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祥鹰(汪文德)
伫立在十八先生碑前,目视崇山峻岭中“享堂”面对,横旦于山坡上搭建的陵墓。举头仰望苍天的神态,迎一阵阵雷雨交加,泪流满面之后,天公之泪幻化成一泓“忠泉”之水细流涓涓,慰天悲、抚地殇!疼痛于历史的天空下,感染着云绪的异代共哀,心酸的敬仰令古今同悲!
历史不会忘记1646年,南明最后一个皇上永历帝朱由榔。历史更不会忘记曾由以吴贞毓、张禄福等18位大臣为了拯救与捍卫败落的南明王朝而慷慨赴死。史称“十八先生之狱”。
历史永远铭记,酿造这场惨绝人寰悲剧的是那位觊觎皇权野心勃勃的孙可望。是他残忍地剥开了十八位君子的胸膛,鲜血淋漓曾染红了安龙的河流山岗,十八好汉的英魂一如血雨腥风后的流虹,永远飘舞在安龙的天空。
看着吴贞毓的诗:“九世承恩愧未酬,忧时惆怅乏良谋。躬逢多难惟依汉,梦绕高堂亦报刘。忠孝两穷嗟百折,匡扶有愿赖同俦。击奸未遂身先死,留取丹心报国筹。”
不得不令人感慨南宋时期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山处处埋忠骨,华夏悠悠荡雄魂。
歇山顶下,遍布着凛然冰凉的石碑,透着冷傲与凝重。一耸耸铮铮铁骨沿石级层叠而上,浇筑成十八位君子坚毅的身躯,坦荡荡的豪情笑卧于山野,感慨历史的苍凉与悲壮。
“长江流,黄河流……涛涛岁月无尽头,情悠悠、思悠悠炎黄子孙志未酬,天下兴亡多少事……江河万古流!”
2016-8-12草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