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南北改诗】$ T9 ]' K1 I$ f& ?, L
原诗: ^7 |7 c8 X' m# I7 j; l
' ]" c5 \% ? u) ^" W2 H4 o# [
! z' l. g0 j- z# }. `3 J, l
| 下午五点半+ A5 \& s# R6 G2 ~7 n
作者: 南北
7 R; G9 l' C" c' i2 }- D2 Z& y% I9 ]2 Q5 Y( d; n& h
; [1 P( o* ?1 g# N% e0 r空气中
, Y9 r' V2 D; n6 y" `7 g x弥漫着焚烧稻草的气味- {7 |4 B! C* E. v: X
夕阳下,苍山被裹上一层轻纱, h( q. @5 q) x J& g/ t
* D9 {5 u& O, E4 I1 H
" F% K0 A# s; | w7 U+ ]/ F我经过田野
4 B/ g- k0 X }- f: s看到一个农民在烟雾中
8 r, \& H. j8 y$ T; f9 g7 ?( r5 B来去像一只黑鸟
4 b3 k. M; O2 W3 Q. }1 X9 i# p4 F5 W& ~6 u7 V) o8 Y
) s" z/ C& G9 P+ d4 l7 L L
打开院门。一缕斜阳被烟的颗粒缠绕: N0 S# {" \4 R& Z% M
南瓜在墙边的叶蔓下
' I# k$ O8 P& D% s: j静默无语
+ b! L# P) L1 X( w6 ]5 L- D0 {8 a c* h& \7 X+ {2 c
& _) `! _ ?: O, S0 N8 S5 ~
3 L) ^! ^3 }' y2 N; a2 p
改后:" K0 C- q# M. R
- I' @$ U8 U3 v1 G. D! E+ i, q" X, b- B) P( C+ L
| 下午五点半1 n& b& Q% @1 n1 b3 e- O
3 |. b. \) S6 r a& U
/ \6 q* Y# o) Q( _2 v风里弥漫着焚烧稻草的气味……
: I e0 b$ t, h我经过田野,一个人
5 T5 f& W- o+ Y( ^; {: x) A1 p在烟雾中6 [; l- B8 M a8 `# B k/ u- H
来去* ^6 j2 s! V3 T' O% J+ [
像一只鸟- }' ?# O! p0 E( {7 O1 C/ ]
/ Z# l/ Q$ I* z9 X! X+ h9 K& U u" w1 l# P$ z! M
夕阳下,苍山被裹上一层轻纱——+ G K0 J% _- N
& T- c L9 a0 `* E4 U0 F! ?3 ]
1 [/ d# x, Q6 t& \(小勺子/改)
0 F; Q$ S6 H% k' g; R! { O/ Y
# p8 M. t, }' y( K) t0 `5 D$ w/ @( R# I7 {
小勺子的话:
- E- _ ]6 d& N7 X' F! N1 V% o 南北此诗,《下午五点半》,这个诗题是不符合诗的。 你看诗,一直都在“经过”,事物一直都在时间的“推动”之下,而这个“五点半”,却像一木桩,死钉在那里。而诗,诗人从田野“经过”,中间不知又经过什么才回到家,“打开院门”……
* z9 b) A+ D& }! E! T+ l, D! C“五点半”,入过工厂的、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五点半是下班回家的时间(就像胭脂茉莉说的:下午5:30是薄暮时分,天将黑要黑之时。也是归家之时)。只是,就算“五点半”是“归家之时”,那从经过田野,一节一节的时间的推动进行下,到“打开院门”,还是那个“死木桩子”——五点半吗?倘若警察来办案,你这样说,行吗?
; h) t" G9 _" _4 Q说“诗的标题是有弹性的”,这个我是赞同的。这就是词语在诗里面的一种“失真”的艺术意义。说到一首诗作为“艺术”的意义, 他这个诗,属于“抒情文学”,借助描写外景而企图表现自己的“心色”——静默!
Y% J5 e$ c) Q- n, \. k! w) J我们不难看出,此诗从一开始(第一节),就在写“静默”,到第二节,第三节,还是这样写,所以我说,“节节平推,到最后第三节也没见‘起色',于“诗”这种创造的艺术来说,未免可惜了点”。
0 O/ u3 P* v- n- S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我们看一首诗,不只是要单单理解诗题,还要结合诗本身而出进行,诗和诗题的意思“在”了,还要看看诗的“遣词造句”的表现艺术怎么样,后者明显地显得关键得多。 理解一首诗是不难的, 可是诗歌追求的是一种艺术感染,它里面要能体现“艺术”这种东西。一首诗,我们读了,如果仅仅是对它表示理解的话,那么它是失败的。 作为“艺术中的女王”,它要能够给我们“艺术”的超越理性解释的震撼与思想冲击……
( a9 w( z2 l! }4 |2 z3 W6 \9 Z 说回“诗”对作者本身的意义。其实,我们怎么说,怎么说,或者怎么指、怎么点,终究是我们作为第三者(读者)自己的事,一个诗人,他的进步,或说突破,关键需要自知,自悟。一个愚昧的人会因十个人“赞赏”他的蠢话而认为“那就是真理”,而快慰。明慧的人,会“自己想想”。 ——你知道这十个人是“天才”还是“傻子”呢?
* x* n8 d, ]5 y( X3 ]. U8 v# q5 O回到现实生活,欣赏南北先生的这个态度:“无常啊”。一句“无常啊”,似乎事情就过了,心也平了静了,也不争了,了了! ?$ t6 q3 H2 t( O: O Z6 k
但对于艺术,我们需要“执着”、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啊!
; s6 {; f9 a e5 Z4 v
! C: N0 H, {8 A7 ?: ]
# S0 `! O$ g$ c7 W* @& i4 U. q2017-6-046 q- }" x+ ?9 F+ d
6 I7 H) @# @6 ?' K' P: G% o( C" y' G; [$ v: C
就是因为写了这个,你们一起来怪责我,还言禅,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