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您贴出这份收进教材的宝贵的作品赏析文章!这一篇评论文章与本人的主贴差别很大,可以说在理解上完全不同。文中如下的一段评析,本人认为是完全错误的。
诗接着写道:“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唐朝的孟郊曾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诗句,自古以来,母子之间就有一种天然的、永远割舍不断的感情。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游子的身后都有一双慈祥的目光在注视,都有一颗慈爱的心在惦念。以上两句诗中,我们可以体味出作者告别母亲时的那种穿透心胸似的疼痛!
----吴心海先生把这里的妈妈解释成作者的母亲,把作者心的疼痛理解成母子离别之痛,让人笑话!本人认为,这里的妈妈就是后文提到的北京,以部分指代全部,实指祖国。让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进行愚民统治,让广大知识分子报国无门,严重伤害其心的,是作者自己的祖国,而绝非作者自己的母亲。这种愚民政策给作者带来了锥心的痛,表达了作者原本爱国、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但在报国无门的残酷现实面前,作者感到了一种锥心的痛。这种痛,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痛,这是作者内心的一种大爱的展示,而绝非亲人分别时的母子情。作者的小家远没有祖国的大家更有份量!这诗作者写后,并不敢拿出去发表,因为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那个年代,这在当时实属一首发动诗,是要坐牢的,甚至被批斗死。正因为这个原因,作者才把“妈妈”写得朦胧一些,真有问责之事发生时,作者可以一口咬定诗中的“妈妈”就是自己的生母。这就是当年的反动诗为什么朦胧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