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坛万象] 中外诗歌进地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解放日报   2016年09月07日 07:47  解放日报   


昨天上午,“2016中外诗歌进地铁”系列活动在上海人民广场站地铁音乐角拉开帷幕。活动将定期根据不同的主题,在1号线“中外诗歌文化列车”、人民广场的文化长廊及5座重点车站公益LED屏中“图文声影”四维一体进行展示,给脚步匆忙的乘客送上一点精神慰藉,打造一场地下诗歌盛宴。此次在地铁内展示的诗歌图片中均有二维码,乘客只需拿出手机轻轻一扫,就可以通过手机收听专业的诗歌朗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1:26 | 只看该作者


在地铁邂逅莎翁

作者:凤凰艺术   2016年09月01日 11:17  凤凰艺术    37    收藏








2016年8月31日,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上海市对外人民友好协会、上海地铁和上海翻译家协会共同在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启动了“在地铁邂逅莎翁”活动。本次活动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全球莎翁纪念活动的一部分。从8月31日起至年底,一列名为“永恒的莎士比亚”的文化地铁列车将每天运营在上海地铁2号线上。同时地铁2号线南京西路站也将呈现一系列莎士比亚主题海报组成的诗歌墙。

2016年恰逢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共同逝世400周年纪念,使之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对话时刻。在启动仪式上,昆曲演员张军表演了以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为原型创作的新剧《I,Hamlet》。此外,上海地铁还揭幕了由上海画家朱刚先生参与设计的纪念版单日票,画面分别为英国的莎士比亚,中国的汤显祖和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以此纪念全球三位文豪逝世四百周年,感谢他们为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1:27 | 只看该作者


威廉·莎士比亚在上海地铁2号线

作者:程衍樑    2016年09月01日 10:59  界面新闻    25    收藏





1996年,旅居纽约的作家张北海在下城区6号线的第三节车厢内一个本应刊登车厢广告的地方发现了一首诗:“先生,你也凶悍,我也凶悍,可是谁来写谁的墓志铭?”署名是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

将诗歌搬进地铁并非纽约人的创举,这种“流动的诗”(Poetry in Motion)的形式诞生于1970年代的欧洲,而美国头一个引进的城市是西海岸的旧金山,1984年,旧金山的巴士开始在车内张贴诗作。

但这并未动摇充满文化优越感的纽约人,直到他们发现伦敦地铁也开始效仿此道。于是,纽约地铁的运营商和美国诗歌协会合作,将诗歌推广进入城市的地下血管中,献给所有乘客。

这种颇为高雅的文化推广形式显然影响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城市管理者。2015年,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歌朗诵会被搬进位于上海的人民广场地铁站的音乐角,受到关注。第二年春,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地铁正式启动了“2016中外诗歌进地铁”活动。

威廉·莎士比亚是这一形式的最新加入者。2016年8月31日,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上海市对外人民友好协会、上海地铁和上海翻译家协会共同在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启动了“在地铁邂逅莎翁”(Shakespeare on the Metro)活动。

从即日起至今年年底,一列“永恒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 Lives)文化地铁列车将每天运营在上海地铁2号线上,同时南京西路站2号线出口的诗歌墙也将呈现“永恒的莎士比亚”活动内容。车厢上,所有的拉手和车门海报均印上出自莎士比亚的48则名句,分别来自莎翁的19部作品,从大众耳熟能详的《哈姆雷特》,到今年来华巡演过的《亨利五世》。

这些金句的中文翻译全部来自上海翻译家协会的成员作品。列车的车壁海报则介绍了“永恒的莎士比亚”下半年在中国举行的六项活动,其中了包括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和德高巴士开发的线上推广活动“摇唤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环球剧院《威尼斯商人》的中国巡演等。

今年6月,在中国极具知名度的英国演员、 “甘道夫”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Ian McKellen)带着其中一句金句,在上海著名的人民公园“相亲角”留下合影,随后在社交网络上受到热捧。

8月31日当天,上海地铁还揭幕了一套一日票,一日票一组三张,画面分别为英国的莎士比亚,中国的汤显祖和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这三位文豪均过世四百周年。上海地铁邀请了知名画家朱刚以中国水墨画为其画像,此外,昆曲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张军还在启动仪式上表演了其今年的新剧《I, Hamlet》的片段。

“在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一辆文化列车是一种合适的致敬方式,”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华东地区主任、英国文化教育领事马旭宁先生(Matthew Knowles)如此解释,“不论我们是谁、身处何方,只要踏上穿梭于这座城市的地铁,莎士比亚都将伴我们度过伟大的旅程:一场穿越时间与空间的旅程。”

除上海外,近年来中国多个城市均在关注地铁文化的充实与普及。2015年8月,北京地铁4号线推出“4号诗歌坊”,在不同车厢中登载不同主题的现代诗歌作品,至今已经更换数十期。而武汉的“公共空间诗歌活动”更是早在2012年底便已启动,将5位英国诗人的17首诗作和46位湖北诗人的100首诗作在武汉轻轨一号线展示。

诗歌进地铁项目自启动以来便遭遇到许多非议,以上海为例,《新民晚报》曾于2015年刊登复旦大学教师朱绩崧的评论文章,文中称地铁诗歌屏幕“4秒换页”,行人的阅读体验并不愉快。

联系到张北海对于纽约地铁中“流动的诗”的描述,人们不难发现,1996年的纽约,已有超过4000辆地铁车厢和3700辆公交车里布置了诗歌位,每个月都会轮换两首不同的新近发表的作品,人们甚至从其中选取了100首公认的佳作单独出版。当然这一切并非没有瑕疵——在闷热夏夜待在拥挤地铁里的纽约人,更期待的是冷气系统,而非诗歌。

至少,比起1996年的纽约地铁,上海地铁2号线冷气充足,室温宜人,也许这能带给乘客足够的诗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15 13:5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