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雁南飞 于 2017-5-20 16:34 编辑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咏物诗最大特点是托物言志,古代诗人写物,是以心观物,目的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品格、精神、气概代入所观之物,所以他们笔下的物,你顶多看到的是一种神致和写意,但这些物象的外形则往往被淡化或忽略。如以上这首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并无对梅的描摹刻画,重点在体现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高洁人格。我将这种观物哲学称之为得意忘形。
咏物诗发展到今天,虽然托物言志的特点没有变,但观物哲学却有所发展,一些诗人建立了自己形神俱备的观物哲学:
椅子
12月22日晚我像往常样喝了两杯小酒
坐到椅子上突然听到椅子发出了声音
像一个患感冒的老人的一声咳嗽
我摸了摸椅子的手
有点冰凉有点瘦
我在十年里第二次发现这把椅子是木头的
我闻到了十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它的味道
这味道提醒我椅子从未
停止过对树的怀念
今天椅子终于将怀念说了出来
让我听着感动甚至有些愧疚
我该去那片树林走走
那是我初恋常去的地方
从小鸟给即将成为椅子的树的祝福
我知道我该珍惜什么
卢卫平这首《椅子》借椅子抒发自己的怀人或怀乡之情,但它和一般的咏物诗在观物哲学上有很大的不同。第一,诗人的感情是由物及心而触发的,是观物之后才产生的感触,诗歌的重点在客体,主体的感受是衍生的。第二,诗人观物是形神俱备的,它详细描写了椅子的声音、温度、气味,由此赋予椅子以人的血肉和思乡的灵魂。
卢卫平观物写物,都是将对象当作一个人、一个生命来观察:
倾听
这么多的果实
是怎样在大地的黑暗里
找到树根
然后沿着树根
爬上树干
最后灯笼一样挂在枝头
在果园
我听不见果农的欢声笑语
只听到果实从冬天出发
经过春夏赶往秋天
奔跑的脚步声
他看到树上挂着的果实,能听到生命的种子在生长、奔跑的脚步;他能看到呼伦贝尔上弱不经风、卑微的小草,“手挽着手,竟然跟着太阳走到了天边”;逛水果街的时候,他能看到“身子挨着身子/相互取暖/相互芬芳”的苹果在微笑,于是赞美“它们是最干净最健康的水果/它们是善良的水果”。在这些诗中,卢卫平能把拟人这种传统的修辞手法运用得令人耳目一新,就得益于他的观物哲学。
卢卫平说过:”如果我看见蚂蚁搬家,我会停下来,看着它们,然后祝福它们。“他是真的将所观之物当作生命来看待,形神俱备地刻画它们,而不仅是将它们拟人化,将它们当作情感载体来歌咏,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尊重。他形成了他自己的观物哲学,所以读他的诗,总能感觉到他是信手拈来,随心所欲。(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圆宝盒”)来自群组: 刀锋诗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