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局内人写的初中校园志
——读00后女作家朱夏妮长篇小说《初三七班》
□成都凸凹
00后作家朱夏妮写的长篇小说《初三七班》(东方出版物2015年1月)有一小半是写周雨歌小学、初一、初二的事,之后的一大半写的是初三七班。其内容大抵为从新疆到广州的周雨歌与她的同班同学姜璇婧、赵凯、陈嘉轩、宋可欣、温卫雁、姚芊一、罗悦等,与班主任、英语教师何颖,与父母之间的交集与纠葛。作者用倒叙、正叙、回忆、跳跃(点射)、日记、寓言(书中校猫会说人话、做日记)等手法,将“一事一记”的流水账似的82张小纸条集合在一本书中,杂乱而有序地打开,呈现给读者。书是第三人称写的,但形如第一人称,周雨歌在书中的位置,貌似作者“我”。书中所有的呈现,都在周雨歌的行为与视阈中。就是说,读者有怀疑小说为自传性质和非虚构的理由。
《初三七班》的语言简捷而鲜活,其意趣又有一种很逗的感觉,作者自己信笔写来,却让我等忍俊不止。因为大异于作者的年岁,所以无从知道这种幽默是苦吟出来的,还是性之所致,天性使然。但我更相信是后者。正是这种有意思和有趣的语述,给了我阅读的好心情。
让我捧起书一直往下读的拽力,更多的那部分是书中提供的原生态的未被开发打造过的小知识,关于初中校园,关于00后的所见所思、欢乐痛苦和小秘密。也有这个年龄段作者提供的那个年龄段作者的东西,比如当作者写到“因为她看到这个书名,以为是有政治敏感性的禁书,就想看看写的什么”,写到同学郑皓渊崇拜纳粹希特勒,写到四个同学成立“咯咯咯咯党”,我真的是感到了震惊——作者才多点大呀,不就一小屁孩吗?
《初三七班》里的主角人物都是班上中不溜的,不好不孬那类。他们一直在做徒劳的反抗、斗争,为自由、为快乐、为仇怨。他们与老师斗、与表现好的同学斗、与父母斗、与校规斗、与所有传统斗。他们总在折腾,总在与自己过不去,总在证明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客观存在。但他们又总是在一种无形而强大的气场中绊倒,爬起来,踽踽前行。他们那些小骗技、小战术、小恶作剧,倒真是可爱。
《初三七班》是一本从小、向下的书。它做的,是对宏大叙事、崇高向上的消解与反动。
作者很小,只有十三四岁。小龄作者写的范围也很小,只写了她所读学校的自己的班、自己的几个同学、自己的班主任、自己的体育课,小到校名、校长名都未提及;校外的世界那么大,而她只惜墨如金地写到了自己的家宅、随家人去的天主教堂。写的事也很小。她写的全是她身边的琐事,是大人们眼中连鸡毛蒜皮也算不上的不是事的事。成人一写校园,永远离不开那些“大事”,打斗、黑社会、杀人放火、出走,以及师生恋、同性恋等花样百出的男女情事。可以说,这样的书,不是校园书,是写不出校园书作者编的伪书。但在朱夏妮这里却基本不涉及,读者看到的是干干净净却同样吸引人的一本书。
这些都是真正的小,真正的往下写、往底层写的小。
但正是这些小,这些朱夏妮笔下的小,却让我看见了不小和大。
由于是校园中同龄人写同龄事,不是东施效颦、隔靴搔痒,小说就写得很真,而真即大。唯真,才能成为物理时空中的有效人证与物证,这就使小说在不写大背景、大时代中写出了大背景、大时代中永不能纂改的校园志。还有一种大,那就是作者以小小年纪的诗写历练的轻盈转型,为青春写作范式提供了一个可圈可点的难得的小说读本。
蒋蓝是我信任的朋友,他向我荐了这本书,我就从网上购来读了。谢谢蒋蓝,这个初夏,我读了一本好书,获得了小女孩朱夏妮天天然然漂漂亮亮带给我的一些另类的感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