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夜19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品点评] 【《诗歌培训班》同图007期】001#作品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3:06 | 只看该作者
张运江 发表于 2012-9-10 12:50 ( t! o5 }4 C, [3 q. \
问下69兄,我现在有种感觉,就是想写什么样子就能写什么样子,这是属于自大还是一种写作过程中的瓶颈状态

; A; v8 t( K: x8 ^8 A/ T, Z$ d  B有可能是一种写作的瓶颈状态。这种状态的根本,取决于你的诗歌审美形态在哪一个层次上。因为既然笔触能够做到随心所欲了,诗的品质自然就取决于你所站的高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3:55 | 只看该作者
                        “背课桌上学门”实乃麻城政府耻辱& F# b! r  q  m4 ]( {4 l
                  2012年09月10日   于德清 新京报评论员
  ^  Z4 G3 A7 d5 ~6 W! E+ C+ Z      麻城市的表现,一再令公众感到失望。当地政府是否真正意识到责任的缺失,并真心改正。' d9 b6 k4 w2 G3 Y4 `9 X2 _- I
      经过舆论密集曝光,麻城市政府决定,再筹500万元资金,一次性解决农村学校学生的课桌椅问题,同时号召全市党员干部认捐,截至9月7日,已认捐26万余元,为学生购置新课桌。
, e5 y# m4 f9 W. I4 U( ~) U      麻城市很快做出反应,筹措资金,解决多年的教育欠账,可谓知错能改。不过,这个事件是否真正令当地政府认识到职责所在,仍存疑问。这在“号召全市党员干部认捐”一事上,表现得就非常明显。0 x5 q" R/ y0 k/ U7 q( w
      显然,给学生购买课桌,是政府办教育、办学校最基本的事情。让学生上学自带课桌,没有这样的“义务教育”。至于号召“党员干部认捐”,在公众看来,这或许也是在转嫁政府责任,也就是把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能,让社会来分担。* I; y. ~# u2 o8 U
      自从“学生自带课桌”事件曝光以来,公众开始关注到,并非当地政府没有能力解决,而是缺乏足够的责任感。麻城对外虽宣称是贫困县,可是,当地有豪华的办公大楼,被网友戏称为“麻城白宫”;此外,还豪掷数亿搞“移民公园”。由此可见,给所有的学生配备课桌,并非要让麻城“挟太山以超北海”,不是给当地政府出难题。此事对当地政府来说,“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 e+ k. g( K  i/ e# F+ I      从新京报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地政府近年来也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可是,这些政策利好,并没有公平地落在每一个孩子和学校,而是被集中、倾斜向了那些重点学校、中心学校。在一轮轮的“撤点并校”的运动中,那些,偏远村落的孩子和教学点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6 b+ _: D, @3 R1 t& P( v      更令人不平的是,当地不但很少再向这些教学点投入优质教育资源,反而,这些教学点好的、能用的物资,还要被收走。当年,湖北省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工程,教育部门为顺河镇南岗小学配备了一台DVD、电视机以及一台电脑,并安装了一个接收器,接收教育频道的教育信息。2008年“撤点并校”后,这个教学点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接收器。
2 q/ ^- T2 J+ G6 X" v      实际上,这几天舆论汹涌,大家所关注的无外乎两个字——责任。当“学生自带课桌”出现在大家面前之后,公众质问的是当地政府的“责任”在哪里,而一切质疑的目的也很明确,也就是希望当地政府尽快履行责任,不要再让孩子们受苦。因而,其后舆论所关切的核心,正是当地政府是否真正意识到责任的缺失,并真心改正。然而,麻城市的表现,一再令公众感到失望。
; V$ w: D, ]+ p* }+ n      在教师节这样一个特殊日子里,希望“背课桌上学事件”能引起教育主管部门重视,根据媒体报道,类似“背课桌上学“的现象,在别的地方也存在,对此问题,不能靠公众舆论一次次地纠偏,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启动调查,对目前贫困偏远地区教学设备设施情况进行一次摸底,对存在的问题来一次集中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4:04 | 只看该作者
于平:麻城真的安排不了学生课桌的钱?) ~' L! l( a+ N3 E4 _' U9 T- [
2012年09月08日07:48新京报(于平 媒体人)$ f% E9 l3 g, n4 w3 }5 s+ ]' _3 {
      麻城有必要晒一晒教育资金使用情况,告诉公众这笔钱有多少是花在学生身上。如果这些讲不清楚,所谓“没钱添置课桌椅”的委屈,谁信?
$ I% ^3 K0 z' r, j, M" X      湖北麻城“小学生扛课桌”上学事件有了后续,据新华社记者调查,当地部分农村学校已配发统一的课桌,一些家长把之前的旧课桌搬回家。据麻城市政府部门一位负责人介绍,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当地对教育投入下了大力气,仅今年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西部农村学校食堂工程等项目,需地方财政配套投入资金就达4000万元左右,“但这些资金的用途都已十分明确,没有一项可用于添置课桌椅”。
5 i+ Q2 ~1 r& X+ n0 M# L      一方面说没钱添置课桌椅,另一方面却赶忙为部分学校配发课桌椅,这难道不自相矛盾?再说,麻城当地的教育投入远不止4000万元,2011年麻城市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为7.2亿,这么多钱里,难道就挤不出一笔小钱,哪怕多解决一个学校的桌椅问题?
# Y" @3 {: p3 k) e      实际上,从教育资金的分配优先秩序而言,除了危旧校舍改造,学生营养餐等少数项目外,很少有其他项目的紧迫性是优先于学生课桌椅购置的,课桌椅和书本一样,属于最最基础的教育资源配备,所以,地方教育再穷,也不能穷到连课桌椅的钱都没有。/ E) G9 v7 u0 Y2 x
      当地教师仲复海表示,他教书30个年头,此前孩子来上学一直都是自备课桌。那么,这么多年来,麻城对教育的投入是怎样的状况?如果资金投入充足,分配公平合理,怎么会30年都解决不了小小的课桌问题?
! A; h+ A0 U7 q7 Y      麻城的教育投入是否充足?从去年的7.2亿元的数字看,似乎不低,这个数字占到全市GDP的4.57%。不过,7.2亿元是否地方政府财力的极限?麻城有钱造豪华政府办公楼,为今年一年的绿化升级就能掏1200万,建座“移民公园”就准备砸下5个亿,这些工程是否比为学生添置课桌椅还来得紧迫?麻城官员一再强调当地是国家级贫困县,不过如此一掷千金的做法,像是贫困县的做派吗?
+ N7 k1 ~7 S2 n: M1 t      应当承认,在当下的中国,一个县为教育花七个多亿,算是不少了,从其中拿出一个零头,就能为大批学校解决课桌椅问题,但当地竟然还有4.5万套课桌椅的缺口,按麻城13万在校中小学生算,全市三分之一的学生都缺桌椅。那么数亿教育资金到底花到哪里去了?2 W; J# m- {" a8 w! a) X  X
      面对舆论对学生扛课桌上学的质疑,麻城当地官员若觉得委屈,那不妨以事实说话。向公众晒一晒当地近些年来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尤其是政府大楼、三公支出等公众关心的数字。晒一晒教育资金使用情况,告诉公众这笔钱有多少是花在学生身上。如果这些讲不清楚,所谓“没钱添置课桌椅”的委屈,谁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12-9-10 19:31 | 只看该作者
在GDP突飞猛进的- a% ?3 W! n3 b7 Z$ _3 j8 ~' l
今天    成为刻在孩子心头6 L" W) }! B( {* j0 m
最大的
# q% }8 G4 k* {0 D8 [! g安全隐患
6 v) `. R3 H" o# [( J5 t. s4 ^' M
$ J  A- W' {- [% p9 A' ]+ }有新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9:36 | 只看该作者
招小波 发表于 2012-9-10 19:31
$ n; z$ Y2 E8 j: C  Y! _" b在GDP突飞猛进的. |, G) k: b- }, j2 R& H5 n0 I, ~$ ]1 @4 v
今天    成为刻在孩子心头
3 k3 O" W; }& L. U: s7 P最大的

: m! l/ u7 l8 O2 S2 c谢谢小波兄的肯定。有什么不足之处吗?我想听听小波兄意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2-9-10 19:42 | 只看该作者
夜1969 发表于 2012-9-10 19:36
8 \& h$ H6 L8 J* I$ ?( {! W+ u谢谢小波兄的肯定。有什么不足之处吗?我想听听小波兄意见啊……

/ p3 t% T8 n0 o& C4 [* v+ ^这诗短小精悍,难改。除非中间加一节,以达读者所说的“加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2-9-10 19:55 | 只看该作者
夜1969 发表于 2012-9-10 13:01 9 \* e; z2 M3 _2 B1 h/ H
谢谢猛士到访点评,问好午安

7 l0 i! y* `/ T. G# @5 n我有一个建议,不知老师可愿接纳,写得太多不妨歇一下,说不定停几天,灵感来了一挥而就可能就取得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21:08 | 只看该作者
招小波 发表于 2012-9-10 19:42
7 J/ M& `0 y# p这诗短小精悍,难改。除非中间加一节,以达读者所说的“加深”。

7 i- h3 ~( ?' T是啊,这需要权衡一下利弊。谢谢,问好小波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21:11 | 只看该作者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2-9-10 19:55 " {% R4 s: n! K7 ^& W4 g6 l
我有一个建议,不知老师可愿接纳,写得太多不妨歇一下,说不定停几天,灵感来了一挥而就可能就取得突破。
- t0 s/ X$ @! l+ v+ Y
首先,不敢称老师。其次,我知道你是在委婉地提醒我,作品质量下降了,要歇歇脚再说。
& G. n/ e- y% b谢谢猛士的提醒,什么时候歇脚,我心里有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12-9-11 05:06 | 只看该作者
夜1969 发表于 2012-9-10 21:11 & h. G  h' ^1 M4 m
首先,不敢称老师。其次,我知道你是在委婉地提醒我,作品质量下降了,要歇歇脚再说。
0 s8 w2 N! j) z+ I谢谢猛士的提醒, ...
) ^! C" V! F3 o1 y1 U& E
远握。我喜欢实话实说。创作谁都有停滞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23 01:0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