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庐州男人 于 2012-9-29 08:36 编辑
看着一朵豌豆花开 ------《故乡 在江淮分水岭》(组章之9) 庐州男人 题记:巍峨大别山的余脉蜿蜒向东,出合肥,经肥西,直至肥东,形成一条绵延数百公里的丘陵地貌,成为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界线,谓之江淮分水岭。我的故乡,就在江淮分水岭上。因水资源缺乏,旱灾影响尤为突出,江淮分水岭上的乡亲生活依然清苦。可这里村民淳朴,古风犹存矣。 一. 在江淮分水岭瓦蓝的天下 立秋,在江淮分水岭。在江淮分水岭瓦蓝的天下,水稻,玉米,棉花,大豆,这些还没有成熟的庄稼,此时都在安安静静地等着,等待着与母亲牵手回家的时刻。 立秋,在江淮分水岭。在江淮分水岭瓦蓝的天下,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即使从今以后的气温,将会越来越下降。可能够与这些还没有成熟的庄稼,在一起称兄道弟,心里总是热乎乎的。 立秋,在江淮分水岭。在江淮分水岭瓦蓝的天下,找不到理由不爱我的故乡。
二. 母亲总是没有一点迟疑 做一个宽容的人,或者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在故乡江淮分水岭,母亲于劳动的间隙,告诉我有关做人的道理。 在缺少雨水的江淮分水岭,母亲总是没有一点迟疑,把金黄的玉米火红的高粱,这些顽强生长着的庄稼,以及凋零的或开放的花朵,一一搂在怀里。 如今,母亲已经不能再多看一眼花开的美丽,不能再拥抱一下庄稼的成熟。母亲已经听不到,儿孙们含着泪水为她祈祷的歌声。 三. 看着一朵豌豆花开 这是棉花出嫁后的棉田,这是二月临近黄昏的江淮分水岭。此刻的我正全神贯注,看着一朵豌豆花开。 在故乡江淮分水岭,在收获之后的棉花地头,一朵缺少雨水滋润的豌豆花,只把紫红紫红的花瓣,灵魂一样幻化成某只蝴蝶欢快的翅膀,仿佛在招唤自己的爱情。 生长在江淮分水岭的豌豆,从小养成耐寒的禀性。她们短促的花期,如同我的那些个乡妹子。 四. 连一粒尘埃也是干净的 我来自江淮之间,我的家乡在江淮分水岭。虽然这里干旱少水,没有绵绵细雨经常光顾,没有鱼米之乡的风光,却有着一样的蓝天白云,一样的清风明月。 在故乡江淮分水岭,在江淮分水岭的黄土岗上,随便抓起一把泥土,闻一闻,都会有汗水及盐的味道。 所有的梦想,连同那些文字,注定要在江淮分水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是请你相信:在这里,连一粒尘埃也是干净的 五. 我和晚熟的庄稼一起 在我的家乡江淮分水岭,尤其是秋真的很美。眼下,那些为数不多的水稻,已经变得金黄灿灿;那籽粒饱满的是玉米和大豆,那红光满面的是高粱和甘薯,他们仿佛都在等待着,那个远远走来握镰的人。 在秋天的江淮分水岭,我和晚熟的庄稼一起,虔诚地采集最后一滴露水。或者,与一株株白菜排列整齐,等待着母亲前来检阅。 在我的家乡江淮分水岭,尤其是秋天,美不胜收。 六. 我的一首关于蒲公英的诗 浅浅的秋,已悄无声息地来到江淮分水岭。而一只小小的蒲公英,却在江淮分水岭迷路了。它顶着那朵圆圆的小花伞,被风吹过,无家可归。 就是这个小小的蒲公英,她无精打采,躲在江淮分水岭庄稼地的一隅,总是不说一句话。 看见这个小小的蒲公英,就会想起我那年幼走失的妹妹。同时走失的,还有母亲悲痛欲绝的心。以及我的一首,关于蒲公英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