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年人) 《1》 春节前收到小崔寄来的两份《大江诗潮》。其中《创刊号》上刊载了一首名为《饯行》的诗。我们先来读一下: 杨四平代表中国诗人去印度参加世界诗人大会,临走的前一天,我为他饯行。他上午刚打过疫苗,主要是防印度霍乱的,并被告诫进入国际空间之前,不能喝酒,必须停止一切非分之想,否则后果自负,这多少加重了饯行的气氛,我们都有些不适应。出于中国的原因,我请他这次趁开会之机,收集一下印度的民刊,就是中国地下诗歌的那种。他认为我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民间的东西可以从内部,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真实情况嘛!他一下子像接到组织的任务,兴奋了起来,我们一连干了三大杯。过了一会儿,他转过身来,发现了什么不对。刚才的神圣之光也不见了,他对着我笑,我也对着他笑了起来。同桌的人跟着我们也笑了起来。大家都知道,印度是另一个国家,他们有没有民刊,诗歌是不是也分地上地下?这确实是个重要问题,有必要搞清楚。后来一想,好像搞清楚了又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 这首诗的分行被我给枪毙了。之所以如此,是想将他还原成一篇文章。如果一篇文章可以通过回车键来构架成诗歌,那么那些“羔羊体”、“烟枪体”、“梨花体”之类的口水诗便新增了一个小弟弟,这个小弟弟我称他为“回车体”。百度一下“回车体”,发现这个概念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百度认为: “回车体是不喜欢现代诗和抨击现代诗歌的人们对现代(口语)诗歌的称谓,现在却成为现代诗歌的代名词(已经不是贬义了)。和“烟枪体”和“梨花体”是同义词。很多人认为现代诗歌就是把一篇文章不断按下“回车键”而得,所以很多不懂新诗的人们把现代诗歌称谓回车体。”百度还说:“很多人把陈衍强、赵丽华、车延高等人的诗歌称作回车体,因为这些人的诗歌读起来简单如话。” 看到回车体概念已经既成事实,而且已经派生出一个以名人为代表的团队。于是一种悲哀从心底漫上来。我以为,一些不喜欢现代诗或者不懂新诗的人(我暂时称之为“诗外人”)将现代诗归结为回车体可以被原谅,但我们之中的许多“诗内人”也去热衷于回车体却是不可被原谅的。 台湾大学奚密博士说:“一首好诗里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没有一个字是浪费的。仅仅不起负面作用还不够,应该是每个字都发挥正面作用。一首好诗呈现一个饱满的情感结构,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效果。它的各个元素(包括:语义、形式、意象、声音、节奏等等)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回车体诗作的特点恰恰与上述论点相悖。在回车体诗作中,其语义、形式、意象、声音、节奏等诗元素是混乱无序的。他们之间没有规划的架构,似是而非的形式中没有音韵和节奏的调和,语义中充斥着废字(这些废字被称作诗语言的垃圾),在诗技巧方面,回车体枯燥无味,没有想象、联想、象征、比喻、通感、拟人、对比以及凝练的跌宕起伏和断裂跳跃。 记得有人说过,诗的字与字、词与词之间必须留出供文字转身的空间,若如文章密不透风,则整篇文字便呆滞了。字词便没有了弹性。字、词之间的空间是指字意或词意之间的距离,这距离的大小要正好能隔断日常思维的随行,却又能使人心本有的灵性跃过。而《饯行》所示的回车体的实质正是没有弹性的密实而无距离的。他是文章而不是诗歌。 通过回车键的伪装将其变形为诗,只是披了一件外套而已,远不及变性和整容来得有形。一个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应该是真善美的,在结构和形式上也应该具有真善美的特质。一个没有诗眼和妙句文字被称之为诗作,应该是诗人的耻辱。 《大江诗潮》何以刊载《饯行》?不得而知。真正的诗是可以清洗你原有的语言的(宝华语),我认为,一份诗刊,一个诗人,应该立足于诗的元素上去做清洗语言的工作。把自己混同于“诗外人”,和“诗外人”一样说大白话并且以诗的名义,这实在是一个不应该有的错误。尽管有人会说这只是一种探索,可以允许诗人们去进行探索。尽管有人会支持一些人去死胡同探路,那么探就探吧,只是请自个儿去,不要把别人都引了去。 末了,笔者尊敬《饯行》的作者。将其作品还原成原状。 《饯行》 杨四平代表中国诗人去印度参加世界诗人大会, 临走的前一天,我为他饯行。 他上午刚打过疫苗,主要是防印度霍乱的, 并被告诫进入国际空间之前,不能喝酒,必须停止 一切非分之想, 否则后果自负,这多少加重了饯行的气氛, 我们都有些不适应。出于中国的原因, 我请他这次趁开会之机, 收集一下印度的民刊,就是中国地下诗歌的那种。 他认为我的这个建议非常好。 民间的东西可以从内部,反映出一个国家的 真实情况嘛! 他一下子像接到组织的任务,兴奋了起来, 我们一连干了三大杯。过了一会儿, 他转过身来,发现了什么不对。 刚才的神圣之光也不见了,他对着我笑, 我也对着他笑了起来。同桌的人跟着我们也笑了 起来。 大家都知道,印度是另一个国家, 他们有没有民刊,诗歌是不是 也分地上地下?这确实是个重要问题, 有必要搞清楚。后来一想,好像搞清楚了又没有什么 具体的意义。 最后,仍引用奚密博士的话来作结: “现代化”一词在当代中国的语境里被过分实用化、工具化了。艺术中不存在“现代化”的问题。诗史上只有“现代主义”和“现代派”,却没有“现代化”的诗。 《2》 《一颗遭劫的星》 /胡适 1919年12月17日 热极了!更没有一点风!那又轻又细的马缨花须动也不动一动!好容易一颗大星出来;我们知道夜凉将到了: ——仍旧是热,仍旧没有风,只是我们心里不烦躁了。忽然一大块黑云把那颗清凉光明的星围住;那块云越积越大,那颗星再也冲不出去!乌云越积越大,遮尽了一天的明霞;一阵风来,拳头大的雨点淋漓打下!
大雨过后,满天的星都放光了。那颗大星欢迎着他们,大家齐说“世界更清凉了!”
老中简评:从1919年到2012年,93年了。读到此我才知道,回车体的祖宗是多么的圣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