗中所诗性建构的第三个诗觉场景,读来就更令人触目惊心或无奈至极了。

这个诗觉场景的诗觉指向,竟然直逼信仰!竟然直接戳破了信仰危机的所有的秘密!!

记得友人牟小兵在其发表于《延河》2014年第5期上的一首名曰《诸神渴了》的短诗中如是诗写到:

  诸神渴了
  我从人间盗来了血
  喂养他们
  我是他们的监护人
  也是最后的审判者

李不嫁在这首短诗的最后一节中所诗性刻画的母亲这一形象,不仅戳破了信仰的荒诞性、尴尬性、功利性和奴性本质,也戳破了当下信仰危机的所有秘密,即:信仰的迷失与信仰的缺位。

如果说,牟小兵在其《诸神渴了》一诗中诗性展现的是人的终极觉醒性的话,那么李不嫁在这首短诗的最后一节恐怕诗性展现的是人的终极愤怒性了。

如果说,牟小兵《诸神渴了》一诗中所诗性刻画的“我”,对信仰还抱有一丝幻想,甚至还有整顿信仰秩序的冲动的话,那么李不嫁在这首名曰《菩萨心肠》的短诗的最后一节,所诗性刻画的“母亲”,恐怕对信仰的态度却是直接的抛弃或砸碎重塑了。这,多么的令人震惊。

在我个人的视界里,生活的本质就是不断地重复,并在不断地重复中,试着感恩时光与时光途中所有的相遇。而诗歌呢,它的本质显然是剥离,剥离那些积郁在金子上的沙土或者粘滞在丑陋上的光环。

诗歌绝不是充满着丑陋能指的文字的分行,诗歌不是流溢着精神分裂式的竭嘶底里,诗歌也不是私家宴会上阿谀的奉承,诗歌更不是在地下埋葬了几千年的青铜器上的铭文……

诗歌应该就只是剥离,剥离现实与理想,剥离暗夜与白昼,剥离肉体与灵魂,剥离虚假与真相,剥离快乐与悲伤……

李不嫁显然就是这样的一位擅长于剥离的人。在剥离中值遇时光,在时光中澄清宁静,在宁静中敲打木鱼。

最后,如果用一个极不贴切的比喻,将生活或人世比作一间铁打的牢房的话,那么,我总觉得:

玉上烟就是那位,在牢房里戴着镣铐载歌载舞,并欲图用那或悲或欢的笛音,诱惑那铁牢门自动打开的人;

张二棍就是那个,举着大锤狠劲地砸那铁牢墙、铁牢窗或铁牢门的人;

而李不嫁呢,显然是一位逃遁者或者说逃亡者,他总是奔赴在被诸神到处抓捕的逃亡的路上,并欲图找到那诸神的巢穴,将之捣毁。

吃过人奶的会不会变成狼,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那些被生活或人世囚禁着的却很不安分的灵魂,却真得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祝福他们,祝福被湖南人称为硬骨头的李不嫁,也祝福汉语新诗!

(2016年6月11日黄昏柏相于听石斋草就)



远山行人一句话简评:以渗入历史血液的反讽,提醒我们反思存在本身的价值尺度与反抗的无力感。



5、会有一支蓝调(选自原创诗歌版块)
文/许剑桐

会有一支蓝调,偶尔从
黄昏的笛孔飘出
一尾鱼体内的水,涨了又涨

远方,芦苇拔高一节
农人头戴草帽,烟斗里升起的
炊烟,被鸟儿衔去又衔来

流浪的人在南方。疲惫时
会深呼吸,用一株盆栽
缩微故乡,决堤的胸一路冲刷路标

月亮在一千条江中洗脸
他在银色的音阶上,与一千种回声
打着照面


陶金喜点评:诗到语言的艺术为止

有很多人问:诗歌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从纯粹诗歌方面说,应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体验。这种体验既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脱离”现实,也不能粗浅的归结为“写一首诗,不如造一颗子弹”。

诗歌就是诗歌,不需要承载太多小说、散文或者戏曲等应承载的东西,也不要把深刻作为衡量它的核心标准。相对于实指,它有着更多更广阔更多面、多义的虚空,是语言艺术经过多次转码后的丰富呈现。

而在这个方面,显然许剑桐的诗体现着她独有的关于诗歌纯粹性方面的领悟。

首先,读她的诗,不必深究字里行间,或像老学究,分析意象形成,以及意象关系等,你需要从整体语言的诗的态势上去感受那一份情怀。比如,“会有一支蓝调,偶尔从/黄昏的笛孔飘出/一尾鱼体内的水,涨了又涨”。首先,我们能从语言上感受到惬意和舒适。再嚼嚼这样的句子,我们还能发现她对于“蓝调”气韵的运用如此自然、甘淳,方法是什么?是借用音乐的通感,是借用“笛子”的通感,也是借用“飘”字本身的灵活、悦动。

再读后面的句子,俨然全景一幅画卷。有远有近,有静有动,有外有里,有实也有虚,而对于感觉的把握,竟是如此的准确:“月亮在一千条江中洗脸 /他在银色的音阶上,与一千种回声/打着照面”。似乎又回归到句首的韵味和气息中。

但是,即便读了两遍,我们再读时,依然有那么独特的透过语言呈现出的“蓝调”会在我们心中响起,这又是为什么?这就是诗歌的本性,它借助于语言却跳脱出语言,带给你耐品耐嚼的精神体验。好的诗歌,更是不受时间的冲刷,依旧长时间保持着情感的饱和度,即便我们的生命已繁殖给了下一代。

我们当然也会喜欢那些接地气的但是仍然诗性独特,散发着诗香诗味的佳作,比如《长恨歌》。但,还是借用陈超先生所言,诗的思想是使得诗本身显得更深邃,更具诗趣,而非诗通过思想来使得诗情诗思等严重受损,乃至于沦为非诗。

《会有一支蓝调》便是那种以纯粹诗歌,抵达语言的艺术为止的诗,它运用所有借喻、隐喻的语言代码构成膨胀的想象时空,运用大量气息节奏统一的修辞格构成一个具有引力的蓝调磁场,让所有精神层面落入其中的人难以自拔。

有的时候,它就像精神毒品,能止痛,也能治病。这大概就是一个绝对方向上的意义。



风之子点评:可塑性呈现:深入机理的生动而具有灵性的细节形式表达

布鲁斯音乐是一种基于五声音阶的声乐和乐器音乐,其特点是有着特殊的和声,表现出一种灵魂乐的神秘。作者巧妙地利用蓝调的这一可塑性极强的神秘特点,极力掩饰自己内心潜藏的一股不安与躁动的伤感情绪。

蓝调的音调总是带有一丝丝的伤感节奏,第一节对布鲁斯蓝调音乐的描述非常传神:“会有一支蓝调,偶尔从/黄昏的笛孔飘出/一尾鱼体内的水,涨了又涨”,从笛孔里飘出的一支蓝调布鲁斯乐曲,像一尾体内注满水的鱼,里面的水涨了又涨,带着波浪。蓝调—笛孔—鱼—水浪,随着音乐的起伏,一种浪漫的、神秘的音律,有着圣歌的味道。至第二节,作者将视线伸向远方,一幅幅谐和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芦苇拔高一节、农人头戴草帽,烟斗里升起的炊烟”,深入机理的细节描述,生动而具有灵性,无不表现出诗作者表现细节的形式表达功力。

第三节中,作为灵魂主体的作者出现,一个流浪于南方的孤独的人,“疲惫时/会深呼吸,用一株盆栽/缩微故乡”,然后作者似乎意犹未尽,在第四节中将头抬起来,此刻,在作者的眼睛里,月亮没一千条江蒙住了脸,布鲁斯银色的音阶与自然的静谧组合成一千种和声,在此,作者在念想中向往一种蓝调的出现,到一种非常真实的蓝调乐曲的出现,都在作者的意念中实现,这不得不说,蓝调能开启人的灵魂之旅的传说,在诗作者的诗性语言表达中得以实现。



远山行人一句话简评:以恢弘亮丽的想象力和刀割一般的精准,灵动地展现我们民族文化元素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的大美无言。



6、象征(选自自荐区诗歌版块)
文/钱松子

更多时候,树林以象征意义存在
我从内敛的新枝叶上
读到鸟类不为人知的旧身世
每一棵树因此蒙蔽
它们不知道出发都是由远方先提起
并布局了一个个空位置
如果词语填补不了,就轮到身体
拿出眼睛或者手脚
与岁月交换灵魂
更多时候它们跟我说,重生多像翻新的家具
而我看到的油漆亮如镜子
照出的枯枝化为骨
重叠成山,山上有更高的天空
还有罕见的柔软石头和不知名的墓碑


远山行人一句话简评:以绚烂的想象力,展现人类本体与虚实相生的物象世界的高度诗意融合。



陶金喜点评:

《象征》更像是西方诗。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东西方都在探索现代诗的可能和未来。

我们知道,西方以英语语言为主的诗歌,注定一开始是表音为主,而东方,尤其是中国汉字所创作的诗歌,注定一开始是表意为主。一开始的便利并不代表一尘不变,至少,在去年我读到的加拿大诗人加里•盖德斯的诗歌《桑德拉•李•修月儿》的结尾处,他已经将revolutions的“转圈”和“革命”的双关语运用起来,给了西方人一种表意的处理。不得不说,这个小小的举动,实质上蕴藏着巨大的探索欲望,这与我们东方人在寻求表意的同时,再表音最终其实是殊途同归。

所有,如果按照传统的中国诗歌去读《象征》,我们一定会误入歧途,而错失《象征》的诗趣和内涵。另外还有一点,需要重点提及的是,西方诗重视意象和逻辑,诗评更侧重细密的分析,而东方诗更注重整体,关注整首诗的态势,也正因如此,我们需要运用西方的方法,阅读《象征》的文本。

“更多时候,树林以象征意义存在/我从内敛的新枝叶上/读到鸟类不为人知的旧身世”,很显然,“树林”、“新枝叶”、“鸟”已被句子困在了一件意象屋子里,它们各自为意象,且有着自己的逻辑关系。从表达诗旨上看,客观的“树林”和“新枝叶”象征着的存在和以“鸟类”象征着的典型的西方自由的存在发生了碰撞和冲突,但同时它们又相互依存,统一在一起。

“每一棵树因此蒙蔽/它们不知道出发都是由远方先提起/并布局了一个个空位置”,这一句更像是反转的写法,渗透着哲理和思辩精神,这种认知,语言表面所发生的主客颠倒,其实和现实异常接近,关键的时候,甚至可以大量散发智性的光。

“如果词语填补不了,就轮到身体/拿出眼睛或者手脚/与岁月交换灵魂/更多时候它们跟我说,重生多像翻新的家具”,我们注意到,即便继续围绕着“象征”的内涵表述自己的诗思,其内在的逻辑依旧是严谨的遵守着规则。至于所想表达的意思,深层次的看,有想剥茧抽丝,探寻出“象征”客观规律的味道。

“而我看到的油漆亮如镜子/照出的枯枝化为骨/重叠成山,山上有更高的天空/还有罕见的柔软石头和不知名的墓碑”,是本身的一种智性认知的升华,开始大量运用“镜子”、“山”、“天空”、“石头”和“墓碑”的意象,但在整体上,又是统一的,和首局呼应,和“我从内敛的新枝叶上”呼应,更像某种回归,即“象征”的精髓是人生的混沌和明晰共存,实体和虚妄共存,生与死共存。更像是揭示没有纯粹的死亡,也没有纯粹的活着的重大命题。

当然,不可否认,这样的诗写,面对小众审美人群,尤其对不能以中国传统诗歌阅读思维解读的读者而言,它就是失败的。诗虽无达诂,但是更容易溟灭,也会成为事实。所幸的,最先层次的,接受诗歌关于领悟和智性的第一反向作用力,诗人会因为变得智慧和通透,而我想的是,这种智慧和通透,也会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影响身边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00:0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我先休息会。。肯定还有不完善或一些小问题,欢迎大家指正。。。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5-18 06:12 | 只看该作者
为了全面的更好的开展这项诗活动,转到原创版。诗评论对于读诗写诗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互动起来,交流起来,坦诚面对,共同提高,拿出惊世的杰作!
置顶时间和活动走向全由金喜调控。祝大家愉快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5-18 07:22 | 只看该作者
梁树春 发表于 2016-5-18 06:12
为了全面的更好的开展这项诗活动,转到原创版。诗评论对于读诗写诗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互动起来,交流起 ...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5-18 07:23 | 只看该作者
陶金喜 发表于 2016-5-18 00:02
沙发,我先休息会。。肯定还有不完善或一些小问题,欢迎大家指正。。。晚安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5-18 07:3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5-18 07:47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自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07:50 | 只看该作者

直接在这个帖子里跟帖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5-18 07:51 | 只看该作者
陶金喜 发表于 2016-5-18 07:50
直接在这个帖子里跟帖即可

诗歌发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07:54 | 只看该作者
马蹄 发表于 2016-5-18 07:51
诗歌发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7 14:3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