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南北老师,谢谢昌政老师。是的,“诗歌灵感的到来,需要某种东西对于心灵的触动”也就是“独特的发现”,读书与行走,“从日常平庸中发现和淬炼出诗歌灵感”,嗯,寻找类似参禅。: ^9 @( {, p( B9 K& E 
- `, P2 M+ G9 a* i3 W/ q 
        同时,语言还面临着下面的问题:沉默,一种无法诉诸于语言的经验。 
; b4 X8 ]# t3 [  T: O9 a        虽然在文明与文化的长河中,经验学习和创造着表现自己的语言方式,但总还是有着许多的经验是难以诉诸于语言的。正因为文化长河已经存在,语言的材料有了自己的惯性,这种惯性会扰动经验。对这种情况,好比“忽闻岸上踏歌声”,语言只能从外部进行观察,而“踏歌”乃是沉默。对于一个作者,往往会感到急于去使用某种形式的语言,可能反而会对园整的经验有所损害,也是这个原因。6 }$ M% F4 p# D. C* n 
- X2 q, u- D: g 
        小玉离几个嬉戏的同学稍远, 
6 Z- t0 U$ I  \, D        靠在屋檐下,一阵松一阵紧地敲着木鱼 
% g* _, x) S. E 
& n( W' j0 @5 Y2 W" ~$ F8 k        笃笃笃 ,想到爸爸蹲在门前抽烟就紧些* C$ o; R6 b- c, Q 
        笃    笃   笃    笃,又想起阿妈升起灶火 
! C, b, @3 T$ N" _! D$ g 
% W; h, e# l& B, b. s        天色渐渐黑下来,孩子们陆续回了家 
; i3 @! V, n- V        二叔从城里带回的狗不比这村里的,很吵 
+ ?, |9 s: V2 x2 }/ p: B: U" D; c0 e- ] 
                                       -------(选自《小玉》) 
+ g# b% w% g1 P) p% L6 K, \       ( A. g! X, w4 U, @ 
        在这样的一个小的段落里,有很多的沉默。然而正是这种沉默,使得经验保留了完整性的特征。当然了,沉默可以保留着反思的能力。& ~2 w# [; b9 k9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