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迈向诗歌大国还需走出哪些困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2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迈向诗歌大国还需走出哪些困境?
【新民晚报·新民网 王蔚】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一夜爆红。虽然人们纷纷称赞选手们的满腹诗书,但是,也有教育界人士在思忖,造就更多擅长诗词歌赋“小才子”“小才女”的沃土该如何培植?中国离诗歌大国还有多远的距离要走?用诗词诗歌美化生活,还有哪些困难需要克服?

诗中自有家国情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华东师大一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认为,诵读经典就是诵读中华民族优秀的古诗文,学习经典诗文里浓郁的家国情怀,这是当代青少年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上海中学生在此次诗词大会上特别抢眼,沪上教育界人士表示,这完全可以说是与近年来上海中小学在古诗文教育方面所打下的扎实基础密不可分。例如,地处远郊的金山区兴塔中学,六年级必修诗词吟诵课,七年级必修古诗词创作课,8年级以上选修古诗词拓展课,而且古体诗词创作普及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至今已出版了三本学生诗词创作集。校长俞玉英说,让孩子们从小在经典诗文中多浸润些,长大了他们才能走得更远。

但也有家长和同学质疑,高考分配在古诗文上的分数很少,才区区6分,有必要学那么多吗?吴淞中学副校长、语文高级教师唐秋明认为,这其实是误区,而且也反映了古诗文传承的困难所在。她说:“粗略算一下,现在上海的高中课文里古诗词约20多篇,现代诗有10多篇,这个量可以说是够的。当然,热爱和喜欢古诗词和现代诗的同学,还必需在课外有所拓展。”教材要在古文和现代文之间有所平衡,从选择的古诗词来看都不错,都是经典,唐诗宋词元曲都有涉猎,以点带面。像王维的《终南山》、杜甫的《月夜》、杜牧的《过华清宫》等,其中的佳句都是应当牢记于心的。这就是文化的底蕴,是一种养成教育。

以诗作文当“开禁”

“考试不考,学了有啥用?学古诗能当饭吃?”这样的直白表述在部分中小学及其家长中是比较普遍的。这也正是有碍于经典古诗文传承和新体诗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人们的疑惑主要集中于一点,那就是“谁敢在中考、高考时用诗歌写作文”?其实,在教育部曾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对语文作文的命题和答题做过规定:“能写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这个“常见体裁”显然应当包括诗歌在内,但高考和中考的语文作文基本都是禁止写诗歌。陆继椿说,中小学语文教学里没有对指导学生写诗歌的要求,即使真有小诗人别出心裁地在考场上以诗作文,那也肯定是极个别的,无论作文考题允许或不允许“写成诗歌”,都是极端的个案,问题是评分怎么评,所以,为确保公平公正,长久以来考试作文是“禁诗”的。以2015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为例,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但去年上海高考作文只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自拟题目,二是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的要求删除了。同样,今年春高作文也延续了这一作法。而在去年的上海中考作文中,也只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没有对文体做出限制。

那么,上海考试作文的新变化是否可以理解为是对诗歌“开禁”的强烈信号呢?如果考生写成了诗歌,又该如何打分呢?有参与阅卷的老师的认为,这个担心其实有点多余,因为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基本的一个评分标准就是看字数,中考是不少于600字,高考是不少于800字,这就给写诗歌提出了极大挑战,除非写成长诗。唐秋明说,对于诗歌作文可以特事特办,就如同这些年不断有考生用文言体写高考作文,可以约请阅卷专家集体“会诊”打分,毕竟一个省市一年也出不了几份这样的特殊作文。陆继椿还提出,如果考生执意要写成诗歌,那么就要“风险自己承担”,没有相当的作诗底蕴,考生一般是不敢轻易为之的,所以,考场作文对诗歌“开禁”,用不着大惊小怪。

鼓励作诗是方向

在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杨逸明看来,阻碍中国真正重新走向诗词歌赋大国的主要原因在于“原创”太少。他认为,像诗词大会这种比赛节目固然很有必要,但比试的毕竟只是背诵与鉴赏,还不是导向创作。他说:“回想从前小学里的旧体诗教育,有背诵经典,但更注重从对诗词入手,比如教孩子知道‘天对地’‘红花对绿叶’,这样的对对子游戏就是诗词创作的基础训练,可以积累大量词汇。因为中国古典诗词不仅要押韵,还要格律工整、平仄交替,可惜,现在这样的启蒙教育几乎失传了,连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毕业生也大多不会写旧体诗了,这其实对传承和弘扬中华经典文化并不利。所以我特别推崇兴塔中学的做法,因为他们是让孩子在熟读古诗词的基础上进入到创作的阶段,尽管稚嫩但也是一种创新与发展。”

据杨逸明介绍,目前全国热衷诗歌创作的人或有百万之众且每年都在增加,这十分可喜,但相对于我国的人口,比例还很小。宝山区文广局局长王一川说,上海有个约有近百名成员的“长青诗社”,就是一个诗歌“发烧友”的平台,成立已有四五个年头了,活动足迹从长宁区扩展到宝山区。大家都是“业余诗人”,聚在一起不仅吟诵古典诗词,还更多地交流自己原创的旧体诗和新体诗,以诗会友,以诗寄情,以诗陶冶心灵。

连续担任两届中国诗词大会命题官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定广说,要让中华古诗文在新时代发扬光大,还需要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营造诗歌发展的良好氛围,特别是要使越来越多的人能自觉认同优秀经典古诗词所阐发的价值观,没有这样的认同谈何传承?二是对古诗词乃至对新体诗歌创作的尊重,没有尊重就不会有参与的兴趣和爱好,也就不会有发展。

作者:王蔚    来源:新民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2 09:0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