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2|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松花之秀,把爱带回家(组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3 2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山坡,或是谷地;贫瘠,抑或肥沃。
见到你,一个极其普通的花,昭然路人。
可谁知晓,这恰恰是松树家族灵魂延续的见证。花开的声音,多在几场春雨过后,漫坡满垄地恣意点缀。
历史若水。
我们祖先逐水而居。不经意的民歌伴你走天涯。
而你,把这种与人类共存的夙愿,种进大山深处,乐业安居。
东北、西北,一方阵地,都能见到你坚守的身影。你也盘踞在鄂豫皖赣一带,创立大别山根据地,用自己的精神不断壮大阵容。

二。
脆响的风铃,敲醒三月的梦。
我们倚在四月的岸边,凝视岁月的河边,一茬一茬的松花,一季一季的盛开,一朵一朵的灿黄。
开了,金粉满枝;谢了,花粉满地。
鲜艳笼在枝头,四月的翠绿在脚下漫延,悄悄地,与春天挽手,铺满岁月的风情。
当阳光吻枝,一场浩大的金粉家族铺天盖地。在大别山每一个立足的角落,摆出了盛宴。在这个世界上,你成为一个光鲜而又庞大的家族。
远接天涯。山风为四月的山岚掀去面纱,也梳理曼妙的松花。
绽开松花的枝头,接住一声声鸟鸣。四月,暴露出生命的颜值与印记。
树丛间掩映的小屋,阳光下,携手金粉,让生活焕发光彩。
那些姿态,那些旅程,都种进希望的诗行……

三。
采摘的瞬间,枝头似乎结满了真谛。
从枝头落到袋里,仅仅完成松花粉制作工序的六分之一。
也许,在微风的吹送下,漫坡的金粉,让构筑水渠的地方,会漂浮起一层生命的金色长河,悠悠不绝,绵绵无期。
你把醉美的笑颜给了人间,谁也不曾想到,美颜的背后,插有你的一面经幡。
历史不会翻版,更不会颠倒黑白。  
从《神农本草经》到《中华药典》,从唐宋,到明清,许多文人墨客都对你寄诗吟唱。
白居易的“腹空先进松花酒,乐天知命了无忧”的诗句,让我对松花酒有了一种精神上的向往;
苏东坡的“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的诗句,让我对松花粉的神奇妙用沉醉神往;
“美人井”的神奇传说不知可有其事?
松花粉进贡皇上,皇上会龙颜大悦吗?
在追寻延年益寿的旅途中,皇族不就是“金粉世家”么!

四。
对于松花,我是陌生的。走了多少个来回,自己确实没有看重。
我想,大多食物,多在我们不经意间,擦身而过,往往是,比珍宝还稀罕。
本着一乐,相约几个玩伴,择一雨后,钻入山林。揩着满山的水滴,踩着沉积的松针,把一座座小山踩得烂醉。
漫山的笑语和勾搭松花的姿势,让路人停车仰望,问毕,丢一个笑声,落进袋里,协同松花的潮度,黏进我们的打趣里。
一颗一颗地采,一朵一朵地摘,一个叫“九”的数字,载满我们的归程。
我们打趣:吃了真养颜,隔天定再来。
在“取精”的路上,我们永远是一群凡夫俗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4-13 22: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沙发哟,悦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4-13 22: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祖先逐水而居。不经意的民歌伴你走天涯。
而你,把这种与人类共存的夙愿,种进大山深处,乐业安居。
东北、西北,一方阵地,都能见到你坚守的身影。你也盘踞在鄂豫皖赣一带,创立大别山根据地,用自己的精神不断壮大阵容。

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4-13 22: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锦绣华章,悦读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4-13 22: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再品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4-14 06:3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4-14 06:36 | 只看该作者
流派网散文诗界作品真是棒!各具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7-4-14 0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7-4-14 07:19 | 只看该作者
成文觅剑 发表于 2017-4-13 22:14
我们祖先逐水而居。不经意的民歌伴你走天涯。
而你,把这种与人类共存的夙愿,种进大山深处,乐业安居。
...

谢谢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4-14 07:19 | 只看该作者
成文觅剑 发表于 2017-4-13 22:15
锦绣华章,悦读佳作~

谢谢品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3 20:4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