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女诗人将入中国作协了,诗歌又活了?
据北青网2017-08-09 消息(朝云)中国作家协会近日在作协官网——中国作家网上发布了《中国作家协会2017年会员发展公示》公报,名单中共有508人,包括来自湖北的女诗人余秀华。公示期至昨日截止,按照惯例,不久后作协将发布经审议批准后的正式会员名单。如无意外,届时包括余秀华在内的这508位作家就将正式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
2009年,金庸加入中国作协,一时引发巨大关注。郭敬明、于丹等人,几年前加入中国作协的时候,都是轰动一时的新闻。今年的余秀华出现在作协会员名单里,也让人们议论纷纷。
从籍籍无名到一夜爆红,不得不提余秀华那首已经牢牢“长”在她身上的,堪称“惊呆世人”的诗。2014年10月,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横空出世刷爆社交平台,迅速走红。之后,余秀华很快出了三本诗集,成为近几十年来最畅销的诗歌集。对于这首有着惊世骇俗标题的诗歌,著名男诗人雷平阳评价它其实很干净,“就像余秀华自己说的,它就是一个标题党,只是大家解读后煽动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空间而已。”出版人杨晓燕盛赞,“余秀华的出现是诗歌复兴的标志。”(因为她曾目睹,“当时大概有三四十家出版社在竞争,有的说要跪求,有的开出了天价。”)《诗刊》编辑刘年则评价:“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而随着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的上映,让余秀华再次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这部聚焦这位传奇女诗人的纪录片,也如诗一般,以细腻而富有启迪的形式描述了一个非凡女人。2016年11月,这部作品就获得有着“纪录片界的奥斯卡”之称的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IDFA)长片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颁奖词是:“从一开始,这部电影就以一种诗意、亲密、有力的方式探索了人类经历的复杂性……”在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该片荣获金爵奖最佳纪录片提名,也是唯一入围的中国纪录片。余秀华也随着这部片子,成为走上红毯的女诗人。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走红毯的余秀华
“我红?我红是因为我诗歌写得好嘛。”质朴如她,不吝表达内心喜悦。
微博里,她也曾发幽默之言,“我这个根本就没入流的诗人,公众号里常常有一,二流的诗人捧场啊,幸福像罂粟摇曳。”
她曾说无论红与不红,理解还是不理解,写诗都是自我的事。
就是这件自我的事,一下子成为了公众的事。
网络上,在这个似乎离诗歌已经较为遥远的时代,余秀华的诗歌如一股质朴滚烫的洪流,扑面而来,让人有些猝不及防,人们被她那不事雕琢直指人心的句子击中,忍不住让内心的情感跟着诗里的火花一起跳跃。而有些没有看诗的人,光是听诗名就感觉足够劲爆,这位来自农村的诗人就这样燃动了人们久违的诗歌热情。而在一些严肃的学院派和学术气息浓厚的诗评家眼里,将她的诗批得不留情面:“你说善良也罢,说糊涂也罢,更多的读者被同情心所绑架。”更有人直指她的诗“伤风败俗”。
赞也好批也罢,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此前,诗坛几乎沉寂了20年。即使是业内知名诗人,也大多需要自费出版,印数不过500本,用来送朋友。诗人从来不能靠版税生活,余秀华颠覆了这个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她是唯一一个诗集超过10万册销量的现象级“网红女诗人”。你说她有没有改变过诗歌历史?
赞也好批也罢,挡不住余秀华火了,挡不住已经成名的余秀华在成为余老师的路上越走越顺。成名后,湖北省钟祥市作协吸纳余秀华为作协副主席,不过对此她倒是有一颗平常心,自嘲过“这就是个民间组织,没有工资发,大家开会互相吹捧一下,就回来了。”还是那个不羁的诗人余秀华。
艾略特说过,一个大诗人的出现,会改变以往诗歌的格局。目前许多诗人出面谈论余秀华,表明旧格局已经受到震撼。
最为生活最高艺术表现形式,没有什么比诗歌的出场更直抵人心,呼应人们的情感,这其实是一个最需要诗歌的年代,诗歌的缺位却实在有些尴尬。
余秀华的出场在一定时间和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切。对于诗歌,余秀华这一支强心剂扎下去的,是人们沉睡已久的诗意,人们愿意在诗里,把爱过的人再爱一遍,把疼痛过的再疼一遍,然后,发现心里的某种审美期待因某种神奇的诗歌力量被重新打开。
每个诗人真正的地位,需要时代和人民去检验。在此期间,余秀华写她爱写的,读者读她爱读的,诗歌里有万千气象,没有人可以干扰我们的诗心荡漾。
“诗歌是不可理喻的,能分析得很清楚的诗歌,也许是好诗歌,但绝对不是有魅力的诗歌。分析不清楚的诗歌,才是真正有魅力的诗歌。所以,永远不要给好诗歌下定论。要让她神秘下去,才会有无数的读者前仆后继地去读。高明的作者,永远不会让普通读者揭开这道面纱。不轻易揭开面纱的诗歌是上品,上品的诗歌永远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余秀华
对于此次余秀华加入中国作协的新闻,引发舆论较大关注,那么什么人有资格加入中国作协?
在作协官网上可以查到最新的一份相关文件《中国作家协会个人会员申请审批办法(试行)》。
这份文件里有详细规定,比如:出版独立创作的作品不少于2部。还有像:团体会员单位个人会员申请者由团体会员向本会推荐,或由两名中国作协会员向本会直接推荐。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申请者经本人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向本会提出申请,并由两名中国作协会员推荐。
那么如果真正成为一名中国作协会员,能享受什么待遇呢?中国作协的领导曾在几年前接受采访时说过,“我们真的没养多少作家,这是一种误解。在全国所有的作协会员中,专业作家只有200多人,是有‘皇粮 ’的,有工资津贴,其中还有一些是担任作协的行政职务的,还有的是作协所属报刊的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