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南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与现代禅诗”征文通知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7-6-30 16:19 | 只看该作者
借回答林荣的问题回这个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21:26 | 只看该作者
苦李子 发表于 2017-6-30 16:19
! J6 u! f& d# E5 Z1 u" X. v借回答林荣的问题回这个贴 。
" L% t+ Q+ ?/ C( w
李子写得很好。就是这样,不拘长短甚至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21:2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有对林荣提问的答复,也贴来大家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21:28 | 只看该作者
林荣:首先请说说您是如何与禅诗结缘的?0 z2 s. y2 h& h
南北:感谢《六十七度》诗刊,感谢你的提问。这给了我向大家“言说现代禅诗”的一个机缘。. u. N/ @! G9 D' \: q+ }; c/ l
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很多诗人都陷入了茫然和苦闷中。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割裂和转向。作为一个在七十年代末就开始发表诗歌作品的写作者,我也陷入到了一片沼泽中,徒劳的挣扎,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我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大量阅读过西方文论中的各种欧美世界的流派学说,尤其是存在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对我影响极大。西方的存在主义所呈现的观点,有点类似佛教的苦谛观。他人即是地狱。但却没有佛教那样的给出脱离地狱的方向和通道。越是认清了现实的苦和荒诞,就越是感到了绝望。但命运还是给了我一个转身的机会。一次家中朋友聚会,散场后在我的沙发上发现了一本不知谁遗落的小册子《禅语公案100篇》,花城出版社出的。定价2.63元,印刷得很粗糙。但这本小册子却成了我此后写作和人生道路改变的一个契机。我反复的读这本小册子。里面讲述的,除了中国和日本古代的禅宗人物和故事,还有大量日本宗教、政商、文学等方面著名人物对于禅的看法和运用。这对我是一个巨大的启发,让我看到了此后自己写作上可能的路径和希望。于是,我的写作开始了新的尝试。譬如《风过后》,就是那时的一首尝试之作。. O  K' \; M3 @4 O- J$ Y7 y: Z3 [; _
* M  z  M, l  u& R4 B" {( }7 F5 z
风过后(南北)& a* w5 o0 A0 a4 i# U

: O+ c4 v# q) Z1 B$ V' @* ?- X7 m风过后
( ]! J2 q9 O- t* J5 w是又一个清晨8 E/ ^5 W! y- E- r  Q
竹林中一片宁静
# `8 B6 v" T- }: N- m) j露珠又明又亮
7 F$ X' D. _6 l- j+ {在竹叶上闪闪烁烁
  @. q4 |; V  A+ V
" ?; F5 W/ i2 Y/ x" }" |  P2 n$ d太阳出来了- k8 y. o6 S$ y4 c3 E
太阳出来
- P' @  I1 }; l( I! e8 x. K含在每颗露珠里2 V; V6 A( o+ }

5 d% ?! M! S8 n, i9 K# R5 Q风过后4 z; g# L( @4 N4 k, s% a0 ^
风没有留下什么
1 S" g" |5 d/ ]: ]5 r9 l- m5 t风的声音消失+ W8 v/ c% g1 X+ X) [- g1 F
风起时在我们心中+ m% I# t* ?3 m% p, r
引起的震颤9 a  w8 C1 u$ h' i) K
此时已经过去很远
" P( A" ^; C- H! g! I8 c1 n, B/ s  y5 x! [" D
(1991年,开封)7 n2 m$ u0 k9 |; Q: D

" u# g  ]0 I6 d: O2 |, V0 w这里面就有从禅宗公案里面化出的关于风与竹林作为比喻的禅意境界。9 R- q4 T. M" P. V8 t
不过,我有意识的现代禅诗写作,要到几年之后的1996年。经一位诗友推荐,我去位于郑州的一家“少林慈善福利基金会”文化打工,为这家私人基金会的老板也就是会长整理一本有关佛教游记的书稿。这位老板就是后来名闻国内外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我被要求根据他的一位随行者的日记,来为他整理出一本书稿来。这本书稿最初的名字叫做《印度之行》,后来出版时又用了其他的书名。整理这样的书稿,必须对于佛教的起源,尤其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事迹有所了解。而这些正是当时的我所欠缺的。于是我在半年时间里不分昼夜的读了《大藏经》里面的相关经论,以及玄奘游历古印度的名作《大唐西域记》等历代僧人前往天竺取经的典籍,当然还有《五灯会元》等禅宗典籍以及《现代世界佛教史》之类的书籍。并且,假此缘由,也让我了解到禅宗经由日本传播到欧美国家,特别是在美国文学艺术,特别是诗歌方面的成就和发展情况。于是,我最初的一批“现代禅诗”就此诞生,并发表在基金会创办的《禅露》杂志和当地的刊物《东京文学》上。我的禅意散文,也是在那时开始写作的。不想,禅意散文竟成了我此后写作生涯中版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 |4 _  ]6 W: X# z3 c0 r1997年,我写了一篇关于现代禅诗的文章《东方智慧的花篮》,发表在《佛教文化》等刊物上。这篇文章此后经过修改,在收入我的文集《了就是好》时,更名为《现代禅诗一瞥》。1 k, E' |& W8 m1 ~& h1 x0 S
由此可知,我与现代禅诗的缘分,看似一种偶然,却又是一种必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28 14:4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