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实感人的口语诗
——陈建宏《明月湖》浅析
文/徐义平
汉诗起源于《诗经》,《诗经》最高成就当属《国风》(相传周代设采诗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负责音乐的太师谱曲,再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从《国风》到《汉乐府》到唐代白居易的诗歌,几乎都以口语写作。大家耳熟能详的《游子吟》(孟郊)、《清明》(杜牧)、《静夜思》《朝发白帝城》(李白)、《登鹳雀楼》(王之涣)、《登乐游原》(李商隐)、《春晓》(孟浩然)、《悯农》(李绅)、《回乡偶书》(贺知章)等等诗歌,均属口语诗之列。只不过,是时并没有口语诗一词而已。
上世纪八十年代,口语诗在“盘峰论争”中发轫。《诗刊》公开发表并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首口语诗是于坚的《尚义街六号》,各地诗歌刊物纷纷展开讨论,《诗歌报月刊》为此举办大联展,不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无可辩驳的事实是,于坚《尚义街六号》给中国现代诗歌的“先锋主义时代”画上一个句号,开“后先锋主义时代”先河,以致引发“乌青体”“梨花体”“羊羔体”的大讨论。随着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读口语诗,写口语诗,“目击成诗,脱口而出”(张志浩语)成为平民诗歌的主流,可谓张袂成阴挥汗如雨矣。
1989年进入口语诗写作探索的陈建宏,本是一位左手写诗、右手经商的诗人,在口语诗“发展期”中,为口语诗现场试验写作及其理论提出者,《明月湖》就是他的代表作。初读《明月湖》,由于诗歌思想意味深长,外加虚实结合与意象在发散中延伸,你可能有“懵”的感觉。再品之时,当你跟上陈建宏的思维,自然体会到这是口语诗的一个探索,而并非停留于纯粹的口语表达,你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明月湖》是一首平时感人的口语诗。愚钝如我者,就有这样一段经历。
明月湖具体位置在哪里,你无从从诗句中理清的,因为全国命名明月湖的景区有多处,但不影响欣赏诗歌的雅兴。心中的景区与现实总有一短不小的距离,这也就是“我见过明月湖/我也想象过/可这两者/不是一个水平”的原因。拿石子“撞湖”是诗人回归自然时的童心萌发,生活压力总让人疲惫,在明月湖边倾情释放一下,自然会产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况味。石子在大理石缎面的平静湖面上切开“伤口”,如同稚童跌跌撞撞的脚步,荡起晕圈来,童真童趣,令人流连忘返,尽管当夜无月可赏。“水中挣扎的星星/是否触动了鱼的睡眠”,跳跃的思维抵达读者的心灵,也许此刻你要卷起衣袖跃跃欲试了。因为是景区,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不分昼夜。人群中,牵着狗的少女让诗人穿越时空隧道,回想起童年时光(“少女”与“狗”两个意象是载体)。童年时光无法忘却,早已铭刻于心,诗人从牵着狗的少女回想起童年时光只是表层意象,而“慈母手中线”与“柴门闻犬吠”是深层的隐喻,所以“我看到童年”。童年的青山绿水,在物欲横流的时下变得满目疮痍,惨不忍睹(明月湖水位下降,下游露出枯竭的河床),“这条打着补丁的河流里”,唯有大大小小的石头无聊地呆坐在枯竭的河床上,欲哭无泪地诉说着无奈,令人心酸,让人深思。惊讶之余,诗人是否会产生“凄神寒骨”之感,转身离去也许是最佳的答案。“目击成诗,脱口而出”,《明月湖》成为代表作,诗人的责任意识和回归意识是最大的功劳吧。
对于《明月湖》,孤陋寡闻如我者有一点疑惑之处。从阅读的层面看,这首诗歌中间应该有分节之处,现在看到的却是木乃伊一般文本,这是陈建宏有意为之还是网络转载的原因,不得而知了。
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陈建宏的《明月湖》自然也会有一千个不同的诠释。浅析不到位之处,敬请各位大方之家不吝赐教。
附陈建宏《明月湖》:
《明月湖》
文/陈建宏
我见过明月湖
我也想象过
可这两者
不是一个水平
我拿石子去撞湖
这面镜子
看它伤口
怎样神秘地合拢
明月没等着的那晚
我一直在想
水中挣扎的星星
是否触动了鱼的睡眠
很多人从老远来
在明月湖
一个少女牵着她的狗
让我回头
明月湖
意外发现它的下游
水清且浅
能看到每一块石头
这条打着补丁的河流里
我看到童年
我惊讶
然后离去
2018年5月24日,望月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