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方明月 于 2017-2-5 18:24 编辑
' r: J3 @% E6 B* h9 e+ X+ [% S- m2 [
8 K6 w9 c) d; \% v0 k Y山上山下
1 E9 Q" t- O% C: |& r3 o6 C* Y0 r; c0 c( A7 \
作者:古石
: S9 }- l& s* o3 ]7 Z+ L: X9 l( s7 L2 n3 i
这么多人! Y8 c. { A9 g) h% W
从山下走向山上
6 F9 Z0 u* E R9 `2 |8 m+ V1 p又这么多人
& V2 v! F: ^. z7 `: q从山上走向山下. Y- n, x/ o1 L/ C3 B4 g6 _) ]( T' k
: P6 p3 \2 {3 ^$ ]
山上——
' {$ g& }% }8 r+ |8 V寺院 白云 清脆的鸟鸣……1 L9 V) l; m2 \
山下——
9 v; F4 d, |8 q9 ^& h$ I/ g楼群 汽车 闪烁的灯光……- J* V) P t# T: ]# { c
, N2 k$ [' S" `# v* g. R( f9 ^
风在吹
' M2 T, O7 K+ e7 X. \% r" \风一直顺着时光在吹啊6 b& p/ b* P% f4 \8 K
吹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H* i) e2 u% m4 H' w7 K- V! F
5 H1 _7 t. S& E& |: |* ~. ?4 q! j* ]" ^7 m 2017.1.25' u- Y0 |7 x. b4 V; W' O
2 B# T0 Q8 k5 f) N
林荣读诗:6 m, Z- X9 p3 r2 K9 O' S& C
! `7 P% H# z7 U' _
我注意到诗人古石的写作观点:在呈现中消隐,在消隐中呈现。赞同这样的观点和态度。细读这首《山上山下》,我以为正是诗人对其写作观的有效阐释和自觉实践。总体来看,该诗的第一节、第二节是对众生现实图景的呈现,而最后一节无疑是对上述呈现的“消隐”,当然这里的“消隐”是诗学意义上的,也是富有禅意的。6 I; z; B# H; p3 j. O9 W) m9 {
0 T/ R8 b3 u$ ~4 v; W2 c, l: ~
诗人江晓帆为此诗的推荐语写得很好:芸芸众生从自然之景象(佛)到人为之景象(俗),又从人为之景象(俗)到自然之景象(佛),忙忙碌碌———神马都成浮云,终被风吹雨打去(古石禅悟了)。可以看出江晓帆的阅读是很用心的,为这首诗遇到了用心的读者而高兴。鼓掌!! w& Y9 B5 Y7 \/ h2 o9 ~: z+ `0 `
. N& ~- U% I8 z: [( Z9 P- X
关于这首诗,我也深有欢喜之情。不妨在此我再赘言几句。第一节,不仅仅是对芸芸众生现实生存状况的动感呈现,更富有钱钟书《围城》的感觉和意味。山下的人想上山看风景,寻清幽,觅静处……而山上的人又在向往山下的人声与繁华。当然这里的上山也好,下山也罢,读者不仅仅可以理解为本意上的上山或者下山,也可以理解为生活、生命的不易,坎坷、曲折乃至起起落落,其中的酸甜苦辣、心血付出唯自知。
; ]+ S* Z' s W4 k6 c% G7 O4 {( T! z
3 J, ^1 _9 f; z# \' t 此诗的第二节,相当工整,整齐,体现为诗人对自然万物和社会生活的态度与观照。尤其是最后一节,浓厚并延伸了诗意,禅意显现。无论上山还是下山,无论山上抑或山下,都是生命必然要经历的过程,都是自己要经历的“苦厄”。当然,对于一个注重自性修为的人来说,山上的寺院、白云、清脆的鸟鸣与山下的楼群、汽车、闪烁的灯光,在诗人的内心世界中已然别无二致,一切都归位于祥和、宁静的,一切都归位为“空”。
2 N- N9 _. b1 V7 n
. b9 j$ Y+ n! U7 t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啊,“风一直顺着时光在吹啊,吹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而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生命过程即是生命意义的本身……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