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地父 于 2016-5-25 17:11 编辑
这是一组描写老城区居民真实生活的篇章,也许你不信,但现实生活就是这样。
老渡口
南北两岸一船牵,“咿咿呀呀”月无眠;
波绿鸟稠,人美水甜,县河风光画千年。
东方鱼白桨摆柳,女人醒来灯火黏;
青石板上木屐响,菜篮挤破鸿渐关。
雾霞、雨霁、风霜、雷霆,半片乌篷装变幻;
中国荣辱、日本海难、纽约霸权,一叶扁舟听全盘。
河臭了,浮物把唐诗扔一边;
一年的承包费穷尽渡船无依的晚年,水死了生活还得转圈圈;
老舵工在渡口种上一枝金瓜秧,挂起照亮乡亲的灯盏。
豆腐铺
沿河街起得最早的是一团皮柴灶火,豆腐铺的香味是这个小城的老字号名牌;
白家的豆腐不用上集市贴标签,天不亮,筲箕、脸盆、钵子、瓷碗,就摆起了龙蛇线。
公元1979年,市管老头取下了他红袖章的威风,穷家媳妇的嘴唇摸上了开放的春天;
豆腐铺再难仍像李谷一风韵犹存,蒋场干子*系列成了一个舞台的赵本山。
时代日新月异,沧海桑田。
白师傅和老伴宁可让自已的作品下“春晚”,也绝不失去名铺的尊严;他坚信再红的明星也不及俺白家的祖传,花哨的今天不如实在的从前。
*蒋场干子:是湖北天门市的风物特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