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3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思敬:诗的鉴赏与心灵的自由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2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的鉴赏与心灵的自由感

  吴思敬



  我常常怀着一颗残废儿童那样急躁的心情,躺在房间的角落里抽泣着。就在这时,有一位处女,紧紧地贴着肩膀,在我颤抖的心上,放上一只温柔的手。这位处女就是诗。



  日本诗人萩原朔太郎这几句深情的话,非常形象地表达了诗对于人的心灵的作用,很发人深思。

  自有诗歌以来,诗人和诗论家就给诗歌开列了数不清的功能,诸如认识功能、教育功能、武器功能、交际功能、医疗功能、提高艺术素养的功能等等。就假定这一切功能都是诗所具备的,那么也不是诗歌自身能直接显示的,而只有透过影响读者的自我意识才能得以实现。因而,发现自我,进而达到自我与世界的融合,使心灵获得空前的自由感,这才是诗歌最根本的心理效应。

  每一个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有其内在的价值,都要求实现自己的内在价值,即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而要想实现自我,必先发现自我。一方面认识了自我,才能透过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进而透过对客观世界的观照,恰当估计自己的价值与潜能,确定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和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也只有认识了自我,才能避免盲目性,才能不断有针对性地改变自我、完善自我。

  人如何才能认识自我呢?同人的一切认识一样,人对自我的意识也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人固然可以透过“自省”的方式来达到自我意识的深化,但这种“自省”也总是建立在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在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中实现的,人们每发现了一个新的事物,也就发现了自我的一个侧面。因此,人们首先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与自然、与社会、与其它人的关系中认识自我。比如搬起了一块大石头,认识到自己体力的潜能;在数学比赛中取得优胜,认识到自己智力的潜能;成功地组织了一次活动,认识到自己管理能力的潜能……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是发现自我的最基本的途径。但是光靠社会生活实践来发现自我也有局限,环境因素在这里变得十分重要,某些人有某些方面的潜能,但由于客观条件不具备,使其无以施展,因而也就难于发现。因此有一定艺术素养和欣赏能力的人便找到了文学艺术,希望在超越时空的、虚拟的艺术领地中发现自己。

  诗歌,是诗人心灵的外化,是诗人自我的实现,每首诗都是一个新的世界,每首诗都是一个自由的生命。伟大的诗篇中总展示着诗人博大的胸怀,体现着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每个读者都可以从中照见自己的影子,用诗人的生命之光去洞彻自己的灵魂,用诗人的燃烧的火炬去点燃自己前行的灯塔,进而以自己的生命去接近艺术的生命,在自我与诗人心灵的交融与碰撞中,不断地扬弃旧我、获得自由的新我。从作为审美对象的诗歌中发现自我,是基于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一种选择,不是对象中的一切都能映照出自己,而是对象中与自己心灵相对应的那“灵犀一点”。一旦主体的心理结构与对象的刺激模式出现同形或同构,此时渗透在审美对象中的诗人的情感和经验也就成了读者的情感和经验,读者的心灵彷佛一下子被照亮了,他感到诗人所讲的正是自己所觉察到而又未能说出的,于是他赞叹着说:“对了……对了……是像那样……真是像那样……”这样读者对诗的欣赏,也就成了对自身的生命形式的观照。

  一般说来,艺术鉴赏开始之前,读者是处于现实的、实用的世界,他受着现实中各种矛盾的牵涉,他有许多实用的、功利的事情要办,他的潜在的欲望和需要被压抑着,汇成一股无确定方向的、躁动不安的内在生活之流。毫无疑问,这种内在的生活之流需要疏导、需要释放,但由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疏导和释放有很大的限制。“在现代具有严密组织性的社会生活中,一切都是依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的。因而现代的个人,无论是想在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甚至学术哪个方面,都不可能自由地展开。因此,青春能量的非集团性爆发便常常出现在艺术领域。”①应当说,诗的创作与鉴赏就是释放与疏导这种内心生活之流的最高雅、最健康的方式之一。由于内心的生活之流是一种无以名状的心理状态,很难直接传达。如果非传达不可,也往往是透过一种隐喻和象征,诗歌便主要是运用这种方法来展现人的心灵世界的。诗人将自己内心隐秘的经验、冲动、情感等转化为可见的、有深层意蕴的意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一旦读者内心深处也有某种与之同构的东西,读者的内心生活之流也会流注到诗的意象之中,与之合而为一,进而出现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两忘的局面。此时他自己的内心生活之流不仅找到了喷发口,而且彷佛已转化为审美客体,他重新发现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既贴近又遥远,既可触可感又放射着理性光芒,这是他在现实的实用境界中从没有经历过的。在这个世界中,他的心智变得分外清爽、敏锐,他似乎听见了关于人生的某种神秘活力的启示,进而顿悟出生命的某一真理。与此同时,他也重新发现了自我,一个扬弃了某些旧质的新我,世界、自我会变成了崭新的东西,他超越了原有的世界,也超越了旧我。这种超越感正是自我实现后达到的新的精神高度,一种高度的平衡与和谐,这时心灵获得了空前的自由感,审美愉悦也达到了高潮。

    转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0-6 22:29 | 只看该作者
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0-6 22:53 | 只看该作者
发现自我,进而达到自我与世界的融合,使心灵获得空前的自由感,这才是诗歌最根本的心理效应。
经典的诗论{: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0-7 07:27 | 只看该作者
收藏  研读  谢谢白云主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0-7 10:24 | 只看该作者
复制下来认真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0-19 12:15 | 只看该作者
男人学习了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0-24 09:04 | 只看该作者
心灵的自由感,也许就是诗人之所以写诗的动力所在;获得心灵的自由,诗歌成为最好的表现心灵自由的载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0-24 19:01 | 只看该作者
建议不想原地踏步的诗友都来读读,洗洗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3 21:0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