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李栋,要有光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栋的独轮车
时间:
2017-1-2 22:08
标题:
李栋,要有光
李栋,要有光
——李栋诗歌赏析
文 / 平遥 赵静
“骄阳下走进李栋家的院子,一股清凉扑面而来。五间老屋,几畦绿菜,树荫下各色小花开得自然而热烈。一切就像李栋的诗,朴素清灵,淡淡地铺陈出生活自己的色彩,亮晶晶而不晃眼。”
“李栋,男,出生于1969年,太谷人。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纺织染整工程专业,虽然学的是理,却对文学,特别是诗歌非常痴迷,在这条路上,他走得艰辛而执着。”
初读李栋的诗,便觉滋味绵长。他鲜少叙述和抒情,只惯常于运用各式描写把情语掩藏在景语之中,供人咀嚼玩味。而且其诗歌的内部节奏与读者自觉或不自觉的停顿,不谋而合,从而让诗意缓缓流淌于口齿之中,个中滋味,怎一个妙字了得!
再读李栋的诗,已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他的诗在一贯的田园风格之上,又呈现出了精巧、空灵、节制、隽永、举重若轻的面貌,令人惊喜之中又见惊喜。
多年来,李栋靠摄像维持生活。职业的构图习惯和对色彩的敏锐捕捉使他的作品更具画面感和现场感,他擅长写境,也擅长造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浑然天成。他用一帧一帧画面对理想境界或现实境界进行诗意化的表达。重重的忧伤,轻轻地诉说;浓浓的苦难,淡淡地抒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自成一派节制之美。比如《沙漏》一诗:
允许三间茅屋,覆盖厚厚的草
一小窝麻雀,流连于椽间间
允许半圈篱笆,长短可以不一
风声自拿捏它的平仄
允许一畦菜园,荒疏多日
夕阳或者满月洒下它的清辉
允许三两根枯木,挑一杆酒旗
旗下滴着水,瞬间结成冰凌
允许缕缕炊烟,扭着腰肢
引一汪暮色张望村口
远行的人两手空空
径直推开虚掩的柴扉
五格画面,连缀成一个古朴、自然、原始的清平世界。古人的世外桃源之梦,又在今人的心中扎下了根,发出了芽。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的时代,“我”自采菊东篱,悠然南山,透过时间的沙漏,捡拾初心,不亦快哉!这样的诗,这样的画面,其实就是李栋的理想生活田园。他不羡慕都市的车水马龙,他的根在农村,在田间,在大自然里。
他娴熟于为意象贯注奇情妙趣。这一点在他大量的绘景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人世间的万情万感,都在诗人的笔下,开掘出了辽阔自在的生命。他写蝉鸣,写出了伤口;他写霜降,写出了落寞;他写秋日,写出了欢喜;他写故乡,写出了爱与哀愁……飞花走叶,节气时令,染上了诗人的奇情,浸润了诗人的妙趣,变得血肉分明起来。他更从语言的矿石中,尽情开采、搬运、繁殖那闪烁着光泽的镭,而后加以妥帖衔接,再辅以动静相生、虚实相映,空灵飘逸之气便飞泻而出,平中见奇,奇中见绝。比如他的《枯禅》一诗:
冷风里回头
看磨刀的人把一条河轻轻带走
鸦声如砥
在黄昏时独自回家
秋风,是一道枯禅
搭在月亮的弦上
整首诗短小精悍,意象分明,奇特的想象力绵延出无尽的诗意和美感,沁人心脾而又耐人寻味。
他谙熟转换之法,从容游走在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间。
所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他以个人生活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叙事诗,如《望长城》、《在医院》、《重症病房》等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中精微而细腻的心理感受,彰显着个体情感的力度。尤其《在医院》一诗结尾:
••••••
我转身捂脸,心里的疼
穿过指缝
水一样地喊出来
寥寥数语,表达节制,一个父亲的无奈和痛楚,却力透纸背地跃上了读者的心头。
所谓无我之境,人在意象之外,是旁观者。如诗人的《假设》、《杨大娘》、《小鸟》、《有水》等诗,诗人退身幕后,以不动声色的视角,描摹世间悲欢离合,洞察人心善恶美丑。诗人基本不作论断和褒贬,他只是有所选择地呈现、还原、铺排所见所闻,余思留给诗歌中大大小小的留白,余味留给有缘相逢的读者;诗人也绝不故弄玄虚、虚张声势,他总是以极平常的言语,表达极丰富的内容。他在《只能数到二》一诗中写道:
这个夏天,大雨
总共下了两次
一次, 洗白了庙里的袈裟
另一次
垮塌了村南的教室
真是一语拨云见日,一语点尽人世的荒谬。理性与情感两全其美的交织,方能有这样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化境。
有人说,诗歌是英雄气短的产物。但是太谷诗人李栋,还在坚持用诗歌的方式进行灵魂剖白,他用诗歌,于寒微路上,为自己培植暖意。他的诗,有苦苦追寻后的发现,也有长期修炼后的顿悟,他的诗歌境界和人生境界相得益彰,互相成就,在抵达真和美的途中。
转眼清明时节,再次重温李栋先生的组诗《我把父亲弄丢了》,只觉五内茫茫。十首诗,抻着筋骨缓缓铺开,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关连映衬。或一气呵成地读到末尾,或沉在其中某一首诗中不可自拔,皆可听到丧父之痛所发出的回响。于是,我们在离散悲欢中陪同诗人一起,从白茫茫的人间逃出来。
诗人用十首诗的长度,再现了父亲生命的终结:病危时《无常》前来索命,住在《重症病房》里续命。三天后,父亲交出的最后遗愿便是《回家》,也许对于年老的人来说,只有回到出生的地方,才能安详地离开尘世吧。阴阳师找准了墓《穴》下葬, 《清寒》不请自来,女人们的哭泣《隔》开了生死之门。远空的《月亮》像个孤魂,游荡原野,《人间从此再无父亲》。天寒地冻,路已茫茫,借问一声《父亲,你在那边可安好?》,四下无声,万籁俱寂,《我把父亲弄丢了》,俯下身,朝着幽暗深处伸出手去,握住的却只是一片虚空。十首诗,十幅场景,眼、耳、鼻、舌、身、意,字字入骨。情到浓处,却无肝肠寸断;爱到深处,却无撕心裂肺;痛到极致,却无天昏地暗。淡淡的伤,徐徐的愁,天涯浪迹,穿风踏雪,绵延无绝,反倒更是让人觉得黯然销魂!整组诗干净、纯粹、悲悯、温暖。或直抒胸臆:
没有了父亲
故乡寥廓了许多
或描绘细节:
第三天,父亲的目光急切、执着
嘴角嗫嚅着,发不出声音
或以景衬情:
从墓园回来
鸦鹊都停止了鸣叫
只有风,穿过空空的栅栏
呜咽着
或妙用比喻:
仿佛风走在路上
雪扬在空中
••••••
都从始至终贯穿了一种节制的美感。语到极致,反倒寻常平淡。所有的表达都简单、通顺、清浅、明白,熟视无睹的风、景、人,在诗人的笔下,都呈现出了一种精致和饱满的诗意,近在咫尺,又远在天际,向死而生,既是豁达,更是勇敢。诗人一会儿是亲历者,一会儿又是旁观者,跳进跳出之间,烙印着时光的步履,一步一步,都是告别,也都是怀念!!
再过了许久,读过了许许多多的诗之后,折回来再读李栋的诗,更能觉出其清奇别致之处!他的诗,平凡不平常,单纯不简单,一看就具有诗的属性,一看就是一帧一帧的油画,一看就是李氏风格的表达。三言五语,便捕捉住了一个世界,一个涌动着灵魂香味,拒绝被异化的世界。
他的诗,容易懂,又不容易全懂。那些淡淡的留白,款款的余味,有缘人自能与之共情,有心人自能与之共鸣。若你不想深究、无暇推敲他诗歌的背面风光,也尽可在他诗句的外层呈现中,得到一种隔岸相闻的投契。
他太善于用节奏感来打动人心,他的每一首诗都有着鲜明的节奏,灵动跳跃,充满个性。变数、阴影、磨损、生命的扑朔迷离,掩藏于不同波段的频率中;诗情、诗意、诗性,流淌于自成体系的律动中。或抑扬顿挫 ,或一气流转,或停顿或复沓,都让诗句本身拥有了一种神秘的魔力。比如他的《念》一诗:
门前栽花,堂后种柳
园子修得平一点
铺床,掸灰,布置好家什
油灯捻得亮一些
屋檐下有风,台阶上有雪
也要扫一扫
父亲,我们用膝盖走路
风,只送来些念想
寻寻常常的意象,在动词的跳动和句式的变换中,形成了一种哀而不伤、拙中见巧的节奏,从而召唤读者从司空见惯中看见怀念的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离情别意,有时不必如刀山火海般剧烈疯狂;低吟浅唱,让人的心略微惊动更合乎常情,就像是有一只手轻轻摸了一下你的心,而后飘然离去。蜻蜓点水,余味暗涌,更容易让人觉得神魂飘荡。
又如他的诗《闲散》:
半生闲散。天晴时出行,落雨时读书
偶尔艳羡他人富贵,小叹一声
加碘盐少了十克,骨头越来越轻
像炊烟,袅娜不散
“落雪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宜裁剪、祭祀、舞蹈、小睡
而光阴也仿佛慢了半拍
江山因此妖娆
这首诗长短句交错,语词与语词共生共荣。你可以吟诵出声,感觉它们之间的外在节奏;也可以在心底默念,与自己所感知到的轻重缓急,作一番深度对白。也许作品的内在节奏会与你的解读不谋而合,这是从此岸渡到彼岸所能获得的终极快感。
再如他的《山上有座庙》:
那就住下来
选一间西厢房暗渡辰光
可以有树,可以有花
可以有爬山虎绕着矮矮的墙
黄昏时洗漱
葡萄藤下乘凉
踩着木梯子
听隔壁的木鱼敲出三短一长
导游的小姑娘不妨唤作小红
可以威逼,可以利诱
可以绑在树上,挠她的脚心
咍——
她真的什么也不知道
这首诗写得跌宕有致,时空转换、节奏收放之间,有庙宇的家常日月,更有结尾处摇曳出来的意外,让人生出梦幻,不知住下来的是香客还是张生?不知拷问的是红娘还是导游?这里里外外的虚虚实实、真真幻幻,让人感觉阳光在一片一片的盛开,花朵在一朵一朵的闭合。所谓“节奏不跳动,诗句就偏瘫了”即是这个道理吧!
思想的简洁,自然带来表达的简洁;而节奏的简洁,则为诗歌注入了动感和魂魄。俄国诗人马雅克夫斯基说:“节奏是诗的基本力量,基本动力。”节奏让语词、短语、句子,有了别开生面的衔接和碰撞,也让写作者和阅读者,在节奏的脉动中,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节奏就是诗歌的一道光,诗人李栋在奔向光的过程中,带给了我们初相遇的惊奇,两相知的欢喜。期待他,为诗歌为读者带来更多的美和意外!!
2016•6•16
(作者:赵静,女,平遥县岳壁二中教师,山西省作协会员,平遥翰正女子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电话:13834847396 QQ:623546247 )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7-1-2 22:53
自我推荐啊
欣赏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7-1-2 22:55
《沙漏》一诗:
允许三间茅屋,覆盖厚厚的草
一小窝麻雀,流连于椽间间
允许半圈篱笆,长短可以不一
风声自拿捏它的平仄
允许一畦菜园,荒疏多日
夕阳或者满月洒下它的清辉
允许三两根枯木,挑一杆酒旗
旗下滴着水,瞬间结成冰凌
允许缕缕炊烟,扭着腰肢
引一汪暮色张望村口
远行的人两手空空
径直推开虚掩的柴扉
这一首还是很有看头的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7-1-2 22:56
《只能数到二》
这个夏天,大雨
总共下了两次
一次, 洗白了庙里的袈裟
另一次
垮塌了村南的教室
这一首如果不读评,还真不好猜测。个见
作者:
冀卫军
时间:
2017-1-3 08:48
欣赏问好!
作者:
李栋的独轮车
时间:
2017-1-4 22:06
采凤 发表于 2017-1-2 22:53
自我推荐啊
欣赏
不妨一荐
作者:
李栋的独轮车
时间:
2017-1-4 22:07
冀卫军 发表于 2017-1-3 08:48
欣赏问好!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7-1-5 22:02
李栋的独轮车 发表于 2017-1-4 22:06
不妨一荐
腊八问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