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镇州 于 2017-6-16 13:27 编辑 
 隐喻的长度——我读阿色的【面相】
 
 
 北岛老师说过,一首诗其实是一个整体的隐喻。而隐喻又是歧义的。但好在现代诗的审美情趣是以个人生命体验为特征,不间断地对人性进行质疑、冲突和和解。不学诗,无以言。文明比神明更有凝聚力,以文照亮。在当今经济充斥社会,一切以金钱衡量为标准的现实情境里, 诗被边缘化,然后诗被冷落乃是诗的光荣不无道理。阿色就是其中光荣一员。江湖路远/木箱内的斧凿 用完了一身的技艺/在前方的岔道等他   仅仅这些是自我修身的工具吗?还有苦难。一堆退下的碎石片/蹲在庙宇旁边的杂草丛中    ——只有痛苦才是深入生命体验的良药。唯此,只有经历才会让你更加看清自身。手持莲花的菩萨无法普渡,他只是一种心灵上的宗教意义。他和天空的星星/排列出一粒粒发光的盲文  诗句里的盲文一样仅具有缥缈抽象的象征意义。但好在其成为一种心灵的归宿。最后这种感悟式的诗句让我们终于有了“让诗意栖居大地”,从新返场的喜悦。让我们在阅读中完成一次心灵的救赎。附:
 
 
 面相
 
 江湖路远
 木箱内的斧凿 用完了一身的技艺
 在前方的岔道等他
 
 少点什么呢
 手持莲花的菩萨 无法言语
 黑夜来临
 
 一堆退下的碎石片
 蹲在庙宇旁边的杂草丛中
 
 它们和他们
 都在看山风吹起 酸枣树摇晃
 
 天空的星星
 排列出一粒粒发光的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