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方明月 于 2018-3-15 12:24 编辑
/ ]* |' O$ N) i. h( S( w/ z2 a8 }9 T& W
林荣读禅意诗10首
7 ^& w5 {( H, }8 t: c! R- q) j# |5 n) B
: r1 Z& F# A7 C' H/ E8 i4 g4 E1 P% I/ A5 \! [& |7 |: |
" ~5 I7 T' z o# I- X+ I+ Z, l
《寂静》
1 y) ~1 }3 p1 U) W6 [
( f, K; G- |8 p2 @4 i9 K作者:也牛7 T+ e8 f' H- d# \4 `
( f' o: W" U; I1 |) p
深度可以抵达+ H6 `7 e! f1 V$ G* |1 s0 T3 t
今生,并非传说:有人上车. G! l) Y1 b- Z3 _
" p: Q0 x2 Z7 S; d) X& |( ]% M
有人下车
p2 g; V" Q5 w行踪
5 H, Y8 Q4 Q/ @, r M像乌鸦夜啼
7 p4 V5 Y4 f7 x7 K- M
1 v0 F2 Y8 e, s. ^$ e( A2018-3-8" k; F% A$ k# @" x: j4 k
& T/ t* ~; [2 V% G0 W0 E, s/ h$ w4 b+ v6 n1 c0 L! J
: Q: G' m( E" d; @% f% R" c2 k; d9 p: d读诗:
) H/ \: P# Q9 J) E" ]' y& \% [
: f, a: O' q \+ V V$ b$ M n 没有异议的是,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其最后的结局都将终归于:寂静。无论其生命的过程是如何的活泼活跃如何的辉煌灿烂。
. w# `/ Y1 L0 j5 g8 w5 g9 c% }! v/ W! r9 e- Z' o! X; t
一趟寂静的生命列车,载着一个寂静的人,抵达寂静的深处。一个真正能耐得住寂静的人是了不起的。一个真正能与寂静相处一生的人就是:现世佛。就是真正觉悟了的人,就是一个大智者。只是,我们很多人面对最后的终点时 ,并不愿“下车”,而是要忍不住发出那“乌鸦夜啼”的悲鸣……我私以为,这首诗也说出了这样一种普遍存在地现象:人往往是可以善始却未必能善终。可惜了一世的修行……& _! j$ p+ `' @: ]( t2 f
O M' N$ U, x, a* M 这首诗,耐人寻味。高度凝练,抽象却并不玄虚,有着很广阔的外延,我想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生命体验,赋予这首诗不同的解读。5 V3 u7 @' W% Y# Y6 u; E( c
6 z* ~. O- D% p: c. M" E
这首诗命名为《寂静》,禅意浓浓,成为理解这首诗的一个切入点,可见诗人也牛老师是很用了心的,也可见其对于世事参悟的深刻。(林荣)
* [$ I* l9 }" s% w, l" @2 A# x/ I/ q" i4 J
' x- J9 ]+ ?4 W! k0 y2 B% G( p6 i% b% l平原和孩子
; K: a! W, w @$ N# g+ N, S' ^* h# P: w% i, G& R& ~& R
诗:姚振涵: C, e N6 F0 z, g2 u3 c U8 i2 f' N
; y" L# @: D, i2 k
一个孩子
7 Z2 P/ g, t$ L l) M在平原上
. L8 u3 k% ]( d" J0 X. }3 q
/ U+ w3 c/ ~/ I8 O5 x) N为什么这孩子恰好
9 l& W3 v( S) L8 M- K处在平原中心
# A! X/ _) _9 _/ B$ I1 g; J& o3 \$ N9 U' Q+ @
这么大的平原
3 h$ j/ f) ^& g( e这么小的孩子/ H! R: S b/ `! m
# f7 \) J% y- p
平原上什么也没有
6 v8 Z7 V' L5 M4 F+ `平原上只有一个孩子
9 F' B: f3 m! {+ q4 d8 Z1 W! G G1 w5 a) y' \. Q" F& Z
读诗:
( Y3 t) ]% P: \# f1 {* j
$ d' c: n# B" R" T 这首诗乃为一种至境的感觉化描写,散发出清净、空寂却又非常开阔、充满希望的气息和情绪。这里面有禅境和思考,更有对于生命和未来的热切期冀。
% x4 w8 f% Q) E* h! D% t- X% n
& r5 l3 I3 ?4 _% Y. M& l1 Z “平原”和“孩子”是诗人在观察中诞生的意象 ,可以说这首诗让抽象与思辨之光照亮了客观世界,照亮了生命经验,不仅让空间充满了生机,也让读到这首诗的有缘人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林荣)
9 @ r: X- [. {( n3 K
( A e9 ?0 Z3 z) ]" B1 y. Z v* ?3 _7 r+ p+ u, a
坛子轶事 * t \# Y1 Z* K
. C6 [7 Z% ^& N: D. i- H! J作者:[美]史蒂文斯/赵毅衡译 + S: [# M- Q4 D. G5 ^! Y
& i! k; v" p7 z2 b' f" k2 M
: X+ g+ D3 v" c( \$ I) F! |$ `我把一只坛放在田纳西,
6 h% g- ^; d/ f它是圆的,置在山巅。 5 Y. V5 y; V% |% O" ^
它使凌乱的荒野
0 R. r/ l. G1 K6 x b. ^: I围着山峰排列。
- h; n+ _3 S% M: e! I. w+ D
) |+ V" R7 ^/ a/ ~4 H于是荒野向坛子涌起, 4 B2 v' Q* J! N+ h
匍匐在四周,再不荒莽。
3 ]4 Y9 Y& w w" P3 z4 H( Y: A坛子圆圆地置在地上 b) S3 g4 l' h8 u, H3 B
高高屹立,巍峨庄严。 ( c9 h! Y* P+ c# u0 f) e) O- m
; [+ E" \8 }$ z$ e9 n! p
它君临着四面八方。 8 `/ p2 A9 {9 G& X
坛是灰色的,未施彩妆。 # t; g5 I& ?$ ]' a- y) L2 G" b
它无法产生鸟或树丛 K( W. }7 I' \ l8 y5 m
不像田纳西别的事物。
9 B1 S& M& T7 Y7 A, V) y# T' _# s: C. [+ [: b
读诗:$ m% h/ s: S: y4 x7 ], ^
( ^$ h9 P+ s! U( E
从悟道的角度讲, 我个人以为,这首诗暗合了禅宗的空明、虚静的神髓。诗人以“我”起笔,从“有我之境”走向“无我之境”。而后者被王国维称为诗歌的最高境界。“无我”一词本就源于佛教,所谓“无我之境”就是诗人摆脱自己作为一个观察主体的束缚,以平和自然之心来观察事物,而达到一种澄明、空静的境界,这和禅宗所说的放弃“我执”是一致的。 此时此刻,当我写下上面这几行文字,当我再次读这首诗,我想说的是:被诗人置在山巅的圆圆的“坛子“不就是一个庄严、本色的人么,不就是一颗纯粹的向禅之心么!(林荣)% M1 s& A) h! n7 c n8 M1 d9 `
4 _" k% C1 J& q; M, h' p! o9 s- d6 q
. M' A# t* ~2 j# _5 Q/ J0 t9 Q春天了
. k, @" x& S$ F. q0 ?. @, r
+ V1 o2 l: v8 r/ k' h. h9 J- i奥冬- U S6 J# a0 l5 d3 E
, M9 l! e% g) ]) L+ k$ w我把铃声设成鸟鸣- C7 W) N# L9 E
每当手机响起
8 y) }& j. e7 j( m就抬头看往窗外6 M6 r; V3 X) S3 A
' L1 d, o4 S$ l- @8 v {$ M读诗$ z, o \* ^3 H% p5 A3 E
; }- E& u6 L! j9 G* G; y
很自然的一首春之歌,仿佛信手拈来,轻松、明快,读来春意盎然。声情满满。. M. l8 u) ~1 |
春天,每一个经历了冬天的人都心向往之。春天在窗外,也在诗人的心中。心之所向皆春天。果然如此啊:境由心造。(林荣)
d) e4 K. ^ D$ n: o
& O. Y% l2 r7 e) C( S1 p树 下
/ L0 W/ n! v( `( C0 R' h$ _ Y1 G+ x: P
姚振涵' o* p3 @; d+ m/ p, I
. O# P# O9 y, W" Y- r& R在树下
6 `2 |) x1 k8 v" t仰望是一种必然
0 @1 E( o6 }: q& C一种习惯) i$ L" i3 k/ {
一种宿命
& y( X \( [7 a6 ~8 T8 t J一种不得不如此
& y' Z: t0 @3 Q( h1 |. }5 V又甘愿如此的躯体姿态
( b4 D# K9 m8 F& ^9 ^0 n5 l- w: J/ s5 U) Z( U2 U: m, d" V; i: r
每次将自己置于树下
2 e7 @4 R& c! ~1 a, g此情此景
0 f3 ^! o; R1 b8 c& C" |, A' m仅仅是表达亲近) K$ W5 P3 M+ R/ `) J" Y
表达
$ G2 D7 Q1 g6 a5 i无端的遐想4 N8 A% t* D( g; y* _
( X; Z* G3 P) \; `1 U$ ~# ~1 F仅仅是想说什么2 o- R. k4 f" M3 m" N5 u9 k
又不知说什么
9 S3 U1 z% ~7 ?9 Y1 w而各种各样的树! M# m# B7 L* G. K5 M
也是4 j, j+ ?; o/ p f$ ~2 o3 M. _
无话可说" d* m# C$ Y" p' Q4 _% k" x' U, n
最多是欲言又止
4 a- u& i6 c2 g+ b1 W+ v( k1 A* L" q5 x( m
读诗:一个人与一棵树一样,都是生命,生命是平等的,正如佛家所言:众生平等。诗人对一棵树却用了“仰望”一词,这不仅仅只是因为高度的差别,而实际上则彰显了诗人对于一棵树的“亲近”,对于另外非同类生命的态度。两个不同的生命在这种平等的亲近下,似乎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道说什么,正所谓大道至简;正所谓同命相连,唯默默相视吧!
* h; X& j! b) `! j% Z" V4 Q M/ [: c6 r- ~7 F2 v* I8 R0 W
这首诗,诗人借助对一棵树的态度,由外而内,一面揭示人与自然,人和外界的关系,一面更深入地走进了自我内心世界,在看似简洁明了的语言背后有着深厚深刻的内涵。小诗不小。(林荣)2 Y' M3 D, V9 _0 l& s$ c) _$ l
3 F7 M; P6 k( p6 E) @1 A5 D纳凉的人* }3 s, [9 S2 V0 d. L9 B. L
2 j/ R% R9 f& X8 t/ c1 S! N+ {8 q
姚振涵. s/ d* a% ]' o/ k. ~2 @+ p
; `. e2 e% q/ c u# e$ a& c2 H+ U
夏夜
8 @# v6 m3 ^6 ?& ]5 S' G) g; W纳凉的人8 p6 m2 j+ x1 ]; E/ j4 ?
坐在场院里
2 X6 a4 l$ q( [是在享受% e5 `' W! J/ @5 i0 L$ H _$ y3 D9 m
被星空照耀的幸福
9 \0 [4 l& }/ h; F# G7 P5 R$ c4 W0 T0 @: b) A O% a/ m
夏夜
5 C4 l N% S# ?0 R2 a$ S纳凉的人* ^ x* u9 @/ `4 K+ E
在星空下面坐着4 K( a$ Z2 |! B. \: Y! ~! I5 _% J
夜深了
' l; j, D1 A1 C他一动不动
. I9 {" a) c" ^3 D1 q% }- Q如一头正在反刍的牛
* z" w% t9 }3 ? v- D
, B) o: x; x% r4 d9 a0 m
) s% o6 K6 }; j1 N' W" d i读诗:这一刻,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被星空照耀的幸福;这一刻,当人与自然真正融为一体,人才成为那个本真的能静下来认真审视反思的自己,如一头正在反刍的牛。纳凉的人不就是那个明心见性的人么(林荣)
! M/ a" P* V4 n W+ P7 p( I
! k: J- P, [" g! x. T& m7 w) B: d
瞬 间/ T. V u1 [( z8 B2 v D
2 P) t/ |. E6 h6 u% y: X姚振涵6 E5 i; \# v5 k# p( o. Q
M: k6 w0 U" y' a
太阳落下去三分之一0 A+ U# M, [( E( M! R& i
楼房被遮住五分之一7 J6 c( b0 R' Z; l
我的路刚走完七分之一
$ H6 h4 P- P6 A8 l此时我想起一件往事的结局
5 b0 ~9 w; W! p5 j! Z7 I! _# h% Y
$ G% r: z1 @6 Y, Y/ B5 e读诗:
5 P, O* C# \. _, F }
4 f' O5 c0 L3 D- R# L, a7 P万事万物,有生有灭,有始必有终,正如诗人言外之意所说的:太阳终要落下去,楼房终会被遮住,“我的路”也终要走完。诗人笔下的这几个数字未必是准确的(当然准确与否也并不是诗人考虑的),但却是对这一事实真相的面对、体认和表述。
4 K& A/ \, M3 G& A1 c# K/ H+ O" Y' d: @1 |8 r1 K9 R4 h
佛家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变化,没有常恒的主宰者。一切事物的生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同时也是“瞬间”之事。就如此刻的这一瞬间 ,诗人想起的“一件往事”。一件往事究竟有着怎样的结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曾经发生过,且已过去了。生命的过程本就是瞬间之事,正所谓禅者所言的:性空幻有。诗人把这首诗命名为《瞬间》,可谓用心良苦。高妙!按着我的理解,这首诗的尾句承载着整首诗的重量,一切一切的都将成为“往事”,成为“瞬间”。人活着,真的需要看得开,放得下,唯此才能获得一种大自在。(林荣): d/ p& M) S: D, ^, u4 L4 d0 R
! f+ a2 C7 ~8 O+ B2 A
3 M) c3 F! ?4 \4 W( v8 j& ~0 K" w
烈日下的房顶6 T6 i' I: ?( O& ?: a
' |5 b5 o1 p5 K0 W, [
姚振涵* K* a, l) D/ M. n- ^& y& c) J+ `
2 F1 X0 Z+ K: [: }7 @7 }) u& t/ _
看烈日下的房顶
5 M C; _+ N$ z, F& c/ b0 K. {你的目光
+ ?9 W X1 l7 g必须穿透一棵一棵密集的树
* `" I6 H+ @! U8 u9 W; ^# a7 G" M
看烈日下的房顶. L9 G: w" B# ^) F* G
你的眼睛
. a2 J" T1 J7 R" y5 r2 u: |; U必须眯成一条缝隙4 T1 I4 u, z& N7 a3 Q6 n4 d2 W. B. y8 @
2 r9 a( ]9 X2 F+ \2 b9 @一个房顶挨着一个房顶" e+ R5 I# L8 ~
都仰卧在烈日下9 _ c4 ~% S* Q7 I: R
无数房顶把太阳光反射到
5 O& b! C" C( Y5 V$ a0 S/ b, }远远的这边来
" v+ y1 R9 U$ M* O反射到所有看见它的人的
5 h! @6 r+ y/ F8 A; R/ C眼睛里
# u! \. l4 M% X: i& \* z# h2 [' S
烈日下的房顶$ {) R' p1 X6 g1 r2 ?0 o
在这个时候5 j# h! y' {6 L' P
有很多很多的人
" B; l6 P5 ?1 X0 A从远处或从近处看见了它4 `: G \% e' i3 [
5 Q) t$ T; L3 f5 C$ o, U! U烈日下的房顶
( m9 h1 {' X" g也一定感到了人们的观望
9 f" |2 G$ p. a m" H别看7 c; j5 I/ E* G7 Z9 E: M
它一言不发$ o8 b1 l e5 d
) d' I, w) R; ~
读诗:
}# h: ?, `1 S. {+ J& V$ u. W0 ]
: X! ?1 W0 z$ m* C e世间万物各自独立存在,同时又是普遍联系的。诗中写到的烈日、阳光、树、房顶、人,这些都是独立的个体,当因缘和合,它们之间便发生了某种必然的联系——人的目光穿透一棵棵密集的树,看到了烈日下的房顶,烈日下的房顶也感到了人们的观望,只是那房顶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它本色的静默。在诗中,诗人赋予烈日下的房顶以人性化、人格化,正体现了万物平等的观点。
V) F: |6 a/ Z! R8 O+ ?, E# S8 m- U2 u @- P
这首诗深入浅出,直指人心,诗意地深入到了人的深层意识中,在静境中体现了一种万物即我,我即万物的理念。 (林荣)! t& z/ C3 \. r9 B6 K
9 ^. z/ S5 X1 m" K* C# [清凉寺& q9 `0 i) o% P$ {' m& v, I7 P
/ `$ H- H( E) j- T诗:下午百合9 W8 v! r- H9 q) g' T5 Q/ A A4 _
4 R! ?2 o, r1 ^& L; ]东方有寺曰“清凉寺”3 O" d: S9 \; k
寺中有石曰“清凉”# w/ E: L% y' w* ~2 t
归鸟收尽曰“清凉”5 t$ C% l0 z [$ G
光芒落山曰“清凉”7 q4 H# ~0 h$ x7 p3 U$ q" Q
僧人打扫曰“清凉”
& [4 `& B! O$ y' G: [来了又去曰“清凉”
0 }& m k* U$ ^) r% _/ G* M3 \# q/ t; i+ c
读诗:
1 O; x! G* e; e0 H. G2 e4 s
: j$ E& Q) |% h! ~+ W3 ]* b一首安静的清凉之诗。清凉即清净,此诗正是一颗清净之心的诗化。' b; v5 e" S/ A1 V
5 u. C4 d( {( c, P( ~# m5 J
世间人、世间物,都有自己的净土,世间万物比如那块寺中石,比如那只归鸟都具佛性。清凉寺,一个清净的“小”世界,连接着每一个来了又去的有缘众生。清凉寺,更是一个无限大无限影响力的道场。(林荣)
! w9 ?4 U1 { y4 I7 ~- ]8 G, ]) _$ O
7 [. v! J' f& S' A: v7 y1 a: d
点灯人
% _6 M, N$ X& n
) V' X, L+ O0 K U; j C诗:下午百合* M6 w& L1 n7 L/ W0 U' f R
- ]% T2 I( D* }$ `! M) w, u灯光映出了点灯人
- P+ E! ~3 q, [% }$ [( z4 d眉目低垂,脸庞镀金
# p" m5 s8 W9 P6 y( y4 v灯芯唤醒了点灯人0 l0 C- ~( z+ ?' C
哭中带笑,眼角含泪" s" f( |" U$ F D5 z0 b
一盏灯连出了一片光明
% c! p: }1 F) E j$ H没有一盏灯灭# z' w9 C3 D; f9 I
没有点灯人! N/ U/ D, ?2 ~% h9 Q; ^2 [" e5 k
6 t$ o4 \" J( q3 S7 ?% o
读诗:; b Q; W: W( c: s
% ^; |, R6 ]7 G( U
由实入虚,虚实相生,正是一个修行人的修行之路。修行,渴求超脱。但修行又必须立足于生活的真实和真实的生活。人活着,没有谁可以脱离凡尘的烟火与琐碎,但人活着,又可以通过不断地摈弃,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倒空内心的尘埃和块垒,看淡一些事,放下名闻利养,将自己日益变得澄明空静,从而到一种大自由大光明中来。正如这首诗中的“点灯人”。
3 Z! e$ H% w: v0 c' D# }4 C, S# u6 b
灯芯唤醒了点灯人; D" e, C- `2 L( X3 H; V. `
哭中带笑,眼角含泪9 Z; S* z; ~ S0 y" j
+ n* M* Z! W% {经历过黑暗的人,才更渴望 光明。经历过坎坷与苦难的人,才会“哭中带笑,眼角含泪”。当“点灯人”点燃了心灯,他便能更深刻悟得生命的真谛: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林荣): Q% W0 [& p0 |7 a$ o1 z3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