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赵目珍 于 2016-11-24 20:06 编辑
“旁观者”的诗学
——读山东石棉《这些草活着是为了被割倒》
赵目珍
一直以来,如何处理个人与现实的关系,始终都是诗人所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这不但关系到诗人对生活的现实的态度如何,更关系到他是以显性还是隐性的表意方式来处理这一问题。我们非常欣赏单刀直入、直接介入现实存在的那样的勇敢的诗人,比如杜甫、白居易,前者以直接批判的姿态写出了震撼人心的“三吏”与“三别”,后者直接秉承“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理念写出了大量的“新乐府”;但同样我们也欣赏那些以婉转、隐喻的方式来批判现实或者发掘内心的以退为进的诗人,比如屈原、李白、李贺与李商隐,他们深潜胸臆的优秀诗篇也折服了后世无数诗人。
以龃龉或迂回之术来处理现实的模式,有一种故事体。诗人通过虚拟人物或者事物的方式来讲故事,而将自己置身于故事之外,成为一个旁观者。然而这个旁观者又恰恰是清醒的,他深谙故事中的黑幕,但是叙述起来却又显得冷静异常,但在最后又必须给予这个黑幕以无边的“诅咒”,以期待换来一个快刀斩乱麻式的光明前景。我觉得山东石棉的《这些草活着是为了被割倒》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诗中的草、阳光、虫子和收割机都是带有隐喻性的意象,诗人以它们之间的不正当关系来措置当今世界中所发生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让人隐隐约约感受到我们所处的这个“空间”充满了隐忧。
这首诗虽然是一个模糊的表达,看不到正面的反抗,但是诗人对历史情境的处理却是深邃的,因为它给阅读者带来了深层次的震惊,并且让人颤栗。诗歌的结尾很显然是一个童话性的表达,因为诗人的理想太过于“理想”了,我相信诗人以“割草机轰轰地开过来”这样的表达所要坦露的寓意一定是期望“斩草除根”的,他或许没有预料到“这些草”会有“春风吹又生”的顽抗力以及死灰复燃的“能力”。然而诗人有一种神圣的责任,那就是他必须为全人类的“理想国”负责,所以他的叙述必须要是决绝的。也唯有如此,它才符合诗人的情性与格局。
我相信,谁都不会认定这是一种怯懦的表达,尽管它避开了“直面现实”的叙述策略。它固然是一种旁观者的叙述,然而那种要介入的力量却显得异常强大。它是一种“变形”的艺术,然而现实感却丝毫没有缺席。相反,这其中通过转换聚集了双重的力量,因为这首诗同时具备了虚构与非虚构两种文学形态,仅此一点,你的想象力就已无法与文本之间的张力相抗衡。
2016-11-21深圳
附录:
这些草活着是为了被割倒
山东石棉
绿地上,草长得很高
都绿,都不开花
互相推挤,向阳光献媚
它们有与生俱来的手段
它们喝水的姿势是雷同的
它们讨好虫子的语言
千篇一律
有虫子为其中一株
唱赞歌,有虫子
为不幸死去的几株哀伤
阳光铺过来
一层,又一层
热闹的景象会持续下去
一直到秋天
割草机轰轰地开过来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原创诗歌栏目2016年7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