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刊诗歌评论荐稿 238 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大漠风沙王峰 | 责任是中国新诗和中国诗歌流派网发展的根本                                           
                                                                                   
                                                                                                                                                           
     我为中国新诗百年喝彩!因为新诗奠定了中国现当代诗的基础。不管承认与否定、或持何种态度、它都存在、每个时期,每个阶段,一个个灿如星光的名字、无不肩负起、完成了时代赋于的责任、值得爱诗的人仰望!   
     我想说的是、对新诗不屑一顾的人、拿出了令人折服的诗歌了吗?记住我的质问!如果没有诗才、做一些对新诗有益的事也好!
     诗,特别是抒写时代的诗,是需要责任,需要有担当的诗人,去完成时代赋予的责任。他们无不都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时期,从诗歌的文本,诗歌的进步,到诗歌手法的变换,都已自己独特的方式,鲜明的风格,完成了时代交给的责任。
      责任,应该体现在胆识,胆略,才气;其诗,绝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褪色,那么;没有“诗胆”的人,请离开。有“诗胆”的诗人决不是蛮干的人,决不是愤世嫉俗的人,决不是与时代为敌的人。有“诗胆”的诗人的诗,是时代的听诊器,是时代的雕刻刀,是时代的清醒剂,凡此等等,不一而论。
      责任;责任二字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不是吗?为人子,为人夫,为人妇,为人父,为人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朝朝暮暮的相处,没有责任,怎么能行?我们需要的是互相补台,不是拆台,没有责任,世风日下,还将继续蔓延,这决不是耸言危听。不论爱风花雪月,不论爱迎风长歌,那么;下笔之时,请记住吧,诗人,就是你履行责任之时。
      时值新诗百年到来之际,中国诗歌流派网做为世界第一大网络诗歌网,它有自己的发帖空间,它有自己的发表空间,它有自己的编辑、主持团队,它的诗赛等活动丰富多彩,只有你具备成就诗人的诗才,那么;你就会很可能在中国诗歌流派网成功。面对近20万的注册会员,中国诗歌流派网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谈谈中国诗歌流派网的责任,毫无疑问,中国诗歌流派网的发起者,主编韩庆成先生是一位思想超前的人。如果韩先生没有超前的思想认识,他就不可能把握住互联网的发展,成就中国流派诗歌网络化这一强大的诗歌力量,光有诗歌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韩先生和他的团队,能够海纳百川,接纳了,汇集了众多的诗歌流派,形成了中国诗歌流派网,这个浩如烟海的诗歌的宇宙。每一个流派都灿若星辰,每一个会员都是星辰上发散的光。至此;韩先生挑起了时代赋予的责任,完成了时代交给的责任,当然,这个责任,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公平的,平等的,但抓住这个责任的人,只有韩庆成先生,是他成就了诗歌网络化的伟大,他对诗歌网络化的贡献,前无古人,并将在诗歌活动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就中国诗歌流派来讲,其时代赋予的责任不言而喻,那就是在以干预主义为主导的旗帜下,以健康,美幻,生动,鲜活的生活中提取的风花雪月为主题的情绪抒写,可以观,可以舞,可以哀,可以叹,可以喜,可以泣,百花盛开才是春天。又有谁想每期看见流派诗选,都绷着严肃的一张脸,请流派诗选给温暖生活的诗歌一个空间。因为,在主流思想的领导下,价值的取向,生活的方式,早已趋向多元,中国诗歌流派网有这个责任来担当这个责任。中国诗歌流派网,你准备好了吗?中国诗歌向何处去?面对这一命题,中国诗歌流派网应该怎样回答?中国诗歌流派网有这个责任来担当这个责任!中国诗歌流派网要有正确的导向,中国诗歌流派网要有诗歌主张统一的团队,中国诗歌流派网要容纳各种文本,各种风格的诗和诗人,不要,决不要千人一面,百人一腔。
      中国诗歌的未来以网络化为先导,中国诗歌未来的诗人是集大成者,因为中国新诗百年就是把外来的诗歌,通过几代人的探索,逐渐中国化;所以,中国诗歌的未来应该是外来诗歌与传统诗歌激烈碰撞后的中国诗歌。中国诗歌的语言应该浅显,明丽,意境,内涵,能够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诗歌的思想应该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的纷繁复杂,中国诗歌的手法能够充分体现信息化的瞬息多变。中国诗歌流派网有这个责任,去担当中国诗歌未来发展的责任。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11-24 01:04 )

http://zgsglp.com/forum.php?mod= ... 6orderby%3Ddateline




2、薛定谔的猫 | 关于诗歌语言的节奏和音乐感

不要妄议诗,也不要狂妄地想要去定义诗。这是个前提,然而写诗者不可一日停止思考:诗是什么?这个也是前提,所谓瞎子摸象,管中窥豹是也。
诗是语言的艺术。所以请不要脱离语言去谈诗,而诗的语言是具备特质的语言,区别于小说、散文等其他语言的艺术。现代诗发展摆脱了古体诗所固有的律到抛弃尾韵,到近时的口语化,现代诗的形式得到百花齐放,也让一些诗歌的认识产生了混淆。而猫作为一个无身份、无名气、无理论的三无人员,想要说的不过是一些浅陋的看法。
古体诗的韵律,是在我们千百年的古汉语环境和人文中形成的诗歌形式。它有别于西方的语境,具有独特的古典美和审美情趣,彰显了中国文化深沉的内涵,也形成了独特的语言形式、以律和韵体现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白话文的兴起,现代文化元素的冲击,现代诗的出现是必然的,这就象是戏剧之于电影,紫禁城之于鸟巢体育馆,古典音乐之于摇滚音乐,它们继承发展,变化延伸,并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现代诗摒弃了古体诗的韵律,并不等于它摒弃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而是采用了其他形式和变化去体现它。因此,现代诗的语言美,是脱离不了节奏和音乐感的,当然,现代诗的语言美还包括语境、意境和内涵对读者心灵的触动等等,而一首好诗的出现,又涉及到陌生化的处理,毕竟,同样的菜终有吃腻的时候。下面,我想用陈先发的一首《前世》,具体地阐述。
《前世》
陈先发

要逃,就干脆逃到蝴蝶的体内去
不必再咬着牙,打翻父母的阴谋和药汁
不必等到血都吐尽了。
要为敌,就干脆与整个人类为敌。
他哗地一下就脱掉了蘸墨的青袍
脱掉了一层皮
脱掉了内心朝飞暮倦的长亭短亭。
脱掉了云和水
这情节确实令人震悚:他如此轻易地
又脱掉了自已的骨头!
我无限誊恋的最后一幕是:他们纵身一跃
在枝头等了亿年的蝴蝶浑身一颤
暗叫道:来了!
这一夜明月低于屋檐
碧溪潮生两岸

只有一句尚未忘记
她忍住百感交集的泪水
把左翅朝下压了压,往前一伸
说:梁兄,请了
请了----


以我在写作过程中对现代诗的理解,我把现代诗的节奏感音乐感从形式到内里的表现分为几个层次,其一,是表面的断句、分行、分段。断句和分行让读者在阅读中体验到诗歌的跳跃的同时,思维得到舒缓,而分段更是理清了思维,这种间隔是人脑对感觉消化的过程。便如我们听歌,一贯到底没有间隔的歌,有谁顶得住呢?我们对美的感受体现于次,被跳跃着的、充满悬念的空间引入,好奇心和对美好刺激产生的多巴胺,我们的大脑多么地向往,这是人类愉悦的本质需求。这在《前世》里表现无遗,这个大家只要瞪大眼睛就可以看得到,不需要领悟力的问题,“脱掉……脱掉……脱掉……又脱掉”,我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全身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心生寒颤,这是对灵魂和人本质的内心叩问,几个跳跃就完成了一部小说几万字甚至是几十万字要完成的主题,是我们无法停止的、人类最基本的思考:“我是谁?我是什么?”,但是,我们必须回到我们谈论的主题:节奏。没有它,我们无法有效地在阅读中得到愉悦感,还有高效的表现力度。对于无法达到这种效果的创作我个人把它称为“拖沓”。
其二,是情感寄托物象的转化,具体到一首有情节的诗,象《前世》,节奏是情节的起伏,表现如下:

要逃,就干脆逃到蝴蝶的体内去
不必再咬着牙,打翻父母的阴谋和药汁
不必等到血都吐尽了。
要为敌,就干脆与整个人类为敌。

他哗地一下就脱掉了蘸墨的青袍
脱掉了一层皮
脱掉了内心朝飞暮倦的长亭短亭。
脱掉了云和水
这情节确实令人震悚:他如此轻易地
又脱掉了自已的骨头!

我无限誊恋的最后一幕是:他们纵身一跃
在枝头等了亿年的蝴蝶浑身一颤
暗叫道:来了!
这一夜明月低于屋檐
碧溪潮生两岸

只有一句尚未忘记
她忍住百感交集的泪水
把左翅朝下压了压,往前一伸
说:梁兄,请了
请了----


其三,是大旋律中一串钢琴快速的,似乎尖锐,实则柔和地进入你耳朵的音符,它就是这一句:“这一夜明月低于屋檐, 碧溪潮生两岸”。这一句不仅仅是将古体诗的美融合到现代诗的需要,也不仅仅是诗歌用典“梁祝”古典题裁的衬托,从阅读过程来看,它仿佛是作者写作过程灵感的神来之笔,它在洪大低沉的大提琴表现的压抑情节中,如情感的火山快速喷发,引出了末段,这是我对节奏和音乐感的最后的感觉,也就是其四,先抑制后喷发的情感,在一段钢琴曲快速的过度之后,我们读到这样的句子:

只有一句尚未忘记
她忍住百感交集的泪水
把左翅朝下压了压,往前一伸
说:梁兄,请了
请了----


让我们在短短几句中感觉那些压抑住的,最后触发,再也控制不住的情感,“只有一句尚未忘记”,这是在亿万年的轮回中沉淀下来的东西,她忍住百感交集的泪水,只是久别重逢的喜悦吗?不,这是頓悟之后的迷惑,我是不停变幻轮回的事物?我只是再次发现了自己吗?这是最后最大的悬念,而这个悬念去坐过山车一样,把我们高高抛了起来,这是最后最大的一阵音响,便如我们静坐于教堂中发呆,管风琴突然响起来。而这种表现形式在我们的一些口语诗中表现无遗,这就回答了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口语诗讲节奏吗?答案是:是的。好的口语诗用情节的起伏体现节奏,而有些作者用诗歌的结尾上扬,有些人叫他们结尾党,这也是节奏表现形式的一种。当我们在阅读一首抛弃了节奏和音乐性的诗的时候,我们想要问的是:它还有诗吗?这涉及到伪诗,是我们以后要谈论的另外一个主题。
当然,现代诗的节奏还可以细化到句子中组成词汇的长短、词性的扭转、组合上的扭曲造成在阅读过程的语气高低抑扬頓挫。这些我们在《前世》这首诗是可以体会得到的。到这里,我们只是完成对现代诗语言美认识的冰山一角罢了。后面有时间我们再继续。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个一直以来固执的观点:一首诗歌的成败,一个点破坏它足矣。便如你给情人写了一封情书,却到处错别字。一首较好的诗至少是以全面的成立和局部的闪光去完成的,而“全面的成立”也包括节奏和音乐感。未免过苛,只有共勉!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11-20 17:00)

http://zgsglp.com/forum.php?mod= ... 6orderby%3Ddateline




3、雨无正 | 沉重的情书——保罗策兰《花冠》

《花冠》

作者:保罗策兰
王家新译

秋天从我手里出来吃它的叶子:我们是朋友。
从坚果我们剥出时间并叫它如何前行:
于是时间回到果中。

在镜中是礼拜日,
在梦中是一个睡眠的屋,
我们的嘴说出真实。

我的眼移落在我爱人的性上:
我们互看,
我们交换黑暗的词,
我们互爱如罂粟及记忆,
我们睡去像酒在螺壳里
像海,在月亮的血的光线中。

我们在窗边拥抱,人们在街上望我们,
是时候了他们知道!
是石头竭力开花的时候。
是不安宁的时间心脏跳动,
是时间如它所是的时候了。

是时候了。


《花冠》,是策兰写给情人巴赫曼的。英格褒巴赫曼(1926-1973)奥地利女作家。其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创作。她于1953年因发表处女诗集《延迟支付的时间》而一举成名。她的诗多属自由体,往往带有赞歌的性质。

该诗原题“Crona”在拉丁文和意大利文中都为“花冠”,在意大利文中还有延长音符的意思。这首诗深受巴赫曼的喜爱,她这样回复策兰:“我常常在想,《花冠》是你最美的诗,是对一个瞬间的完美再现,那里的一切都将成为大理石,直到永远。”而巴赫曼之所以喜欢这首诗,还与其跟策兰拥有过共同的悲剧命运有关。
这首诗歌的背景是二战,巴赫曼和策兰都是犹太人,都在自己的祖国受到纳粹法西斯排犹政策的残酷对待而不得不流亡,二人属于拥有共同的恐怖回忆的犹太流亡者,策兰和巴赫曼都在浩劫中活了下来,他们对于战争和迫害拥有共同的恐惧回忆:

我们交换黑暗的词,
我们互爱如罂粟及记忆,
我们睡去像酒在螺壳里
像海,在月亮的血的光线中

在这首诗歌中,策兰的口吻并不像对情人那样表达甜蜜和爱恋,而表现出很深地克制和温情,他跟巴赫曼之间的关系更象遭遇过共同苦难的伙伴而非情人。
策兰在二战中遭受被迫逃离故乡来到了奥地利,而巴赫曼1948年在维也纳遇到了流亡中的策兰,他们的相遇在灾难般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十分微不足道,但心有灵犀的人互相不会忘记,策兰继续逃亡,巴赫曼和策兰的相遇只是短暂的一瞬。
两年后他们在巴黎相遇,但随后告别,巴赫曼和策兰的恋情似乎谁也没提,之后两人主要通过书信联系,这首诗歌也是策兰通过信函送给巴赫曼的,策兰写给巴赫曼的诗歌被认定的一共六首,后来都编入《罂粟和记忆》文集中。
这种深沉压抑的情感和特殊的灵犀用诗歌方式表达出来就是该作品所揭示的,策兰对巴赫曼所拥有情感的美好和世俗的恋情相比过于沉重,很难把它用普通的词汇描述,而通过侧面描写两人共同的共同的回忆勾勒出这种感情的轮廓。
在现实生活中巴赫曼有过几次爱情,她与策兰的爱始终是心灵上的,二人没有任何肉体接触,由于后来策兰的自杀使得巴赫曼心中产生了严重负罪感,两人的恋情自始自终都处在浓重的黑暗中。
《花冠》这首诗歌表现了策兰对巴赫曼压抑而深沉的爱,它同时也是一首心理具象诗歌,诗中提到的:

秋天从我手里出来吃它的叶子
从坚果我们剥出时间并叫它如何前行
在镜中是礼拜日,
在梦中是一个睡眠的屋,

这些并不是现实中存在的,而是策兰对心理的具象化表达,诗歌语言可以深入到散文和小说语言所无法触及的领域,其中关键的一点是诗歌语言可以不遵守文法规则和逻辑。如果从语法上分析策兰的句子,很多只能算病句,而且逻辑完全讲不通,但它们的象征性恰恰更能够更为精准地表现一种心理与情感上的真实。
策兰诗歌是完全忽略日常逻辑而直达情感或感知领域的语言,但读解上因人而异,并不能追求同一内容所有人的共同认可,因感性领域的感受性也因人而异。有些文艺批评并不看好策兰的诗歌,认为表达过于晦涩,而且语言线索混乱,主题也太个人化,但他所揭示的诗歌领域是一个广阔的领域,语言脱离开理性控制,会达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脱离开现实的束缚,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应遵循什么,策兰所遵循的是心理和情感层面的真实,他在诗歌中所构建的是一个他与巴赫曼共同的心理与情感的空间,这个空间带有一定的私密性,因此在表现手法上策略用刻意的晦涩回避了被巴赫曼之外的其他读者轻易读解的可能。这是一首沉重的情书,策兰用花朵开放的美丽瞬间来象征他与巴赫曼的拥抱,而这拥抱的意愿更多是因二人在悲剧命运中互相取暖的需要而非世俗的爱。
1970年4月20日,保罗策兰在巴黎塞纳河上投河自尽,5月1日,一个钓鱼的人在塞纳河下游7英里处发现了他的尸体。最后留在策兰书桌上的,是一本打开的荷尔德林的传记。他在其中一段画线:“有时这天才走向黑暗,沉入他的心的苦井里”。
策兰的死为巴赫曼带来很大打击,巴赫曼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最终在三年后死去,为这封沉重的情书画上了一个黑色的句号。


注:保罗·策兰(Paul Celan,1920-1970),生于一个德语犹太家庭,父母死于纳粹集中营,策兰本人历尽磨难,于1948年定居巴黎。策兰以《死亡赋格》一诗震动战后德语诗坛,之后出版多部诗集,达到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度,成为继里尔克之后最有影响的德语诗人。《死亡赋格》一诗以对纳粹邪恶本质的强力控诉和深刻独创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战后德语诗坛,后收入1948年出版的诗集《骨灰罐里倒出来的沙》。策兰的诗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声誉,成为"废墟文学"的象征。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11-22 10:41)

http://zgsglp.com/forum.php?mod= ... 6orderby%3Ddateline




4、子在川上曰 |  女知青,一段被选择性遗忘了的历史
                                                            ——读宾歌老师的诗歌《女知青》

                             
    <>女知青
        文/宾歌

    1976年农历小年的那天
    生产队杀了一头小猪
    地点就在女知青的住房边
    也就是猪栏隔壁
    每户抓阉分一块猪肉
    猪头给了队长
    人们散去的时候
    女知青在一堆猪屎里
    捡到一截肠子

    她是大城市来的
    她没攒够分肉的工分
    她把这截肠子在柴火上烤熟
    她又记起了香肠的味道
    那是她在知青点过的最后一个小年
    后来,没有人知道她的去向
    她的红纱巾还挂在猪栏边

    我不熟悉宾歌,也没有读过他的其他诗歌。这首诗是我哥们陈润生发在微信群里才看到的。我之所以品读这首诗,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这首诗浅显,但是不容易懂,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根本不知道,也想象不明白女知青这种事情。二、女知青作为某个特别时期的政治运动的牺牲品,是不应该被选择性忘记的。三、中国人从上到下喜欢盲从,喜欢搞运动,却很少人反对,提出不同意见,而极个别反对的人也往往都被打倒成了牺牲品。四、我们对于喜剧,是乐于传播宣扬的。而对于悲剧,总是选择性遗忘,或者干脆直接过敏。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劣根性。
    好了,先说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背景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概念是毛伟人1956年提出来的,主要是学生们自愿报名,组成垦荒队,去农村或者边疆垦荒,支援祖国的经济建设。当时参加的人数也较少。1966年,轰轰烈烈的红卫兵造反运动,也就是震惊世界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到了1968年,红卫兵们的造反运动愈演愈烈,已经不受党中央控制了。国民经济全面衰退,每天不上课,无事可做专门造反的学生们已经高达一千多万人。12月份,毛伟人提出了知识青年必须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主张。于是,上山下乡立马成为了一项政治运动。谁不下乡,谁就是对党和政府不忠诚。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上山下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在乡下呆不习惯的话,就赶快回来呗。其实,很多当年下乡的知青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在那个特殊时期,与知青同时下乡的还有知青的户口。知青下乡,户口也随之一起迁到了乡下。户口迁出了,如果原单位不开证明函,又找不到接收单位,是迁不回来的。在当时,每家每户的口粮,也是严格按照户口领取的,而且领粮食的时候必须带着户口簿。另外,当年我国对于人口的流动也是严格控制的。稍远一点距离的走村访友,都必须到大队部或者工作单位开具证明并且盖上公章,否则你不仅吃不到饭,买不到车票,住不到旅店,更会被当做盲流抓起来强制劳动,一年或者数年后,再遣送回原籍。二千万男女知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下放到了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劳动教育。一个地方,如果下放的知青数量很多,就会设置知青点来安置。如果数量少,则会直接安排在农民家里居住。我家里当年就住进了一个来自于长沙的知青。
    当时的农村,生产率低下,没有化肥和农药,肥料全部靠人畜粪便以及草木灰等农家肥,杀虫则要靠人工捕杀,所以种植出来的农作物产量很低。而收获上来的粮食,大部分又被国家征收了,只留下少部分作为口粮按照劳动力的大小,或者职务的高低分配下来。相较之下,知青的劳动力是最低的,连农村的女人和半大小屁孩都比不上,所以分配到的口粮就更少了,可以说是食不果腹。另外,在农村,是靠体力挣工分吃饭的。谁的力气大,谁敢杀敢打,谁的级别高,这样的人挣的工分就多,年底分配的口粮就多。所以,当时的知青受到欺凌是经常的事情,而女知青就更不能幸免了。诗中所写的1976年,我那年四岁。听父母说,那几年我家五口人,每年分配下来的稻谷总共400斤,折合成大米才300斤,猪油2斤,菜籽油2斤,知青们应当更少。人性决定了一个人只要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很多弱点就会彻底暴露出来了。很多的男知青,为了能够吃饱饭,经常偷鸡摸狗。一部分女知青为了多吃一口饭,就下嫁给了当地的村民。特别是1978年以后,女知青为了能够让那些刁难的大队干部打一纸证明,盖上公章,使自己能够安全脱离农村,回到城里,更是投其所好,无所不用其极。
    宾歌老师这首诗中杀猪的情景,我是很熟悉的。当时农村每年杀年猪过年,全生产队的社员们都围在了一起,我们这些小孩子因为有肉吃了,更是蹦跳着,大呼小叫着。生产队会计则忙着按照社员们一年工分的多少以及宰杀的猪肉多少,计算出每家每户可分配的猪肉的数量,再抓阄决定猪肉的部位。至于宾歌老师诗中的女知青,确实是没有分配猪肉的资格的。
    读宾歌老师的这首诗,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女知青的住房在猪栏隔壁,苍蝇蚊虫蛇最多的地方。这说明了女知青在那里境遇很差,不受人待见,被人歧视欺凌应当是常事。第二、猪头给了生产队长,这说明了在她劳动的村子,是个讲特权的地方,队长就是那个小团体的王。第三、女知青在猪屎里面捡到了一截猪大肠,用火烧熟了吃了,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凄凉的小年。这说明了她实在是饥饿难耐。特别是她想起了她以前在大城市里过年的香肠味道的对比,更是让她悲哀和悲凉。第四、她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只有悬挂在猪栏上的她的红丝巾。红丝巾代表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遗落,表示了她的绝望。那么她到底去了哪里?是自杀了?还是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向了大山深处,被猛兽吃掉了?或者是献身于队长,换来了一份盖了公章的户口迁出的证明,回到了大城市里的父母身边?不管是哪一种?对于她来说,都是毁灭和悲哀。
    宾歌老师的这首诗是对一个特定历史时代的缩写和忠实的记录,特别是在如今这个大家都为金钱和房子、美色所疯狂的年代,在这个上山下乡运动被政府和国民选择性遗忘的年代,在“女知青”这三个字被很多媒体网络论坛过敏的情况下,更是显得难能可贵。这样的诗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纯诗,值得我们静下来来品读、回味,反思和反省。
    写到这里,再说一些题外话吧:
    第一、当年住在我家里的知青,由于受到了我父母的照顾,最后安全回到了长沙。没多久就在亲友的多方活动下,成为了一位公安干警。这在当时,是很牛皮的事情。所以,后来我大哥去长沙读大学,每个星期天,他都去接我大哥到他家里吃饭,他说,如果没有我父母的照顾,在农村的那几年的日子,简直不可想象。
    第二、当年两千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们从当时相对优越的城市生活,一下子打落到了社会最底层,没有尊严,没有自由,天天为了能够活下去而劳作着。这对他们的人生观改变很大,特别是最后疯狂的返城潮。这部分人中的很多人都变得为了利益,而不顾一切了。最近习老大反腐,反下来的贪官中的大部分人都有这部分的经历。现在层出不穷的老人诬陷上前救助的好心人的事件,这些老人中很多也有先当红卫兵造反,再下放到农村改造的经历。当然,还有更多的知青,他们没有变坏,还坚守着自己的底线。这部分人和他们的子女,还苦苦支撑着这个社会的道德体系,让这个社会还不至于崩溃。
    第三,两千多万知青的上山下乡,把他们的学习的最好年龄,大好青春都白白耗在了农村,把他们的聪明才智耗在了为了每天能够多吃一口饭而勾心斗角上。他们在接受艰辛的体力劳动的同时,也学会了逢迎和屈从于强势和强权者。这导致了我国知识层面的断裂。虽然这部分人中,后来有很多人又继续学业,当上了专家学者,作为公知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上频频露面,发表文章和演讲。但是,他们已经失去了作为专家和学者的独立人格。他们没有了自己的系统知识,没有了自己的独立观点。他们的知识和观点都是为领导服务的。领导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他们就炮制出什么样的知识。领导需要什么样的结论,他们就提出什么样的观点来配合。各位可以百度一下,看看最近几十年来,我们的那些专家学者们都提出了一些什么奇怪的观点,得出了一些什么样的荒诞可笑的结论就会明白。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11-20 11:04)

http://zgsglp.com/forum.php?mod= ... 6orderby%3Ddateline




5、覃可 | 走过岁月的瓦砾,寻找诗意的美
                                          ——黎周谷穗诗歌印象及赏析


        细读黎周谷穗的诗歌时有一种美好的感觉相伴而行。她的诗歌常于不经意间唤醒你内心深处的记忆,那瞬间像点燃了一抹亮光,令人感动和温暖。黎周谷穗的诗思常常游走于乡村小镇也徜徉于繁华都市,仿佛穿越了时光,穿行于阡陌古巷和浮华尘世。她所呈现的诗歌,有的柔情似水,有的婉约忧伤,也有的空灵、空旷和哲思,这份别致的美属于诗歌的江南。
        对童年故乡的追忆和诠释以及诗写是众多诗人历久弥新的一个主题,在黎周谷穗这里,可爱愉悦的情绪和淡淡的忧伤交织,似曾相识的感知碎片与朦胧的时空感觉交相映衬,表现得情感真挚且富有个性。譬如“很多物事被挤扁于记忆里/比如觅食的麻雀/比如啃着菜叶的虫子/它们笨笨的简单的样子,都可爱得/让我心疼(《门缝里的童年》)”,如“仆仆的归人/最先洞悉门环上的锈迹/最先听见苔藓爬过脚面(《故里》)”,“青石板是一个古旧的词/行走于上面的人/会听到红灯笼暖着的一窝话语(《古巷》)”。
       在写作的历程中,她不断从日常生活经验中获得生命感受并加以诗化,视野和词汇诗行也在不断演化,诗的意象和意境以及所蕴含的诗意显得优美而富有地域特色。譬如“荒凉的山岗/风,执拗于一种虚无/小土丘坟墓般凸出来/夜莺的叫声,幽长(《补天》)”,如“今天的太阳,并不是突如其来的照耀/它一直暖暖的,托举羊城的天空(《羊城的天空》)”“她有水的身段/木棉花红衣裳/两岸锦绣/坐在码头最下一级/等一艘帆船。摆渡人间(《珠江》)”。以上这类篇章占了她写作的较大部分,从中可以感知,她处理内心情感与自然、环境和生活细节等诸多对应方面显得轻松自如。
        黎周谷穗喜欢用抒情的方式打开和构筑诗歌空间。在视域上根植于岭南两广,游走于南方的乡村古镇与城市街道之间;情怀的表露则介于古典与时尚的区域,且表达手法具有现代性和个性化的特征。她常活跃于各种诗歌论坛和平台,发表诗歌作品,参与各种诗歌活动。作为一位诗者,她选择了各种挑战,在走向这个大千世界中兼容各种流派和诗潮并不断突破前行。譬如她的《倒影》写道:“江南,我们互为倒影/露珠结满清晨”,《青花》写道:“我像一只青鸟/伏在江南的烟雨里/等你发现”,还《九月》《枫叶正红》等等,显现了她在受古典唯美的诗歌精神熏陶下不断谋求突破的努力和写作风格。
       黎周谷穗诗写的另一极走向了想象之旅,譬如她在《虚拟的城堡》中写道“由于暴雨/唯一的桥被冲走了/我再也不能从一页纸上/走进那黑咕隆咚的城堡”,又如《第三棵树》:“坐在第三棵树下的人/虚构了半生的遇见”等,在此可以观测到她隐约的寻求和诗歌的潜行与飞翔,这些揉合诗歌、童话和话剧等文化艺术的存在和呈现,目前尚难以辨认是一种前瞻之下的主动出击,还是被现实挤压之下的一种起航的状态,可能性都存在,都有微妙之处。微妙在于这种从现实和自然出发又依托想象力而飞翔的诗歌,可形象,可哲思,也可能禅意。这个部分有可能是她往后写作的涉足较多的区域。诗歌创作的经验和理论告诉我们,想象力是诗歌最需要的才能之一,诚如黑格尔所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本身”。黎周谷穗诗歌有较多的隐喻和联想,正是这种想象力的驱动。
       在诗歌语言方面,黎周谷穗拥有自己的特色,她能很恰当地使用词汇、语式和诗行去呈现蕴含其间的诗意和美。这也许是天生的禀赋,也许是后天的训练和修为,但无论如何都离不开个人的悟性,离不开语感的培养,更离不开一颗诗心。这里就她的诗歌语言具体谈两点:首先明显的特征是节制。表现在她的诗歌内容上,没有狂欢式的语言或者过于追求刺激性的语言,表现在篇幅和形态上,多是短诗,诗行也以短小灵巧为主。其二,她能很好地处理具象的物理属性与心理属性的连接。观察她诗歌语言的使用,可见其词语搭配和呈现富有灵气,并以此配合诗歌的主旨或者内核,激活诗歌的新颖与鲜活。这其实也是诗歌语言异化现象的一种。对多数有历练的诗人来说,诗歌语言的异化与移情造境一样都是重要的诗歌技能。尽管这种技能因缺乏绝对标准而显得见仁见智,但有个关键问题很重要,那就是这种技能的应用是否有效有特色,特别是对个人写作而言。从中可见黎周谷穗并不是一味遵守传统意义和语言规范的诗者,她对语言的心理属性把握颇有特色。
        如果考究一下传承的脉络,黎周谷穗诗歌除了受到国内古典传统文化特别江南文化熏陶以外,从地域性的视野上看则受到了岭南文化的直接影响。回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粤港台文化的黄金时期的蓬勃景象及其特色,这种感觉尤为明显。她的诗歌样式和意蕴均有港台之风,有岭南及两广地区的文化特征和意味,开放、兼容、创新;自由,抒情,忧伤,柔美,更注重人性和个性的表达。如果用艺术形式最接近的歌来作个参照,这样的关系就愈加明显,譬如她的诗歌审美取向与广泛传唱的歌曲《万水千山总是情》《片片枫叶情》《晚秋》等颇有渊源关系。只是毕竟时代在前行,时过境迁之下,她的诗写走得更远,理念更新更进一步,情感更为细腻和个性,表现手法更突进更为现代。
        黎周谷穗的诗歌里少见绝望情绪和极端的书写,而温存和温馨的一面得到充分彰显。黎周谷穗的诗歌整体所呈现的美是古典与现代融合的美,恬静,迷幻,俏丽,凄美,仿佛与世无争又仿佛若有所思心有所牵。在我们平淡庸常和琐碎焦虑的现实生活中,黎周谷穗的诗歌显得那么微妙、轻柔和温馨,给人予某种希望,如匆匆行人在广州街上听到的一首歌,亲切而迷人;如劳作者在悠悠的珠江边坐下来喝的一杯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此时此刻,仿佛身边的喧嚣和浮华都是过眼云烟。

覃可
2016-11-18修改
2016-11-13晚初稿


附:黎周谷穗诗歌十首


1)补天

找回的一粒纽扣黑色的
上面有针线穿过的痕迹
岁月粗糙,像松树的手掌

荒凉的山岗
风,执拗于一种虚无
小土丘坟墓般凸出来
夜莺的叫声,幽长

秋天,祖母的大襟衣
开满野山菊,淡淡花香
亲切如梦

天空,一块石头
堵塞在泪水流淌的地方


2)转身之后

泥人还是泥人
不说话不流泪不吃尘烟
多好,犹如女娲时代

重捏自己
时而为鱼时而为鸟
水里或天空
都是赤裸的自己

由于一个人
我自由得想要飞


3)黑色星期天

可以从反光的事物里
看见沉淀或流动

可以从黑
进入另一种幽秘
可以坐在星期天,从一杯茶
进入高处的极寒
或低处的寂然


4)翅膀

海浪把蓝色情绪
抛上来又抛下去
我也是蓝色的
胸怀蓝茫茫
我把自己站成了自己的天涯

而你不知道,沙粒包含的温柔
和,月光堆高的眺望
是怎样被海水冲塌的

两天里
我长出了水的翅膀


5)九月

风一页一页翻动草色
九月就深了
大雁飞进来,像一支插曲
你说你喝酒了

其实,梦才刚刚开始
露珠像一粒灵感被夜吐出

我们写诗,写远处的树林
写两只贪玩的蝴蝶
把自己变成了两枚红叶


6)青花

穿着戏服的人走回前朝
前朝的流水,回绕着唐诗宋韵

红月亮照着红灯笼
折扇上的芭蕉
因着夜深
而有了清晰的滴答声

经年失修的秘密走廊
山水的影子贴在墙上
我像一只青鸟
伏在江南的烟雨里
等你发现


7)倒影

尘世如镜
掉进镜子的人
有诸多化身

你乘红帆而来
与荷结识,交换内心

江南,我们互为倒影
露珠结满清晨


8)天使之城

人间,我的宫殿
铺满玉质的月光
我的阿哥
他骑着马,去了城外

古老的星星
从纸上长出来
红尘只隔三步之遥
我的阿哥,前生来世的王
他会给我带回一株菩提
一支弓箭

他会轻轻摸一下我的长发
什么都不说


9)今夜,月光让我如此宁静

除了桂花树
秋天,还有第三棵树
偷摘坚果的人
她有雪色的毛羽

杜宇高远
天空印有病琴的半个侧脸
今夜,有人用月光调酒
有人用月光,包扎伤口

一封没写完的书信
浅浅的霜结在上面


10)门缝中的童年

捉蛐蛐是件细活儿
得蹲下去,让脸靠近草丛
这样才会听见光阴
的静止和跳动

还得心无旁骜,静静地
等父亲编完一只笼子
这样我的翅膀,就会心甘情愿地
被囚困在村落里

然而,尘世喧嚣而拥挤
很多物事被挤扁于记忆里
比如觅食的麻雀
比如啃着菜叶的虫子
它们笨笨的简单的样子,都可爱得
让我心疼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 2016-11-19 20:57)

http://zgsglp.com/forum.php?mod= ... 6orderby%3Ddateline




6、老远 | 正派歌者——品高原之虹的诗

高原之虹诗人,诗如其人,人如其诗。无论岁月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人其诗却始终保持不变的初心与作派。他的诗洒脱而不下脱,大气而不晦气,纯真而不乱真。高原之虹把诗和自己的名字紧紧绑到了一块——高山一样的诚实,原野一样的辽阔,虹影一样的壮观。

现代诗以诗不可挡的诗头占领了诗界。在这个似诗而非的诗界上,无论出现多少个“派”,却只存在两个主体派——正派、邪派。高原之虹属于正派诗人,不辱袓宗的汉字,不改诗歌的灵魂,不失文人的尊严,不愧为一个真正的正派歌者。可叹可悲的是,正不压邪了。正派诗没几个人正视它,而邪派诗倒打开了邪上升的局面。诗的形状像一节一节于淤泥中的莲藕,我所看到的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藕像——唯有高原之虹诗人的诗。

军人出身的高原之虹诗人,总把诗做枪,总挑正当的汉字汉子一样的字入诗。在他的诗中,总能散发出一股现代诗里荡然无存的正气。这里,仅品其一首《北斗》,便知其全诗全是汉子诗了。都知道,北斗是星,诗人用北斗星喻“我”,既隐喻了一个“小我”,同时又隐喻了一个“大我”。说“小我”,“我”只不过是一颗平时不显眼的星星而已。说“大我”,“我”是一种专为迷途者指点迷津、精神力量颇大的发光体。高贵深空的“我”,坚定了“星不陨落,光不熄灭”的永恒意志。

第一节,不写广袤的草原,便写广阔的海洋,可见诗人一片良苦匠心。只有相望之缘,没有相逢之分的草原,无法消除“我”的孤独感。而清澈如镜的海洋则不同,可以倒入它的怀抱里,融化“我”的低落情绪,使孤而不独的“我”沉浸在天水一色之中。

第二节,从“无数眸子”仰望的“自由”一词入笔,构建出一个属于“我”,许许多多个“我”的“自由王国”,足见诗人的诗想已经往裴多菲的一首《自由》诗里深透进去了。为给“自由王国”那些迷失方向的国人义务导航,使之走出困惑境地,“我”务必尽到一位“光明使者”的天职。

《北斗》一诗,先写孤独,后写自由,先后衔接自然,诠释了一个“孤独者,自由也,自由者,孤独者”的哲理。全诗首尾呼应,放收自如,朴实无华,言简意明,比起品那些需要脑筋急转弯的“谜语诗”来,不知要轻松多少倍。


附:高原之虹|北斗

每一艘自由的海轮
每一个博爱的港湾
所有平等的海洋
都成全过我
我孤独了
我创造一个世界

因为自由
我高贵深空
无数眸子
追寻我
我站立的地方
就是我的“自由王国”
我光明了
我的“王国”就不再黑暗
为此
我永远也不敢熄灭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6-11-25 15:07 )

http://zgsglp.com/forum.php?mod= ... 6orderby%3Ddatelin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7 12:1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