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9|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姑苏剪影(组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06: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姑苏剪影(组章)

文/江玉中

报恩寺塔

报恩是一种美德。报恩也是一种善良……不信,你看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被种上了善良的种子。
我佛慈悲。即使是在历史上那段南北对峙的岁月,你,依旧能够让人感受到普照的佛光。
一座塔,因为知道报恩,而千年屹立;
一座城,因为知道报恩,而被称之为天堂……

耦园

耦园未必有藕。无藕也被称之为耦园。
记得第一次与你邂逅,那还是在20几年前。一见,我便对你倾心;再见,已经被你的精美和雅致深深地震撼。
从此,无论是天涯海角,还是海角天涯,我与你——总是有一种藕断丝连……
如今,当我再一次漫步园中,不知当年种下的那颗莲籽是否发芽?苦:是否还留在心间?

寒山寺

走近你,仿佛走进一个时代。一千多年前的钟声,依旧在耳边回响。
月光依旧,涛声依旧,灯火依旧,惟有乌啼已远……
如今的你,除了诗人留下的那一声悠悠的叹息,再无其它——

木渎古镇

古镇之美,美就美在一个古字上。不信,你看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刻满了岁月的沧桑。
——御码头,榜眼府,严家花园,小山塘……就连那行人脚下的青石板,每一块都透着古韵和古香。
灵岩山上的馆娃宫。香溪岸边的古松堂。如果把木渎古镇,比着是一把古老的琵琶,那么它们,就犹如这把琵琶之上的两道最精美的和弦。即使是一次不经意的触碰,都能发出温婉、悠远的交响。
从此,我真想化作那苏州评弹姑娘的纤纤玉手,每天都可以把你轻轻地弹拨……

苏州园林

走进你,仿佛走进了整个江南。
漫步在你的曲径通幽之处,又仿佛徜徉在那如诗如画的山水之间……
走着走着,我突然对眼前的风景产生了一种幻觉:这里到底是天堂,还是人间?

榜眼府

不做头名也罢,有道是高处不胜寒。
一座榜眼府,也曾经风光无限。
此刻,让我想起最多的,还是这座府中那个曾经中榜的主人。当年,是不是也会为与状元失之交臂,而留下终身遗憾?

虎丘山

虎踞未必能龙盘。虽然,这里曾经埋葬过一方诸侯,也没能保住其子孙的江山。
如今的虎丘山还在,山上的寺也在,唯独吴王的江山不在。
只有那座镇山的宝塔,虽历经千年风雨,依旧昂然……
从此,我便在心中坚信一个真理,只有心系苍生,才是人间正道……

山塘街

也许是太古老了,一条街道不尽她所经历的曲折——
别说七里,就是七十里,也很难承载这座2500多年城市的沧桑。
于是,一个诗人来了。用他那诗人特有的真诚和率性,感动了天地,感动了苍生……
从此,这里便成了姑苏的名片,姑苏便成了人间的天堂。

姑苏剪影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那个唐朝的杜荀鹤,寥寥数言,便为苏州剪了影。
苏州:古称吴中,又名平江。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距今,已经有着2500多年的建城史。
苏州自古就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特别是到了明清,尤为鼎盛。素有江南四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曾经这样讴歌和赞美过自己的家乡:“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当时的繁华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的苏州,更非昔日可比。东有新加坡工业园,西有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体两翼的格局,正带着这座年轻的古城,展翅腾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10-12 1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7-10-12 17:03 编辑

古意新声勃发
地理人文双彩

欣赏一组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10-12 16: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7-10-13 09:38 编辑

于是,一个诗人来了。用他那诗人特有的真诚和率性,感动了天地,感动了苍生……

加色处嵌入该诗人一句短诗,似乎更妥


个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10-12 17:34 | 只看该作者
也许是太古老了,一条街道不尽她所经历的曲折——
别说七里,就是七十里,也很难承载这座2500多年城市的沧桑。
于是,一个诗人来了。用他那诗人特有的真诚和率性,感动了天地,感动了苍生……
从此,这里便成了姑苏的名片,姑苏便成了人间的天堂。

提起
祝福老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17: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采凤 发表于 2017-10-12 16:16
于是,一个诗人来了。用他那诗人特有的真诚和率性,感动了天地,感动了苍生……

加色处嵌入该诗人一句短 ...

谢谢采凤老师的雅读和指点!敬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17: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陈中明 发表于 2017-10-12 17:34
也许是太古老了,一条街道不尽她所经历的曲折——
别说七里,就是七十里,也很难承载这座2500多年城市的沧 ...

感谢老友的提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10-12 18:11 | 只看该作者
江玉中 发表于 2017-10-12 17:55
感谢老友的提读!问好!

玉中兄客气了
再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10-12 19:14 | 只看该作者
赏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10-12 19:14 | 只看该作者
梅香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10-12 19:22 | 只看该作者
走近你,仿佛走进一个时代。一千多年前的钟声,依旧在耳边回响。
月光依旧,涛声依旧,灯火依旧,惟有乌啼已远……
如今的你,除了诗人留下的那一声悠悠的叹息,再无其它——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3 07:0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