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彦均 于 2012-12-31 23:55 编辑
彦均:
这封信给你、也给国内的朋友们:包括我曾在贵州花溪见过一面的徐敬亚,上次欧宁他们来,我已从书中读到他的文章,谢谢。该文是《燃烧的中国诗歌版图》。还有未见过面的梁小斌和素不相识的远比我年青的新生代诗友:韩庆成、张无为(秋潇雨兰问是否张嘉谚?)、庞清明、刘祥武们,他们做的事情,在几十年以前绝决不可能,我们那一代人中绝大多数人“不敢想、不敢做也绝对做不到”,然而,年青的“徐敬亚”们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我为你们这一代新人感到的不仅是精神的欣慰,而是深心的骄傲!在相对意义上,你们的社会人生拥有了更多的独立性与自由。我无暇他顾、平日不上网,但我感觉今日中国人文领域出现网上《诗歌周刋》,在勇气上绝无仅有,在精神上有信心独步于外部世界!我不知道今天大陆社会存在这么一份巍然自存的民间诗刋,是秋潇雨兰去查找你的“访谈”偶然和意外发现的。
意外发现的《诗歌周刊》,在当代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大潮中,从南中国甩出第一个浪头!发出第一声具震慑性的海啸!往岁的印象对我太深,以为其敢于“突破”的姿态不可思议、也不敢置信,然而这就是直面精神深层并勇于“揭示”的社会现实!
彦均,我们意外看到南方《诗歌周刊》“评论”栏目中的“访谈”了,为你的纯真与勇气感到高兴并为之击掌!也同时意外看到了几个月前国内未谋面的诗友们为我做的专辑,给他们提供我当年在哈佛的照片的,竟是我们认识的南鸥?我身旁一“碧眼金发”从网刋见到中国的“变化”表情夸张地说:“这是真的吗?晕眩!”而我这位“爱国贼”早已是气定神闲年岁,却仍然不免几十年来第一次震惊:这是今日中国什么样的敢于拍板定夺的头角峥嵘的一代?!他们不仅可以从精神文化的深层改变中国,也足以以开创者的自信雄视和面对今日世界文化!
我以为,在21世纪的今天,文学的“诗”不仅是诗,也应以诗体现“书”、“画”、“行”的艺术的立体综合,我在不同国家的人文实验很为受众认同。从我所见到的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诗歌周刋》,其“民间中国”的潜在精神能量,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中,足以在文化潮流中频频甩出浪头、持续引发海啸!而面对整个国际社会、很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凸显东方地域“文化中国”的全新形象,如果一个伟大的文化古国的今日决策者的思维是“精神文化”而不仅自囿于“权谋政治”思维?是人文精神的长远开发与重建,而不是当下社会功利的短视与偏执。对于今日社会精神的提升和综合治理,艺文远比传统政治更有力量!此观念在西域、包括台湾均有共识。
黄 翔 2012、9、28、纽约 (2012年9月28日(星期五) 晚上11:43 (UTC-04:00 阿根廷、巴西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