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楚南玉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淋浴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0:23 | 只看该作者
艾青这首成名诗品起来感觉很细腻,1938年的诗,也是新文化运动之后最白话的代表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0:26 | 只看该作者
《致橡树》
文/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0:28 | 只看该作者
楚南玉童 发表于 2017-10-28 10:26
《致橡树》
文/舒婷

舒婷的代表作,像细琢的玉雕,品起来有震撼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0:31 | 只看该作者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脱俗,也是当代诗人开始转变诗风的绝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0:44 | 只看该作者
21世纪初期至今,中国诗歌受大量外来作品影响,诗人们开始在寻找合理空间布局和方向定位,也是舒婷顾城时代后期的一次大迷蒙,整个诗坛都在向流派迈进,寻求自身归宿,而三千年文化所蕴藏的汉文化真义被忽略;一些带有西化的大跳跃式大音符式作品充斥整个诗坛,这也是新辈诗人被西方文化纠蔼的一种具体体现,他们既想改变诗坛现状,却又无法摆脱传统汉文化带给的源泉,在夹缝中寻新径,所以,震撼人类的大作难以面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12:01 编辑


.近段时间阅览-些诗歌论坛,发现诗歌创作景况十分繁荣,这种现象是继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的又-次高峰期.而这次高峰又与以往有所不同,其创作空间和自由方式己达到空前程度.自由自然的网络诗作走向各个层面,而创作形式远不止于网络终端,那种无拘束的表达方式也可谓空前绝后,把诗歌创作形容成雨后春笋是远不可及的,应该用万倾狂泻更为妥当.
       诗歌是人类用文字记录和囗语表白的精粹艺术结晶,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是不同于-般的艺术作品的.纵观国内所出现的诗歌创作热情,让人刮目相看.但也出现了一种与诗不协调的另类作品.有些作品的章段可谓上下矛盾,前后不配,主题与内容完全不相符,与张冠李戴无区别可分,诗的格式虽然不受限制,但诗的灵魂-旦消失,便不再是诗,个别作品不愿琢磨细腻精致,只爱狂草泼墨,前句表达如雷贯耳,后句却没了骨头,软如草根,这跟创作的基本功底和生活积累有着直接关糸.诗歌创作除了欲望和激情以外,更重要的是作品的素材,这种素材来源于生活积累和丰富的文字知识,如凭-时兴趣和瞬间冲动所创作的作品,一定是没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性的,对作者本人也无进步可言.
      诗人不是武士,诗人更不是草莽英雄,诗人是细腻的,诗人可以高傲,但切不可骄傲;诗人可以感化人类灵魂,但不可漠视人类,做诗人切不可学武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1:05 | 只看该作者
楚南玉童 发表于 2017-10-28 10:59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12:01 编辑

这是09年发在中国诗歌网上的一段批判性短文,引起争议的焦点:诗人要不要学武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2:29 | 只看该作者
总体来说:
  英文诗歌大都表达热切,感情激烈,以求再现此情。而中国的古诗词则文字简洁,意境悠远。诗人将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到七八分后,便会打住,留白出来以给人遐想的空间。
中西方诗歌的区别
  细致来说:
  中西诗歌不同之处,比较可以看出共性,也可以看出个性。中西诗歌虽然在渊源上能找到一定的源头或能证明两者之间的关联与影响,但在比较之中我们还是不难地发现两者的差异。存在这种巨大的差异是由其本质不同、思维形式不同带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2:3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诗词善于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气氛或造出意境,而英美诗歌则注重描写景物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从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这是由两者不同的思维模式造成的差异。中国人注重表现,西方人注重再现,这种思维模式指挥下发展而来的诗歌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自然大不相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形成了意境说、教化说,西方则形成了典型说,因此中国的诗词更注重的是一种意境的创造,追求言已尽而意未尽的效果,让人有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诗歌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古代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即使到了现在,中国人写诗歌依然追求意境的营造,如果说得太白了,就没有意思了,当然当代一些新新人类作家的作品追求一种直白,则是另外一回事,并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这些人并不代表中国诗歌创作的主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2:3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爱情方面,中西方的诗歌特点在此能得到完全的体现。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16 03:3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