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勺子 于 2017-6-11 22:15 编辑
原诗:
| 下午五点半
作者: 南北
空气中
弥漫着焚烧稻草的气味
夕阳下,苍山被裹上一层轻纱
我经过田野
看到一个农民在烟雾中
来去像一只黑鸟
打开院门。一缕斜阳被烟的颗粒缠绕
南瓜在墙边的叶蔓下
静默无语
改后:
| 下午五点半
风里弥漫着焚烧稻草的气味……
我经过田野,一个人
在烟雾中
来去
像一只鸟
夕阳下,苍山被裹上一层轻纱——
(小勺子/改)
小勺子修改意见:
南北此诗,《下午五点半》,这个诗题是不符合诗的。 你看诗,一直都在“经过”,事物一直都在时间的“推动”之下,而这个“五点半”,却像一木桩,死钉在那里。而诗,诗人从田野“经过”,中间不知又经过什么才回到家,“打开院门”……
“五点半”,入过工厂的、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五点半是下班回家的时间(就像胭脂茉莉说的:下午5:30是薄暮时分,天将黑要黑之时。也是归家之时)。只是,就算“五点半”是“归家之时”,那从经过田野,一节一节的时间的推动进行下,到“打开院门”,还是那个“死木桩子”——五点半吗?倘若警察来办案,你这样说,行吗?
说“诗的标题是有弹性的”,这个我是赞同的。这就是词语在诗里面的一种“失真”的艺术意义。说到一首诗作为“艺术”的意义, 他这个诗,属于“抒情文学”,借助描写外景而企图表现自己的“心色”——静默!
我们不难看出,此诗从一开始(第一节),就在写“静默”,到第二节,第三节,还是这样写,所以我说,“节节平推,到最后第三节也没见‘起色',于“诗”这种创造的艺术来说,未免可惜了点”。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我们看一首诗,不只是要单单理解诗题,还要结合诗本身而出进行,诗和诗题的意思“在”了,还要看看诗的“遣词造句”的表现艺术怎么样,后者明显地显得关键得多。 理解一首诗是不难的, 可是诗歌追求的是一种艺术感染,它里面要能体现“艺术”这种东西。一首诗,我们读了,如果仅仅是对它表示理解的话,那么它是失败的。 作为“艺术中的女王”,它要能够给我们“艺术”的超越理性解释的震撼与思想冲击……
说回“诗”对作者本身的意义。其实,我们怎么说,怎么说,或者怎么指、怎么点,终究是我们作为第三者(读者)自己的事,一个诗人,他的进步,或说突破,关键需要自知,自悟。一个愚昧的人会因十个人“赞赏”他的蠢话而认为“那就是真理”,而快慰。明慧的人,会“自己想想”。 ——你知道这十个人是“天才”还是“傻子”呢?《国王的新衣》这个故事里那两个骗子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明知自己没穿衣服却甘愿被哄被蒙的那个赤条条的“国王”,他的愚昧、心安理得,才是最糟糕的!
——诗人,你要做那个愚蠢的“国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