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陈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度解析:安徽诗界宿将詹永东评薄小凉诗歌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22: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7-4-12 23:01 | 只看该作者
车行 发表于 2017-4-12 21:39
——我要我们互为悬崖!

凉凉已经足够好了,不必气馁!题材不是问题,爱情诗也好,山水田园,悲悯智识 ...

我懂了兄。。我要像写爱情一样写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7-4-12 23:39 | 只看该作者
薄小凉 发表于 2017-4-12 23:01
我懂了兄。。我要像写爱情一样写生活。。

但究其根本,还是缺乏“抽象”的思考力,并将这种“抽象之思”与独特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形成“互为悬崖”的观照和更高层次的相融。。。

金玉良言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7-4-12 23:40 | 只看该作者
陈克 发表于 2017-4-12 22:00
车行兄好!良见。

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7-4-12 23:41 | 只看该作者
薄小凉 发表于 2017-4-12 23:01
我懂了兄。。我要像写爱情一样写生活。。

回头我消息一些张力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7-4-13 14:20 | 只看该作者
[quote][url=forum.php?mod=redirect

哦,陈克兄早,这个就不抢了
问一句,老吴当时被辩下了吧?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7-4-15 06:18 | 只看该作者
陶金喜 发表于 2017-4-13 14:20
[quote][url=forum.php?mod=redirect

哦,陈克兄早,这个就不抢了

当是两位兄长都是神采奕奕的,那是口才雄才不相上下。被辩下的是我啊,灰头土脸的就下去了,几年都不敢去周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7-4-15 06:20 | 只看该作者
再来学习永东老师,再来感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7-4-15 06:21 | 只看该作者
喜欢您的江南啊,如果您参赛,我会被打出三甲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7-4-16 21:38 | 只看该作者
在第三颗纽扣和大海之间找到平衡

        ——薄小凉诗歌印象

                   詹永东

        薄小凉是将感觉和文字同步运送到“目的地”的诗人。这个“目的地”当然就是读者。这需要有足够的“运送”能力,以努力达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的“写情如此,方为不隔”——感觉和文字的分离和不匹配是诗歌形式不成熟的重要标志。王国维说的“境”中之“情”,是薄小凉诗歌的核心——只是随着时代和个体生命的变迁,情境和语境必然随之变化。但又如华兹华斯所言:“卑俗的山歌俚曲,现今日常熟悉的事情,天然的悲苦和伤逝,过去有过,以后还会有”。
       太白酒桶在评薄小凉诗歌时直击形式本质——“不少篇幅都有浓郁的散曲之风”。当然,太白酒桶对其诗歌形式还有更充分的论述,我理解为这个“散曲”是广义的,还包括从《诗经》的“国风”、乐府以及作者耳濡目染民间歌谣和歌谣承载的生活场景。如:“桃花啊,这贱命 风一松口,就开  张家几株,李家数朵”“西瓜灯暗了,我们早些安歇 你要抱紧哝,奴打小怕黑 你要轻些些”等等。这些营养决定了薄小凉诗歌的基本立场——民间性——整体上呈现生动,自然,真切,直观,流畅等文化积淀的“所指”面貌,又因作者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生命体验而在普遍性中凸显“这一个”。
“这一个”薄小凉必然是从民间性的“根性”上开出的现代性“花朵”。这并不是她独辟蹊径,而是许多现代诗人共同行走的道路。关键在于绝大多数现代诗人是在“民间性”和“现代性”上努力保持一种平衡,且常常为了寻求这种“平衡”形成文本上的患得患失,最终表现为“传承——兼容——开放”的基本程式。在这一基本程式下,又因创作主体在“源”与“流”两端的储备和理解的不同及变化,而出现“平衡”下的“失衡”。薄小凉的“平衡之术”似乎更大胆、更直接、更果决、更炽热,她的现代性一脉应该是从女性主义中心写作出发,吸收了自白派的个人主义狂欢式写作,与中国源远流长的民间歌谣体并置于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上。并置,是一种写作技艺,更是一种写作态度,其中省略了文化分野上的糅合、过渡、迁延、摇摆等困惑和处理困惑的重压,更准确说,是在一种果敢态度下成功实现的并置技艺。这一态度的现代谱系丰富而鲜明,从塞克斯顿、普拉斯到中国九十年代和当下一些女性诗人的性别觉醒式的写作实践,尽管风格不一但在真实呈现内心世界上形成高度一致。撇开性别和流派标签,还有金斯伯格和对他有深刻影响的威廉姆斯。威廉姆斯告诫年轻诗人,应该写离鼻尖最近的事物:“没有抽象,除非及物”。薄小凉的诗歌成功摆脱了知性写作的“板结”,将活脱脱的生活场景和呼之欲出的内心世界,沿着民间性和狂欢式两条平行轨道送到了写作和诗歌“目的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5 11:4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