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野夫与陈默的两首诗
《昨天·今天·明天》
文/五屏山下一野夫
一、昨天
昨天是收纳箱
从不吐出骨头
二、今天
今天是擂台赛
你没有赢过
三、明天
明天是山泉
你空的杯等在那里
说实话,在猛士邀请前,我很少来读90后诗歌。印象中,90后很少去迎风沐雨,喜欢躲在温室里,网络中他们戴着面具与人沟通,现实中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画圆...... 90后,像赶鸭子似的被集体赶到起跑线上,又像填鸭式的完成各自的人生命题,千人一面,他们被成批的复制出来,丧失自我,他们怎能具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不自由,勿写诗)?失败教育结出的奇花异果,我得使出蛮荒之力去解读他们的诗歌......当我在猛士指引下,看到野夫的这首《昨天·今天·明天》,眼前多少为之一亮,因为好诗,你闭上眼睛都能留下印象!还是说实话,这首小诗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却具备较大的思想容量——我们终于欣慰的看到90后诗人以自己的个性开始思想——当然是像野夫这样以形象思维试对历史(昨天)进行诗性的高度概括、对现实社会(今天)进行生命的体悟并继而对未来(明天)仍怀揣强烈的渴望与期许......尽管这些比喻和象征还嫌失准,显得作者的生活经验还嫌不足——只要不是滥造,粗制点儿,我也能够理解,我也要给他点赞!
《我总会想起你》
文/陈默-
我总会想起你
在每一阵喧嚣落幕的时候
碧绿的血液
还在我的血管里流淌着
我来到你住的地点
蓬勃的孤独
今晚,下了点小雨
空气清如往昔
雨落在我的鼻翼
落在你归去时不小心
留下的脚印
如果说野夫的诗侧重于思想性的涵盖,陈默的诗则倾向于艺术性的渲染,他或她的诗能上周刊,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口味不同——作者只是营造了一种富于诗意的语境,除了“在每一阵喧嚣落幕的时候”一句中含有转喻和换喻的修辞格技巧,我反复扫视全部诗行,没有发现一处亮点;作者抒发的小情调,也未能触及我的痛点;更要命的是,我通读全诗,也没有发见什么特点——仿佛似曾相识,看过千遍万遍!就这三点,权作我的抛砖,但愿能够引出玉见,也不怕招来诗友们的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