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诗路19. (林长信/2017-9-23/#17A5): `: Z+ `3 ?: @
1
9 w& b# i1 u4 q/ p4 |, B% d还有什么能教我感到更深的+ g. F' m6 j) r6 y/ u5 P3 M# I! v% ]
实在? @韵脚4 z9 {. z1 D* ?7 [& v: X
我前前后后、里里外外
; L) Z9 s2 [" x4 N" G) c! D把马桶刷到雪白 @0 R7 k6 Y6 `* p/ ^, c
它整天晶莹剔透地承诺% E/ F7 l( ]: d4 L; {) X$ c: z: X
日子是无比可爱 @5 L/ \1 `: n$ Y9 x8 j; i3 T
28 r# b" {: I+ O/ N
于是我缓慢攀爬 @$ f2 [ c; Z% h* W( p
上到微煦(xu1)*的老菩提树杈(cha4) *煦:暖和,温暖.
. r1 L. p6 W0 c T翻开《金刚经》坐下 @//7 a" y4 _4 y5 l; [& X
技巧:>以发亮的物件的外内对比与虚实相倚来行笔。
7 @' e+ _1 Y1 f8 e' l4 u; R>4 x% N# ]8 E7 \& P6 A
参考:《庄子/知北游》1 l( @+ B. D) T- D& T
东郭子问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 S" I/ c+ l3 {) s) g% g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b" Y8 Q c/ u
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
5 h3 Q- C$ ~ @! M: \曰:“在稊稗(ti2-bai4)。”曰:“何其愈下邪?”5 V3 Q$ y: N. l" U, f- t7 k
曰:“在瓦甓(wa3-pi4)。”曰:“何其愈甚邪?”" O" A3 h; P% b' F7 ~
曰:“在屎溺(shi3-ni4)。”东郭子不应。
2 z/ `; D/ u' J; @+ J* |>; Y- h# c2 J0 Q( H
诗路19A.《她的弄潮情趣》 林长信/2017-9-27" j ]; e8 ~( E1 h e
如果有一个网友,很不悦的说到我2015-2-2贴在网上诗作软弱无骨,而在2016-6-20所贴的《洛丽塔大猜想》则尤其做作。我与他切磋之同时,深深地感激他,因在与我通讯往来的200名博友中,他实在看完了我666首的[习作诗]。! k$ x6 l9 [) D' n
又如果,某文化刊物女编辑说要采访我创作的心路历程,我问她对我的哪几十首[习作诗]应作删除?哪首[习作诗]可供评析?她回答:哪首?--略过不谈吧!我们社里从数据上知道有人喜欢你的诗风与描写对象。电话谈到这里,我为了读者免于被糖腌的采访干扰,便抱歉地中止了她的弄潮情趣。' [- R' h3 W$ [* m: k. \6 @
>* }" `$ {; O7 l
诗路19B.《诗门面的散文诗》 林长信/2017-9-27
' P: P2 a7 K t( O! h+ u A)诗的构成有1-押韵;2-节奏/句内声调之抑扬;3-平行句式:重复/对联/对比/延伸…。(以上节录自圣经学家大卫·鲍森《新旧经纵览》讲座,讲解希伯来诗篇时引证英文诗歌。)4 w5 N" [( X s& |
B)而诗之形式采凝炼含蓄,故优于被朗诵吟唱及背诵。成首少或4行(例:唐诗五绝)、多或14行(例:莎翁诗歌)。
+ i& l; G+ I5 y C)诗歌需有[收束]以成篇,而且收束并不影响可留下余韵与回味。
9 w; I' {5 `: K* A* @$ z$ T>( E; i/ x8 N8 M
[散文]通常都不具有诗歌的A构成/B形式/C收束之特色。
" m+ E. u" v' z& s- p* C 况且,记录(情/景/物)性的散文并不期望给吟唱背诵,无待凝炼含蓄,写成长篇何碍?即或写成短篇亦有五百字以上,都放手写,也放任读者随兴浏览。
9 c- c" r) X. B/ M+ q. z6 j$ ~ 所以,散文既长于记录情绪或思绪之漫游,便无妨以松散收尾。* T- Y& H" G0 F+ K) ^
>
9 S0 U; t0 W) O% C 诗与散文有对立性(语出郑愁予),是无从跨类成婚的,所以[散文诗]仍止于是散文。只不过,慷了他家之慨,用了诗作为门面。而门后无诗。
/ l5 Z0 z. y0 U6 `+ P3 k[汽水]不会因为贴上[香槟]的标纸就成了好酒。到底,汽水大有高品质的汽水在焉。//
! ?" u2 G4 N" d>" ^+ X6 E9 ~. \4 S: M* o1 o
附:魏《昭明文选序》-文体分类
5 `3 h4 i' k' H6 j1 e1赋、2骚、3诗、4颂、5箴、6戒、7论、8铭、9诔、10赞、11诏、12诰、13教、14令、15表、16奏、17笺、18记、19书、20誓、21符、22檄、23吊、24祭、25悲、26哀、27答客、28指事、29三言、30八字、31篇、32辞、33引、34序、35碑、36碣、37志、38状等38种。//$ Z0 ], a; S- g- S/ N
作者/马建智 http://www.xzbu.com/5/view-187400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