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崔晓钟 于 2017-4-2 11:13 编辑 
 需要自然就需要自然而然地接近自然。
 这是导语吗?谢谢理解对理解的能够理解,
 让恐高症在仰视的鼓励下继续攀登不可能,
 意味着雨过天晴后好奇可以恣意生长。
 
 怼,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遗憾,听说但没有见到过贝多芬是伟大的普通人。
 他留下的曲子,说明并继承了圆融的遗产,
 音乐和自然是最理想的交流方式。
 
 比如小溪潺潺,比如鸟语花香,
 这些已成为音乐在模仿中深刻形塑的自我叙述。
 仅此一点就足以使我们在生活中享有比喻和想象的使用权利,
 以及豁然开朗的自给自足;自然对自然之外的多余欣赏吗?
 你不得不为保持永久小心翼翼于被提醒的一种暗喻。
 
 想要在故意和意外之间获得一种轻松感,
 由于像韦伯说的道德还不成熟,
 那些争论起来喋喋不休的道理已经拥堵的水泄不通。
 我忽然觉得恍然大悟对于认识世界是一种恐怖袭击。
 
 当然,恐怖一定是受到了恐怖的威胁才会恐怖其它,
 否则就不会有气势恢宏的命运交响曲和定音鼓。
 所有的自我宽慰和教诲都是替无能为力解脱纠缠和打打圆场,
 所有延年益寿的生命理论最终都是为了完成一次自我欺骗。
 
 我们都知道自然怎么就成了不自然,
 却未必知道不自然怎么就成了很自然。
 欣赏自然就要努力被自然所欣赏。需要融入吗?
 参与,不必蹑手蹑脚,它是相互不再怀疑的共同接受,
 而非只顾自己的特立独行,我看戏剧历来不看舞台只看表演。
 
 我眼前没有刻意和故意的突出部分,
 也没有故意和刻意的凸凹不平,笑声逐渐出现,
 嘿嘿逐渐消失,遵循自然规律你懂吗?
 懂!这是我听过的最不自然和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