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前传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0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向席幕蓉致敬
. B* E" j# p- ^% U6 I- \9 m$ B" L1 j1 O3 P3 R8 f
那时候,大河在群山奔跑
0 _8 s& |' k! y; q% j在平原款步。那时候水草丰茂。那时候
; j! W( n4 ?( S: u0 L6 S1 U我们逐水而居,结绳记事7 _$ i2 W7 y* ^/ t+ `* b5 A" s
6 w9 n- U8 Z. W' o
千万年后,请认出我们. W$ u3 B6 m" ~; W1 j5 P7 k9 j/ O
认出这贝上的纹
6 D7 m) d# G2 N8 j! ]6 E  S认出那花间的香。请认出我
" ~8 i  Y. R# Z0 s- J) M; E1 Y) Q$ D7 a8 B
反复为你摹写的) S( @* u" L# q* [1 T
这一颗( J% p4 f6 O  q6 K+ n7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1-24 08:51 | 只看该作者
那时候,大河在群山奔跑; j4 s& }8 U4 v5 n
在平原款步。那时候水草丰茂。那时候
% ^  X6 p$ D1 R3 o8 h( d我们逐水而居,结绳记事
6 a6 E* f/ f3 Y4 G3 ?
, T: c+ p7 `4 ]' Y* O, K, n千万年后,请认出我们& X; w- Y% S9 F4 E
认出这贝上的纹( ^) x0 d6 ]; r4 K6 C& \
认出那花间的香。请认出我
+ Y. p% y( ^1 J! s+ E
6 n+ l& f4 E- v1 f  c( z很有特色的语言。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1-24 09:13 | 只看该作者
弄不清诗中的“我们”和“你”是指谁,请指教。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09:20 | 只看该作者
也牛 发表于 2017-1-24 08:51
' r- M% Q/ ]0 Z4 {" N那时候,大河在群山奔跑
  G1 [% h- W" E0 q在平原款步。那时候水草丰茂。那时候  D; z7 `/ U$ u/ R& N
我们逐水而居,结绳记事

! N) H3 A" t4 b- e" I5 P# J远握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09:28 | 只看该作者
小勺子 发表于 2017-1-24 09:13
7 J$ F" o( J# l; n; s; f弄不清诗中的“我们”和“你”是指谁,请指教。问好

% q$ i$ C" R/ B' \  w大概说来,这个“你”应该是“神”。上古时期或者说史前时期,在人们的认识中,神不在远方、高处而是在人们身边,是神人杂居的。后来慢慢发展,神与人分离,坐上了神坛(普通人的看法)。但作为诗人、禅者,神应该就在我们心中。或者说,就是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09:28 | 只看该作者
小勺子 发表于 2017-1-24 09:13  _( q/ h# y: S+ X
弄不清诗中的“我们”和“你”是指谁,请指教。问好

  z3 m5 k6 [% t, J$ ~3 k4 i大概说来,这个“你”应该是“神”。上古时期或者说史前时期,在人们的认识中,神不在远方、高处而是在人们身边,是神人杂居的。后来慢慢发展,神与人分离,坐上了神坛(普通人的看法)。但作为诗人、禅者,神应该就在我们心中。或者说,就是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1-24 09:34 | 只看该作者
奥冬 发表于 2017-1-24 09:28; t2 q1 W4 E8 n8 A" Q
大概说来,这个“你”应该是“神”。上古时期或者说史前时期,在人们的认识中,神不在远方、高处而是在人 ...

) G2 G, f# N: M3 q9 h6 |还以为是“席慕容”呢,呵,要是指“席慕容”就说不通了,人家写诗、成名可都在你之前,让人家认出“我”这个后来者,就说不通了。但如果是指“神”,那这个致敬席慕容的诗,关席慕容老人家什么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09:59 | 只看该作者
小勺子 发表于 2017-1-24 09:343 P9 ~' J& Q/ Y
还以为是“席慕容”呢,呵,要是指“席慕容”就说不通了,人家写诗、成名可都在你之前,让人家认出“我” ...
9 r* B( M) h- p$ Z

( W7 t* G6 g7 e4 F, l3 ?这首诗是读了席慕蓉的《历史博物馆》后写的,也是模仿的她的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1-24 14:26 | 只看该作者
奥冬老师的诗,风格有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4:40 | 只看该作者
新疆雨浓1 发表于 2017-1-24 14:26
$ l) A# b/ y1 \奥冬老师的诗,风格有变化。
" U' I9 J+ F+ }6 u8 G1 n
远握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1 08:1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