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陶金喜向《诗歌周刊》260期荐诗歌评论情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2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陶金喜向《诗歌周刊》260期荐诗歌评论情况如下:

发现•诗评•薄小凉(第三次)

1
宫白云︱简评薄小凉的《冬赋》


原作:

冬赋
文/薄小凉

来来来,划亮火柴
靠在一起取暖
花影比花朵实用
这个绝望的时代
我们“用一种病治疗另一种病”
天亮就死去
哀悼,唏嘘,掩埋
接受世界最后的怜悯和恩赐
太阳依旧升起
人间依旧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
和往年的,没什么不同
桃花没什么不同
母亲没什么不同
她照常把碟子倒扣在热菜上保温
我从南地来
我从菜园来
一条长满野花和虫子的路
仿佛就是一生
那时我只认识两个男人
父亲和兄弟
那时所有的悲伤,还没来


   薄小凉的诗歌题材涉猎很广,这从韩总选出的她的65首诗里不难看出,但不管她的诗歌题材是什么,她总能进行即时的结构,诗中的心理与情绪总有种微妙的味道吸引着读她诗的人,她可以把她个人化的情感或体验扩大至共有的程度,她很善于以当下的方式来叙事,就如这首《冬赋》,我特别喜欢这首诗言传之外的意味,既有反讽又有内心的情感呈现,现实色彩比较浓厚,这样的诗读完后会在心灵上留下印记,不像有些诗读完就读完了,像风吹过,什么也没有留下。而这首诗中散发出的那种悲伤的遗憾与酸楚的味道却让我们久久挥之不去,它把一个人渴望温暖渴望美好渴望纯粹的心灵呈现得细微而又令人心碎。对于一位诗人而言,重要的恰恰就是这种入微的方式。我认为诗歌写作,特别需要强调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诗歌整体的饱满,精湛必须以细节为前提。“来来来,划亮火柴/靠在一起取暖”;“她照常把碟子倒扣在热菜上保温/我从南地来/我从菜园来/一条长满野花和虫子的路”都是这首诗不可或缺的精彩细节。对诗歌过度的放纵和过度的节制,都无法使诗歌恰到好处,而薄小凉总能做到来去自如。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4-30 07:14)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2
蛇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再读薄小凉《也写雪》

       最初遇见薄小凉,是在她正在扬雪的时刻,那个美,沁肺入心;不仅冷艳,还决绝,那是一朵为情逃离天庭的使者,为爱直落人间!这一组雪的诗歌,给我留下很深很美的爱的意象,那个瞬间,雪与薄小凉互为形象,天人合一,只为爱代言!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个极致的爱莲之语,借喻给雪花更恰如其分! 这是薄小凉的一组《雪》给人的思维触动,她在人间种莲的时候,还是更爱雪,那雪来自天庭,不沾一丝污渍,恍若她自己来自母体的那一刻,光洁如圣婴临世!于是她穿过莲花的娇羞,向天庭索要她的初衷,雪花顺着诗人的心愿飘飘洒洒:她的雪比火热烈,比情缠绵,比花妩媚!但它天生为雪,注定了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缪斯带着丘比特来了!缪斯的诗心是为了爱,那所有的挣扎,远离,放下,都是难以忍受的割舍,都是为了即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可是那个可爱的丘比特却在匆忙之间带错了他的箭矢,虽然他大度地一把甩出六柄爱之剑,却个个银光闪闪,身中六把银剑的雪花,那爱注定了轰轰烈烈的离散!注定了死去活来的磨难!
       薄、凉的雪,被薄小凉固执地洒下,它即刻变得比火热烈,能把寒冷的心融化;它只要在雪花盛开的时刻,被你看见,就是快乐!挣脱羁绊的雪花,蝶一样舞蹈,不用你采摘,她飞奔你而来,那是爱,给你的爱!有鹿撞情怀的激荡,比羽毛轻也不上扬,直坠落到举案齐眉,在你的眼睛里闪烁,
        薄而凉的雪,被薄小凉毅然洒下,她的义比情还缠绵,那是深入骨髓的融合!如果你抑制不住地爱她,把她揽入手里怀中,她就会随了你,改了身姿,变了性情,成为你生命的水!雪花呀,其实这才是她奔你而来的使命!把她放在心里,那是雪花唯一可以存留的地方。
       薄且凉的雪,被薄小凉欣然洒下,比那三月暖风里微醺的春花更妩媚,它是从天庭里被唤出来的,每一瓣馨香都晶莹剔透;她柔若无骨,却像剑一样能够抚摸得到你身心的震颤!

      能够传情达意的诗歌,永远都律动着来自作者心灵的跳动,它延续诗人的命脉,与读它的眼睛一起靓丽地存活,生生世世!
      让我们来静静地聆听这个深怀爱恋的女子,发自肺腑的炽烈表述:

一组雪(片段)
         文/薄小凉
            
《只要》

坠崖给你看,好么  调整好体内的星盘  向着你的位置,开出  枝杈,鹿角,团扇,山苏花
和一枚羽毛比轻  和一枕春梦比空  握紧手心里的银针  我只让它刺向自己
爱人,我愿意为你堕落  我不在乎粉身碎骨  我只要你说:雪  多好看呃

喊我,雪
知道你冷,所以我来了
模仿一朵春花的样子,吹着小哨
你看见我的花瓣了吗?那不是
那是六根花箭,它们刺穿了我
它们抱住我往下滚
我必须忍住疼
你恰好闲步窗前了吧
含一口雪茄
我只要你远远地喊我一句
不要抚摸我——
我要碎了

我是蓝的
我比蓝忧郁,比桑田寂寞
我的眼泪,比海水还咸
我的一生都在旋转,翻滚
奔命

两两相望
爱人,我是被抱紧过的女子
以后的路,我不说苦
不要站在对岸喊我
我把耳朵丢了
红裙丢了
从此我只在我的小院种莲花
那么多的莲花啊
湮没了眺望的你,憔悴的你
嘶哑的你
爱人,你参透了吗
一枚雪花的爱语,便是:
放下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5-2 11:32)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3
王海云︱薄小凉:你若来,我无眠
原文

后庭花
文/薄小凉

多么坚固的江山
都禁不住她一小口香风——呼地,散了
皇帝杀的杀,逃的逃,软禁的软禁
而她,在一朝又一朝的唾沫里爬起来
理好水鬓,红裙
大人说:升堂,问罪,斩无赦
妖说:歇了吧,达达


花月夜
文/薄小凉

芙蓉果子一样的夜色,我独爱这
舌尖尖上的一点
从甜到酸,从酸到咸
好姻缘,恶姻缘
我有七卦上上签和七卦下下签
那人自称君子
那人风度翩翩
那人食古不化食不求甘食马留肝
那人道袍一挥:去吧,小小,去往人生的最低处
切。当我爬不上你的床吗
我爱上你的硬度
刚好挠我的痒痒。花月夜
熏香被,蒸肉丸
你不来,不睡
你若来,无眠


在乡下
文/薄小凉

抬头是青山,雨露,柿果
低头是豆角,玉米,青瓜,棉花

没有人比一个乡下人
与恩德挨的如此之近

在乡下
每一户人家都供奉着观音
财神,门神,灶神
这些最虔诚的信徒,最近土地
所以最懂得给予,俯首,感恩


薄小凉的65首诗歌,我断断续续读了将近一月才读完。
薄小凉的诗歌厉害,韩总的伯乐更厉害!
必须承认,薄小凉的诗歌题材涉猎很广。小到一颗玉米,大到一座江山。低到一条蚯蚓,高到一个皇帝。冷到一具尸体,热到一场春事。细到一条蕾丝裙子,粗到一个捡破烂老人。她的诗歌文本的情感宣泄、现实反讽、生命体验、诗意呈现等等,都极其贴切,富有智慧,更具机巧,冷静而又诙谐,俏皮而又老道,细微而又大咧,节制中有放纵,慨叹中有告诫,讨伐中有怜惜,诙谐中有冷静。几乎对她要拿出来的所有物象和角色,或批,或歌,或怜,或叹,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她不说花朵像少女,含苞待放,却说花朵们是狐媚子,不正经香,不使劲红。
她不说幸福是被人爱着,却说幸福是把碟子倒扣在热菜上保温,是一条长满野花和虫子的路,是父亲和兄弟这两个男人。因为那时所有的悲伤,还没来,所以她幸福的像一根火柴。
她不说女人是红颜祸水,却说坚固的江山,都禁不住她一小口香风——呼地,散了。
她不说红杏出墙,却说你要生出多少枝蔓和祸端,才肯老实。他不说女人漂亮的闭花羞月,却说漂亮的女人像鸟儿,尚不会折磨人。
她不说人有多么低贱,却说有多少人的一生,都高不过一棵玉米。
她不说乡下的青山,雨露,柿果,豆角,玉米,青瓜,棉花有多么纯朴善良,却把它们比作恩德,乡下人都是信徒,与恩德挨的如此之近,最懂得给予,俯首,感恩。
薄小凉是又一个打动我的90后。90后的思维方式和现实视角的呈现,常常让人惊诧和慨叹。这也许就是时代赋予不同时代诗人的天赋吧!
薄小凉,你的诗歌来了,我无眠!你来了,我无眠!!!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5-2 23:11)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4
卢辉︱薄小凉:穿越古今的曲调之魅

小小年纪的薄小凉,她的诗显得是那么的“醇厚”,这多少让我感到意外。她的诗像是“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又像是词牌曲调,倾向俚俗、率直、诙谐、切近,处处散发着元曲式的唱词、动作与对白的味道:

后庭花

多么坚固的江山
都禁不住她一小口香风——呼地,散了
皇帝杀的杀,逃的逃,软禁的软禁
而她,在一朝又一朝的唾沫里爬起来
理好水鬓,红裙
大人说:升堂,问罪,斩无赦
妖说:歇了吧,达达

薄小凉的诗其句式、音调、字数看似有定格却一点都不死板,一首短短的诗写态摹世,诗尽其妙;活泼深切,晶莹婉丽;犷放爽朗,质朴自然;豪辣灏烂,五味杂陈。尤其是她的诗洋溢出调式曲韵之美,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或飘逸清幽,或风流蕴藉;或绮丽妩媚,或急并虚歇;或呜咽悠扬,或陶写冷笑:

乞巧词

达达。今晚山崩地裂,暴雪肆虐
我只有一条活路:你的被窝
暖我
烧我
今生啊,小妇人我只勇敢过两次
一是断了脐带
二是从了你。嚯
你看这飞天的燕燕,鹣鹣,尘世那么美
值得我一哭再哭
西瓜灯暗了,我们早些安歇
你要抱紧哝,奴打小怕黑
你要轻些些



当然,薄小凉的诗并非一味的唱古戏,最让人难忘的是她那接近民谣小曲的语言方式。她所对应的“俗世”,式样很是古老,口吻又几近现代,几乎逼进还原,完成着一次次内心的真实。

春天要做的事

开花,开花,开花,开花
那不是我要做的。我只是
扯住碎藤子
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悠忽,欧拉
我要梳理好我的大尾巴
再仔细撬开每一颗
胡桃,甜杏仁
亲爱的,你不知道
我有多么坚硬的牙齿
和野猫样儿的小舌

不难看出,诗人薄小凉的诗是一次次从俗随雅的大串联。“俗”入诗,对她而言,是率真与思虑,率真“含”于心口,是大大咧咧的袒露。她在表达上用尽口语、民谣、曲调和词牌,从根本上回避了仅在“感性上去还原一点机械的客体样态”,让我们仿佛置入“俗”境,归属于人本、自然;“雅”入诗,对她而言,几乎是在“俗”之上营造致远、宁静、斑驳、神秘的“仿古”氛围。薄小凉的诗既能在穿越古今中散发出曲调之韵,又能从容的传导出当下时尚的气息,这是她在古今交织中寻找一种命运,一种人文,一种情怀,一种人格的力量所在。有一点,很值得说明:古代与现代究竟是时间的二极,还是一股融渗的源流,薄小凉的诗总是介在古代与现代之中遨游,其语言的构成、演示几乎被“曲调”拍打着,朗朗上口却又起伏不定。我很喜欢她诗中弥漫着各类怜悯、焦虑、期待、冷察乃至讽喻之势,由于有了这个“趋势”,她的诗看似繁复驳杂却渗透出一种彻悟、淡定与从容,尤其是她在词与词之间所形成的紧张与松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并借助于这些力道之间的平衡点,让人产生出一种有机性的历史幻觉,也就是“生命形式”的幻觉。其有机性,正是幻觉取代经验,使幻觉与当下、经验与存在变成新的可能,这种创造物使生活中的幻觉更具诱惑力。

谷雨

从前的人都住土房子
睡草褥子,坐蒲团子
种的豌豆都成精
有一副菩萨心肠
一副恶毒心肠。顽皮的鬼
藏在伞骨里
下雨天就出来
设虚市,架空桥,作弄老实的
风来
风去
自在的人喝半碗薄粥
见几只黄鸟
入孤村野径
对于艳遇一事,桃花是个糊涂的
而你,什么也不说


薄小凉的诗另具特色的是语境的再造。论起语境,也许很多人会想到诸多古典诗句中“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雾破月来花弄影”等等妙境,而古典诗中那种空间幻移,景象更生,多半得益于影像在并列之下产生的“偶合”暗示,而偶合中流露出的“共相”越发鲜明,呼之欲出,产生了升华与愉悦并行,惊羡与妥贴共存的心境。 薄小凉诗歌的语境仿佛不得益于所经营的“意象”,她注重一种凝固的景与过去时的物,一种正待消失的情态与渐渐隐没的各种行为方式,并从中提取幻象乃至神秘的精髓。她追求的语境相当纯净,但不空灵;相当平稳,但不死板,她重在完成一个可追溯的幻觉之下的现实过程,进而取消语言的任何着色的企图,努力触动每一个环节的真实、古朴、冷峻。比如《谷雨》的语境仿佛取消了时间的存在,却又处处横溢着时间的恣肆之态。

小春

他们说黄豆芽苞,栗米骨朵
新蒜头一样的女孩儿。沟沿上
五大三粗的爷们就淫邪地笑起来
桃花啊,这贱命
风一松口,就开
张家几株,李家数朵
连鹅婶子扯了水蓝的花布
拐进窄巷
她最切盼的是静水深流
纸能包火

薄小凉的诗,很注重幻觉的现实存在感,任其依附于情绪的扩张和延伸。她追求诗歌的存在的定势,她不把一种意义列入语言中去加以排列,而是大胆的呈现出“幻觉可感”的趋势。《小春》这近乎白描的笔法,诗人正是凭借着“幻觉存在感”其存在运动本身所传达的语言力量,将自己隐在局外,让客观的景状独自喃喃自语,而自己却又“稀释”在客体所完成的每个动作中,把感悟完成在对象化之中,不留任何着意的色彩,我们找到的是每一个读者(包含作者)全身心的释放、拈量、琢磨、入景、感染的过程,诗人赋予客体的力量远远超出象征的局限。应该说,薄小凉的诗已经把读者置入现实与超现实的中间地带,经验与幻象一并融于彻悟、静穆、裸露、本真的状态中,她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在幻觉中的位置,以及自己与当代的关系,并力图在其中寻找答案。


附:薄小凉的诗


后庭花

多么坚固的江山
都禁不住她一小口香风——呼地,散了
皇帝杀的杀,逃的逃,软禁的软禁
而她,在一朝又一朝的唾沫里爬起来
理好水鬓,红裙
大人说:升堂,问罪,斩无赦
妖说:歇了吧,达达


乞巧词

达达。今晚山崩地裂,暴雪肆虐
我只有一条活路:你的被窝
暖我
烧我
今生啊,小妇人我只勇敢过两次
一是断了脐带
二是从了你。嚯
你看这飞天的燕燕,鹣鹣,尘世那么美
值得我一哭再哭
西瓜灯暗了,我们早些安歇
你要抱紧哝,奴打小怕黑
你要轻些些


花月夜

芙蓉果子一样的夜色,我独爱这
舌尖尖上的一点
从甜到酸,从酸到咸
好姻缘,恶姻缘
我有七卦上上签和七卦下下签
那人自称君子
那人风度翩翩
那人食古不化食不求甘食马留肝
那人道袍一挥:去吧,小小,去往人生的最低处
切。当我爬不上你的床吗
我爱上你的硬度
刚好挠我的痒痒。花月夜
熏香被,蒸肉丸
你不来,不睡
你若来,无眠


枕上词

“陪我”,
你轻薄,放肆
压上来。花幔,豆枕
我最好看的
部分,纹一朵扬州伞
你流着泪问
爱我么,爱我么,爱我么
大叔。我饿了
裙子皱了。我
来那个了


杏花

要生出多少枝蔓和祸端
你才肯老实
悄悄的脸红和甜蜜不好吗
被一个憨憨的丑男人锁屋里摁床上
大门都不许迈出去
他为你做饭,穿衣
买簪子,绫罗
为他生上十对八双小儿女
也不把你放过
那个喜欢追着布谷鸟的幺女长得最俊
像小时候的你
尚不会折磨人


冬赋

来来来,划亮火柴
靠在一起取暖
花影比花朵实用
这个绝望的时代
我们“用一种病治疗另一种病”
天亮就死去
哀悼,唏嘘,掩埋
接受世界最后的怜悯和恩赐
太阳依旧升起
人间依旧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
和往年的,没什么不同
桃花没什么不同
母亲没什么不同
她照常把碟子倒扣在热菜上保温
我从南地来
我从菜园来
一条长满野花和虫子的路
仿佛就是一生
那时我只认识两个男人
父亲和兄弟
那时所有的悲伤,还没来


玉米

有多少人的一生
都高不过一棵玉米

这土生土长的粮食
果实可做玉米糊,玉米饼
被掰空了,撂倒了
身体还可烧火,煮饭,取暖
烧成灰后,还能做肥料,又留下种子
被人类无尽的索取,掠夺,享用
而我们,抱着玉米生,抱着玉米死
临了,还咒骂,怨毒,怀恨:
不公啊不公
不甘啊不甘



金瓶梅

红肚兜扯了,腿儿压着腿儿,来
我们制造一些声响,一些烧情疤,一些毒酒
只取彼此性命。雪檐下,窗格中
恁些个挣脱了花枝的花儿,细月里回眸
我爱他们身上的叛逆和兽性
有谁敢活成自己
活成离玄的箭,活成一堆堆雨冢
挽歌,白绫,大悲咒 ,只有活过一世的人
受得起这一哭二拜三跪。末路穷时
蓬蒿无人
只有擦粉的女鬼,还会回来
香盒里,秋千上
唱儿笑儿吃酒儿
江山给英雄,绮罗为美人
我只要这断魂的铡刀和摇晃的良夜
达达,你介意我把荔枝分给旁人吃么
不许你说话



小春

他们说黄豆芽苞,栗米骨朵
新蒜头一样的女孩儿。沟沿上
五大三粗的爷们就淫邪地笑起来
桃花啊,这贱命
风一松口,就开
张家几株,李家数朵
连鹅婶子扯了水蓝的花布
拐进窄巷
她最切盼的是静水深流
纸能包火


谷雨

从前的人都住土房子
睡草褥子,坐蒲团子
种的豌豆都成精
有一副菩萨心肠
一副恶毒心肠。顽皮的鬼
藏在伞骨里
下雨天就出来
设虚市,架空桥,作弄老实的
风来
风去
自在的人喝半碗薄粥
见几只黄鸟
入孤村野径
对于艳遇一事,桃花是个糊涂的
而你,什么也不说


楠渡镇

某个人。或许就在
邓公庙,龙颈亭,鸡枞下
我要绕着他,把脚腕上的银铃晃得
很响。吞一嘴桃酥,买几页土纸
拎两根香烛,我要
一双眼睛的若即若离,我要
一溜脚步的打滑,深陷,我要
某个人或远或近或粗或细的
喘息,我要这遍地的药草,银花
半夏,扇蕨,杜仲,灵芝,艾粉
救不了他


我爱你,大叔

诱惑我:西点,甜品,洋伞,蕾丝飘带,水晶鞋
故意冷落,丢开,放手
别以为我不在乎不上当我会哭到你娶我
你吻我。蜻蜓点水小鸡啄米都不对
我要你狠狠地恨恨地咬我:
妖精坏蛋看我报复你
我会大叫着跑开也会认真地迎合
你以为裙子生只会小腿交叉
伸出剪刀手“茄子”
一字马上墙,逼你到屋角
有种走啊,摆手没用,流汗了耶
我要在你背后贴上标签:我的,我的,我的,我的
我的优雅,富足,黏人,想我时会孩子一样哭泣的男人
喜欢你。喜欢你
到老。给你养老
打理你布袋一样的肌肤,每一处潮湿扑爽身粉,婴儿露
吻你清澈的眼泪,颤抖,无助
无论如何,我要撑到你走之后
孤独,思念,病痛,人世的悲凉和残忍
我来受


底层

低于草芥,蝼蚁的是
蚯蚓

与亡灵同穴
抱根茎而眠
近地火,源水
怀灵气,鬼气,生气
食腐物,嚼烂泥,松块垒,动江山
无骨无色无相丑极
忍刀斩之痛
受苦寒之刑
只在断裂时
扭曲
一下


皇帝开心的时候称它为百姓
皇帝暴虐的时候称它为贱民




人间六月

这上好的宣纸
适宜画荷,画美丽的怨妇
画落雪
黄昏里的归人,整理好断头
掖好罪状
这俊美河山,多么适宜放声大哭
因为爱,越来越悲伤


桃花鱼

爱你时,我有赴死的心
你馋我一点胭脂
我还你以泪,以命
相托付

随手指处
我以为即是归州,故乡
只想再粘稠些,糊涂些,缠着你
跟着你,听你醉酒后
附在耳根呻吟,唱歌

罗帕子,团伞儿是你喜欢的身量
你喜欢我的小年纪
小嘴巴小腰肢
喜欢我的好性子好欺负
有时候我会伪装成一副硬邦邦的样子
让你分不清是鹅卵石
还是雪梨


起风了

柔软的事物都在摇曳
我必须保持金玉之身
独处时
避免和明月对视,当美无法忽略
要深谙侧目之道
错落之韵。譬如那椰瓢分水的美丈夫
要么在前,要么退后
落草丰满的时候
他还是会昂昂地赶过来搭讪:
“我们是同行”
不以为然。回驳:
“研六经以训世,括万妙乃为师
先生括得几妙了?”
他袅袅款款,捡粒盐豆,喝杯淡酒,笑曰:
“一妙足矣”





春事

正月里蒸灯蒸属烙春饼
二月里插柳,迎福,照房梁
三月里挖荠菜接姑姑逛庙会
开门是春归图
合户是民俗画
春天就像绿如意
春天就是
不让一只草蛉,蚜虫饿肚皮
众神默许:
美和丑
善和恶
我和你
我和你摘草莓,剪窗花,对对子,行酒令
输了不许替我
醉了不许背我


春天要做的事

开花,开花,开花,开花
那不是我要做的。我只是
扯住碎藤子
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悠忽,欧拉
我要梳理好我的大尾巴
再仔细撬开每一颗
胡桃,甜杏仁
亲爱的,你不知道
我有多么坚硬的牙齿
和野猫样儿的小舌



青衫集

他一定是善饮的
但只浅醉,微醺
他的绿栅栏一定是最矮的
但木门是闭着的,灯是开着的
他常常若有所思。但当他观望我时
我一定是慌乱的:
他有一双狡黠的眼睛,并
俯下身来

我以为他要吻我
他只是迷人的
一笑。背过去的手
拿着一枝小桃花,也不是
给我的

气死啦,气死啦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男人
更可爱,更可恨
可我爱着他们
可恨的那一部分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5-3 10:25)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5
锄禾日当午︱薄小凉密码

许久不曾对一位诗人前辈,如此顾虑良久。不是不愿提笔,只是这65首诗歌,真的足够出一本诗集了。从任何角度去解读诗歌都没有问题,去解读一位诗人,我说,这也太诗意了!
人有七情六欲,有所为,有所不为,大丈夫云云。这女诗人如何去分析与那什么呢?最近诗人貌似挺火的,《人民的名义》无非就是在为诗人唱赞歌,里面的陈海,让我想到了海子,海子受伤害后,出来个侯良评。(我也性侯,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先感谢周梅森老师的厚爱吧!我侯姓一族,也算光荣的正面些了吧。

薄小凉,流派诗人,……

从人性角度研读,诗人才华横溢;从生理学的基础角度研读,诗人亦是健康的;从伦理学角度研读,诗人可以说是把整个社会阶层,都搬进了江湖;从社会心理学研读,诗人的无奈与悲婉,无非转嫁了女权主义与男权主义的角度;从现象学角度分析,诗人所要揭示与发现的,在这个多极的矛盾社会里,那是底层女性的急呼;从急呼学角度讲,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其核心,还是男女双方的霸权主义;从……

我思来想去,若是系统全面的,诽谤一个人,太容易了;若是站在女性角度讲,又要牵扯到人格,那我还是谈谈诗人应该具备的揭示与发现的那什么吧!(可以是使命感,我更觉得,是归属感)

站在客观的角度,你再从新思考,看看吧!看看我们伟大的诗人,都揭示与发现了什么?从保守的观点,我们看到了什么?从现代文明的角度,我们又发现了什么?谁能给诗人一个回答,谁能给读者一个答案?

侯亮平的原型,应该是中纪委调查组成员,谈不上英俊,不过所谓“人格美学”,那么,我慎重了又慎重!如何美化,诸多诗人心中,包括我心中的女神呢?从大爱上讲,还是小情小爱上下笔呢?我心中还有一位女神,刚拍完《废话少说》就被人作掉了,我也不想打破政治平衡,我亦不想在大是大非上做文章!

《人民的名义》是我单部电视剧,看到cheng字读音最多的电视剧!前有顾城,后有戴永成,韩庆成,这城那城!我谈及诗歌写作时,过去呼吁隐晦,不是让谁避讳我,现在又不皇朝帝国主义,就算是,中国民族有些好的传统,还是当贝摒弃?

从此处展扩,我觉得薄小凉没有什么好批评的!批评了,或者会被认为迂腐,不过关于涉黄,我们还是应该保持客观公正与乐天的态度去思考,不是定罪,我们不是法官。道德审判,应该交给谁呢?交给历史吧!

一晃,也说了这么多了,貌似还没有触及核心,就当自作多情一回,我觉得侯良评,这名字的出处与流派有莫大渊源!我们被世界了,世界上最大的诗歌内容网站,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朱曦,公安报作家,被程度了。我第一个儿子也叫侯浩然,若说巧合我理解,被调查,我认同!毛主席一家好几口都为革命事业付出了生命,我只想像侯君集请求李世民一样,留一子为我送终吧!

孙,在我们这块,是弱的意思。孙连城,那就是你懂得了!

我们的作家对局势都这样恐同,我一个业余的还算不算写手的坐家,又能预见什么呢?

通俗的说,薄小凉的生活安逸,任何指责与批评又有什么关系呢?无论从什么角度,都会暴露自己的倾向!向前走,与向后走,虽然只有两条路,还是别拿小说说事的好!

七十耳顺,我为我的无知,向诸位大神道歉!无论我政治生命有多短,天上人间,自有公断!若是我也发动群众围攻你们,百姓同宗,自相残,我不忍见!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5-3 11:10)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6
赵目珍︱诗意的“悬崖”,及其“沦陷”的力量

     读薄小凉的诗歌,我深深地为她的语言感受力和情感上的勇敢决绝所折服。尤其是当二者在一首诗中合二为一的时候,其诗歌所显现出的力量也更加强大。应该说,薄小凉的诗歌还带着强烈的感性的成分,但我一直认为感性乃是一首诗非常重要的内在部分,也是一位诗人之所以成为一个诗人的重要标志。
        薄小凉在他的诗里面勇敢地谱写亲情、友情、爱情,以及隶属于她真实自我的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她的叙述带着一股狠劲儿和泼辣劲儿,将一个人物的性格展现得可谓淋漓尽致(比如《枕上词》《给小暖》《我爱你,大叔》)。其诗歌取材,有的是个人真实的人生经历,如《在乡下》《不说话的,都在给予》《她》《打工回来的老人家》《毛毛》《给小暖》《在乡下》《不说话的,都在给予》《毛毛》《我的父母亲》等,这些诗篇大都与个人或者与自己相关的人、物有关,因为熟谙,所以能够娓娓道来。有的是经由个体的独特经验对物、事加以想象,比如 《杏花》《二月,二月》《玉米》《隔宿香》《不让你发呆》《竹叶青》《小春》《谷雨》《盛夏》等。有的是透过古典或者现代的元素对个体的经验进行融合,经典的诗篇如《后庭花》《乞巧词》《冬赋》《金瓶梅》《民国》等,这一类诗篇的薄小凉诗歌中最具有魅力的诗篇,尤其是涉及到感情的内在冲突的时候。这些诗篇既有内在体验的渗透,又有深厚的创造性。当然,薄小凉的诗歌中也有不少现实主义之作,诸如《化肥口袋》《两个拾破烂的老大娘》《彭师傅》《底层》《装卸工》《欢喜吟》《摩托车驶过王苇子》《那些花花绿绿的锦被呵》《关于结扎》《电瓶厂》等,可见她的眼光并不只是朝向天空和自身的,她同样具有一颗悲悯的情怀。
        但不论是如何建构诗歌,薄小凉的诗中都贯穿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那就是情感。虽然在现代诗的写作中理性的成份越来越突出,或者说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诗歌中进行言志抒情始终是诗歌的一个大传统,而且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条写作路径。薄小凉的诗中有两首爱情诗,一首是《楠渡镇》,诗的结尾说:“我要我们互为悬崖”;一首是《爱情的美妙就在于沦陷而不自知》。应该说,她的大多数诗歌都为我们呈现出了一种“悬崖”般的诗意,她经由语言的魅力和经验的独到所建构起来的诗歌之塔,就像玲珑的七宝楼台悬置在了我们的心中,而且也像她对“爱情的美妙”所宣示的那样,在阅读中我们已经被文字及其背后那些力量所带来的愉悦感沦陷而不自知。同时,我也深深地感觉到,这种效力一定是诗歌中情感或者意志的强大透过语言这一媒介所带来的。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5-4 14:42)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7
覃可︱诗意的古今新链接 ———读薄小凉诗歌随笔

  薄小凉的诗歌,或对人生的悲欢进行情感抒发和释放,或对现实的困境进行质疑和击打。总体来看,她的诗写兼备了古典文化多种元素和现代诗歌意识,显得果敢、生动、亮丽,又不失婉约和凄美,才气十足,感情丰富,特别是抒情的部分更是如此。薄小凉给人的惊喜之处,在于她对古文拥有超强的感知力,有很好的古文底蕴并能娴熟自如地应用到自己写作之中,表达鲜活流畅、大胆率真、干脆透彻,显现出蓬勃的活力和景象。而个性化的因素和文本呈现都给她的诗写带来了非常多的可能性,也给读者带来某种想象与新的期待。
        薄小凉诗歌的时空意识和民间性都很强大。在她取材广泛的诗歌中,多釆用民间的视觉,把诗置于亦古亦今的幻境,诗心在古今之间游走。她对元明杂曲、方言、俚语等娴熟的运用极富特色。从《枕上词》《后庭花》到《冬赋》《在乡下》等都可以强烈感觉到上述的诗歌特征。这应与她个人禀赋、对世界感知、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诗写的取向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语言上任性、缠绵、娇艳,有不少狂欢的成分,却见鲜活、动感,而不显过分和造作。这显示薄小凉对文字领悟力和驾驭力都很强,对性别的差异也有独到的微妙的把握,譬如《二月,二月》:“都是些嫩芽子,花苞子”,“不正经香/不使劲红/急死个人/急死个人”等。这些诗节奏感强,语言和词汇的运用把握很到位,富有特色,有温度和激情。同时,她在表达上大胆冲击力强劲,甚至是张扬的淋漓尽致的,但却依然保留着节制,有“底线”。特别在涉指“身体部分”的写作上,她有诸多的拿捏和讲究,如《乞巧词》的“你要轻些些”《枕上词》的“我/来那个了”,以及《金瓶梅》等都是如此。在这里,她选择与中国古典艺术一脉相承的“写意”而不是更具现代性的“写实”。
        对薄小凉的诗歌进行更深层的分析与探究,可发现在充满生命力的诗写过程中,她其实在寻找着一种新的方式,寻找一种古今并置或者说古为今用的新途径。这类似于诗意地给古今之间来一个新的链接。在写法上,她常常釆用古今元素交错、纠缠、混为一体等多种方式,在维度上是立体的,包含诗核、诗境、诗情,甚至于意趣、声色、气味和形态等。譬如上述所列诗歌即是如此。在《山海经》中这种特征更为凸显,先是“一个上午/都流连在杻树和橿树之间”,然后是书中的种种神秘物象和诡异景象,以及由此而来的惚恍、不安的联想和心绪,发现“这世间百病,皆有解药,唯一种千古无方/那就是你眼睛里无边的忧伤”。后来,“在合上书之前/我必须要牵走二十只窃脂,三十只鴖鸟”,再次发现“让我的心,不再惧怕火烧”。这两次的“发现”就是两次诗写的“抵达”,这个过程是主要倚靠“借古喻今”的方式完成的。整首诗就是一个大的“隐喻”,而她穿梭其间,随物赋形,随形赋意,随感而发,实施一个人的语言狂欢,诗意狂欢,游刃有余。
        即使在更加接近现代的表达上,也能找到这种诗写特征。譬如《不让你发呆》这首诗使用更多的口语,追求简洁,以节分之,以少胜多,但它的内核、意趣,包括节奏、方式和语调声息无不受到古典的深度影响。而《楠渡镇》很清晰很具体地表露了这种关系,而且这种“并置”有裂痕又互相连接,“我要我们互为悬崖”暗示着什么?也许暗示着我们人性中的差别、裂痕和危险存在,也许暗示着古与今并置时的压力、张力和弹性关系。
        当然这种内在逻辑的存在,也许薄小凉在诗写过程中不一定是清楚的。但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她必然会朝着自己最有感觉的视域和方向去写去突破,即“写自己所能写的”。种种迹象与分析表明,她的写作是在古典与现代之间进行一种诗意链接的新尝试和探索。这是薄小凉诗写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部分。
        初读薄小凉的诗,大约是在两年之前的中国诗歌流派网上,那种感觉完全可用“惊艳”两个字来形容。她的诗,骨子里带有一股鲜活、张扬而又妩媚的扣动人心的力量,透闪出的悟性、灵性和韵味令人难忘。如今再看,她的诗已是气象初成,她已经完成了一次十分漂亮的出击,写了不少好诗。她的诗写在沿袭或者说接续国内古典文学的方向走得更深远,也写得更精彩。
        薄小凉以自己个性的诗写方式在古今之间进行一种新链接,这种链接是以悟性和能力为基石的,也是经过个性化呈现抵达诗歌现场的。诗写的技法和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诗人自身的才华、悟性和发自诗人内心的整体突破。薄小凉所呈现的作品,如果再进一步,将会是怎样的模样?如果随着岁月的沉淀、经过较长时间的“诗歌在场写作”和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之后,她的诗歌又会呈现怎样的形态呢?她能否用自身优势在更多领域进一步打通古与今、诗与日常生活的隔膜?这些都是令人十分期待的事情。(2017.5.5)


附:薄小凉诗歌10首


1
乞巧词

达达。今晚山崩地裂,暴雪肆虐
我只有一条活路:你的被窝
暖我
烧我
今生啊,小妇人我只勇敢过两次
一是断了脐带
二是从了你。嚯
你看这飞天的燕燕,鹣鹣,尘世那么美
值得我一哭再哭
西瓜灯暗了,我们早些安歇
你要抱紧哝,奴打小怕黑
你要轻些些


2
枕上词

“陪我”,
你轻薄,放肆
压上来。花幔,豆枕
我最好看的
部分,纹一朵扬州伞
你流着泪问
爱我么,爱我么,爱我么
大叔。我饿了
裙子皱了。我
来那个了


3
二月,二月

都是些嫩芽子,花苞子
清清浅浅的,隐隐约约的,躲躲闪闪的
这些个狐媚子
要么半遮面
要么羞掩门
不正经香
不使劲红
急死个人
急死个人


4
金瓶梅

红肚兜扯了,腿儿压着腿儿,来
我们制造一些声响,一些烧情疤,一些毒酒
只取彼此性命。雪檐下,窗格中
恁些个挣脱了花枝的花儿,细月里回眸
我爱他们身上的叛逆和兽性
有谁敢活成自己
活成离玄的箭,活成一堆堆雨冢
挽歌,白绫,大悲咒 ,只有活过一世的人
受得起这一哭二拜三跪。末路穷时
蓬蒿无人
只有擦粉的女鬼,还会回来
香盒里,秋千上
唱儿笑儿吃酒儿
江山给英雄,绮罗为美人
我只要这断魂的铡刀和摇晃的良夜
达达,你介意我把荔枝分给旁人吃么
不许你说话


4
楠渡镇

某个人。或许就在
邓公庙,龙颈亭,鸡枞下
我要绕着他,把脚腕上的银铃晃得
很响。吞一嘴桃酥,买几页土纸
拎两根香烛,我要
一双眼睛的若即若离,我要
一溜脚步的打滑,深陷,我要
某个人或远或近或粗或细的
喘息,我要这遍地的药草,银花
半夏,扇蕨,杜仲,灵芝,艾粉
救不了他

我要我们互为悬崖


5
冬赋

来来来,划亮火柴
靠在一起取暖
花影比花朵实用
这个绝望的时代
我们“用一种病治疗另一种病”
天亮就死去
哀悼,唏嘘,掩埋
接受世界最后的怜悯和恩赐
太阳依旧升起
人间依旧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
和往年的,没什么不同
桃花没什么不同
母亲没什么不同
她照常把碟子倒扣在热菜上保温
我从南地来
我从菜园来
一条长满野花和虫子的路
仿佛就是一生
那时我只认识两个男人
父亲和兄弟
那时所有的悲伤,还没来


6
在乡下

抬头是青山,雨露,柿果
低头是豆角,玉米,青瓜,棉花

没有人比一个乡下人
与恩德挨的如此之近

在乡下
每一户人家都供奉着观音
财神,门神,灶神
这些最虔诚的信徒,最近土地
所以最懂得给予,俯首,感恩


7
丸口街写生

仿佛爱过的人都来过
雨水泡软的黄泥墙,雕兰朵的李字圆招牌
洋车从门前
碾过落英,鲜草,花子
睡在老井里
先于春日找到我的
又在早秋把我放下:去吧,快乐和悲欣都在人世的最低处
那迎面红桃样的女孩,才从小作坊下工
不断地抱怨着近日腰疼
大婶们抿嘴笑,不语
雌儿。风从白灯笼探出头来,唤掉队的人
秦淮河水袖舒卷,咿呀碎步
沿青庐,邮亭,找到最好的月色
尘世美好。值得我驻足,一唱再唱,一哭再哭
在外省
伤害我的人比我还卑微,还无助
想他。不可救药。他从不多看我一眼。尖头鞋,蓝布衫


8
布考斯基

来吧,喝酒
忏悔
这是一天要做的事
这是一生要做的事
你肮脏,暴力
带着血腥,汗液,异味
从科罗纳街的蟑螂苍蝇中来
从洛杉矶桥下凹洞流浪汉中来
从会做墨西哥煎卷的女人身上下来

你信奉萨特“以暴制暴”
用诗歌反抗世界
你把丑陋,罪恶
赤裸裸地写在纸上
无数首诗
那是无数次绝望

赌马的你
吐烟雾,吞威士忌的你
邋遢的你,疲惫的你
流泪的你,狡猾的你
迷人的你,会让一个女人离开
又折回来的你

你这个妄图推倒政府的狂徒
只不过推倒酒瓶,女人
很多女人,有孩子的,没孩子的
女人
你混蛋

我爱你


9
山海经

一个上午
都流连在杻树和橿树之间
我吃了祝馀,寻得水中的育沛
把玩摘来的迷豰 ,据说
佩戴它,可以让人的余生不再迷路
我把它丢了------因为我知道
每一次的误入歧途
才能找到我想要找的人

往来的都是些人面兽身的家伙
还有个没头的,日夜守护在洟水
像战死前,手执矛和盾
我有些可怜他,如同可怜我自己

山中遇见吉神泰逢,海里遇见巫神羿慈
林中遇见蛮蛮,朱厌,酸与,凫豯
它们似婴儿啼叫,预示着旱灾,涝灾,血灾
我不拜祥神,也不怕凶神
更不稀罕招摇山的瑥琈,西王母的仙药
只从禹水的泥沙里
捡出几捧流渚,我要把它涂在我家的牛马身上
让它们一生不再生病
还要采些治疗风痹病的荣草,治疗癫狂病的蘼芜
治疗嫉妒的,中风的,倒靥的
这世间百病,皆有解药,唯一种千古无方
那就是你眼睛里无边的忧伤

在合上书之前
我必须要牵走二十只窃脂,三十只鴖鸟
让我的宅子不再发生火灾
让我的心,不再惧怕火烧
末了,让我再学駁马吼一嗓子吧
你知道它的吼声像什么吗亲爱的,就像——
相互呼喊对方一样


10
不让你发呆



你见过
一个女子是怎样吃掉
一枚橙子的吗
过程很简单:
掰开
侵入
吮吸



大海从未停止过攻击,呵!
这火辣辣带着咸味的汗液!不要小看
一个女子的攻击力,此刻
她正解开领口第三颗纽扣
又一一,扣回去



你给一个女子
系过鞋带吗
当你的手,轻轻碰触
到她釉青色的鞋面,她会本能的
痉挛
一下



你有多疯狂
有多少蛮力
她都不讨饶
不吭一句



不让你发呆的方式有多种
她只不过是坐在你对面
吃橙子,扣扣子,松开
鞋带。远远的

不执一词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5-5 14:12)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其他评论推荐

1
敖华︱走出诗歌看诗歌——读韩庆成《关于出轨》
  
《诗歌周刊》第259期,著名诗人韩庆成的佳作《关于出轨》一诗倍受关注和争议。我想,这是一件大喜事。证明大家心怀一颗诗心,在不同程度地思考和解读诗歌文本。被诗歌震撼的我,忍不住内心的惊喜,藏不住赏读的美好感受。本着尊重诗人和诗歌,共同探究和分享为宗旨,请允许无名小卒的我在诗坛大家面前班门弄斧一回吧!
    题材 “出轨”入诗,最令人费解,也最遭受诟病。其实不然,作为干预主义的倡导者和践行者,韩老师没有陷入下半身写作的俗套。他选取社会中最难以启齿的现象作为题材,恰恰是为了反映社会中最丑陋的现象,那就是各个领域无孔不入的潜规则。“政治家们,往往也这样”,揭示的是官场潜规则,“小民们的偷,少有附加目的”,揭示的是民间潜规则。武媚娘、洛丽塔是将潜规则玩得顺风顺水的代表,莱温斯基是玩火自焚的代表,山阴公主刘楚玉、天朝组织部长是潜规则中最无耻者的代表。官场潜规则靠权势,用强盗逻辑维持,“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许点灯”;民间潜规则靠谨慎,凭侥幸心理维持,“小心驶得万年船,乃为长久之计也”。以丑揭丑,小题材揭示大主题,这正是选材的高明之处。
    讽刺手法与干预理念相结合,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亮点。出轨者的形象丑态百出,借史讽今,逐步揭开潜规则中主导者的丑态。锋芒直指社会毒瘤,如虚伪民主、钱权交易、买官鬻爵、收受贿赂、用人唯亲、萝卜招聘、办宴敛财等,外延比较宽泛,留有充足的审美空间。出轨者越无耻,潜规则越荒诞,嘲讽意味越入木三分。当阅读者将诗歌的内涵不断延展的时候,浅薄的笑意自然会消失,主动去感受诗人针砭时弊的博大情怀。因此,驻足诗歌看诗歌,尽是荒堂言;走出诗歌看诗歌,尽是惊人言。


附诗:

关于出轨
  文/韩庆成

女人出轨,老家话叫偷人
与偷搭界,算个丑词
虽然丑,偷人的事还是年年发生
有人骂别人偷
自己其实也偷。这中间的逻辑
老娘可以偷,你不能偷
老娘偷,是风骚雅事
你偷,是贱货下流
想想道理也简单
像俗话说的,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许点灯
政治家们,往往也这样

古往今来,也有偷出了名堂的
武媚娘,从先皇的妃子到今上的皇后
靠的也是偷。只是这偷空前绝后
一举偷成女皇
还真是不服不行
西方的洛丽塔,一个未成年女孩,偷了继父
一树梨花压海棠
在纸上征服了我等,在院线征服了亿万观众
成了经典

也有吵着要偷的
山阴公主刘楚玉就对做皇帝的弟弟说:
“妾与陛下,男女虽殊,俱托体先帝。
陛下六宫万数,而妾惟驸马一人,事太不均。”
这话不翻译也能懂
皇上辩不过姐姐,只好安排三十个帅哥
供她名正言顺地偷

偷到身败名裂的
也大有人在
犯事官员每每“道德败坏”自不必讲
像莱温斯基把现任总统偷到接受讯问全国道歉
可算惊天动地
天朝组织部长收藏三百偷女的阴毛并要制笔
堪称绝世奇谈

小民们的偷,少有附加目的
图的是一时快活
虽不能名垂千古,也不致遗臭万年
但忌讳还是要讲的
不宜肆无忌惮,不宜大张旗鼓,不宜明火执仗
行踪要鬼一点,动静要小一点
善后工作要干净一点
小心驶得万年船,乃为长久之计也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5-1 10:11)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2
宫白云︱一只脚倾斜着创造出新的节奏——读路云组诗《我的心中积雪未化》

路云是一位睿智的学者型诗人。他的诗,在我看来,在当代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但我相信未来。批评家荣光启曾这样评价:“路云的写作一直持守自己的风格:神话般的卓越的想象力、奇诡的意象与修辞、磅礴的诗形结构……他是我印象中当代中国最独特的诗人,他的诗风有楚地古老的巫觋文化的神秘,又有现代独孤个体的焦虑的当下感,他是我印象中颇能代表‘地方性’诗歌的一位。他的诗作在想象和感觉的奇诡上我觉得当代中国几乎无人能及。”在纷乱喧闹的诗坛,尤为可贵的是他的低调与寂静,他的诗沉浸在自然与生命的双重体悟之中,是以能道人所不能。他的语言方式,无论长制还是短制都孤本似的独立于世,幽默与僭越,隐秘与冒犯,精微与疏离,以及层出不穷的造词、修辞、想象、隐喻、悖论等,外表冷而深层热,简单中有复杂,平淡中有深邃。用他自己的诗说,就是用另一只脚倾斜着创造出新的节奏。
  在诗歌的王国里,任何一位成功的诗人都是自己“房屋”的建筑师,材质与技艺,决定了各自的居所的品质。在诸多的探索之中,诗人路云用心中未化的积雪,对称于他的“凉风”系列,这正是诗人最具特色的创造之一。阅读路云给我这样的感觉,越是阅读,他的诗文“就越是充满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他的诗,恰如“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语),以至于我舍不得一下子读完。当我试图在他的诗歌中寻找他的秘密通道和发声时,路云自己早已经告诉了我们:“等到一滴水从叶片上滴下,并借助于这个中介,跃向事物之中,直至一首诗歌涌现。我坚信诗人只是一个很不错的记录者,记录由嗅觉,听觉,触觉等所译出来的,与人性相关的那些信息。”
  
  路云在2015年参加剑桥大学首届徐志摩诗歌节时有一个发言,主标题是三个关键词:一滴水,再,凉风。副标题是:个人诗歌的发展史。“一滴水”是他写作的起点;“再”是他虚构出的一个抒情主体;“凉风”是作为他个人诗学的一个关键词。路云说“它对应于生命中的旷野,对应写作中敞明的一个开放系统,巨大而精确,对应于当代汉语一种焕然自新的质地,清冽而又鲜活。是的,凉风,是生命重返自然所获得的一种巨大的能量,在这里,语言即生命,刷新语言,就是刷新生命,就是回应中国文化中最为独特的生命系统,而非西方哲学中的知识系统。”
  纵观路云的诗歌,“一滴水、再、凉风”的确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囊括了他的经验世界与灵魂空间。日复一日的生命现实,构成山穷水尽或柳暗花明的流转,这三个隐喻的母题,充满了奇变、魔幻、诡异、迷醉、神经质、异想天开,不足为外人道的歧路,这位诗人,似乎完全不理会读者而孤绝地走在悬崖边上,奇妙的是,却能轻易地洞穿意义的层层束茧,羽化成蝶。
  面前的这个组诗《我的心中积雪未化》是他现阶段“凉风”系列的重要作品。这组诗以复杂的隐喻、迷宫般的情境,表达了他对个体生命的诸多思考,殊异的话语方式,对抗共生的形式呈现,给人以出人意料的感受。整组诗散发着一种清冽的气质,原因在于:“我心中积雪未化”。对于读者来说,这未化的积雪,却处处充满温暖的人性感受。
  
  路云习惯以奇诡的感受力穿越不同时空的不安、矛盾、迷惘、怀疑……“凉风”是不可见之事物却可感,相对于尘世的喧嚣,也是一种静谧的寄托,相对于无尽的欲望,是一种慰藉和冷却。凉风的谱系,隐藏于他的文字之中,一种清冽的唤醒,有时竟成为点燃。正如路云自己所说:“凉风住在火中,火中的凉风是普罗米修斯和夸父的共同行为,他们是同一个人。”;“在火中能窃取什么?凉风,唯有凉风。谁在行动,谁有这个资格?绝望。她在火中奋力一跃,成为颂词。”“凉风”无处不在,就是生命,安居于自身的境界中。他捂着胸中的“积雪”穿过自我的沼泽,穿过黑暗,径行抵达雪顶的形象,通过语言呈现出来,令人感动。他把雪顶“积聚”载入诗行,从日常生活向外扩展,在一种绵延中,在经过精神的苦修,终于化为了一阵凉风——现代性热恼中的凉风。
  
  第一首《凉风》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与结束的,它叙述了诗人在一个冬日遛狗爬麓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所见所想,延伸的内涵极丰富与深厚。全诗采用明暗两条线齐头并进,一步步向前铺展,“我”是主线,“狗”是暗线,从狗的线索来看,随主人爬山是一个循环的事情,也是它客观寻找另一只狗的事情。我这里惊诧的是狗的视角的奇异,却依然能清晰地识别出他自己的性格,如“在点点身上嗅到一种失败的味道,”;“总有一只狗扑向另一只狗,/在惊呼中掀开头顶上空的云朵。/无人在意,它们彼此渴望的是什么,没有陌生,没有陈见,没有怯懦,”,对于动物的性渴望,世人不在意、不在乎,但诗人在意、在乎,所以他能嗅到狗的失败,与渴望,“一股猛力被完好的链条拉回”,“对点点的愧疚感”。而在“我”这条线上,遛狗爬麓山则是寻找“凉风”的过程。他把自己从生活中抽离,把自己的灵魂置身于与凉风的相遇之中,这也是,与自己灵魂的相遇。“在山顶上,喝完一杯温水,/空杯子就会撮口吹动山巅的凉风,/它及时到来,扶正我的衣领。/她在,丝毫未变,我竖起双耳,/消失在左右两边不同方向的人流中,”凉风的慰藉正如灵魂的慰藉,安稳而有力。“左右两边不同方向的人流”正像生活与精神的两个维度,诗人在中间来回,凉风就是那个“摆渡人”,当“时间的舌苔上,/长满绿色的颗粒。”,人世的所有也落回到了沧桑,就像能够“飞快削着荸荠”的老人,“两眼裸露出雪白的光芒”,这“雪白的光芒”不经意间显露出惊人的真相。
  
  第二首《初恋》最出彩的是奇思异想与纷繁意象结合得天衣无缝。诗人借情人之手进入诗歌,追忆出“一道奇光”,巫性的修辞贯穿始终,内心的撕扯,内部呼唤的热烈,长长的岁月,像“她的手臂”,一直缠在“水桶粗的腰上”,更“像早年砍下的一节葛滕,/它没有枯死,/它长在她的身上,”这样尴尬的自白,神奇的自剖,以奇崛的想象力卷入巫性修辞的漩涡。漩涡里有狂欢之后的寂静,有伤口之后的挣扎,有破碎之后的憧憬,有孤独之时的回味……他让我们相信世界上最好最让人难忘、痛苦、心碎,最折磨人最令人刻骨铭心的,是“初恋”。当诗人像一根竹子“流出绿色的血”,“最初的欢鸣像一阵旋风,/卷走我的面具”。时光中,或许可怕的不是遗忘,而是铭刻,尽管疼痛,依然“飞蛾”一样“把伤口当成灯罩,/每当她振翅,/初恋就发出磷火般的光芒”。时间成为初恋的镜像反影,而初恋,则是最深处的磷火、神经……“白光为灵魂镀上釉彩,/山泉在雀舌上流动。/这不同于白色的灯光,/把霉味提炼成一种永久的咒语,/床单上的白,令人困倦,/处女的血早已失效。”如此的用词,蓄意恣肆,表达了时光的无情,正是基于这种无羁大胆的言说音色,才成就了诗人的不可复制与不可多得。在“初恋”面前毫不掩饰内心深处的伤痛,他撕开自己的伤口,试图用词语去寻找到弥合,然而却是徒劳,“失去的爱,魂魄丢失在半路上,/没有手,没有脚,没有眼睛,/只有一点点微光,照亮我盘山而上,/徒然寻找一具肉身的形式”。诗人没有撼动他的初恋,在数度的回放中。初恋是毫无理由的必然奇迹,也是无可妥协的毫无止境,“她坐落在牙根深处,在一颤中敞开。”;“一不小心把意外/撕开一道口子。”;“像掉光牙齿的两片嘴唇,”;这些体验,仿佛是语言的血管,一刺就有血流出,“红色的汁液/沿着一条相同的小径返回。”诗人在一个只属于他的敏感通道上,走向初恋的深处。令人惊奇的“磷光”这个词,这种特别的表达、诅咒,来自于遗忘与背叛,如果不能借助反思去把握自身,生活就是死亡。
  
  第三首《意外》可谓意外无处不在,悖论无处不在,诗人在悖论的罅隙中露出他巫性的双眼。我们不仅要问“北风姑娘”是谁?路云曾在他的《唯有凉风不被删除》中有过令人难忘的阐述:“我的北风姑娘是个结晶体——是面对一个九岁小女孩,那种无名的惊涛;是一个十六岁的初吻,那深深的火印;是一个废弃的小礼堂,那一首歌;是一个冬天,一个剧院,一钵姜辣蛇,一瓶啤酒,一种气味——由各种毒素结合在一起的提纯物,在我坦然赴死的路上与她不期而遇。她有可能是在耳光中起飞的蝙蝠,一次眸光酿制的绝味或一种涂满乳头的胆汁。灭绝或重生,仪式与主角,浊音与清越,是北风姑娘设计的一组游戏。”在这首诗中,“北风姑娘”是他植入骨血的“秘密与情人”,诗人在电瓶车上的一双眼睛里不期而遇他的“北风姑娘”,随后,一系列“意外”奔向他的脑海,他开动起思维的马达,“驾驶着这款无人机”横冲直撞,追随着“北风姑娘”天马行空,他的热烈和虚无构成一种孤独的癫狂与折磨,似乎唯有在漫不经心中才能获得拯救。“意外”何尝不是我们现实的发生,但是诗人最智慧的地方,是用“一张《参考消息》”便把世上所有的“意外”置于世人面前,步入这些“意外”,其实也是训练自己如何面对“意外”。路云的诗,有湘人恣肆的气质。“北风姑娘”可能是“意外”的结晶物,蕴藏在“意外”中的母性,成就了这首诗的悖谬。而“凉风”依然悬于核心地带,那是他情之所系,就像他心中的“积雪”未化。
  
  第四首《与轩辕氏对表》仅从题目就可窥见在时光里纵横的豪气与霸气,轩辕氏即黄帝,与他对表就是与时光对证。诗人睁着他两只像“大灯”一样疲劳的血丝眼,以“颠波”的肉身在历史的小路碰撞着一些“灵魂”,被“不同版本”的历史浓烟“刺痛”,直到眼睛酸涩,滴了“玻璃酸钠”眼药水后,时光又变成另一番的“深不可测”。在这里,诗人叙述了一个莫名的旅程,他的肉身与灵魂尽在其中。“肉身是一道激流,/驯服经过它的时间,与轩辕氏对表,/凉风擦亮灼伤的壳面,/人的影子从裂隙中,/跃上山巅,/世界用一片枫叶,/握住我的左手和右手,下山。”诗人驾驭着肉身,“驯服经过它的时间,与轩辕氏对表,”,从亘古里获悉了时间的秘密,当时间仅仅成为他手中的一片枫叶,一切都被彻底消解,“秋季”在诗人眼里重叠起来,成为一枚别针夹住的几页纸。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巫性感,杂糅着神秘的元素。常人惯性的思维和认知都被抛弃,诗人以神思玄想,冷眼旁观万物的消寂与世事的变迁。这首诗的探寻与思考,具有浓重的哲学意味。英国诗人布莱克曾说“一个在心灵和思想上从不走向上天的人不是艺术家。”路云用他不可复制的语言天赋证明了他就是那个“走向上天的人”。而诗中那“巨大光束的中心”依然藏匿着未化的“积雪”。
  
  第五首《平安夜,我双手抱住脑袋》,从一个异质的维度上,将“孤心”无以复加地展现。它道出了一个人的孤绝和巨大的迷茫。“平安夜”的祝福竟像一个黑洞,引发诗人坠落其中,他因此而接近真相。他“把头伸进一桶温水中,/双手抱住脑袋”洗头过程中的所有程序,这个看似日常的行为其实是在训练自己如何面对孤独。诗人不得不重返早年的记忆,“安心坐在南瓜椅上,专心吹着头发,/不遗漏任何一根上的水迹”,他想“用回忆除尽内心的酸涩。”然而却是更大的孤独,他双手抱住脑袋不断的清洗,像一个逃不开的魔咒,卡夫卡说,“由于急燥,他们被驱逐出天堂;由于懒散,他们无法回去。”,“无法回去”正是诗人情感的色调,他决定了诗人只能孤独地“抱住脑袋”不断地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游历,这种游历在日常与超然存在之间,在需要与被需要之间游走,叙述与时空巧妙转换,直接成就了这首诗不可琢磨的巫性魅力。尾句被雷鸣穿过指尖卷走的“几根白发”,这真实的衰老,仿佛重新拥有的财富。
  
  第六首《北风》的建构能力,再次遭遇这个词与其他词的奇妙化合。它让我想起路云关于“北风”的那些描述:“北风姑娘不是关于写作或思索的审讯,而是直指生命力的逼问。她的本质是巫性,一种不能缺少的毒素。她轻易撕开我庸常的外衣,在我的心里头开渠引水,拓荒和爆破,有时候我是一座死城,有时候是一种羞愧,有时候是一种拂拭。这全是对一个生命个体的清洁,让垃圾化的幽灵难以切近并施展她的魔法。她的疾入与闪灭是一个动作的逆向分解,留下一个人如同旷野。我作为她的巫丝,加入到游戏之中,让生命成为一截小小的发光体,像一只失落的萤火虫加入到黑暗当中,去寻找那近乎绝迹的族类。巫婆—巫丝,在这个转述之中,我的肉身成为生命的一个中介。”(《唯有凉风不被删除》)。诗人以“独一者的目光”雕刻着他心中的“北风”,把内心全部的热情与想象贡献给她。“她是众多,又是唯一”,她在诗人的心里有多刻骨,我们只需一遍一遍地去读便可感知。就像谁也没有办法躲避美社萨那令一切化为石头的目光,“北风姑娘”注定是诗人生命里无法逃避的美社萨,而诗歌却是他的柏修斯,唯有诗歌才能砍下美杜萨的头,也唯有诗歌,能够解救他的“北风”,让他一次次地摧毁一次次重刻。这首的结尾,将读者推向巨大的虚空。
  
  第七首《1937,一场大火》,历史性维度上的一次求助。1937在古城长沙发生了一场大火,诗人对历史灾难的复述,是利用大火里固定一个镜头,引出祖母,引出父亲,引出生命,引出他自己,引出整个世界与人生。他企图在他那种探险性的语言与巫师般的节奏感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然而在这个戏剧而荒谬的世界,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我的天空被无数只蚊子侵占,/这些,都与一场战争无关,/只是见证:灾难埋在肉体深处。/一粒腐烂的种子扔进秕谷,/留下空壳,作为未来的一种形式,/你是另一场大火,更加糊涂,/在一座剧院被黑暗点燃。”诗人也沦陷在这座古城里,又是飞蚊症,又是干眼症,用身体的疮痍来写城市的疮痍。这个世界的腐朽、溃烂、沉重、难解,渴望一种解救,他甚至期待1937年的大火重新燃烧,让他的生命在毁灭中得以重生。现实已经衰败,一切生存的努力,不过是一种挣扎与苦修,“古城作为一个破落的世家子弟,衬托你的/外表更加高贵,内心更加放荡,/拒绝交易,因而更接近纯洁。/你内心的大火,不是火本身,/是一座城的余烬,点燃我,/走近一棵两个世纪的白蜡树。”挺住意味着一切。无论多么厌恶,他还是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和解。命运站在火焰之中,而他,坐在灰烬之旁,透过灵魂的漫游达到与自己最高的沟通。结尾的一个多义性句子“一座违章纪念馆,随时敞开。”筑基于乡音之上地方性文化,在全球化的焦虑中作为违章纪念馆,将诗人的思考,再次点燃。
  
  第八首《致荷索》。荷索是一位著名的德国导演、演员与编剧家。“他不仅在电影的表现上让人深受神秘和超自然力量的撞击,在电影外的真实生活与银幕后的工作方式,也常常为这个现代化的理性规范社会带来令人瞠目咋舌的震撼举动,甚至有人以‘疯狂’来形容他的创作与言行”(黄建业《冰雪纪行》导读),而路云在某些方面与这位电影大师竟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是创造奇迹的人,是命理相通惺惺相惜的关系。诗中的“艾斯娜”是荷索的伯乐、知己,是德国新浪潮电影最重要的史学家、影评人,当荷索在慕尼黑惊闻艾斯娜在巴黎病重垂危时,竟然在初冬时节只抓了一件夹克、一个指南针、一个帆布袋和一些必需品,取道最接近直线的路径从家乡慕尼黑徒步上了路,因为他坚信,只要他靠双脚走到巴黎,艾斯娜就能活下来。从慕尼黑到巴黎坐飞机只需一个半小时,而荷索在冰封大地上独行了三个星期。荷索说“就算这是没意义、疯狂的事、也宁可坚持到最后”,这就是信念的力量。他后来把他这段最具传奇色彩的旅程,写成了一部《冰雪纪行》。了解了路云创作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再来读这首诗,就容易些。这首诗的许多细节散发着一种不可琢磨的信念的力量。坚信“奇迹是把最后一口气,/作为罗盘指针装进一个发黑的眼眶,/推断出巴黎的方向”是荷索的真理,“挤进电瓶车来到某座山巅,/喝下一瓶矿泉水”是路云的真理,“疯狂”是他们共同的精神状态,是反理性的神秘体验,对于荷索来说“吞下一只煮烂的皮鞋踩住它的秃顶”,“一块碎骨头,/堵死片库大门的镀金锁孔”,为了艾斯娜“留下一双脚”……“抖在一张病床前”都不足为奇。对于路云来说,当他穿过荷索这些“疯狂“,径行进入自己的生活中时,他发现,竟被“自己哈出的一口气拉直”。路云家里有不少荷索盗版碟,随时欣赏,而“陪诗人睡觉的女人”并不懂荷索,与她探讨荷索只能是南辕北辙。“生活与镜像”被荷索的奔向艾斯娜的“一双脚区分开来”,孤独的诗人只能邀请他灵魂的“北风”充当他的“导演”,把他反复出现的影像拍成“一部默片”,用这部默片正通向荷索:他抓在手上的是荷索的那件“旧夹克”,他听到的是荷索在说“外面的世界正押着和谐的韵”,而他的心中仍充满未化的“积雪”。诗人以他独有的语气复活了时空与人的无限疆域,奇幻中惊雷阵阵。我们体验了荷索的神话:“它不只是我的梦,/我相信所有这些梦,/也是你们的梦。/我和你们之间唯一的差别是:/我能把它们说出来。”荷索用电影取代了耶酥,路云用诗歌取代了奇迹。这个奇迹,就是跛足的人行走于大地之上,而他们倾斜着的另一只脚,却创造出一种节奏,创造出语言本身的无用和平衡力量。
  2016-7-16于辽宁丹东




我的心中积雪未化(组诗)

路云


凉风


在点点身上嗅到一种失败的味道,
它刚好伸开半个懒腰,
睫毛在空调扇页微微上扬的暖风中摆动。
关掉电视,雪花从屏幕上窜出,
空气明显好转,对面的麓山,
有人正在爬上去,我爬过多年,
没碰上你一次,不影响此刻下楼。
与以前的冲动不同,现在是一种习惯,
在山顶上,喝完一杯温水,
空杯子就会撮口吹动山巅的凉风,
它及时到来,扶正我的衣领。
她在,丝毫未变,我竖起双耳,
消失在左右两边不同方向的人流中,
总有一只狗扑向另一只狗,
在惊呼中掀开头顶上空的云朵。
无人在意,它们彼此渴望的是什么,
没有陌生,没有陈见,没有怯懦,
一股猛力被完好的链条拉回,
在尾巴上轻轻晃动,我对点点的愧疚感,
被一声喝斥打断。它牵住我,
对着一块巨石狂吠,时间的舌苔上,
长满绿色的颗粒。一阵凉风在山脚下,
把我从地摊边拉开,老人飞快削着荸荠,
两眼裸露出雪白的光芒。
2015/12/9


初恋


她的手臂缠在我水桶粗的腰上。
像早年砍下的一节葛滕,
它没有枯死,
它长在她的身上,
它脱尽叶片不小心滑进一座山的裤档。
在幕阜山,一只大鸟的鸣叫,
钻进脚下的青苔,身子滑向头顶的乌云,
骤雨来临。我低下头,微小的疼痛,
在压弯的草尖上纷纷起身,
亲吻勇敢的膝盖,它不知道北风
已经受伤。我抢在它们前头,
把秘密刻进一根竹子,
流出绿色的血,
水蛇般昂起头,扑向一只翠鸟。
最初的欢鸣像一阵旋风,
卷走我的面具,
北风在初恋中,从不化妆。
但诅咒会,它变成一只虫子,
藏在血液中把众乐啃尽,
然后变成一只飞蛾,把伤口当成灯罩,
每当她振翅,
初恋就发出磷火般的光芒。
真相,是几只蛐蛐摸准草地的腋窝,
止住被模仿出的呼啸,
有一道白光为灵魂镀上釉彩,
山泉在雀舌上流动。
这不同于白色的灯光,
把霉味提炼成一种永久的咒语,
床单上的白,令人困倦,
处女的血早已失效。
一串用蛇信子做成的钥匙,
打开任何一张门,
枯死的树桩蹲在床脚下,
你说,幸福就是把床单铺在上面。
失去的爱,魂魄丢失在半路上,
没有手,没有脚,没有眼睛,
只有一点点微光,照亮我盘山而上,
徒然寻找一具肉身的形式。
她坐落在牙根深处,在一颤中敞开:
一个刚刚圈定的湿地公园。
北风没有排除在外,自由出入,
压弯一大片半人高的丝茅草,
它是她的化身,一不小心把意外
撕开一道口子。她的手臂比早年瘦小,
有力,没有一丝骄傲。
不要诅咒真相,一个禁果般的身体,
我和你,是两片托住她的叶子,
像掉光牙齿的两片嘴唇,
在花朵与果实之间来回奔走,
共享一根小小的枝桠,
人像一根火柴,被擦亮。
半个我诅咒一阵狂风,把两片叶子
贴到一起,有一只蚜虫,
从一片叶子跳向另一片叶子,
咬开一个洞,阳光从洞中钻进去,
照见昔日的草地上有一排字迹:
禁止用牙齿说谎。
北风依然潦乱,清冽,
半个我,举起一只高脚水晶酒杯,
在旷野,红色的汁液
沿着一条相同的小径返回。
一片纯洁的叶子,
触动你的手,迟疑着,
一道奇光缓缓升起,
灌满轻轻扶着我的空酒瓶。
2015/12/16

意外

北风姑娘潜入某双眼睛,在电瓶车上回头,
她的目光与我的目光平行,
像两条航线,在同一跑道上起飞。
意外驾驶着这款无人机,
监测到我的脉搏闪烁出两个词:
秘密与情人。
我放弃辩解,哪怕一句,
试图看清她的眼神,
有时候是蓝色,突然掉在我困倦的内心
旋即把它染成绿色。
间或,她冰凉的双手揉搓成一团,
几个隐形的硬币相继扑倒在玻璃桌面,
清脆的声音看上去无色透明,
一个人呆立的目光,
倒映在闪电中,变成一串紧促的自行车铃声,
把我撞向路边的报亭,
止步于一张《参考消息》。
它仍然是小个子,穿黑白对襟上衣,
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意外,我并不在乎,
没有围追与拦截,
我冲上去,用一个铜板堵住枪眼。
出乎它的意外,一张熟知的老面孔,
像一个狙击手潜伏在人群中,
按下板机,意外变成尸体。
它乘坐地铁,挤进腋窝或背包,
在沙发上假装入睡,
吃掉甘愿付出的时间,
甚至客厅狭小空间的一部分,
再次带来意外:放我走吧。
理解,是把它交给一根火柴棒,
让它们干净地走,
顺着河水,变成雷鸣,闪电,冰雹,
一次次把我从沉闷中拖出来,
在一阵凉风中,认出它们。
2015/12/22


与轩辕氏对表


两个疲劳的大灯一直开着,
照亮微弱的小路,
肉身颠波其上与灵魂摩擦起电。
你们理应停止,停止,
涂上黑色保护膜,
在长长的夜里接收全部的路面反光。
苦涩的时光颗粒,
含在嘴里,
含着,
变成一群美丽的蚊子,刺痛我的领空。
沙丘移向眼底,
驯服冒出的浓烟,
逐日者把一根盲目的拐杖,
交给不同版本,
和一滴玻璃酸钠。
眼里的蚊子栖息在瓶盖上,
万物沉寂,
如峭壁,我抬起头,
一滴水击退镜片中的漩涡。
巨大光束的中心,
深不可测,
坠落把方向还原成一个锥点,
我一次次试图站在上面,望见麓山:
一个小小的拳头。
又一次次被击倒,在凸起的球面,
被折断的光线,
在记忆深处生长,庞杂的根系,
对应一棵脱尽叶片的花椒树,
微小的颗粒集满各种话头中冒出来的刺尖,
挑开一张糊在门板背后发黄的报纸。
你,抱住呼啸——粗野的树干,
有一根睫毛卷成钩针,
把麻、辣、酸织进一件纯棉内衣。
肉身是一道激流,
驯服经过它的时间,与轩辕氏对表,
凉风擦亮灼伤的壳面,
人的影子从裂隙中,
跃上山巅,
世界用一片枫叶,
握住我的左手和右手,下山。
秋季与秋季一经重叠,你就变成
一枚别针:夹住打印好的几页时光。
2015/12/24


平安夜,我双手抱住脑袋


把头伸进一桶温水中,
双手抱住脑袋,洗尽上面的汗汁,
尘埃,枯死的皮屑,
以及滞留其间的你的目光。
我开始对着一块香皂祈祷,
它没能让我信服,
一不小心就把你的目光
捻成断发,刺破数倍于它们泡沫。
为了避免伤心,
抹上护发素,几乎没有泡沫,
它提议下一道程序,
交给一个喷头,几根断发被冲走,
无人在意,它们宽恕我。
电吹风让心情进一步变好,
左右手变成两条象鼻,
伸向同一片水草,不同于阿飞手上那把,
一台不熄火的风机。
没有任何人催促,
安心坐在南瓜椅上,专心吹着头发,
不遗漏任何一根上的水迹。
此刻,心情跟头发一样纯洁,
双手抱住脑袋,真想亲它一口,
这个念头把我拉向一个比喻:
桔子。是的,不是苹果,鸭梨。
双手多次抱住的,确是同一个脑袋,
一年四季挂在颈根上。
没有一个桔子老是挂在枝桠上,
它们每年准时到来,
把阳光转换成一种汁液,我,
学着它,用回忆除尽内心的酸涩。
早年,在屋后地坪,
首次遇见桔子并偷偷咬了一口,
苦涩的汁夜一直留在体内,
经历我不同的汛期,蜜月,正午,
零点以下。你不在,
我抱住脑袋,双手一阵痉挛,
雷鸣穿过指尖,卷走几根白发。
2015/12/24


北风


独一者的目光,刻出她的眉骨,
嘴角,一丝飘起的黑发,
裸露的右臂上扬,在影子中浮现。
我站在左前方,像一把用过多年的刀柄,
脱尽树皮,漆水,汗汁渗入其中,
加深樟木头原有的深黄。
你从熟练的刀法看出她对我的理解,
一种精确在鱼尾般的节奏中,
游过左耳垂上的一个小孔。
现在,我听见以前没有听清的呼喊,
羞色跑进她的脸颊,把一个人的壮丽,
抖出来,瞬间把一块石头,
溃击成海水。我泅渡在过去的时光,
把属于她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
全都捞上岸,关进铁窗,
每一根柱子都用惊涛铸成。
铁青的脸色,拒绝说出
一张素描纸变成石头的巫术:
惊慌消失,人就变成石头。
美,是北风从一块石头里面跑出来,
转过头,全方位切割出她的立面,侧面,
动态,保留蚕桑纹,
然后从眼底闪出,成为美的本身。
海浪停在她的胸前,留下一小部分
被目光加工成曲线,
她把孤独作为一块基石踩在脚下,
在喘息中接近死亡的一刻,
舒展成五个有力的指头。
我站在众多游客之中,背部隐隐发痛,
她们让夜色变得更加模糊,放荡。
你消失,旷野上一个雕像消失,
永久的沉默,把北风中的时光颗粒结成晶体,
无物停驻其中。她是众多,又是唯一。
一场无人知晓的单恋在透明中,
并不深刻,也不存在。
2015/12/25

1937,一场大火


误会把半边天空点燃,
星星不会被烧毁,它的光芒照亮远方一条小河,
祖母怀上父亲,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两只大耳朵立起,作为遗产传给我。
祖母的晚年什么也听不见,
父亲的眼睛迎风流泪,
我的天空被无数只蚊子侵占,
这些,都与一场战争无关,
只是见证:灾难埋在肉体深处。
一粒腐烂的种子扔进秕谷,
留下空壳,作为未来的一种形式,
你是另一场大火,更加糊涂,
在一座剧院被黑暗点燃。
敌人是风,屏幕和话筒,
他们日夜测试装在耳孔的两个音响,
钻进同一条秘道,消失,
我是永远扛着它们的义工,清洁工,修理工,
一个不合格的听众。
听出风中的炮弹没有方向,愤怒
搅浑它们的眼球,
弱者的呼喊没有对象,干枯的脸色,
把风与火迷住:毁灭被它的对象加速。
古城作为一个破落的世家子弟,衬托你的
外表更加高贵,内心更加放荡,
拒绝交易,因而更接近纯洁。
你内心的大火,不是火本身,
是一座城的余烬,点燃我,
走近一棵两个世纪的白蜡树。
冬天,抚摸他壮硕的裸体听见他把情欲,
注进北风体内,猛烈,有桂花的香味,
从你的发夹溢出,一阵哆嗦
散入经过此地的河水,你讨厌鸭绒棉袄。
它们身上的波浪被粗线,细纱和商人的精明
勒死,肢解成一个个木桶铁箍。
远离火盆的人,在树下伸胳膊摇腿,
作垂死挣扎,这棵树见证过他们的爷爷,奶奶
把夏日浓荫按倒在地发出一阵鸣叫,
嘴唇对着嘴唇,发出同样的声波。
它们探测出更远的鹿鸣,七月的流火,
此刻挖土机嘶哑的鼻息,
测出我的良知,与白腊树冠一样大,一样可怜。
它的同伴早已失去踪影,
它的孤独,三年前还有一个小园子那么大,
如今,只有一把伞大。
骤雨来临,风仍然可以钻进来,
不会是你,也不会是一个来自慕尼黑的工程师,
他的汉语讲得够标准,
类似钢筋水泥,不是我声音里夹带着的落叶与枯枝:
一座违章纪念馆,随时敞开。
2015/12/26

致荷索


我看见你的双鬓,像一双帆布手套,
搁在一辆事故车压弯的引擎盖上,
不能熄火!
疯狂在你脚下,是一双新买的鞋子。
奇迹是把最后一口气,
作为罗盘指针装进一个发黑的眼眶,
推断出巴黎的方向,
艾斯娜快撑不住了,她是一口气的守护神。
放下听筒的那一刻,你也是。
多少人一生无法穿越一个名词,
他们的真理是挤进电瓶车来到某座山巅,
喝下一瓶矿泉水,
而你,吞下一只煮烂的皮鞋踩住它的秃顶,
向新领空,致敬!
艾斯娜把这些保存在一块石头里,
那些模糊的红线,路标,河谷,
在另一个脑袋中炸开,精确是一块碎骨头,
堵死片库大门的镀金锁孔。
成功操过她的人,留下一双脚,
没有任何犹疑,任何响声,
比北风直接,彻底。
裤腿上的泥土和野花,抖在一张病床前,
它们压根儿没学过表演,
劣质碟片卡在长江中下游一台日本机器中,
一个中国女人把《出发》压在枕头下面,
随手把一双臭袜子扔向湘江,北去。
内心一张沉重的石门,微微开启,
我卡在一指宽的缝隙中,与感动无关,
可能是盗版,或灰尘,你说,
我不是诗人,只是一个陪诗人睡觉的女人。
证婚人停在一首诗的最后一行,
可能是一个不怎么高明的赤脚医生,
被一场慢性疾病拖入一个长镜头。
你们和我们,生活与镜像,
被一双脚区分开来:它们不会遗漏一个场景,
不会雇用替身,
不会在半路上唱《侏儒也是从小长大》,
不会分开,即使一只脚短了两公分,
另一只脚也会倾斜着创造出新的节奏,
让那些见鬼的配乐闭嘴,
并接受你的颁奖:作为收尸人,合格。
北风是一个脾气古怪的导演,
每年都会来到这里,拍摄同一部默片,
神圣作为主题。不见一个人影。
全是落叶。感动它们的不是一场大雪,
而是把自己哈出的一口气拉直,
一条发烫的小径!别人的一口热气,
抓在手上,那是一件旧夹克,
你说,外面的世界正押着和谐的韵,
而我心中,积雪未化。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 2017-5-2 21:32 )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3
卢辉︱评赏方文竹诗作:《周末,去了一趟北京图书馆》

原作:

周末,去了一趟北京图书馆
文/方文竹

那么多的食客会见古人 今人
那么多的坟墓 那么多的谎言
锁链和笛手
那么多的牙齿与我同咬一只樱桃
谁的汁液照亮了世界
谁的碑石旁放下我的一只新鞋
饥肠辘辘 我摸到了风衣内的方便面
馆前的鲜花照样盛开

这是春天 我的感动我的澎湃
图书馆是一句巨型语言
我在句法里摸到了刀尖
馆前的鲜花照样盛开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我只是一个走进图书馆的人
走进自己的证件
馆前的鲜花照样盛开

卢辉评赏:由“周末,去了一趟北京图书馆”而引发出的繁复与简单、驳杂与单纯、幻觉与现实、盛大与细小、荒诞与庄重、澎湃与肃静、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交锋与交织,这是何等交错纵横的“存在幻觉性”以及“幻觉的存在感”。按理,如此“负累”的意义担当本不适宜诗歌写作,偏偏是方文竹“在句法里摸到了刀尖”,看到“图书馆是一句巨型语言”,而敢在“谁的碑石旁放下我的一只新鞋”,并且从容的应对“照样盛开”的“馆前的鲜花”。我真的很佩服方文竹在“意义担当”的诗歌创作中,面对繁复与简单、驳杂与单纯、幻觉与现实、盛大与细小、荒诞与庄重、澎湃与肃静、历史与现实交织而成的“深图景”,能如此从容的掀开一层层的“有机”世态,能像“饥肠辘辘 我摸到了风衣内的方便面”那样,把极简的物态放到“意义担当”中去掂量,这种“重新回收”极简物态并把它置身于繁复之中的“逆袭”之举,凭借图书馆这个特定的繁复“载体”,无形中让我们平添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旷世慨叹,这也正是《周末,去了一趟北京图书馆》的魅力所在。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5-4 07:55)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4
霜扣儿︱他怀揣悬崖,独享骏马与春花——王跃强诗歌印象

倘若一个人的思想是一只熔炉,这个人能够在柴米油盐日复夜地煅造或磨折中,有意剔下世俗的烟火,把沉淀下来的思索叫做铁,那么这个人的形象就可以在王跃强的诗歌中找到了。这个人的诗意与诗情,也便在他纷繁而又绝不凌乱的诗行里,站起了极具感召力的诗魂。

我并不能以十分明晰的思维,来清楚解构一个书写奇特纵横之诗的诗人,看清他内心究竟贮存着多少天风海雨,竟使在诗歌这个感性的载体上,层层推进了壮志与温情,并提炼升华了生年诸多拷问、爱恋与烦忧。我只知道,一个诗人如果能够自如摆放文字筋骨,在创作过程中,恰到好处地拿捏他心头的雷霆与碎雨上的飘萍,使之各安其位,各得其所,生成完整又独特的诗篇,那么他的诗歌必然有令人砰然心动并伫立回首的功能。不必强问这样的诗歌有多少醍醐灌顶的力量——使读者倍感有福的,其实只是那份遥迢呼和的相知与深切懂得的悸动。

这几年写了一些字,也读了一些别人的诗歌。诗坛的律动如此快速,诗歌的潮起也如过江之鲫,使人真正读得进去并稍有记忆的文字,其实越发不多了——我相信这是所有人的同感。正如眼见繁花,而难辩那香气到底缘自于哪一朵。

在读王跃强的《我的鹰是一块飞翔的铁》时,正是黑龙江的冷春之夜。窗外是阴黑的天,室内是停了供热的微寒。这个时候的人心是需要外力来添加温度的——以此来暖一暖无赖流年:

《我的鹰是一块飞翔的铁》

我不想让那鹰做的悬崖破碎
一瞬间变矮
我要看它从天空抓来云朵
让那一团团白露出刃来
我的鹰一生热爱高处不胜的寒
从不用利爪划伤一点点蔚蓝
我的鹰是一块飞翔的铁
眼里燃烧着尖锐的火焰
熄灭是雷声砸断闪电的事
我的鹰,是龙卷风的朋友
可以将大海推上天空
它的翅膀,是一只巨大的火凤凰
伟大的诗人,痛苦的灿烂
盘旋在它的倒影中,浑身是雪的高山
在滚滚落日中扶直了仰望一
我的鹰,是铁打的男人铁打的硬
它只与石头结亲,不与任何一条河流私奔
它站在悬崖,悬崖就会勒马
它站在云上,云就会把泪水拧干
甩掉黑色的湿夜和灰色的枯梦
我的鹰,真是一块飞翔的铁
它分开了身后蛇皮一样的阴影
我看见的是一块,真正的天空

与其说这是一首诗,不如说是一幅诗人的自画像。线条刚硬,背影与前途都海阔天空,又略有渺渺苍茫。这里的鹰可以是诗人那颗执著的心,也可以是诗人心头那股百折不屈亦不从的志气,更可以是诗人俯仰天地的一份慷慨豪情。不必以意象奇崛来解说,也不必把它放在理论的套子里去一行一行分析。一首令人过目不忘的诗,首先具备的一定是它独特的情志所带来的吸引,其次一定是它内在的韵律在不可抑制地喷涌,读者才能够在第一时间没有丝毫防备地感染、跟随、进入,最终与诗人的每字每句融合,从中获得“仿佛是我,仿佛我就是那样的”的阅读体验。“我的鹰一生热爱高处不胜的寒”——这是一种怎样的坚持与无畏?这一句我反复读过多遍,每一遍都给我留下了英雄系马持剑江边的磅礴之气,这样的气势确实能够降伏“伟大的诗人,痛苦的灿烂/盘旋在它的倒影中,浑身是雪的高山”,能够从中瞄到已远走的古道热血,甚至想顺着它的气场逃离物质时空,走到诗人真实的心境当中去。说到心境,便油然想到李白的《关山月》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跃强的这一只鹰正飞在那份深广与辽阔之中。

读过这首诗,仿佛雨远了,血又热了,仿佛人生在断行处,又生出了新的芽苗。文字给予读者的心理扶助,就是这样直接而迅速,谁也不能阻挡。

高山无流水,则孤。草原无花动,则苦。
转过一阵风起云涌的天空,就到了一间吹送轻缓晚风的草庐。
这间草庐搭建在一首名为《一朵花打碎了,露珠依然晶莹》的诗中:

一只鸟儿转身时
天空中有条裂缝在私奔

一枚落叶飘落时
大地刚被叫醒了半个时辰

一片白云髙叫时
悬崖挂出了溪水的响声

一个僧人扫雪时
寺院的钟声抱着清霜响了

一朵花打碎时
露珠依然在黎明的额头晶莹

笔触纤细而不失深刻,表达灵动而不失谦和。短短十行诗,给出了天空的裂缝,而无撕心之疼;给出了落叶飘落,而无凋零之悲;给出了白云高叫,而无尖声剌耳;给出了僧人扫雪,而无冬寒之迫;给出了一朵花被打碎,而无悲怆啼哭。

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呢?就是生于天地之间,看黑白,知黑里有白,白里有黑,相辅相成方能阴阳和合。消涨与得失不在眼见,而在哲辫之中。万物恒生恒灭,无常的是人心,不是眼前的象与相。这首小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举重若轻,从人生的终极灰败处捧出明了与释然来。说到明了与释然,多数人必会把它与参读佛陀教义、下定决心面壁苦思、坚持素食布衣及择日放生施善有关。长修生此,获福来世,懂得业报果报,方能看破红尘。随着年纪的添加,生离死别的增多,我倒是越发觉得与其强究这一场生世为人的最终意义,寄望不知在何处等候的来生,不如只提取当下的苦与甜——苦便哭吧,甜便乐吧,无苦无甜的时候就慢慢走吧。菩提无主,红尘这两个字本来就是一个看似包罗万象实则又不能一一落实于任何事物的泡影,何来看破呢?实不如学学王跃强的态度——打开心灵的七窍,轻手轻脚地走到事物的身后去,挑捡喜欢的值得颂唱的部份出来,以安慰鼓励那些正面的无望与悲苦。也不必一件件细细说透,也不必事事强求始终,好好的任一些破绽来去,明日醒来,自然有另一番云日在天空——没有任何一种痕迹能抵挡淡然而怡然的态度,哪怕已成了茧,也会因遗忘,而渐渐消失在风中。

一朵花打碎时
露珠依然在黎明的额头晶莹

——再读这两句,我相信已经有人愿意成为这滴露珠,端坐枝头,并随它宛转着,化做了熏然的春风。

春风何处去呢?现在我就披着它,来看王跃强的另一首诗——

《我的骨头是寂静的》

我拥有的世界过于喧嚣
一些洁净的词语总是绕道而行
没有人告诉我,也没有人用手
为我捞出大海的蓝,花开的鲜
每一次逆风行走,都雷声滚滚
身后的影子,被高分贝的时间收走
就连一场细雨落下的傍晚
黄昏也说着半明半暗的话语
这使我潮湿的一生无法安宁
我没有拥有过真实的寂静
却喜欢躲在草丛,把月光,把虫鸣,把星座
从一个夜晚移到另一个夜晚
黎明敲响寺院的钟声时
我又愧对了花瓣上安家的露珠
辜负了山岗上等着天亮的太阳
路走过了还是路,水流尽了还是水
所有的声响都偏离了原来的轨道
我的泪找不到一张能挂住的脸
爱是寂静的,忧伤是寂静的
梦在醒时是寂静的,闪电在哭时是寂静的
我的骨头是寂静的,血液涨一万次潮
也听不到它们互相撞击的声音

——真的是寂静的吗?
不是寂静。只是不说,只是不知说与谁,只是觉得不必说。
这是一个诗人明白了自己内心所渴求的东西是什么,更明白在这茫茫人海根本不容易得到满意的相应时,所采取的一种防御式的保护。也是一个诗人,站在窗前,面对无休止的喧嚣时,所发出的一声长长叹息。他保护的是什么呢?是清净灵魂上的一朵初生的小花,不受名利俗世的沾染;是临渊掬水时,欣喜地望到水底有一两座安宁的青山;也是持茶向晚时,他的眼睛能看到干净的,有形的一缕风,正吹向或葱绿或金黄的原野——这一切都是自然朴实的,原汁原味的,不要闪烁迷乱的霓虹,更不要有金银掺杂。这时的世界是流水的,是白雪的,是清雨与修竹的,也是诗人的本心。

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日升月落,浮沉无计。诗人说“我没有拥有过真实的寂静/却喜欢躲在草丛,把月光,把虫鸣,把星座/从一个夜晚移到另一个夜晚”——这真是另辟蹊径的救赎啊。他为了拥有寂静,而在字面的月光虫鸣里不辞疲惫地奔波着,令人细思起来,真是不胜唏嘘。奔来走去,走到了哪里?看看这结尾吧——

我的泪找不到一张能挂住的脸
爱是寂静的,忧伤是寂静的
梦在醒时是寂静的,闪电在哭时是寂静的
我的骨头是寂静的,血液涨一万次潮
也听不到它们互相撞击的声音


他无言了。如没有找到长空的大雁,如没有找到雪泥的飞鸿。“我的骨头是寂静的/血液涨潮一万次,也听不到它们互相撞击的声音”——这是什么样的凄清啊!这又是什么样的寂寥啊!真正懂得他的人也会接着说——这是怎样难求难得的高洁啊!

长风吹歌,相和者少。读这首诗的另一个感觉是,我忽然就站在了一道无际的长岸边,握着诗中那根寂静的骨头,一路走到了人海之外的王跃强的精神世界,并在他独对月光的背影旁,体味了既萧索又浩大的铁马冰河。他想要的疆域里,也许也有我的一份渴求,与孤独。

我永远相信,一个诗人的诗就是他心灵的面目,思想的构图,也是他灵魂的反光镜。我也永远相信一个诗人的诗就是他的心志、情怀、品性与德行的综合展示。苦难与疼痛并非都要撕心裂肺才能表达,反省与揭示也并不一定要活生生,血淋淋地描写。像王跃强这样真正诗性的展现,才是一个诗人该珍重与具备的。在诗坛中,我没有能力对林林总总的人事进行有建设性的总结与评议,但我始终坚持一个表述原则,便是:写诗的人,首要的事,是敬畏文字,不可随意弄污了母语。做不到这一点,枉称诗人。

余光中先生说:“知性要言之有物,持之成理,感性要言之有情,味之得境”。虽然是针对散文而言,但一样适用于诗歌。在写作上王跃强无疑是做到了。近二年来,他诗情满溢,出品很快很多,全面呈现了他在文字运用中自出机杼,把汉语变得更为繁富的特点。在表意、叙事、绘景、抒情方面,也有更加成熟与精彩纷呈的表现,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从他写诗,离开诗经商,到再回归诗的人生经历来看,无论哪一首,我想都一定贯穿了他刀头试血的勇气与横琴待鹤的美意。既然如此,他以后的诗歌之路也必然能够给生活的体会提温,给生命的色彩提亮,在越来越丰富的人生内容上空,架起彩虹。

诗歌的价值落在这个环节上,已是最好的结局。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 2017-5-4 09:58)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5
岳维栋︱诗歌的意境营造和读者的再创作——宋媛媛作品《山鬼》赏析

原作:

  山鬼
文/宋媛媛

流不尽的东风穿堂入户
襦裙敞开了明亮的雪花白
湖泊里是一捧晕开的泪
他希望我完成一次迁徙

山里缺少光明
我便用火燃烧自己的身体
像一把柴火
无惧无畏

汤水里冒着蚀骨的热气
窗灯里含着寒风的殷勤
呜呼!呜呼
日子算是到了头
最后一刻,灵魂附了体

我依稀是记起来了
一千六百年前,春草长成妄想
我本是一个皇后
在呼吸微弱成了一抹游丝时
木床吱吱呀呀唱起了歌

“我亲爱的哥哥,莫急
妹妹正在归来的路上”......

        如果把诗歌按好懂和不好懂来分类的话,今天我们要读的这组诗是要归为不好懂这一类的。是的,这是我对宋媛媛的诗歌的简单定位——难懂。但是,难懂不是生涩,不是隐晦,而是由作品本身的高度和门槛决定的。读媛媛的诗,是需要一定文化积累和文学素养的。这就好比吃鱼一样,没有吃过鱼的人,是不知道鱼身上有刺的,只有吃过很多鱼的人,才知道怎样从各种鱼身上剔出鲜美的鱼肉来的,也不管鱼换成怎样的做法,他都有这个生活经验来享受美食。所以阅读和理解一首诗,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屈原有一首诗《山鬼》,这是一个可以和《聊斋》中的鬼怪传奇相媲美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段人鬼恋,也有一段感情债。无独有偶,宋媛媛也有一首《山鬼》,我无意拿媛媛和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来做比较,但在经典面前,这是一种不自觉的联想,这种不自觉的联想导致的后果就是——印象深刻。我们可能会带着屈原的故事情境来读媛媛的《山鬼》,但作者也许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她开头就写道:

流不尽的东风穿堂入户

        直接把读者从屈原的山中拉回到庭院、堂屋,完成了第一步场景的设定。如此,更引发了读者的兴趣,山鬼不在山中,来到庭院、房中是为了什么。于是,下文有了解释:

湖泊里是一捧晕开的泪
他希望我完成一次迁徙

        湖光荡漾的泪水,这是何等的悲伤,山鬼是否在留恋人间?这似乎已是不言而喻,更何况,还有“他”的希望,至此,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结论了,这首诗将讲述一个鬼怪爱情故事。
      场景的设定和山鬼的“山”怎样才能联系起来呢?那么请看,有一段山路,铺陈开来了:

山里缺少光明
我便用火燃烧自己的身体
像一把柴火
无畏无惧

        山鬼奔走在崎岖而漆黑的路上,但这不足以阻挡赴约的脚步,相反,一股豪情和决然之情从身体中喷薄而出,甚至如火苗般跳跃和燃烧,这是一种不计代价的爱和向往。此刻,更有一种更广义的爱蕴含其中了,即是对黑暗的痛恨和对光明的向往,这是另一种意义的蜡炬成灰,是对爱好和理想的奋不顾身的追求。
        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完成了诗以言志的诉求,接下来更是跳跃性的再次变换场景,来了屋里:

汤水里冒着蚀骨的热气
窗灯里含着寒风的殷勤
呜呼!呜呼
日子算是到了头
最后一刻,灵魂附了体

        这种跳跃性,避免了冗长的赘述,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山鬼经受了怎样的灼烧身体的痛苦,才来到了相会的地方。此处没有久别重逢的相拥,也没有喜极而泣,相反却是冷静的看着一碗汤,于窗外冒着一场寒风的踌躇不前,继而是才是悲鸣,柔肠寸断的在一具久侯的尸身上附体。
鬼怪的传说,应当是惊悚的,如果说前面的铺陈只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和深入,那么,从山鬼附体开始,这首诗的奇特之处——魔幻,终于开始了:

一千六百年前,春草长成妄想
我本是一个皇后

        这是一个故事中的故事,是一个画中画的效果。不得不说,作者在创作构思中的精巧和故事结构设计的别裁用心。同样是在此处,这个故事又戛然而止了,画风一转:
木床吱吱呀呀唱起了歌

        本以为这将是一个花好月圆的结局,山鬼赴约,借尸还魂,所有情节的设定都在引导读者,其实这是只是一个开始,还魂后的皇后又引出了一段故事:

“我亲爱的哥哥,莫急
妹妹正在归来的路上”......

        意犹未尽地设置悬念,画中画的画中画,但作者确实娓娓道来,读来完全没有违和感,讲述完成的同时,留下了新的思考。
那么,我们再回到本文开始提到的“难懂”,用这个词来定义这首诗,似乎又不太妥当了。但是,诗歌中那些天然存在的缝隙或者作者有意无意设置的障碍,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每个人都能在跳跃的分行中读到自己的影子,并以此来揣测作者的心境和意图,这是阅读者再一次的创作和体会过程,这也是一首诗的灵魂所在。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5-3 17:24 )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6
雨无正︱浅析林徽因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原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文/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选自《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候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1985)等。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

对此,其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这首诗歌从形式上保持了新月派一贯的风格,每一段结尾押韵,段中部分有的句子韵脚上模仿了西方格律诗歌中的换韵形式ABA、ACA ,不过林徽因这首诗歌在音步与节奏上相对自由,并未模仿西方格律诗歌的音步,而即使在韵脚上采取了换韵形式,这种换韵也不属于任何一种固定形式的西方格律诗歌,因而其属于林徽因对于西方诗歌格律借鉴与中文现代诗歌形式的再创造,由于具有相对整齐的韵脚,因而诗歌具有一定的音乐性,但在句子结构上又是相对自由的,所以诗歌并未因迁就格律而使得内容表达受到束缚,整体来说十分流畅自然
这表现出林徽因高度诗歌修辞水品与文学创造力。

就诗歌整体内容来说,是抽象表达对一种正面情感的歌颂,因采取了第二人称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而虚化了所要表现的客体特征,因而难以判断要歌颂的情感具体属于哪个现实对象。虽然有各种猜测认为这首诗歌有可能是林徽因歌颂徐志摩,或者歌颂儿子带给他的亲情,不过这些都并无切实的根据。如果抛开林徽因的身份不谈,作为一个普通的诗歌创作者,以抽象的手法将一种正面的情感提炼出来,而将现实中与这种情感相关的线索和背景进行虚化,在这首诗歌中做得是十分成功的。这样使得这种正面的情感成为一种纯粹意义上的情感,而不必依附于某一个具体的人,进而提高了诗歌的情感高度与广义价值。

在这首诗歌中这种虚化背景而突出情感中的闪光点的手法使得诗歌精神性大大提高了,而同时在林徽因这首诗歌中大量运用的手法,还在于各个不同角度对同一主题的侧面修辞:

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林徽因在诗歌中并未言明这种情感具体是什么,但以现实中的多个物象对其进行了类比定义,这些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物象的给与的描述,使得物象本身从现实中抽离出来而具有了概念上的抽象性。

读者不可能从相互不同的物象当中将情感固定在某一特定客体上,但可以通过物象共同特征的思索而找到其中的相似之处,这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既朦胧又含蓄,更具美学效果。

而作者在诗歌中通过不断对同一主题的排比描述,使得诗歌的修辞效果产生一定的递进增强的作用,对于主题的表现因而不断得到层层推进,在诗歌末尾,与诗歌第一句出现前后呼应的一个句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而这一句同时又作为诗歌标题出现,这样就使得诗歌前后形成一个回旋结构,在修辞达到高潮的同时结束,而以此作为核心句子,突出了作为标题的诗歌主题。

这样丰富的技巧运用在新月派诗歌当中也是不多见的,而将所有的技巧运用得不留痕迹,毫无生涩之感,是林徽因诗歌修辞手法高超的体现。

林徽因没有拘泥于中西方的诗歌形式而根据内容需要有所创新,综合运用现代文学的各种技巧融入诗歌表现之中,这除了需要学养,更需要高度的文学理论研究与创新能力,这一点在林徽因这首诗歌中有所体现。

不过如此复杂的诗歌修辞手法的运用,对于读者而言反而难以让读者直观的体会到,越是不留痕迹的精妙之作,在表面上越是表现自然而难以察觉技巧特征的。

这使得这首诗歌长期以来被作为一般性的抒情作品而被传播,这实际上掩盖了这首作品的文学价值。诗歌的阅读跟观赏武术表演差不多,是需要对手的,三脚猫的花拳绣腿跟真正具有内力的大家,在表面上看起来可能差不多,但花拳绣腿的作品经不起解析,内里缺乏值得深入研究的要素。

而林徽因这首作品只有经过深入的解析,才能将作品全部的价值挖掘出来,这使得这首作品无愧于经典之作。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7-5-5 15:11)
具体网址: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orderby%3Ddatelin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6 21:2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