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论为什么余秀华的代表作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试论为什么余秀华的代表作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书香


有一句话说,“女人是没有爱情的,谁对她好,她就跟谁”。女人作为弱者,一直是被动的,千百年来一直期待的是,有一股外力帮助自己脱离不如意的生活,男人很多时候就成了她们人生之中的救星。但是也有许多男性在现实面前,选择了逃避,选择了依赖女人主动付出,放弃了本属于阳性的光辉。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对幸福的渴望,现代女性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主动性。这是有积极意义的,这证明女人的内心在日益强大。虽然女性若刚性过多,也不一定就好,本以柔顺为美,更符合天性,但是现实一直阻碍着她们的天性,逼迫着她们去向阳性发展。这其实是一种现实的不平衡。阳往阴转化,阴往阳转化,其实是现实不平衡的结果。不应成为时代主流。阴阳各处其位,互相依存,才是正道。

女人弱,她没有男人的强大,她所能够给予的,非常少,而且往往不够。她所有的,只有她的温柔,只有她的爱,所以,愿意用全部的爱,去换取阳的庇护。而且千百年来,女性把爱这份事业,发挥到了极致。她们在关键时刻的牺牲精神,是许多男性都往往做不到的。这其实是她们遵循了自然的安排,做了可以做到的事情。应该受到鼓励。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女性在性上面比较保守的原因。因为她除了保有她的性,别无可保。若连性也无可保有,她只有保有她的心灵。如今的女性,开始在这上面逐渐开放,一方面说明一部分女性已经可以给予所爱更多,不需要在这上面纠结,另一方面,却还是证明,一部分女性,不能看到长远和安守自己本来的位置。为什么不安守,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阳之越来越失去其阳之优势,朝阴转化。也基于这些原因,女性把性作为武器参与到了婚姻、感情以及经济活动当中去,使她们看起来非常的物质,其实这从侧面证明了她们其实就是弱者。她们作为弱者,只有这个筹码。所以,也不肯轻易就贡献出去。若还主动献出去,背后必有其深刻的内心需要。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才有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种诗歌的流行。

有许多的男性,并不喜欢这一首诗歌,也是因为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现实,对此不满,因为他们自己阳性足,就以为这个世界上的男人都阳性很足,尚看不到如今许多女性眼里的现实和她们事实上的痛苦经历。其实这一首诗歌的意义,不在其本身多有艺术魅力,而在于其有多深的现实意义。这诗歌里体现出来的是,女性对生活中出现的不平衡,开始的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这是她的其他的诗歌所无可比拟的。作为弱者中的弱者,作为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女性,却做了许多女性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这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甚至可以说具有“革命性”。期间的思想斗争,以及诗歌写成后可能会遭受的误会,她都愿意面对的这份果敢,都是这首诗歌背后重要的支撑力量,所以,她的代表作是这一首,其实并不奇怪。一个女人作为弱者释放出来的精神力量,作品体现出来的,已经足够震撼人心。个人认为,这是一首有现实批判意义的经典之作。非常有时代代表性,必将在两性关系上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也进一步表明,女性虽然属阴,却也不是金丝鸟,她有她基本的做人的尊严自由和追求,不是要她应该无所作为的理由。弱者,也有弱者震撼人心的位置。女人作为人,也是和男人一样的生命体,有着她该有的权利。这样的文艺作品,是有精神的,不应该浅显地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看到作品背后的现实,并加以改变,才是这样优秀诗歌存在的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在诗歌里如此大胆的女性,在现实里看起来其实很传统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女人写《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和若一个男人写穿过一个城市去睡女人,境界上差了很多的背后原因。
这也许算是一首天定的好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8:04 | 只看该作者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文/余秀华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书香喜欢的理由:

1、它颠覆了中国人在性上从不言说的传统。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尤其是女作家,敢于这样写,而且写得这么动人而有力量。中国人对性过于敏感,几千年都讳莫如深,避而不谈。这本身就不正常。不管作者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这样做,打破它,就是勇气,就是精神。

2、诗歌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思考,使之超越了诗歌本身而具有了社会意义。所以不能单从诗歌本身的艺术成就来看待这一首诗歌的价值。“睡”这个字现在还是被看成一个淫秽词汇。却不想想我们自己本来就是父亲睡母亲睡出来的,父亲是爷爷睡奶奶睡出来。这是一个可以言说的很简单的事实。我们的来处皆洁净,为什么不可以言说?这个世界除了嫖客可以睡女人,彼此有爱的人也在彼此睡着,并感觉美好。为什么要谈到睡就去想污秽?“睡”这个词和“按摩”这个词一样,博大精深,值得坦然面对,因为它们对生命的质量意义重大。盯着污秽自然只会看见污秽,撇开污秽,就可以看到美好。不能让不美好的事情把美好的事情毁灭掉。一个民族如果一直对性保持沉默,一个成人不能正确对待性,其实显得无知。应该向年轻人传达这样的信号:性,如果有爱,就是美好的。避而不谈反而造成神秘感,以为那是可耻的事情,经常引发悲剧。因为不会说,中国人一直选择逃避,对于睡,对于爱情的表达,都是只做不说。是时候表达一下了。成人都不能正确引导孩子的时候,社会有责任营造一种导向,使孩子们在一个坦然、健康的环境里成长。一个有宗教氛围的环境里,是没人会对圣母玛利亚的裸体胡思乱想的。

3、成人的世界里产生出来的优美深刻的文字,也许年少的人读不懂,这本来很正常。但并不表示他们将来就不需要,这样的文字就不应该存在。说不要存在其实是一种懒人作为。怕误导他们,那就引导他们。这本身是社会所应该负有的责任。可以告诉未成年人,性,对人类的繁衍功不可没;性,在爱情之中,非常的美好。可以告诉他们,一个女人,即使没人肯真正的爱她,她还是有追求爱的权利和渴望,应该尊重这样的渴望。“睡”并不污秽,污秽的是强奸,以及一切不尊重对方意志的性暴力的存在。那些东西,才是要羞愧要防备以及加以谴责的存在。

4、这一首诗歌里还体现出了一个女性的主动精神。太多的人,尤其是女性,都没有这种精神。女人还是弱者,她们面对不幸和内心的渴望,选择逆来顺受,接受命运的安排。余秀华抗争的成功,证明了主动作为是有用的。对社会尤其女性的未来会有一种潜在的鼓励作用。“穿过大半个中国”表现的是自己不顾路途遥远去找寻的艰辛;“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克服的是自身纠结,产生的行动力。作者文字里体现的这种为了得到爱不顾一切的追求,令人动容。诗人清醒认识到,以自己的条件,让男人主动,这辈子估计毫无指望(很多谴责她的文章里也经常反复提到这一点),只有自己主动,还有一丝渺茫的可能。她清醒认识到,就算自己主动,估计也难以获得爱情,但还是义无反顾,希望得到那接近爱情的东西,哪怕那仅仅是爱人给予的肉体的欢愉。这种悲怆,一个幸福的女人是写不出来的。不要羡慕别人的不幸带来的成功,因为你比她幸福。你有的,也许反而是她渴望而不能得到的。所以,我说,不要问为什么一个园丁不为百花折服,反而会为一片落叶哭泣。

5、不要再说她缺乏专业知识。一个人获得丰富的知识是一种幸运,但是一个人可以在生活和命运面前获得智慧,是一种更大的幸运。

6、这一首,清醒,执着,一气呵成,有精神,有力度,动人心魄。也许她还有其他的诗歌在艺术上超越这一首,但是天定好诗,我个人还是认为她的成名作、代表作,非这一首莫属。

为余秀华老师的未来祈祷,祝福她,祝福诗歌!她对新诗的繁荣是有贡献的。
不要再把一盆又一盆本来要泼给妓女的脏水泼到一个女诗人的身上。拜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5-5 20:29 | 只看该作者
你的余秀华老师已经把“未来”攥在手里而不管别人的未来啦——前不久她对范雨素的冷漠和轻蔑表明她已经蜕变了!
尽管你的诗评是立足当下,却侧重于社会和心理学的解读,还是很有见地的。希望精彩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5-5 20:38 | 只看该作者
先标记,会再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5:03 | 只看该作者
姚大侠 发表于 2017-5-5 20:29
你的余秀华老师已经把“未来”攥在手里而不管别人的未来啦——前不久她对范雨素的冷漠和轻蔑表明她已经蜕变 ...

我看了一下微信。越来越多的优秀作者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就足以证明这个时代的伟大。文学没有死,而且不会死。每个个体都不一样,不要去比。余秀华的态度也没错。她被发现,同样意义重大。对那些还等米下锅的编辑,是个不小的刺激。可以促其与时俱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5:05 | 只看该作者
姚大侠 发表于 2017-5-5 20:29
你的余秀华老师已经把“未来”攥在手里而不管别人的未来啦——前不久她对范雨素的冷漠和轻蔑表明她已经蜕变 ...

她的未来,好像攥在郑正西手里!别把一个诗人的能力看得那么大,很多时候,一个诗人可以被蚂蚁一样踩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5:26 | 只看该作者
姚大侠 发表于 2017-5-5 20:29
你的余秀华老师已经把“未来”攥在手里而不管别人的未来啦——前不久她对范雨素的冷漠和轻蔑表明她已经蜕变 ...

我的余秀华老师,,,,呵呵。这话我爱听。

冷漠的另一面,是温暖。我看她,是个天然的战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6:02 | 只看该作者
姚大侠 发表于 2017-5-5 20:29
你的余秀华老师已经把“未来”攥在手里而不管别人的未来啦——前不久她对范雨素的冷漠和轻蔑表明她已经蜕变 ...

判断一个人,不能如此简单。我觉得她的言论,一直是一致的。遵循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至今为止,我还没看到过一个诗人在成名之后,依然保有初心如她这般。我还是喜欢她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8 01:4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