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子青悠然 于 2016-6-28 15:06 编辑
表义内隐,双生张力——读“中国好诗榜”2015年度上榜诗歌《冷兵器》
文/子青悠然
冷兵器
作者/薛定谔的猫
剔骨刀,长四寸厚半厘,桃木雕花柄
刀尖里隐藏一滴血
小乙磨着,边听母亲唠叨:
今天上午工商、税务联合检查
要有礼貌、要说好话
准备的两付本地猪肚和下水
要洗净、要悄悄送上。
小乙不吭声。从左到右依次是:
开膛刀、刮皮刀、切肉刀、破骨刀
是车祸的父亲,留下的全部遗产
两扇大白猪,四点半刚从屠宰场拉回
途经衡山路、黄河路、泰山南路
穿越半个城市,就是大半个中国
辍学两年,他已经学会把清晨磨亮
在剔出心脏的时候,忍住隐隐的疼
油腻腻的案板,偶见清醒的纹路
他学会收摊后用苦肠下酒,对着市集
虚晃一刀,空荡荡喝道:
“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
子青简读:
冷,无甚喧闹。兵器,赤裸对抗。合成之后,却生发了凉飕飕、呼啦啦、文绉绉的诗歌张力。我不得不说,诗人薛定谔的猫创作的《冷兵器》在诸多作品中,泛滥清冷、夺目,不容忽视的光芒,并非偶然和幸运。诗文本,就像丢在不远处的刀片,钢质的,瞥到一眼,就忘不掉。
百度上定义:狭义冷兵器是指不带有火药、炸药或其他燃烧物,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近战武器装备;广义冷兵器则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我第一次对冷兵器产生直接感受,来自于阅读平遥古城志书,其间细述冷兵器时代平遥几次加固,在于作战装备上的攻略。由此,古城历经年风雨,仍旧雄踞屹立,其主要原因之一。那么,第二次思想纤维的振动来于冷兵器碰撞,就源自诗歌《冷兵器》。
先看语境设置。一头一尾两行文字简洁,唱腔古雅,力道暗生。首尾遥相呼应,尤其尾句花腔的拖唱中,不尽留白与回环。
再看重点要塞,第二节文本。四个“要”字,可谓叙事冷静,劲道把控有方。“今天上午工商、税务联合检查/ 要有礼貌、要说好话/ 准备的两付本地猪肚和下水/ 要洗净、要悄悄送上。”接下来白描:“小乙不吭声。从左到右依次是:/开膛刀、刮皮刀、切肉刀、破骨刀”。语词铺成隐忍,控诉保持距离,冷张力越发不动声色,却直抵症候。
随后,诗者笔锋自然顺接:车祸,遗产,屠宰场。意象的隐喻,现实的针砭,毫无痕迹。之后,途经、穿越,不过覆盖尤为深广也。诗者除了力道上节制,保持内发的张力。此外,在修饰的经营上也颇具功夫:比如把清晨磨亮;油腻腻的案板,偶见清醒的纹路;用苦肠下酒;虚晃一刀,空荡荡喝……这些镜头,可视、可听、可触、可感。诗人的空间营造,在场感极强。读者深陷其间,无不扼腕嘘叹、愤懑而又悲悯。至此,诗歌的社会功效和无形抗争达到了有效宣发。
浏览一下诗歌结构,标准的凤头猪肚豹尾。虽并无多少创新,但因为文本的精彩,有了更为经典的构架诠释。这无疑为诗者的艺术手法,平添了一份靓丽。
最后,简要归纳一下诗文本整体特色:文字干净,情感内敛。叙述精炼,意象自然。表义内隐,双生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