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潘加红 于 2017-4-29 14:02 编辑
点评在线:点评人 潘加红 浪激天涯
NO.1 现场
文/小龙女!
月亮出来时
这一片空旷之地
静的像传奇
白沙粒,还有一串脚印
延伸至芦苇
或着高楼大厦
影视基地
残留物已被清理
道具被一,一摆放着
整齐-----
要寻找的是一把刀子或着是一斧锤子
绳子之类的东西
再不就是一盘录像带
一个花环和一个摔碎的酒杯
【简评】物象自在,无需废言。这是虚实之间的交汇地,一个影视基地,把现实中的残酷杀戮,遮掩得恰如道具。可戏剧和现实的沟壑难以填平,作者是虚晃一枪。龙女写得勤,进步快。知道了营造,而不是雕刻,好。值得注意的是细节处理还有划痕,需要“自然”。
NO.2
1.锁/如花
身上没锁
命里有
几个小时
走出一千公里
还不是乖乖的回来
下雨,屋又漏了
2.现场
红花绿草
人头攒动
一个人远行
总是遇到雨
你紧皱眉头
大声训斥
人潮淹没你声音
雨水把你冲暗
花草也暗了
【简评】命有千重锁,心有千千结。这个锁,锁住了命。世间的钥匙一直在找锁,锁也在寻求钥匙?如果这一对因子完成契机,就不会有堵,塞,黑暗,纠结,灾难。有所不能,无可奈何,最后的和解是“命”。忧人不再,苦 亦不苦。国人自古坦然,一个命,一把锁,关注了多少远方的视线。
NO.3绝唱.现场.锁
文/熊二
他接了个电话
惊恐地站起
离开才坐了三天的真皮座椅
他拖着两条肥腿
艰难地往上层爬
砸开办公楼顶层生锈的防盗锁
再爬上天台栏杆
他大声笑,又大声哭
他开始唱“国际歌”,接着唱“红灯记”
然后狂笑
然后痛哭
然后一跃而下
“嘭”地一声闷响
声音像充足气的气球爆炸
地面坚硬,小坑都没砸出一个
只有一滩污血
几只流浪狗凑过来
兴奋地“旺”“旺”“旺”
翌日,官方报道
“某某同志”
因长期身患抑郁症
昨日自杀身亡
某办公室
某领导早读日报
看到某某自杀的新闻
皱着的双眉
舒展了
【简评】熊二真的偷懒,这题三合一。是洗衣粉吗,还是添加剂(哈哈)。作品营造的跳楼场景,有现场,也有绝唱,当然当事人一定心里有一把解不开的锁。他巧妙,讨巧地把三合一用上了。事件叙述得很简单,但内场却广阔,足以写个《人民的名义》第二部。
NO.4
《锁》
文/宋浏
看门的狗,喜欢咬人
春夏秋冬
面对着生活
一边坚守阵地
一边寻找丢失的灵魂
在一把把钥匙的关怀下
甘为家守候
【简评】狗,门,链子,完成了抗拒又和解的关联。扩展开去,生命也是在挣扎和守望中的进行时;可悲之处是:带着镣铐的坚守和遥望。文本朴实,却有深意。
NO.5
现场
文/李章喜 没有人报案
也不可能留下凶器
看不见肢离模糊
也不用提取指纹足迹
床褥上太阳旗鲜艳
物证足矣
听觉 一声声软语呢喃
视觉 一重重堆云铺玉
触觉 一阵阵地动山摇
嗅觉 一股股花香飘逸
第六感觉
烤了一只鸭
绝对不是熏鸡
【简评】小说的胃口,侦破现场的镜头。入诗靠画面之外,直到“听觉“一处,有意外之音。那是奢靡者(或当事者)天堂缩影的回放,这期“现场”写作难度较大,很容易写成记叙,难能可贵处在于表面现场之外的影射和思考。
NO.6
锁
文/王永贵
只有挂在门上的时候
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没了门
它只是一坨废铁
【简评】锁也是铁,铁却可成多状。有时,锁,是意识形态的。你信它就在,你不信,就无。这是功能解读,也是人才之用。推而广之,“有用之用,无用之用”,乃被庄子言中。
NO.7
绝望
文/岷江一苇
就是睁只眼闭只眼 或干脆两只眼全闭上
就是叉开五指蒙住眼睛 说自己啥也没看见
【简评】无需外因,也无内因。如果一个本质的绝望,一点来自内外的全盘崩溃;诗人只有表情描写,确立“一点”。前后的感情递增是明显的,而末段的描写恰如其分:就是叉开五指蒙住眼睛/说自己啥也没看见。对世道的恨,愤懑,绝望至极,就是“无视”“自欺”。可以适当展开,有单薄之嫌。
NO.8
锁/屠梦者
锤子,凿子,工匠
外加一块石头
罗丹力图从一块石头抠出巨人
从巨人抠出思索
于是石头弓腰,屈膝,手背抵住嘴巴
如果有苦难在人间翻滚
正宜以爱的姿势
俯视,深怀同情,并且
在陷入痛苦的沉默之前
判定他们有罪
锤子走失,凿子被盗
工匠死亡,罗丹作古
雕像诞生
离近看,是一块石头锁住了思想者
离远看,是一个姿势
锁住了地狱之门
【简评】这首锁,新颖,独特。罗丹著名的雕塑《思想者》,在诗人笔下被解构。石头和思想者之间,所有的匠心和雕琢再次呈现。物的石头,思想者的形象,诗人再次进入雕刻现场,从近处远处审视美学脱胎之过程。如果近处是本体之锁,远观应为灵魂之脱窍。
NO.9
绝唱
文/外星人
没有一首歌不是献给你的 没有一朵云彩不是,为你卷积 我的爱 如莫可名状的恋物癖
三月的旧创 小小的蛛丝马迹 总是比不上四月的花柳,清晰 动人
那些沁人心脾的 糜烂时刻 大树被连根拔起,晨星乱缀 飞短流长
我们的暗恋是早夭的孽种 逆着风向的驳船,与割草机 是交替上演着悲剧的 巨幕电影
没有截不断的流水 没有对抗不了的,地心引力 这些,都没有用
药石无灵。 我们终将走散,背负着一身的 狡黠与沦丧 各入蛮荒
【简评】绝唱是普世的,诗歌的天籁犹如神祇。落在花上,草木间。万物皆有的光芒,视为绝唱。所以有了诗人开头的吟咏;万物有终,这样的短暂炫目又疼痛,无法越界,无法抗衡。缅想是暗的,是碎的,没有截不断的流水/没有对抗不了的,地心引力。朝花夕拾,物伤其类,悲夫。我们终将走散,背负着一身的/狡黠与沦丧。对了,还有曾经的光芒。
NO.10
锁
文/陈红为
买不起锁的门
有门栓就足够了
甚至,有没有门栓也无所谓
不象古代的城门
门栓比锁还坚固
又有人关上门的瞬间
想起没有带钥匙
门是金属门,锁能镶到门里面
锁比门还要坚硬
这些人是幸运的
不象梁小斌,为了回家
苦苦寻找丢失的钥匙
也不象余秀华
人家没有留下钥匙
只能用诗歌与一把锁对峙
它,过于冷静,有些偏执
永远不会长大,象现代人
惦记的孩子
【简评】锁,钥匙。它们的寓意被诗人延伸。我们说,任何的事物都是历史的。当你以历史的观点看待万象,本质就有了尘埃的味道。诗人举例梁小斌,那首著名的诗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是彷徨一代的精神缺失,是新生活来临面对旧创的无所适从。诗人着笔历史,隐喻现实,可贵。
NO.11
锁
文/宁都李东明
看得见的 看不见的
门上都悬挂着一把锁
日月就是
一把无情的锁
风雨也是
还有未来的每一个细节
锁得住 锁不住
不是钥匙说了算
是你的心跳......
【简评】锁,是限。有形无形。有形的,需要钥匙,无形的,岂是钥匙能解?心有乾坤,亦有沟壑。锁得住 锁不住/不是钥匙说了算/是你的心跳......心,天地之脏腑,诚信之。
NO.12
现场 文/碧霞青羽
在法医中心的解剖室
一个实习女法医
戴着橡胶手套
握着一个人头在冲洗
说老师让她解剖头盖骨
这是一个从护城河
打捞出的无名女尸的头颅
【简评】现场是我们这期难度较大的主题之一。现场和再现是两码事,是诗人再次发现和审视。一个法医解剖现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是陌生的,诗人把它推向我们的视线,一定不是为了重现;法医的专业解剖和实习生的两种心境是不一的,他们统一在一个现实里:现场。一个是程序,一个是挑战。
NO.13
《现场:作为恨的失足》
◎山水如歌
行走在十字路口,
好比行走在生活的路面,
好比一次选择
无异于一次打滑。
无异于……这次失足。
谁先落地好比谁需要呼吸?
——心灵或者肉体
它们无法达成一致。
它们有各自的理由
充足,像伤口
这肉体的身份。
但风是否能减缓疼痛?
“苹果告别形而上的疑问
如同告别树枝。它偏爱被吸引的感觉,
把有关意义的力学,留给观测者。
它只管放任自己坠落……”
直到仿真结束!
多种可能性的虚拟 回归
现实 这唯一的现场。
【天涯读诗】
这是一个算法语言的诗歌现场,这是汉语言的十字路口。如何将平凡的词语组合出立体的透视效果而又让读者独处自身的镜像?那在于你站在何种角度做何种“选择”。如果你曾“失足”,如果你曾和自己不断地产生冲突再和解,你一定知道:有些痛和重力加速度不成比例。你模仿,模仿他人模仿自己,模仿艺术也模仿尘埃,最终,生活给你的留白并不多,最短的距离不过是能返回自身的现场。
NO.14
锁
/听听
活在一把锁中
我的寿命是一串串
思念的钥匙
配对的孤独
常常更换着主人
我是陌生的
夜的斑驳生锈着
那道铁门
我知道我回不去了
故乡的锁
是不是又一次
得了健忘症
【浪激天涯简评】有锁无钥匙是难堪!有钥匙无锁伤感?
没有钥匙的锁是寂寞无助的,没有锁的钥匙是孤苦而无用的。当生命的钥匙对不上时间的锁,错位就是对黄连的轻率注解,唯有独享脱落的夜色,自身的斑驳才有断续的回声。
NO.15
绝唱
文/ 钱松子
声音嵌在墙上,不动声色。
你搬走的镜子里有我,
包括一条老街,一本与己书,半个夜晚。
雨水泡软了天空,
灯断了电。一个人梦中惊叫不已,
练习着醒转的力量。
【天涯读诗】
声音嵌在墙上,是怎样的一种断裂?但还不够,你连我的灵魂都一起搬走了。泪水有用吗?没有!终究我还有顽强的潜意识。我将醒来。这样的绝唱只会打上你的烙印只会凝结于此刻。从一个点发散再回到一个着力点,迂回曲折中逻辑清晰可见。
《现场》
- - 钱松子
夜风突兀而粘稠,如潦草的病历。
河边的制药厂身份隐蔽,
难以复述。几粒星星装扮为天空的雀斑,
几个工人逆光走入一张底片。
你在楼顶模拟飞行,
我用体内的凹凸治疗时间的奔袭。
【天涯读诗】
夜风,病历,制药厂,星星,工人,你,我。基本的诗句元素已一一现身,它们构成庞大的诗歌现场,浓缩的生活现场。我们在现场干什么? 形而下和形而上,除此还能有什么?体内的凹凸和时间的奔袭互为因果,谁更有治疗效果?平实简练,以小博大的现场里人与物,我与你,空间与时间交互映射纠缠,那只是一个入口,作者邀请你由此进入览阅更广泛纵深的画卷。
NO.16
锁
叶如钢
硕大青石被雪覆盖。
他面壁。凝目。
雪融化。
”师傅,是时候了。"
青石里琴般的女声。
梨花开了。
梨花落。
他衣袖上一瓣一瓣梨花。
青梨悬于树枝。
梨坠落。
梨穿过他双目。
寒光一闪,
他从青石中抽出剑。
“师傅,秋天到了
卷轶能否杀人?"
一只青鸟飞入。 【简评】修道和出鞘是一对矛盾,庞大厚重的历史就是一部静守的卷轶。古典情境的营造,美轮美奂的描写,如同精装的武侠剧,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在安澜下奔涌,历经冬,春,夏秋, “师傅,秋天到了/能否杀人?”可谓弦外之音。一只青鸟的图腾暗指,是内心的豁然开朗。诗人运用了断章组合,省略留白宏阔,语言精粹,古今熔炉。漂亮的书写,唯结尾刹车太猛,给余音久远带了损伤。
NO.17
现场 文/曼步莲华 三月,花努力地成为了一朵花
石菖蒲,开窍
紫桑葚,明目
忘记光阴里的黑与白
所有善良的人
都将抵达同一个地方
如果快乐
那终究是快乐的
所有善良的人
风信子,七色堇,跟我商量
我们真实的活着
不需要提前赶到
布置现场 【简评】活着,就是现场。见与不见,都客观存在。我们的目光聚焦与第二现场即“呈现”。而诗人把视线从人的主观性的视角移开,回到了元处。并以花为寄托,在万物的路口找到交叉点,快乐,美好是先验的,人类的审视,恰恰是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