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胡蝶 于 2016-8-23 16:17 编辑
常家大院,写意红灯笼
文/胡蝶
1,红高粱
雨,来过,
风,来过,
百年沧桑来过,前世与今生,仿佛都来过。
一株红高粱静静燃烧秋之蜜语,
一盏红灯笼悄悄点亮冬的温暖。
一座古城坚守在沧海桑田的誓言里,默默无语。
时光慢慢的侵蚀他的容颜 ,他不改初衷,静静的伫立在这里,一等就是一千年。
当红高粱漫山遍野的时候,一位少女披着中国红的嫁衣由远而近,唢呐声响彻晋中山川,
如水的北方女子坐在轿子里,挑开门帘,
她的眼眸里映着红红的高粱,红红的灯盏,映着晋中最举世闻名的常家庄园。
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啊!往前走,不回呀头!
一声呐喊穿过晋中山川,穿过所有黄土高坡,朝着常家庄园的方向,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山川沸腾了,所有的红灯笼高高挂在屋檐,
一位壮美的晋中汉子,站在高高的门楼上,迎娶他的新娘。
纯正的中国红,挂在胸前,成了世间最美的花朵,
炽烈的中国红,是一种内心的热和暖,激起了所有温情的目光。
醇美的爱情,无边的思念,演变成一缕静美的中国魂,开在了满山遍野。
画面外,女子用勤劳的双手,在无边的荒坡,栽种着红高粱,收获着红高粱。
一条红丝绸从天上飘来,牵着她的手,她沿着一片片红高粱,走进了一座最美的庄园。
2,大红灯笼高高挂
空旷的大漠,风沙弥漫,
一条骆驼队,从春走到夏,从东走到西,从唐走到清。
一缕缕茶香,用心包裹。
一条条丝绸,用爱绵延。
失眠的夜晚,与诗经无关,汾河水默默流淌,
多少个岁月,如水的北方女子漫步于汾河岸,遥望星光。
远处的驼铃声渐行渐远。。。
一抹雪反复落在了窗台,少女变成了妇人。
一朵花反复开在了花园,汉子变成了少年。
春夏秋冬,唐宋明清,花格窗外不断变换着景色,
不变的是一种红红的灯盏,那是家的温馨,爱的颜色。
他迎着北风,走出了大院,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的丝绸之路,
她迎着春风,走进了大院,走进了一座举世闻名的常家庄园。
北方原野,麦苗不断的拔节,枯荣,玉米黄了又黄,红高粱红了又红。
那一盏红灯笼依然挂在高处,映着她坚定的步伐,
那一盏红灯笼依然挂在高处,照耀他归来的路途。
晋商,大西北汉子硬朗的身躯,从遥远大漠回来了,铺就了一条万里茶路。
并用几世的财富建造了一座举世闻名的国宝 ,常家庄园。
做一回大红灯笼下的女子,那是该多么的幸福。
披上红红的嫁衣,此时,你是最幸福的北方女子!
3,在山西寻找红灯笼的女子
沧桑如海,石头开花,
风霜刀剑把一种信仰刻进了石头,陷进了花格窗。
旷世之爱,在梦中渐渐苏醒,直到感动上苍。
一条青石板从前朝铺来,连着绵延的山川,直通遥远的丝绸之路。
一条红丝绸从大漠晕开,连着新郎和新娘,直到眼前的常家庄园。
他用一种爱,建造一座城,直到感动上苍。
她用一种爱,守着一座城,直到沧海桑田。
远方大漠,一行骆驼队,正摇响梦中的驼铃,
跌宕沉浮五百年,巧夺天工雕国魂,他们用一砖一瓦堆积爱情和誓言。
我不是这座城市的过客,却早已为他的美所动容。
往北,再往北 ,朝着晋中的方向,我在寻找一种绝世的花朵,
着一身清代服装,走进了常家大院,
她不是巩俐,也不是周迅,她就是我,是南方来寻找红灯笼的女子。
正如一首朦胧诗,也如一副古朴的画,基调是黑白色的青砖白瓦,
一盏盏红灯笼点亮了,一种古朴的深沉扑面而来,她成了画龙点睛的妙笔,
一种动静结合的意象,折射出特有的中国红,一种瞩目的民族魂,从此亮在世界的东方。
在山西常家庄园拍的艺术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