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年新诗贡献奖”评出21名杰出贡献者 著名诗人贺敬之、余光中等上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08: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明利 于 2017-8-16 08:43 编辑

“百年新诗贡献奖”评出21名杰出贡献者
    著名诗人贺敬之、余光中等上榜



                     贺敬之。


                         余光中。
  为纪念中国新诗诞生一百周年,褒奖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杰出贡献者,全国诗歌报刊网络联盟、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等单位,联合发起了“百年新诗贡献奖”评选活动。日前,该评选活动在北京揭晓,评选出诗人、评论家、编辑家、翻译家、朗诵家、诗歌公益贡献者等共21名。
  获奖者包括贺敬之、郑敏、屠岸、李瑛、余光中等德高望重的老诗人,以及曾担任《星星》《华夏诗报》《诗歌报》等国内重要诗歌刊物的创刊主编、资深编辑,如著名诗刊《星星》创刊主编、四川诗人白航也榜上有名。此外,还包括诗歌教育、诗歌评论方面有卓越贡献的诗歌评论家,如谢冕、吕进等人。
  
这次评选出的21名杰出贡献者分为6个种类:
  “百年新诗贡献奖——创作成就奖”(5位)。他们是如今依然健在、九十岁以上的老诗人贺敬之、郑敏、屠岸、李瑛、余光中。这些老诗人的诗歌创作历程,伴随着中国新诗的诞生与成长、见证了新诗的辉煌。
  “百年新诗贡献奖——编辑贡献奖”(6位)。该奖授予白航(资深著名诗刊《星星》创刊主编),野曼(《华夏诗报》创刊主编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主要创办人),严阵(第一份诗报《诗歌报》创刊主编),张默(台湾诗刊《创世纪》创刊人之一),邹岳汉(特色诗刊《散文诗》创刊主编),以及百年新诗史上唯一担任过《星星》《诗刊》两刊主编的叶延滨。评委会认为,诗歌报刊、诗歌编辑为诗人作嫁衣裳、为新诗的发表提供了园地,是新诗百年重要的创作现场。
  “百年新诗贡献奖——评论贡献奖”(4位),则由三位80岁以上的诗歌评论家谢冕、晓雪、骆寒超,以及创办第一家面向全国招生和培养新诗研究人才的大学机构——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的创办人、诗歌评论家吕进教授获得。
  “百年新诗贡献奖——翻译贡献奖”(3名)的获得者则是两位健在的90岁以上的翻译家飞白、江枫,以及将一生奉献给中西新诗翻译事业的北京大学教授赵振江。
  诗歌朗诵是诗意表达的重要环节。在“百年新诗贡献奖——朗诵贡献奖”(2人)方面,一生从事诗歌朗诵艺术传播的著名朗诵艺术家殷之光、乔榛获此殊荣。
  诗歌需要社会力量的资助和推广,“百年新诗贡献奖——诗歌公益贡献奖”(1人)由禾中集团董事长赵银虎获得,他出资1000万元设立禾中国际诗歌基金,积极推动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吕进:新诗应具备基本的审美标准
  中国新诗发展100年来的成与败、得与失何在,本次评奖的获奖人之一、诗歌评论家吕进,作为创办国内第一家面向全国招生和培养新诗研究人才的大学机构——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的创办人,常年深入诗歌研究、诗歌评论的一线,有自己独到而深入的观察。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吕进说,新诗作为中国诗歌的现实形态,取得的成就大,问题也不小。“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新诗缺乏一个应该具备的公认的审美基本标准,对常态性的美学元素应该有统一的要求。”
  吕进提到,“在互联网平台为诗歌创作和传播提供便利的今天,如果对新诗的审美缺乏基本的标准,就会让一些‘非诗’的东西混入诗的阵营中,让大众对诗歌的认知产生混乱和迷惑,也会影响新诗进入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可能性。”至于新诗应该有怎样的基本审美标准,吕进说:“基本的要求必然少不了要有形式感,首先要有音乐性,新诗不一定要求外在的押韵,但要有内在的韵律感。其次,要提供想象的空间,写云朵不能就是写云朵,写天空不能就是写天空,要给读者提供想象的途径。随意丢掉诗歌的常态元素,对新诗的发展是不利的。”
梁平:通过评选向老一辈诗人致敬
  “百年新诗贡献奖”评委会成员阵容也同样强大。15位评委包括著名诗人、全国诗歌报刊网络联盟轮值主席、《草堂诗刊》主编梁平,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主任丘树宏、秘书长祁人,《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诗选刊》主编简明,《诗潮》主编刘川,《诗林》潘虹莉,《中国诗歌》执行主编谢克强,《大河诗刊》主编高旭旺,《大诗歌》主编周庆荣,中诗网主编周占林,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李犁,《绿风诗刊》主编曲近,《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诗歌月刊》执行主编唐成茂等。
  此次获奖者多属高龄的资深诗人,梁平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在中国新诗诞生百年之际,通过这么一个评选活动,向老一辈诗人致敬,“作为诗歌创作战线的后辈,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新诗做出贡献的前辈。他们因为年事已高,或许已经没有在写诗,但是他们为诗歌做出的贡献,不能被淡忘。他们很多都是一生践行自己的诗歌理想。有些诗人的年龄简直赶上中国新诗诞生的年岁,值得我们表达一份敬意。”(2017年08月16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8-16 13:43 | 只看该作者
祝贺!名至实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1 22:0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