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诗经》199期: 〖台湾诗歌周〗鴻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我们以微博的方式影响中国诗歌
     《新诗经》不只是为了经典,而是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盛典。榜单里亦不全是榜样,记载与见证于此,评说与取舍在人。新诗经分三个榜:致敬榜,封神榜,新锐榜,每日三榜推三个诗人,2012年计推1000多个诗人,给中国诗人在微博来个集中的巡礼。
      ◎《新诗经》主页http://t.qq.com/ws782108107

新诗经:
#新诗经##封神榜#199期【鸿鸿】《流亡》。鸿鸿,1964年生于台湾。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现在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任教。曾获时报文学奖及联合报文学奖新诗首奖、2008年度诗人奖、南瀛文学奖杰出奖。曾任《现代诗》《现在诗》主编,现任《卫生纸诗刊+》主编。2004 年起任台北诗歌节策展人。



高世现:
#诗歌日# 【鸿鸿】 2101:诗歌日是针对《新诗经》而设的一个诗歌节日,它是对当天《新诗经》所推介的诗人作更全面的回顾、解读、展示

















………………………………………………………………………………………………

[鴻鴻簡歷]
鴻鴻,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出版有詩集《女孩馬力與壁拔少年》等五種,及散文、小說、劇本、劇評集等多種。曾擔任三十餘齣劇場、歌劇、及舞蹈之導演。現為「黑眼睛文化」及「黑眼睛跨劇團」負責人,並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教職。電影導演作品有《3橘之戀》、《人間喜劇》、《空中花園》、《穿牆人》等,紀錄片有《有人只在快樂的時候跳舞》等。曾為唐山出版社主編【當代經典劇作譯叢】系列20冊,現以《衛生紙詩刊+》繼續當代劇本的發掘與刊登。
………………………………………………………………………………………………






作者:鸿鸿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今在的,昔在的,永在的。
                 ──《新约》启示录

  我是树
  我是树干
  我是枝条
  我是叶子
  我是树浆
  我是果实
  我是树皮
  我是树根
  我是走不出去的迷宫年轮。

  我是树
  我是儿童的玩具
  我是桌
  我是椅
  我是信纸
  我是铅笔
  我是橡皮
  我是龙盘踞在大庙屋顶
  我是神像静坐于每家客厅
  我是球棒
  我是相框
  我是床铺
  我是每个人死后
  都要躺进去的那副棺木。

  我是树
  我是窗外的风景
  我是下雨时的伞
  我是伞下的恋情
  我是铅笔在信纸上
  写了又擦掉的思念
  我是陀螺和木剑
  敲打出每个不同的童年
  我是球棒击出的球一去不返
  我是床上作过的梦流逝转换
  我是相框内留不住的情怀过往
  我是庙堂里无人答问的祈祷哀伤
  我是永远的生命禁锢于祖先神牌
  我是无形的死亡不需要棺材装载
  我是切齿的恨
  我是深沉的爱
  我是伤口流渗的浆汁泪水
  我是干对枝、枝对叶的热切期待
  我是果实,在你走过的身后掉落
  我是歌声在四季轮替的风中沉埋
  我是紧抓住全片泥土的占有欲望
  我是将整座地球拉向太空的努力生长
  我是黑暗
  我是光亮
  我是颜色
  我是速度
  我是通向无尽虚空的道路
  我是树。

给逃亡者的恰恰
作者:鸿鸿

  在这样寒冷的夜晚,夜色多迷
  人,只有落叶
  落叶敲响地面,老鼠
  窜过广场,当
  守卫的人还没换班
  梦呓的人还没起床
  逃亡的人还没回来
  思念的人还在等待,还没
  等到的信,还没
  找到的人,如果在这样
  迷人的夜晚,是谁的热泪
  把嫩草烫伤?是谁的小刀
  掉落独木桥下?两个陌生人
  在黑暗中靠近
  又分开。一通
  打不出去的电话,一座未完成的
  高塔,一首
  唱不完全的歌
  到不了
  你的后窗

  如果在这样的夜晚
  一个逃亡者迷失了
  他会找到你吗?
  你会咳嗽着起身
  收留他吗?
  你会赶开老鼠
  把存粮拿给他吗?
  你会你会
  让他睡在屋檐下吗?
  你会听他把歌唱完
  而不感伤吗?
  迷人的夜色,如果如果
  你在黎明醒来,院中的叶子
  仍在落,你发现一切不过是
  一个梦,只除了
  檐下的血迹……是的
  一切都只是一个
  梦如果
  这样寒冷的夜晚,如果这样的寒冷
  终于过完

分离的世界
作者:鸿鸿

  镇日坐在楼顶张望烟云
  用塑胶长尺敲击攀上窗沿的成排手指
  看它们黝黑粗短的样子就准知道
  又是那些转世的水妖

  彻夜地下水道虎虎奔行
  抡刀挥砍入侵信吊在洞口的半截身子
  透出天空方才发现
  原来外面已不知下了多久大雨

  带着拔过牙的隐痛在垃圾飞卷的大街遇到儿时暗恋的女生
  长辫依旧挽在肩前
  我知,她已死去多年
  然而她不是前来表征超越或沟通仍存在这时代
  真的……而只是巧合
  而只是一阵错愕,又支吾难言
  且长夜将尽,来不及选择
  狂喜或悲泣,来不及
  交换地址她就已仓猝消失

写给诺诺的童话诗
作者:鸿鸿

    ·小红帽

  我敲开祖母家的门
  大野狼躺在床上
  穿着祖母的睡衣
  怎么办
  他吃坏肚子了
  只有小野狼照顾他

  小野狼真可爱
  我和他一起玩

    ·看家的羊儿

  访客把脚伸进门缝
  “不对呀,妈妈的脚上没有爪子”
  但她开始述说如何遇上巫婆
  把她变成野狼的模样
  年老总是带给人出奇的改变与悲伤
  唠叨埋怨
  正像我们的妈妈
  我们就放她进来了

    ·白雪公主

  我们日夜为她祈祷看守
  愿以生命换取她的欢乐
  还是没办法使她复活

  而只要
  任何一个王子骑着白马来
  就可以吻她并且把她带走

  每个女孩出嫁的时候
  父母都会重新想起白雪公主
  还有七矮人的故事

    ·灰姑娘

  不要惋惜你失去的一切
  那些花朵和岁月
  不要惋惜你金色的马车变成南瓜
  总有些东西时时在向你告别

  不要害怕丑陋与完美互相迁易
  那些消逝了的不会被永远忘记
  等到有一天谁握着玻璃鞋前来找寻
  那就是你的王子──他将带回你珍爱的过去

    ·龟兔赛跑

  当我自草丛里起身
  上路
  你已经在终点的树荫下睡着了

  反正每次比赛中
  总是有人跑得快
  有人跑得慢
  总是有人先后抵达目标
  有人要睡觉

  而我先睡着了
  我喜欢睡饱了继续跑
  这只是一种
  生活的方式
  无论多快多慢
  多早多晚
  总是会跑到
  而当你睡着时
  梦见我刚才所梦见的
  我也已经悄悄来到了

    ·睡美人

  我早就了解那禁锢的意义
  早就了解
  百年的沉睡
  我等候的是你

  我看着你出生
  成长
  看着你如何听闻传说
  毅然前来寻访
  我仔细地看
  这一切
  多难

  但我终于将你等到
  虽然你我从未相遇
  虽然我的衣着举止
  已经不合时宜

  当你轻轻吻我
  再也没有障碍不能消除
  我感谢命运之神的诅咒
  纺车针的烈毒
  一切都将通过时间的试炼
  化作此刻射入城堡的金线
  使你我的相聚
  成为世上守望者的证言

招秋魂
作者:鸿鸿
   秋心如海复如潮
   但有秋魂不可招
     ──龚自珍

  死时她还是个少女。
  只因早婚,才迅速被人忘记。
  生了一个孩子,换了更大的浴室
  她的生活越过越单薄,越像是一柄
  锋利的小刀。

  这些在她死后才出现:
  碎花发夹,木制相框,亲爱的姊姊
  从远方寄来的信件。
  洗净的枕套晒在阳台
  看不出泪水的印痕。
  同学,情敌,孩子,母亲,一同望见
  那英挺微笑的丈夫翩然现身
  她的一生才完整。

  前一天床脚突然塌陷,丈夫的那一边,
  奇怪,因为她睡得多。
  这些日子她就倚靠在一座
  蛀虫的窝巢
  床垮了,蛀虫要往哪儿躲?
  她又认床。想到换床就翻一次身。
  孩子在睡。小声。

  很久了,没有任何东西可供寻找
  直到她开始寻找睡眠。
  她走进浴室,卸下
  自己的手,冲洗干净
  然后是头,乳房,脚
  优雅,熟练,美丽,充满怜惜
  像一个死去已久的女鬼
  也许她确实死去已久
  然则,什么样的鬼魂
  淌下的泪水仍然温热如昔?

  丈夫不耐烦时终于闯进浴室
  一面撒尿,一面看着满地支离的碎片
  像一首歌等待拼凑成形
  但他如此草率,粗心,以致全盘错置
  却无人察觉……那些武断的伤痕
  遂被轻易理解成命运的图谶。
  他抱来孩子
  开启她多年前的诗文,企图截选
  一则自疚的遗言:
  “人生有无限的自由,
  可以选择,可以改变……”
  人生有无限的自由
  可是在乎的只有一点点

黑眼睛
作者:鸿鸿

  光亮的宴会中唯独你是那样的黑
  衣裙修长如一匹暗影在沙发上
  短发静垂,连笑声也不能揭起些微
  只有眼睛振翅欲飞,而那明澈的黑
  是最精心的配色师也搭配不来的

  光亮的时间中唯独你经过的一段是那样的黑
  掩盖住回旋浮动的物质之流
  美丽无须恣长,谣言安定如石头
  只有风,穿过宴风的风敢挑逗你的黑并将之吹散
  你们谈论着星座,距离,刚上映的电影,缺席的来宾
  每有迟到者加入,便全体重新介绍一回
  而每一回
  众人的眼在你身上滑过,像滑过一片
  柔软的草地,黑,而有着难测的坡度
  然后又谈起星座,异国,老电影,越来越远的距离……
  然后,又来了新的客人,将蜡烛吹灭,说
  开始下了雨
         当你
  回家,踩着钢琴声如雨滴
  邻巷的狗突然狂吠不已──它只看见
  一顶碎花小伞
  在半空飘过
  空气饱蓄初夏的七里香
  如泪珠将落。
  你停了好久,在家门口
  没有掏出钥匙,没有转身
  没有星座可以测知
  此刻你在想些什么;
  当往事被无知的猛狗驱赶着
  自你眼中飞起
  在深沉的夜空之中
  它们显得多么稚弱啊
  如同花朵,而且
  耀眼
  如一群敞开的窗户

赋别·一九九三
作者:鸿鸿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
  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

  路并不显得太窄,只是
  依指示必须单行
  即使暂停,后方的车灯
  也会催人前进。
  当我的车转弯离去
  想你已用第一把钥匙
  打开信箱
  第二把钥匙
  打开铁栅
  第三把
  打开了木门──
  小猫没有碰翻杯子吗
  椅子没有离开原位吗
  指针还在卖力推磨吗
  答录机没有因失眠而埋怨吗
  电脑学会说“我爱你”了吗
  雨飘湿了空白的信纸吗

  在关窗前,如果你探头
  会不会望见我的车尾
  正从转角隐没?
  我听见你把提琴
  从音箱中释放
  把水从莲蓬头
  把光从灯泡
  释放出来的声音
  我沿着熟悉的
  音乐
  气味
  温度
  左弯右转,一路单行
  直到发现自己又
  停在你家门口
  从这里仰望
  你在悬崖上
  梦见天堂。
  我痛苦地承受
  这美妙的一刻
  前方静立的小牛
  转头看我
  仿佛沉睡的时间突然醒来
  一片云移动……
  一辆车尾随而至
  我转头,看不清
  驾车人的脸,只有再一次
  换档前进。
  引擎骤怒,像要摧杀任何拦路的幻影。
  下一个巷口,也许我该
  转向,逆行,违规,冒险,才可能
  真正离开你的梦境。

一滴果汁滴落
作者:鸿鸿

  一滴果汁滴落在
  我正在读的诗上
  我没有立即擦拭;
  慢慢晕开了
  这一行的气味,韵律,情绪绵长。
  一滴果汁滴落,落在
  一位远方诗人新成的诗作,
  他曾在无知的年少下放
  到更远的远方做锅炉工、煤炉工、车间操作
  在那儿认识了漂鸟草叶和只存在梦里的姑娘
  入狱,平反,突然又被派去管理仓库,投闲置散
  这一切都没有人在意;
  四十七岁的某一天,窗外的樱花开了
  他想起幼年的小巷,通往那
  内心幽深尽头的海洋,记忆阳光一样射入
  墙面的涂鸦,多么像一首精心安排的诗,乘风
  飞过
  海洋,降落在我的书桌上
  我喝着果汁,心不在焉地
  等着夏天过去。童年的夏季
  我偷过母亲的钱筒打过哥哥欺骗过老师
  长大后的某一天,忽然发现自己还爱着一个以上的女子,于是开始写诗
  长大后的哥哥教我,喝完铝箔包
  要把它压扁,减少地球负荷的垃圾
  也算是救赎人类的罪恶吧
  我顺手一挤,一滴残余的果汁
  溅落在诗人的小巷里。  一滴
  果汁,谁知道它来自
  遥远的南非还是哪里?它在果园内
  听不见外面的示威,抗争,歧视,也没有人在意过
  这么一颗阴暗的果子。
  它无所谓地生长
  无所谓地被挤压封藏
  又无所谓地
  滴落;
  或是满怀盼望地成长
  痛楚地被挤压,而后
  忧伤地滴落──
  没错,这些不过是诗人任意的猜测
  我们无以凭藉
  只有它最后的芬芳
  和颜色,鲜明
  鹅黄,凝固在一首诗上
  当手轻抚,光滑的纸面
  完全无法显示它和那些字迹的存在
  然而又如此触目,仿佛
  为了证明回忆的坚定,饱满
  香馥,甚至带有甜意
  没有人会误会
  它是一滴泪水。


翻译的女人
作者:鸿鸿

  死去的女人在花园里
  奋笔疾书
  蝴蝶从纸上飞起

  其实她做的只是翻译
  这工作类似间谍,必须大胆,冷静,隐密
  像如影随形的死神无坚不摧无微不至
  唯有禁令,禁令无法翻译
  翻译就是开启
  第一个房间是古老沉重的家长
  第二个房间是珠玉金银和水晶器皿
  第三个房间是圆形环绕着铜镜
  第四个房间是马鞍,锁链,猎枪,皮鞭……
  她一阵晕眩
  垂下钥匙
  更别提那被禁止的最后一个房间

  在花园里翻译
  总比站在甲板上亲临滔天巨浪要好
  免得遭遇海盗,被丢进舱房
  还得忍受前面一千个女人留在床褥中的汗渍涕泪
  总比上菜市场
  听些别家丈夫的偷情流言要好
  总比上舞厅跳舞要好
  那些注视的目光
  不知哪一支箭尖有毒
  总比打开下一个房间总比
  打开电视
  看那些体面人士侃侃而谈表演微笑要好
  至少她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必须趁丈夫不在的时候
  赶快把书译完
  留下一件遗憾的事是多么难堪

  他站在树荫里看她已经很久了
  看着爱情的最后一点余温在纸上留下灰烬
  她还来不及发现
  他有过的那么多女人就死了
  来不及等到冬天
  把她们折成木炭塞进暖炉令满室生香
  他多想把木炭塞进她体内
  让她燃烧

  然而她是多么冷静
  专心致志
  完全没意识到天已经黑了
  是的,书还有这么厚
  而翻译是一件多么需要冷静的工作。

花莲赞美诗
作者:鸿鸿

  感谢上帝赐予我们不配享有的事物:
  花莲的山。夏天傍晚七点的蓝。
  深沉的睡眠。时速100公里急转
  所见倾斜的海面。爱
  与罪。 的不义。
  你的美。


作者:鸿鸿

  如何测知夏末渐次升起的凉意?
  当在第二层薄被之上,再加一条
  蓝色的被巾,若再加一条
  就当是鲜黄的
  这样刚好,够温暖也够美丽。

  就这么决定了生的方式,选择着
  一碗面,或一盘烤虾,一朵花
  或一个安分的吻,热咖啡
  或冰红茶,爽一次约
  或回一通电话,准时睡觉
  或七航妖岛,听一首歌
  或它的反面──决定暗处的精灵
  要不要让它出现。这有什么不同?
  如果将一枚铜板
  抛向空中

  而不将它接住:这也成为
  一项选择而无可避免

  如此决定了生的方式,让风格的选取
  取代生之本质。如同君王,向犹豫的自己
  发号施令,果断,英明
  而唯一的要求,只有
  不许回头

  不许回头望向渡来的彼岸
  纵使那儿繁花似锦
  不许回头目送飘坠的钮扣
  纵使风已吹散衣襟
  不许回头拭泪或轻声呼唤
  纵使遗失的幼兽已攀上窗棂
  不许掀开被单,离开床
  纵使记忆有一片渴望阳光的肌肤

  在热病来袭之前
  我做着决定。一层层
  盖好了生之床褥。
  生,无非是死的迟延。

最后晚餐
作者:鸿鸿

  我攒紧拳头
  不让手心的伤口提早迸裂

  没有人忍心说出,你持烟的手指
  已经交叉成十字

  啊,我心中有一片月光
  照着你将复活的果园

  无神论者端来的米饭,汤,菜,佐料都如此甘美
  墙外异教徒的情歌也令我落泪

  如果有背叛者在我们中间
  必定是鱼没有煎熟的那一面

  我们都吃得太饱,开始困倦
  以致忘记了悲伤

没有战争
作者:鸿鸿

  没有战争坐在
  我家阴凉的大厅
  没有黑猫蹲踞
  在楼梯转角

  妆镜安静呼吸着
  不为蚂蚁爬过惊动
  架上的书本紧咬下唇
  任蠹鱼达到高潮

  没有梦曾经如此潦倒
  在我家院外行乞张望
  没有死亡曾如此败兴离去
  听不到生命的声响

  竹竿上衣衫渐渐失去水分
  远方的一支烟在燃烧
  当热望焚尽,真正的黑暗降临
  灵魂的枝叶开始闪耀

  此刻我能感觉到你,一直在近旁
  啊,黑暗是生命的最好报偿
  但死亡绝不容许任何记忆
  这次他带来黎明

新生活
作者:鸿鸿

  架子上有三只苹果
  它们让我看见海洋

  我骑车到镇上带回新的面包
  和鱼群一同穿过清晨的藻草

  昨夜的诗集像熟睡的你
  摊开在饱满完足的一页
  不须增添任何一行

  所以我也放下了笔
  倾听潮汐在心中和后院的木瓜树中
  一寸寸升高

太多
作者:鸿鸿

  喜欢一个阳光照射的角落
  但不能喜欢太多
  当雨忽然落下
  我们沿着街边快跑
  城市城市让我们亲近
  她的体味
  湿润的鼻息

  喜欢一个人孤独的时刻
  但不能喜欢太多
  在地铁站 或美术馆
  孤独像睡眠一样
  喂养我们
  以永无止尽的坠落
  需要以音乐取暖

  喜欢一个喝着红酒的女孩
  在下雨 而又音乐奏起的时候
  把她送上铁塔
  给全世界的人写明信片
  像一只鸟 在最高的地方
  歌声嘹亮
  我在下面 耐心吃完
  太多鲜美的青贝
  赶丢了班离去的游船

失而复得的皮箱
作者:鸿鸿

  失而复得的皮箱
  曾经独自停留在
  你未曾去过的地方
  在你的黄昏 它的早晨
  一种使它清醒的湿度
  一种对它品头论足的
  陌生的语言
  像在黑夜的云海上航行
  从窗口瞥见另一架飞机内一对亮着的眼睛
  那神秘而终生难忘的一遇
  你欣喜地取回皮箱
  打开来 一切完好如初
  你拿起一双袜子穿上 拿起一支笔写字
  你觉得它们若有所思
  但它们并不开口说话
  你突然发现
  也许你们从不是朋友也不是主仆
  你依赖它们 像野兽依赖一顿食物
  对你 它们却保持沉默
  像忍耐漫长的一生 衣领上一块洗不掉的污点


作者:鸿鸿

  我不常感到懒惰
  即使是熬夜 而又停水的时候
  泡一杯三合一麦片
  不敢跨过
  厨房地板上的蛇
  整整六个月它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死了还是休眠
  虽然冬天已经过去很远

  你的床单 你的枕套 你的毛巾 你的睡衣
  我勤烫勤洗
  有一天看它们摺得那么好才醒悟
  你是不会回来了
  摊在妆台的书
  从你中断的地方读下去
  结局神奇有力毫无道理
  一阵凉风钻进被窝
  倔强地表现它的体贴亲密

上邪
作者:鸿鸿

  我的耳垂在你口中,我的唇舌在你乳房,我的手掌在你腋窝,我的性
  器沉落在你体内一个不可测的深处。而我自己从未见过的背影,在你
  眼睛的风景画片之中。

  这些将永远无法索回,甚至我已大部分遗忘。我存在于另一具身体之
  内,被带往陌生的场所。我也拥有你的体味你的声调你踮脚晾衣服的
  模样你已离去的镜子,它们不知将跟随我至何年何日。

  太阳倒吊在车窗之外,晃动的路程中我忽然瞥见,童年掉落的牙齿在
  城市的,某个角落闪光。


时光机器
作者:鸿鸿

  把她放进传真机前
  趁机摸了一下那双脚背
  来不及反应,她就滑下去了

  啊,并肩滑下儿时的溜滑梯
  你就要在另一个人的房间
  完整无缺地出现

  并肩滑下儿时的溜滑梯
  半夜的传真机,还会传回你的背影吗
  不要光着脚上街,春天是容易流泪的呀

俘虏
作者:鸿鸿

  你给我们给我窗
  虽然都是锁的。
  给我煮饭烧菜
  虽然都是冷的。
  给我椅子和绳索
  尿盆和恐怖小说。
  趁我冻死前
  每晚给我说故事
  细数我祖先犯的错
  那么多
  以致不得不包括你的。
  强行做爱
  两天一次
  直到你修好你的煤气室。

  一个陈旧的称谓:
  俘虏。
  但已无处可以赎回。
  你唱我儿时的歌
  好似自己没有故乡;
  从你的吻里我尝到后悔
  那便是自由的滋味。



       鸿鸿在台湾“中生代”诗人中也是颇具资历与才情的一位骨干成员。鸿鸿的诗歌写作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现实动机),其诗中尖锐的批评锋芒为诗人的文本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思想力量,从《流亡》、《我现在没有地址了》等入选的几首诗作来看,其主体语言风格表现为简洁、率直、有力,充满动感与激情,作品形式与内容完全合拍。颇为难得的是,鸿鸿的诗歌中不仅有对现实强烈的批判精神,还有超越现实的存在主义式的敏锐的荒诞感,有颇为鲜明的戏剧性成分与反讽效果,正是后一点,充分彰显了鸿鸿诗歌的先锋精神向度与艺术品位。现实关注与先锋精神的有机结合,确立了鸿鸿在台湾“中生代”诗人中的独特位置。鸿鸿在诗歌写作中如能增加一些沉静冥思的形而上的成分,减少一些外在的“火气”,则其艺术的穿透力会更为增强。


                                                                                                                                  谭五昌

[台湾诗人鸿鸿作品集
前言:

  鸿鸿,一位优雅的诗人。他话不多,也是位行动派、以身体力行的诗人。鸿鸿在简历中少写了一项,那就是台北市诗歌节多年以来都是由他策划及承办。
  我对鸿鸿认识很少,只能从诗中阅读他那份爆破性言词的诗歌。生活即是革命,从《流亡》到《伊朗生活场景》,每一首诗就象是一部电影,很写实、很血腥、反讽意味浓厚。这就是我们美好未来的前奏,必须和死神不断地面面相觑。 By紫鹃

鸿鸿简历:

  鸿鸿,1964年生于台湾。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现在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任教。曾获时报文学奖及联合报文学奖新诗首奖、2008年度诗人奖、南瀛文学奖杰出奖。曾任《表演艺术杂志》《现代诗》《现在诗》主编,现任《卫生纸诗刊+》主编。2004年起任台北诗歌节策展人。着有诗集《女孩马力与壁拔少年》、《土制炸弹》等5种,及散文、小说、评论、剧本多种。曾先后创立密猎者剧团、黑眼睛跨剧团,担任多齣剧场、歌剧、舞蹈、及电影之导演。有中时及乐多部落格。

詩觀   詩人或許是某種願意「自暴其短」的人。像容格說的「發掘事物隱秘的靈魂」,當然也包括自己可能怯於面對的部分,肯定這些部分也就開始找到一種肯定的語言,理直氣壯而不趾高氣昂。還要不自我重複,更難。我父親家鄉有句話說:「好話說三遍,連狗都討厭。」


1.[流亡

我住在别人家里
呼吸别人的空气
穿别人的衣服
读别人写的书
写别人出的试卷
走别人开的路

别人给我钱花
别人走进来翻我的抽屉
我分享别人的爱
我信仰别人的神
在选举日
我投票给别人

是谁在保护我
是谁在评判我
是谁在我的梦里
用别人的语言清洗我

我就是别人
不然
每个人都是我
在别人的喧哗声中
在别人的垃圾堆里
用分明是别人的脑袋
思索着自己的问题
2004

2.[土制炸弹

驱除红番
建立美利坚

驱除犹太人
建立德意志

驱除巴勒斯坦人
建立以色列

驱除鞑虏
建立中华

驱除所有杂质
才能提炼一首纯净的诗

那些不合韵脚的字
那些诗意薄弱的词

那些文字的尸堆
那些文字的难民营

那些文字的游击队
那些文字的反抗军

一个孤儿敲碎奶瓶
做土制炸弹
2005

3.[闻以军退出加萨走廊

洪水退去,我们探头
这苟活的墓园竟成为方舟
从碎裂的镜中,我重认自己的脸孔
用碎裂的酒杯,我纵饮庆祝
以碎裂的膝盖,我跳舞
以折断的笔,我写一本新书

我要用废弃的弹壳
为孩子制作风铃
用出土的监视录像带
剪接成家庭电影
用防空洞礼赞上主
医院取代监牢
用侵略者留下的雷达
迎接飞鸟筑巢

我们要走到长长的海岸线
学习游泳
我们要和对面的敌人
学习分享自由

唯一烦恼的是
将来,我们还能用什么妖魔鬼怪
来吓唬小孩?

*2005815日,以色列军民撤离加萨走廊,结束为期38年的侵略屯垦、严酷统治。对巴勒斯坦人而言,虽然约旦河西岸山河未复,但多年来背负「恐怖份子」恶名的抗暴行动已初尝甜果。我在返台班机上获悉此讯,数行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不期然浮上心头。
此诗发表后,据927日报载,尽管巴勒斯坦已遵守停火协定,准备和谈,以色列又重新开始对加萨实施连续猛烈空袭轰炸。
2005

4.[家族合唱

姊姊从衣柜出来时
脸上爬满了蚂蚁

我仍记得她在房间跳舞的样子
所有架上的雕像都望着她目不转睛

我只继续把玩手上的人偶
将折断的手脚再接回去

妈妈终于回家了
洋装上的蝴蝶结飞了起来

我们都活在
爸爸失去的那十个小时记忆里

阳光打穿了久未撕下的日历
2007

5.[开门七件事

生活是赞美:
你新剪的短发
你的多功能新手机
阳光/停车位
鸡蛋布丁
比利时啤酒
小猫的懒腰
玛丹娜的舞曲

生活是行动:
你搭飞机去买礼物
你穿球鞋去看电影
你去运动场吃爆米花
你去百货公司旅游
你去连锁咖啡厅急诊
你去医院洽公
你去游泳池游泳

生活是埋怨:
你迟到了
手机不通
老板开骂
e-mail寄丢
你不爱我
或者太爱
甚至买不到/完全自杀手册

生活是债:
车子/房子/小孩
保险
管理费
二氧化碳

终身伴侣
成人网站的会员费

生活是垃圾:
你把过时的球鞋丢掉
你把过劳的手机丢掉
你把过剩的CD丢掉
你把过期的药品丢掉
你把用坏的计算机丢掉
你把用坏的情人丢掉
你把用坏的自己丢掉

生活是死:
你活着而养殖场的动物横死
你活着而每天两万四千人饿死
你活着而轰炸机飞过顶空
你活着而工厂和收款机24小时滚动
你呼吸别人一点一点的死维生
你活在别人的死上
你活着自己的死

生活是革命:
………………
………………
………………
………………
………………
………………
………………
2007

6.[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为杨沛宜而作

你们的脸蛋闻起来像苹果
我的像嚼过的青草

你们的脚步踩在夜空
一步一花火
我的踩在
淋过雨就发臭的球鞋中

躲在窗格旁的阴影里
我听着自己的歌
让祖国振奋
让世界感动

有一天我的歌声也会沙哑
也会沈落在水泥覆盖的地层下

窗子被改建的巨响震碎
再也没有阴影可以躲藏

你要不要闻闻嚼过的青草香?

2008

7.[不管我在哪儿

不管我在哪儿,我都不在那里
不管我说了什么,我都是别的意思
不管我梦见什么,我都一样清醒
我爱,但我爱的不是别人,也不是你

如果我的心剧烈跳动,那只是因为
他们的心也跳得同样剧烈,同样无声──
那些睡在陌生人身旁的新娘
那些离乡背井的工人
那些在革命广场上吶喊
却突然感到茫然的学生
那些被自由束缚的情人

注视我,我便在你眼里
吻我,我便在你舌尖
握紧我,我便在你手掌中呼吸
忘记我,我便永远在你心底
2008

8.[天空] ──图博记

究竟为了什么
猎人将天空的兀鹰
射了下来

用鍊条穿透翅膀
紧紧锁牢
并为伤口涂药

告诉牠
会飞是可耻的
做兀鹰是可耻的
吃腐肉是可耻的
不能成为人类
是可耻的

每天教兀鹰
说人的话语
虽然牠怎么也学不会

每天喂牠
吃麦当劳
让牠过上体面的生活

拔牠的毛
当帽饰
让牠做个有用的生物

必须让牠明白
人类的文化
比兀鹰悠久
并且人类拥有
豢养兀鹰的光荣历史

有一天发现
牠流下了泪水
便开心地宣称
兀鹰终于学会人类的情感

兀鹰不知道自己
为什么流泪
牠只看到
人类用铁做的假鸟
在天空飞

牠只知道
锁鍊关不住牠
笼子关不住牠
人类赞许的眼神
关不住牠
牠会回到原属于牠的天空
把铁鸟撞得粉碎

从此
兀鹰的历史
不只以风的耳朵书写
以林中的眼睛书写
以积雪下的土壤书写
以生生世世的自然循环书写
更添上全新的一笔
以火焰
2011.4.17于达兰萨拉

9.[伊朗生活场景] ──献给贾法˙潘纳希

先生,这是什么?
这是一个黄色的盒子。

这盒子里有些什么?
是一台机器
是一台电视机
是一台计算机

这是什么机器?
是一本书
是一本杂志
是一份报纸

这是您的女儿?
是的,她只有六岁。不需要买票是吗?
请让我量一量您的身材。
没有,我们没带什么违禁品。

这肉的重量
这带骨头肉的重量
一小瓶橄榄油的重量
一盒鸡蛋的重量

夫人,要买哪种肉?
劳驾给我两公斤苹果。
苹果酱或者草莓酱,我们两种都有。
没有比这更好一点的橙子吗?

您在哪里学的波斯语?
是霍拉桑尼博士的办公室吗?
是伊朗地毯公司吗?
是石油公司吗?

我想给我的朋友打电话。
对不起,占线。请稍候。
这里是自由宾馆吗?
您打错了。您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在哪个视窗可以兑换外币?
您可以坐电梯上去。
我想去美国,看看孩子。
太棒了。我们过得很愉快,可惜你不在。

玻璃窗碎了。劳驾重新安一块。
焊好挡板要花几个小时?
电池用完了,该换了。
汽车发动机坏了。

什么时候修好?
对不起,我没有表。

能修好吗?

*伊朗电影导演贾法˙潘纳希(Jafar Panahi)因反对当局,20103月遭到逮捕凌虐,在各国导演声援下,5月始以巨额保释金获释。但1220日又传出,潘纳希遭判处入狱6年,以及20年内不得再拍片、编剧、受访、及出国旅行。潘纳希的作品包括《白气球》、《谁来带我回家》、《生命的圆圈》、《花漾足球少女》等,曾获多项国际大奖。
*本诗全文引自北京大学出版《波斯语三百句》。
2010


………………………………………………………………………………………………
汉语新诗90年名篇鉴赏辞典:

      强迫症患者

我的头卡在马桶

这样很好

全世界都不再烦我了

只剩那只吸了我的血的蚊子

正在撞墙

出门应战那些微笑和问候前

我已耗尽最后的兵卒

不该把头伸进马桶但是我

不该把头伸进烤箱但是我

不该在时速107280公里的地球上

把头伸出窗外

但是我

更不该靠近

占了半个房间的那   明晃晃的

没有温度的太阳

然后像蚊子一样爆炸

马桶是个安全的地方

(选自2002年8月31日《中国时报》人间副刊)

[赏析]

精神病症患者的内心一直是我们无法到达、了解的神秘世界。这首诗里的“我”为了找寻安全庇护的地方,不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把头卡在马桶里、把头伸进烤箱里、把头伸出去“时速107280公里的地球”的窗外。文中的“我”要找的显然是安全的地方,但连有阳光的房间都令他感觉“没有温度”,视出门为“应战”,心中之恐慌无以复加,否则怎么会做出“空间恐惧症”的怪异性动作。然而本诗要思索的会不会是:属于我们的世界本身可能的可畏和虚假,在某些时刻强迫施加于彼等脆弱灵魂的肉身上,令他们不得不以瓷制面罩似的马桶存放自己的头颅?本诗提供了另一个“强迫”读者思索的空间。(白灵)

(选自《汉语新诗90年名篇鉴赏辞典》台湾卷,傅天虹主编,白灵赏析)


………………………………………………………………………………………………

     新世纪诗典
伊沙点评: 20年前,拙诗在大陆正规刊物发不了,台湾接纳了我,鸿鸿时任《现代诗》主编,感谢他在20年后告知我:台湾当时没有我这样的诗,而现在已经有我的诗迷了——反过来,鸿鸿是台湾中青年诗人中让我读起来最顺的,其语言比较大陆化,很爽!是否与之搞戏剧有关?本诗也是大陆诗人最想写的一路,必大受欢迎。
  
  104、《我现在没有地址了》
  
  鸿鸿
  
  
  我现在没有地址了
  我要去街角战斗
  那从未被雪覆盖的街道
  现在给履带的压痕占领了
  我只有一枝曾经想给你,而已枯萎的花儿
  背在背后
  我要去街角战斗
  
  我现在没有地址了
  每一个白昼都是夜晚
  每一个夜晚都是远方
  我会在超商的仓库、剧院的乐池、报纸的
  分类广告里
  书写战帖或情报,袖口沾满
  熟睡的口水和蚂蚁
  
  我要在推土机前倒立
  我要在屠宰场外唱歌
  我要到海关夺取护照和各种钱币
  发给那些不认识杜甫、没听过韦瓦第
  生命里只有地震和秋天的人
  我要给遍体鳞伤的小孩一只流浪狗
  我将打扮成花样少女去安慰那些失智老人
  我会戴披风站上屋顶给人们带来空幻的希望
  
  写信给我就寄到任何一间麦当劳
  我将会去行抢
  寄到任何一间银行
  我会去用它点燃引信
  也许我会藏身旧情人的
  楼梯间,听着叉匙叮当
  也许我终究会穿过玻璃,请冷漠有礼的年轻人
  帮我修理眼镜
  但我没有地址了
  写上你自己的吧
  也许我正在你眼中读着这句诗行
  
  
  *1944年,法国作家安德烈•马侯(André Malraux)离开避居德国占领军的城堡,前往加入地下反抗运动。朋友接到他的信,上面只提到:我现在没有地址了…。


………………………………………………………………………………………………
   鸿鸿,本名阎鸿亚,1964年10月23 日生于台南。为新生代的编剧、导演及诗人。台湾“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曾至云门舞集习舞。“汉广”诗社同仁。演出年台剧“过客”、“变奏巴哈”、“专诚拜访”等。曾任舞台剧导演、电影副导演、中时晚报新影艺版电影记者等。曾任“现代诗”杂志主编、“表演艺术”杂志编辑,1994年成立“密猎者剧团”,1998年成立“快活羊电影工作室”,为剧场工作者。
………………………………………………………………………………………………
   鸿鸿-简介
   鸿鸿的作品曾获时报文学奖新诗首奖、联合报文学奖新诗第一名、时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诗作气息自由、快乐、纯洁而新鲜,常展现幽默、冷峭、敏感的特质,风格上有反商业体制的倾向。
  毕业后曾担任赖声川执导的集体即兴创作作品《过客》及《变奏巴哈》的主要演员及核心创作份子,并在黄建业导演的《专程拜访》中担任主要角色。并曾担任电影导演杨德昌的助理,且在《恐怖份子》中演出。从《恐怖分子》担任助导起,为杨德昌写作《牯岭街杀人事件》及《独立时代》电影剧本,获金马奖最佳编剧。曾获得时报文学奖与联合报文学奖之迎新诗首奖,并以《人间喜剧》获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著有诗集《与我无关的东西》、《在旅行中回忆上一次旅行》、《黑暗中的音乐》,散文《可行走的房子可吃的船》,小说《一尾写小说的鱼》,剧本《人间喜剧》、剧评《跳舞之后?天亮以前》、报导与译作等数种。并为唐山出版社主编《当代经典剧作译丛》二十册。曾担任十余出剧场及歌剧之导演。
  1998年完成首部编导影片《三橘之恋》,获得威尼斯影展、全州影展、布鲁日影展邀展,并在芝加哥影展获国际影评人奖、南特影展获最佳导演奖。2001年完成两部风格迥异的编导电影作品:《人间喜剧》为现实感强烈的剧情长片,手法细腻、调性幽默,截至目前已分获南特影展观众票选最佳影片、阿曼马斯喀特影展最佳影片(金匕首奖),以及法国维苏影展开幕殊荣,并获芝加哥影展、全州影展、布鲁日影展、香港电影节邀展;《空中花园》则为想象力奔放的数字作品(DV-Film),交织剧情、记录、歌舞等多种类型实验,受邀为2001纯16影展开幕影片,并获台北电影节最佳美术及造型奖。
………………………………………………………………………………………………
   鸿鸿-年表
   1964年
  出生于台北市。
  1975年
  桃园县山顶“国小”毕业。
  1977年
  离开桃园“国中”镇力随父亲赴菲律宾。
  1979年
  返回台湾。
  1980年
  插班考入省立板桥高中。高中时期于云门舞集习舞。
  1982年
  加入汉广诗社。考上第一届的“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在云门的练舞也告一段落。
  1984年
  汉广诗双月刊出版第十三期后停刊。着手编写剧本。演出舞台剧《过客》。
  1985年
  小说(露莎兰)入选尔雅版七十三短篇小说选。导演史特林堡《魔鬼奏鸣曲》第三幕。演出舞台剧《变奏巴哈》、《专诚拜访》。
  1986年
  翻译、改编、导演博格曼《婚姻场景》。担任舞台剧《田园生活》助理导演。
  1987年
  毕业制作改编、导演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射天》。“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
  1988年
  作品(人间中国)获得国军文艺金像奖佳作。(都市寓言与一束爱情音乐)获中央日报文学奖第二名。
  1990年
  执导《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出版《黑暗中的音乐》诗集。
  1992年
  出版《我暗恋的桃花园》电影评论集。作品(未来的时刻)获联合报文学奖佳作。
  1993年
  执导诗的演出《抒情的嘉年华─Ⅰ、Ⅱ》。出版《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剧本。(一滴果汁滴落)获时报文学奖新诗首奖。
  1994年
  公演密猎者剧团创团作品希腊悲剧《三次复仇与一场审判─民主的诞生》,密猎者剧团全名“皇冠剧广场密猎者剧团”,由皇冠艺文中心资助成立。与梅新合编八十二年诗选。作品(说话课)获“教育部”文艺创作奖第一名。
  1995年
  执导改编舞台剧《洪堡亲王》、《课堂惊魂》。出版散文集《可行走的房子可吃的床》。
  1996年
  出版诗集《在旅行中回忆上一次旅行》、小说《一尾写小说的鱼》、剧场评论集《跳舞之后?天亮以前》。(亚维侬象征)获梁实秋文学奖佳作、(我也会说我的语言)联合报文学奖第一名。执导蒋薇华《你的蛋跟我的蛋》、巴索里尼《夜长梦多》。
  1998年
  创立快活羊电影工作室,编导首部影片《三橘之恋》即获得威尼斯影展邀展,并在国际影展获奖连连。联合报更给予“艺术性”与“娱乐性”皆为四颗星的高评价。任台湾小剧场联盟理事。执导《巫山云(靠左行驶)》、唐尼采第歌剧《爱情灵药》。(春天是一个女孩在夜晚的街角)获华航旅行文学奖入围奖。小说(木马)获时报文学奖评审奖。
  1999年
  与魏德圣、萧菊贞、郑文堂等导演共创首届【纯十六影展】,之后并开设【独立梦工厂】网站。执导歌剧《郑成功》、舞蹈剧场《跳房子》以及海纳?穆勒的《危险关系四重奏》。(自由在占领区)获台湾省文学奖评审奖。
  2000年
  执导七等生小说改编之《离城记》、服装剧场《空中花园》、舞蹈剧场《波丽路二段》。编译《当代经典剧作译丛》。翻译巴索里尼〈Pasolini)所著之剧本《夜长梦多》。台湾文化艺术基金会委任公共电视台制作文学风景单元之三《鸿鸿:台湾现代文坛上一颗奇异的果子》。担任Fnac与皇冠剧广场剧团共同主办的【文学与剧场的对话】系列讲座总策划。编著《当代剧场的发现之旅:鸿鸿的剧场评论选集》。
  2001年
  完成两部风格迥异的电影,《人间喜剧》为现实感强烈的剧情长片,《空中花园》则为想象力奔放的另类电影。接下来又与公共电视合作多部纪录片。执导芭蕾舞剧《苏菲亚漫游异想世界》、踢踏舞剧场《马路天使》。出版诗集《与我无关的东西》、翻译尤涅斯柯(Eugene Ionesco)所著之剧本《课堂惊魂》。
  2002年
  至花莲东华大学担任项目教授,开剧本写作与表演艺术赏析等课程。执导苏珊?桑塔格《床上的爱丽思》、维纳?许瓦布《欧风晚餐》,与渥克等剧团于皇冠小剧场联演。以《人间喜剧》与《空中花园》两部影片受邀参加国内外各大小影展,并获得各界好评。
  2003年
  为公视“纪录观点”拍摄“影像诗”短片-现在诗进行式。执导品特?邱琪儿《远方纪念日》、盲人戏剧《地下铁》、白辽士歌剧《浮士德的天谴》。
………………………………………………………………………………………………
    鸿鸿-作品
  出版书籍
  1990年 《黑暗中的音乐》,台北:曼陀罗诗社。
  1992年 《我暗恋的桃花园》,台北:远流出版社。
  1993年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台北:洪范出版社。
  1994年 《八十二年诗选》,台北:现代诗季刊社。
  1995年 《可行走的房子可吃的船》,台北:平式出版社 。
  1996年 《一尾写小说的鱼》,台北:雅音出版社。
  1996年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台北:万象出版社。
  1996年 《在旅行中回忆上一次旅行》,台北:唐山出版社。
  1999年 《人间喜剧》,台北:行政院新闻局。
  2000年 《当代剧场的发现之旅:鸿鸿的剧场评论选集》,香港: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
  2001年 《与我无关的东西》,台北:唐山出版社。
  执导戏剧
  1986年 博格曼《婚姻场景》。
  1987年 莎剧哈姆雷特改编之《射天》。
  1990年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1993年 诗的演出《抒情的嘉年华─Ⅰ、Ⅱ》。
  1994年 【密猎者】创团作,希腊悲剧《三次复仇与一场审判─民主的诞生》。
  1995年 克莱斯特《洪堡亲王》、尤涅斯柯《课堂惊魂》。
  1996年 蒋薇华《你的蛋跟我的蛋》、巴索里尼《夜长梦多》。
  1998年 唐尼采第歌剧《爱情灵药》、克莱斯特《巫山云(靠左行驶)》。
  1999年 许常惠歌剧《郑成功》、舞蹈剧场《跳房子》、海纳?穆勒《危险关系四重奏》。
  2000年 七等生小说改编之《离城记》、服装剧场《空中花园》、舞蹈剧场《波丽路2段》。
  2001年 芭蕾舞剧《苏菲亚漫游异想世界》、踢踏舞剧场《马路天使》。
  2002年 苏珊?桑塔格《床上的爱丽思》、维纳?许瓦布《欧风晚餐》。
  2003年 品特?邱琪儿《远方纪念日》、盲人戏剧《地下铁》、白辽士歌剧《浮士德的天谴》。
  翻译
  2000年 巴索里尼(Pasolini)着《夜长梦多》,台北:唐山出版社。
  2001年 尤涅斯柯(Eugene Ionesco)着《课堂惊魂》,台北:唐山出版社:。
  期刊、报纸、散篇
  1993年 〈家庭之旅〉,《联合报》五月十三日读书人版 。
  1993年 〈生命重量与诗质--评介不能遗忘的远方〉,《中国时报》四月二十三日开卷版。
  1993年 〈发现七等生〉,《中央日报》三月十二日18版 。
  1993年 〈巴尔札克在家吗〉,《联合报》四月三十日43 版。
  1995年 〈与夏宇同代─读<摩擦.无以名状>〉,《联合 文学》8月号,页118-153。
  1995年 〈时代的嘲弄〈红玫瑰与白玫瑰〉与文学电影〉,《中央日报》一月六日18版。
  1998年 〈我和剧场热恋的日子〉,《中国时报》八月二 十一日37版。
  1999年 〈与我无关的东西〉,《联合报》一月十一日48 版。
  2000年 〈茫茫瀚海即天堂〉,《联合报》一月十七日48 版。
………………………………………………………………………………………………
   鸿鸿-他人评论
 文选自〈《二十世纪台湾诗选》,台北:麦田:2001〉
  鸿鸿属新一代的诗人,因无历史包袱,故其诗作气息自由、快乐、纯洁而新鲜,常展现幽默、冷峭、敏感的气质,风格上有反商业体制的倾向。近年除写诗外,散文、小说、剧本各方面都有不错的成绩。
  ◇文选自〈痖弦评介〉
  鸿鸿的诗常展现一种高克多式的幽默,冷峭、敏感、故做正经、假装没事人、好心眼的使坏,以及一点点的狡猾。而在敏感与唯美方面,他使我想到身世如谜(从不公开出现)的诗人方旗;在甜美童话、气息方面,又使我想到夏宇。
  ◇ 期刊论文
  1990年 杜十三:〈在黑暗中用诗打一声喷嚏──读鸿鸿诗集有感〉,《文讯》56期,页40-42。
  1996年 奚密:〈现代城市神话──评鸿鸿<在旅行中回忆上次旅行>〉,《联合文学》6月号,页165-166。
  报上评论
  2002年 纪慧玲:〈鸿鸿新诗集很物质感〉,《民生报》2月8号12版。
  1997年 孙维民:〈虚无与生机──关于鸿鸿诗集《在旅行中回忆上一次旅行》(上)〉,《中华日报》3月24日15版。
  1997年 孙维民:〈虚无与生机──关于鸿鸿诗集《在旅行中回忆上一次旅行》(下)〉,《中华日报》3月31日15版。
  2001年 徐开尘:〈鸿鸿跨界编剧,吴素芬探索芭蕾新空间〉,《民生报》8月16日8版。
  2001年 格格:〈鸿鸿将出版“冷”诗集〉,《中国时报》11月24日39版。
  2002年 郝誉翔:〈机智?癫狂?嘉年华──鸿鸿的《空中花园》、《人间喜剧》〉,《中央日报》4月19日18版。
  2002年 庄裕安:〈沿赛璐珞胶卷拾级而下──与鸿鸿谈他的《人间喜剧》〉,《自由时报》4月25日39版。
  2002年 曾淑美:〈台北村落的空中花园──谈鸿鸿的新电影〉,《自由时报》4月25日39版。
  1997年 黄念欣:〈没有启悟的启悟──读鸿鸿《一尾写小说的鱼》〉,《读书人》26期,页42-46。
  1995年 黄梁:〈寻水──析论鸿鸿的四首诗〉,《台湾诗学季利》12期,页152-158。
  1996年 文讯编辑:〈鸿鸿创作力旺盛〉,《文讯》125期,页67。
  1999年 民生报编辑:〈鸿鸿笔锋国际化担任驻港评论家〉,《民生报》1月28日19版。
  1998年 王亚玲:〈打开鸿鸿的灵感抽屉〉,《中国时报》5月30日47版。
  1996年 江世芳:〈鸿鸿推出新戏“你的蛋跟我的蛋”〉,《中国时报》6月26日24版。
  1999年 周丽钧:〈鸿鸿一个诗人导演的少年故事〉,《中央日报》11月23日23版。
  1995年 邱婷:〈论战的五○年代,激情犹新,鸿鸿一篇论文引发罗门不满还嗅得见那么点火药味〉,《民生报》3月26日15版。
  1996年 纪慧玲:〈字里行间别有天地鸿鸿喜读剧本〉,《民生报》1月20日15版。
  1995年 喻小敏:〈鸿鸿八方游艺欢喜就好〉,《中国时报》2月23日42版。
  1995年 汤芝萱:〈看书──鸿鸿的心灵之旅〉,《民生报》6月22日18版。
  1996年 杨莉玲:〈鸿鸿:游戏诗人,读乐乐〉,《自由时报》6月24日32版。
………………………………………………………………………………………………
    鸿鸿-奖励
  作品:一滴果汁滴落
  奖名:时报文学奖
  奖次:首奖
  年度:1993
  作品:人间中国
  奖名:国军文艺金像奖
  奖次:佳作
  年度:1988
  作品:木马
  奖名:时报文学奖
  奖次:评审奖
  年度:1998
  作品:自由在占领区
  奖名:台湾省文学奖
  奖次:评审奖
  年度:1999
  作品:我也会说我的语言
  奖名:联合报文学奖
  奖次:第一名
  年度:1996
  作品:亚维侬象征
  奖名:梁实秋文学奖
  奖次:佳作
  年度:1996
  作品:春天是一个女孩在夜晚的街角
  奖名:华航旅行文学奖
  奖次:入围奖
  年度:1998
  作品:都市寓言与一束爱情音乐
  奖名:中央日报文学奖
  奖次:第二名
  年度:1988
  作品:说话课
  奖名:“教育部”文艺创作奖
  奖次:第一名
  年度:1994
………………………………………………………………………………………………

   詩的自由──讀鴻鴻的詩
 
陳  謙
台灣‧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生
台北教育大學語言與創作學系講師
 
*本文原刊於《幼獅文藝》第605期,2004年5月
 
 

壹、導論

     鴻鴻,本名閻鴻亞,一九六四年生於台南市,曾在一九八二年以一位高中生之姿,加入當時以東吳大學學生為主幹的「漢廣詩社」,隨後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一九八七),一九九三年起,並接編《現代詩》刊物主編。
     詩人鴻鴻的另一種身份是劇場及電影編導,因為工作的關係「去接觸許多人。知道越多他們的事越令我困惑。我和生活周遭的人吃飯、交談、吵架、擁抱,但仍時時感到人是無法理解的。通常我也放棄去理解,偶爾覺得有理解的需要時,詩,就發生了。」(鴻鴻,1996:207-208)
     際此,寫詩對鴻鴻來說,是一種對生活的同情與理解,詩成為一種溝通的必要與必需。
     鴻鴻至今出版過四本詩集,其中《黑暗中的音樂》於一九九0年掛名曼陀羅創意工作室初版,並於一九九三年再版於現代詩季刊社,另有《在旅行中回憶上一次旅行》(1996,自費)、《與我無關的東西》(2001,自費)。
     鴻鴻的詩集出版,十分典型地呈現詩人獨到的美學觀與原創性,詩人在抗拒商業美學的框架外,從開本上的標新立異[1]到封面及內頁的編排上,均極具用心地擘畫出個人風格極為強烈,不流於俗套的心像,在詩集的整體包裝型態上反而獨樹一幟而引人側目。
     鴻鴻詩集的體例慣以編年為目錄次序,自《黑暗中的音樂》(一九七九~一九八九);《在旅行中回憶上一次行》(一九九0~一九九五);《與我無關的東西》(一九九六~二00一)。在編輯體例上,亦無商業性分類的考量,純就個人心跡一路編定,一反傳統編目的普遍性作法。
     其中,《黑暗中的音樂》先後有二種版本,分別是一九九○年曼陀羅版及一九九三年現代詩季刊版。有趣的是,詩人於九三年的現代詩版本裡,刪去了八首作品,有些則改了詩題,如初版的〈祇好在北方〉(鴻鴻,1990:628-29),到了再版時成為〈轉生〉(鴻鴻,1993:6-7),足見詩人二十九歲時,出版這些「十五到二十五歲」(鴻鴻,1993:218)的少作,在鴻鴻善於反省的自覺下,不強求保存年少時寫作的原始面貌,而是在適度的剪裁下,呈現語言的情緻與追求。



貳、劇場

     鴻鴻的作品有很明確的劇場氛圍,在其早期作品裡,這樣的特質已然具現。從書名《黑暗中的音樂》來看,聲音與場景俱在,書名即預告了書寫的展現與企圖。
     鴻鴻的文字有流暢的時間性與具體的空間感,很容易引領讀者置身其中,猶如在劇場上坐定,

等著戲正上演一般。
粗的
大的
模糊的
一隻


穿過城市
以霧的
方式 (鴻鴻:1993:76)


    訴諸於行進間的文字敘述,在戲劇藝術中稱為「動作」(action)。包括演員的姿態和道具的操作。劇場評論家EdwadA,Wright(1986:220)認為,「導演必須經常負責道具的配置,因為它有助於導演決定「舞台上的組合」(stage groupring),而舞台上的組合」也正是導演分內之事。」另在〈城市動物園〉裡,除了上述的〈獨象〉之外,〈饞豬〉裡的「從養畜場逃逸後/就一直在垃圾堆討生涯」(鴻鴻,1993:77),以及「水銀燈照在空曠的馬路上/一隻狗/站在分向線中央/觀望」。(鴻鴻,1993:79)
     所以工作上鴻鴻是個編導,當他走下了舞台,面對詩的同時,在詩的文字中仍存在著他的舞台經驗與體認。
     在詩的象徵手法上,鴻鴻採取發展一個虛構的事件,透過作品的行進,呈現一種與錢伯斯(A.Chambers),(2001:28 )契合的模式:「根據認知心理學家內塞爾的說法:『閱讀,還有傾聽、感覺、注視,都是經過一段時間而熟練的活動。它們都有賴一種稱作基模的先備結構來指引感官活動,並在進行此活動時隨時調整』」。際此,周慶華(2003:45 )曾引述若德曼(Nodelman)的觀點表示,「文本當中的文字就像食譜上的指示,要等到有人運用資訊的基模以及先前學到的技巧,將該文字納入經驗,才算完整。故事或詩也要等到讀者讓它們存在,才會存在。」
     因此鴻鴻的作品從一出發就先行考慮到讀者的存在,透過基模的演出,來搏得群眾的喝采,所以鴻鴻的文字不是鴻溝,雖然他曾短暫主編強調現代主義的《現代詩》刊,但在創作上,他仍是走自己的路,開自己的花,結自己的果。



參、旅程

     鴻鴻的修辭出奇地冷,這也許跟其面對外界陌生事物同時,懷抱的猶疑、不安有關。但在文字的肌裏下,若干時候,鴻鴻流露其精確意象之外,汨汨的情感脈流。
     鴻鴻早期的詩語言是節制的,古典的,〈花朵宣言〉(鴻鴻,1993:3)裡,使用三段各四行的行文,四行各以起承轉合最合乎文字規範的方式行進,同一時期(十九七九年)〈旅鴉〉(鴻鴻,1993:4-5)亦如此將主題示現:

一隻旅鴉
偶棲於海鷗之鎮
遂成為漩渦中的魚標

就像啊
以聲波行進的人生
在堤岸上停止

就像啊
一個沈默的旅行袋
休憩在山巔的草叢裡

就像
一個故事
在足跡中綻放

一隻旅鴨
遂縮起了翅膀
幻想著再度的啟航


      五段十五行而每段三行嚴謹的結構,首尾兩段六行且能相互呼應,十分合乎「勻稱」與「統一」的傳統制約。一九七九年十六歲的鴻鴻像是一隻學步的小企鵝,在即有的框架中搖擺,一如「幻想著再度的啟航」中的那隻旅鴨,這個駐點,僅僅是鴻鴻的啼聲初試而已。
     「火車」,似乎是鴻鴻筆下慣長出現的交通工具了,鴻鴻經常乘坐夜行列車「開往烏托邦」或「奔入一場沒有任何幻夢的漫長睡眠」或「離開溫情的鹿港」,火車此意符,經常在意指上是一種脫離或不捨,它象徵著「平穩舒適、安全可靠」(鴻鴻:1993:174),是一種過渡階段的慰安與寄託。
      鴻鴻偶有一些小品詩文直指人心,成為其刻意經營知性詩言語之外,不慎擦出的溫情火花。如〈迴紋針〉(鴻鴻:2001:63)


是什麼
讓海關的警報
尖叫起來?

感應器放不過
一枚小小
的迴紋針

還緊貼在心口嗎?
你的照片
你的信
我的登機證

拿掉它
就都可以安全了?

    意象的準確和轉喻(metonymy)的想像極其獨到,是慣常以知性面貌示人的鴻鴻作品裡,較為少見的作品之一。
     而鴻鴻在旅程中輾轉,伴隨著流浪的因子,像一個寫詩的吉普賽人,也因為流浪,詩,於是有了人情真執的善美。


肆、說話

     「語言為我指出/小阿姨走過的味道,叫做/香,蚊子侵襲過的感覺/既痛又癢,而每天一早走進學校的茫然/是忍耐和成長。我的語言/親密而甜。像地下室隱藏的/一把不存在的小提琴」(鴻鴻,2001:1)

      一九九六年,已過而立之年的鴻鴻開始反省社會的某些定義,比如說:成長、忍耐、茫然……等等,他開始思及自己那把塵封於地下室的小提琴,進而懷想起他並不存在的樂音。鴻鴻對世俗感到不耐與不解,最大的質疑對象,就是語言(符指)所建構的價值。
     「你曾經賣花給我/我曾經把手伸進你口袋/你曾經打斷我唱歌/我曾經摔破碗碟/你曾經割開脈搏/我曾經游進你的網址/你曾經對我身邊的人一笑/啊,在那永恆的片刻/我曾經記下你的第7個名字/你曾經吻過又忘了我」(鴻鴻:2001:96)。鴻鴻以建構劇本「本事」的姿態重新裸示了事件的「作業歷程」(working-through),令讀者回返小說情境重新的自我觀照。
     然而索緒爾認為:「語言可以用它目前的運作規則來分析,不必參考它的歷史性質和演化」。索緒爾進一步說明:「在語言中,只有差異,沒有根本的意義」(Saussure,1996:120),孟樊(1995:243)也指出:「文學中所謂的寫實,無非是文字的敘事力量所構成的,也就是藉著文字的經營勾勒出來的。」
     鴻鴻的作品亦有若干後現代主義[2]風格,孟樊更直指所謂「後現代詩」的特性:「後現代主義對於文學作品(literary work)不再稱為「作品」,而改稱「文本」(text),所以每一首後現代詩都是一種文本。」(孟樊,1995:255)
     鴻鴻的〈情歌誤讀〉(鴻鴻,1996:171-170)則是一則文本刻意的誤讀與倒錯。



哭是戒指
笑是果汁
喜歡寫信時被你搓揉的方式
吃是難過
餓是安慰
找不到靈魂為你心碎
書是相思
愛是牙齒
子夜的電話那頭不是而是
紅燈是停
綠燈是死
睡是醒的輪子[3]


  伍、結語

     從古典的制約到抒情的意象呈顯,或者是類劇場式詩的場景開展,鴻鴻無疑展現了其多變的性格,若要將其定為一樽,或恐不易。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72)其《寫作的零度》曾說明:
     作為一必然性,文學寫作證明了語言的分裂,而語言的分裂又是與階級的分裂聯繫在一起的;做為一種自由,文學就是這種分裂的良知,和超越這種分裂的努力。(李幼蒸,1991:127)
     際此,鴻鴻的詩作呈現的就是對論述權力霸權(hegemony)的另種反撲,它告訴我們,詩不是權力支配下的產物,詩還有更多足以示人的另種樣貌,詩其實是個人意志的延伸和介入,詩是自由。





參考書目〉
SAUSSURE , Ferdinand de(1996) Coarse in General  Ling uistios, Aen Yor k:McGraw-Hill.
石光生譯(1986),Edward A.wrght著:《現代劇場藝術》,台北:書林。
李幼莠譯(1991)Roland Bahthes著:《寫作的零度》,台北:久大、桂冠。
周慶華(2003):《閱讀社會學》,台北:揚智。
孟樊(1995):《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
蔡宜容譯(2001),A. chamders著:《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台北:天衛。
鴻鴻(1990):《黑暗中的音樂》,台北:曼陀羅創意工作室。
鴻鴻(1993):《黑暗中的音樂》,台北:現代詩季刊社。
鴻鴻(1996):《在旅行中回憶上一次旅行》,台北:自費出版。
鴻鴻(2001):《與我無關的東西》,台北:自費出版。

               鸿鸿:鸿鸿自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1年10月28日11:08 来源:鸿 鸿

  本名阎鸿亚的这个小孩,1964年生于台湾台南,一个遍地凤凰花的小城。到小学二年级时,全家北上。自幼与哥哥竞背唐诗,初中时受国文老师启迪写作新诗,高中起接触现代舞与剧场艺术,大学时代起又投身电影工作不可自拔,似乎精神分裂,或显然对一切创造性的事物充满好奇。成长期间,我目睹台湾第一个现代舞团、第一个现代剧团、第一回国际影展创办,超越现实的迷人场景与匪夷所思的语言系统纷至沓来,让自己从文学中抬起眼,又终于以另一种眼光反思文学。高中已在云门舞集习现代舞,毕业时恰逢第一届“国立艺术学院”成立招生,遂以唯一志愿考入戏剧系。毕业制作是将《哈姆雷特》植入中国战国背景的《射天》,反映当时年轻生命对上一代两岸恩怨的看法。
  服完兵役后,直接进中时晚报当电影记者,一支吞吞吐吐的钝笔,在报社练成下马草露布的快手。在恩师赖声川邀请下,到表演工作坊任客座导演,编导以现代观点诠释孔子青年时代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后来几度欧游后,深受当代导演剧场造就文化社会的理念感召,才开始潜心定性,从事剧场工作。在《表演艺术》杂志当过戏剧主编,一年后离职从事创作,于1994年成立“密猎者”剧团,十年后解散,又于2009年创立“黑眼睛跨剧团”,在导演众多不同风格作品的尝试当中,从连演105场的魔幻音乐剧场、到每次只演给一个人看的实验环境剧场,都乐此不疲。从事导演尚不足以尽兴,我仍以剧评长期关注台湾剧场实验的发展脉络。
  以驻村名义流浪过的地方:巴黎、柏林、香港。不以任何名义流浪过的地方:亚美尼亚、土耳其、希腊、越南、柬埔寨、帛琉、葡萄牙……皆有诗为凭,有梦为记。但仍以台湾为唯一故乡,目前以写作、演讲、导戏苟且维生,仅在台北艺术大学兼任教职。但以此作为一介自由创作人之代价,则深觉千金不换。
  在文学创作方面,初落笔即以直觉笃行口语化写作的方向。早期诗作常从个人体验出发,探索生活琐细事物的未知灵魂;自2006年诗集《土制炸弹》以降,或由于年事渐长、眼界渐开,逐渐积极书写介入世情、表达异见的诗作,针对全球化、族群问题、教育问题等现实情境率直针砭。在《土制炸弹》后序中我如此告白:“从前我对诗的喜好,往往来自文字、音韵牵引出的朦胧美感,一种抒情氛围。而今我以为,这种氛围掩盖或避开的,远比其所揭露的多。理应对装模作样的人世进行‘冒犯’(或者文雅一点说,‘探索’与‘挖掘’)的文学,却顺服了自身的成规,形成另一种装模作样的‘诗意’。这样的文学,也只是鼓励读者继续沈湎在世界的一致性当中。”从而领悟:“不再妄想诗能纳进世界的一切脉络──即使纳得进又如何?我退而希望诗能被纳入世界的脉络中。不再甘于诗的无用之用,我希望诗也能有其有用之用。少年时我以游戏性的写作,响应赫塞、纪德对于个人自由的召唤。前辈痖弦曾准确点出这种写作态度──‘诗是一种生活方式’。然而面对逐渐曝显在眼前的现实,我却难以再这么悠然自得。游戏只能赢得个人的自由,更多人的自由则需要战斗。忍一时不会风平浪静,退一步也换不来海阔天空。如今,我希望诗可以作为一种‘对抗生活’的方式。”
  1993起受诗人梅新之邀,主掌《现代诗》编务两年,又于2000年与夏宇、零雨、曾淑美、翁文娴等诗友共创《现在诗》,每期以不同样貌出刊,尝试为当代诗作开拓美学形式的舞台。2008年独力创办《卫生纸诗刊+》,为该年年度诗选评为“镕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于一炉,展现新世纪诗学的多种可能,一开台湾诗志的崭新路径,为现代诗传播带来新的想象。”这份刊物事实上犹如我创作路向的延伸,希望诗能像卫生纸一样为人所乐意使用,就算用过即弃,也远胜那些迂回、藻饰、却只适合束诸高阁的诗。所选作品往往笨拙、直接,像摄影镜头一样直视现实,却不乏真正的诗意。《卫生纸》每期命题征稿,迄今已出版“贱民”“丑”“幸福机器”“不伦”“阶级关系”“全球(暖)化”“当代历史”“流动人口”“自由时代”“变态”“最后的田园诗”“运动精神”“孩子”等多项专题,作为凝聚思想战斗力、对社会与时代提出批评的力量。在这个基地上长期发表的新生代诗人,如隐匿、阿芒、阿米、潘家欣、崔香兰、林蔚昀、蔡仁伟等,已成为诗坛的生力军。
  2004年起,我开始接手台北市文化局主办的“台北诗歌节”策展人,至今断续经营六回,致力推广诗的跨领域展现,希望能让诗和生活发生更多联结。由于台湾对于国际的视野狭隘,当代诗的翻译与出版也如凤毛麟角,诗歌节于是努力引介欧美主流文化之外的诗人来台交流。从前我们只知中东有恐怖份子,不知有诗;只知西藏和车臣有苦难人民,不知有诗;只知亚美尼亚有种族屠杀,不知有诗。诗歌节作为一个窗口,让我们透过诗人与诗的到访,看见真实的世界。在世界边缘的角落,在我们不知道有诗的地方,发现动人的诗。
  之于电影自幼热爱,苦无机缘。大学时代在赖声川老师推荐下,担任杨德昌《恐怖份子》(1986)之助导,实为学徒。后来为杨德昌编写《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及《独立时代》剧本,并以《牯岭街》获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但迟至1998年,才自编自导完成第一部电影《3橘之恋》,受邀于威尼斯影展作国际首映,并获法国南特影展最佳导演奖、美国芝加哥影展国际影评人奖。在风格变化的自我要求下,又陆续完成现实寓言体的《人间喜剧》,与狂想超现实的《空中花园》。2007年又倾家荡产完成奇幻电影《穿墙人》,以诗意风格讲述少年成长的故事。近十年逐渐发现纪录片更能贴身描绘复杂现实,包括采探剧场人生的《台北波西米亚》、探讨艺术如何反应社会问题的《为了明天的歌唱》、呈现小学教育问题的《夏夏的联络簿》,及舞蹈纪录片《有人只在快乐的时候跳舞》等。近年更以策展方式推动艺术理念,视策展为个人创作的延伸,担任过2010年台北电影节的项目策展人,及策画2011年光点国民戏院“禁忌的游戏”影展,网罗影史及当今冒犯各种道德、政治、美学、主流价值的影片,在策展前言我声言:“冒犯,往往基于更深的善意。”这彷佛也是我现今创作心态的写照。
  代序
  诗是一种对抗生活的方式
  写诗从来不是在我生命中最好的时刻,也不是最坏的时刻。通常是一种无以名状的情感在寻找出口,于是所遇的万事万物都成了表征。诗的旅程最美好之处莫过于,它给予的远比你所期望的要多,甚至会觉得依傍诗这块奇妙灵动的水晶,世界正与我同悲同欢。
  然而我逐渐醒觉,这只是一名年少诗人一厢情愿的想象。世界非但不可能与我合声同气,反而处处跋扈横行。无知不能令人置身事外,只会让自己成为帮凶。
  1998年我因一个奇妙的机缘走访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一时感悟写下五首〈远离耶路撒冷〉,对弱势民族的处境开始益加留心;911之后又写了〈恐怖份子〉(俱收于《与我无关的东西》)。随着美国攻打阿富汗、伊拉克,以色列撤出加萨走廊又入侵黎巴嫩,车臣反抗军劫持剧院及小学,加上两岸情势与岛内纷争紧密激荡,让我日渐明了,台湾实为世界族群、文化、经济、政治冲突之具体而微的一环。钻研凯伦‧阿姆斯特朗的伊斯兰论述,萨依德的以巴问题访谈,杭士基对美帝国主义的批判,而后,我也开始走访诸多文化互相冲撞或复合的国度,将所学所闻与他们的山川、人文互相印证。98年的以巴印象更不断回来袭击我,每一次都带着更强的力道。
  据称阿拉伯诗人善于洞悉部落成员潜意识的意欲,化为魔法般的诗句,令人聆听时犹如被旷野间游荡的精灵附身。行走土耳其、库德斯坦、亚美尼亚、及卡拉巴残留烽火的土地时,我却感到被附身的人是我。那些美丽与残酷、痛苦与荣光、融合与对立的一体两面,莫不鲜明地反映出我自己的生存经验。
  2004年高达《我们的音乐》片中,巴勒斯坦诗人达维希意味深长地指出,历史都是由胜利的一方书写──要了解特洛伊城陷,向来只能仰赖希腊诗人荷马──然而我们岂不当以特洛伊的诗人自许?身处无退路无倚仗的围城小岛,这句话如斯清明,召唤出我潜藏的心声。诗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所说出的话语,能否和这倾斜的世界相抗衡。
  从前我对诗的喜好,往往来自文字、音韵牵引出的朦胧美感,一种抒情氛围。而今我以为,这种氛围掩盖或避开的,远比其所揭露的多。理应对装模作样的人世进行“冒犯”(或者文雅一点说,“探索”与“挖掘”)的文学,却顺服了自身的成规,形成另一种装模作样的“诗意”。这样的文学,也只是鼓励读者继续沈湎在世界的一致性当中。德语诗人傅利特(Erich Fried)即以〈现状〉一诗指出:
  谁想要
  世界
  像它现在的模样
  继续存在
  他就不想要
  世界继续存在
  我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借口回避。一如苏珊‧桑塔格在《旁观他人之痛苦》所云:“人长大到某一年纪之后,再没有权利如此天真、肤浅、无知、健忘。”诗人誓言发掘事物的隐密灵魂,但若对怵目惊心的现象与问题都视如不见或无力响应,若其力量甚至比不上一行涂鸦标语或新闻跑马灯,诗也终究只能如大多数人(包括诗人自身)所认为的,不过是人生的装饰品而已。
  此刻,我并未觉得诗不可为,反而觉得诗更形重要。记得试以“微物史诗”态度写作前一本诗集时,读到亨利。波卓斯基的《利器》,曾让我眼界大开──回形针、订书机、拉链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对象,却是在迂回了不知多久之后,才被某个发明家忽然找出如此简单却几近完美的形式。诗人不也如此,不是绕远路的人,而该要截弯取直,发现更直接剖析、针砭、重组或缝合真实的利器。写作不是为了添加世上原已车载斗量的文字,而应以更精简的方式直命要害,终结这些繁缛的夹缠。因此,比起瑰丽优美的辞藻,我宁愿回头学习词不达意的小学生作文,后者至少更直接地面对他所感受到的真实。
  不再妄想诗能纳进世界的一切脉络──即使纳得进又如何?我退而希望诗能被纳入世界的脉络中。不再甘于诗的无用之用,我希望诗也能有其有用之用。少年时我以游戏性的写作,响应赫塞、纪德对于个人自由的召唤。前辈痖弦曾准确点出这种写作态度──“诗是一种生活方式”。然而面对逐渐曝显在眼前的现实,我却难以再这么悠然自得。游戏只能赢得个人的自由,更多人的自由则需要战斗。忍一时不会风平浪静,退一步也换不来海阔天空。如今,我希望诗可以作为一种“对抗生活”的方式。因为甚至不会做白米炸弹,我只能试着用诗来制造武器,并希望它经得起反复使用。
  回想起来,写诗从来不是在我生命中最好或最坏的时刻,但是却得以帮助我徘徊在这些时刻当中。它给予的远超过我所期望的。诗中的我比实际上的我更激烈、更敏感、更脆弱、也更勇敢,世界在诗中也变得更复杂或更简单。但是至少,这是诗与世界正面相对的一刻。我等着看谁会被谁改变。
鸿 鸿2006
原为诗集《土制炸弹》后序
  作者简介:鸿鸿,本名阎鸿亚,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先后担任电影记者、《表演艺术》杂志、《现代诗》、《现在诗》主编,创立密猎者剧团、黑眼睛跨剧团及《卫生纸诗刊+》。曾获时报文学奖及联合报文学奖新诗首奖、2008年度诗人奖。着有诗集《女孩马力与壁拔少年》等5种,及散文、小说、剧本、评论等多种,有英、法、德、日等多种译文。曾担任三十余出剧场、歌剧、舞蹈之导演,电影导演作品有《3橘之恋》、《人间喜剧》、《空中花园》、《穿墙人》及多部纪录片,曾获南特影展最佳导演奖、芝加哥影展国际影评人奖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8-31 21:58 | 只看该作者
反思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3 13:0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