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仅是一种展现,而非最终的诉说
————浅析缘圆的诗《疤痕》
疤痕
文/缘圆
谷子收割之后
田野变得空旷硬朗,又多了些锋芒
茬,齐刷刷地立在那里
斜切的刀口,如一枚枚利刃
倒插在干瘪的胸口
刀尖一致向外
指着风
指着雨
指着头顶的大脚
以及脚上的天空
先说总体上的感觉:整首诗就是一幅麦子收割之后的画面,但是诗者借助这幅画做足了文章,由表及里,揭开麦秆的疤痕,借物言志,画面辽阔、诗意深刻、诗语有力而不失婉转、行文上无缝对接、过渡自然。
“麦子收割之后/田野变得空旷硬朗,又多了些锋芒”,开头两句直接进入主题,没有绕弯铺垫、作过多渲染。但是这两句用得很巧妙!表面上是写麦子被收割后的场景,读者不难想象,原先麦浪起伏的田野在麦浪消失后那难以言表的沉寂,但是沉寂的背后却有疼痛与隐忍,甚至正在借助风在浅吟低啸而变得坚硬。是谁在抗议呢?麦茬!当然这是拟人化,而实际上,我读到了离别与远行这些潜伏着的意象。把成熟的麦粒想象成年轻一代,把麦秆想象成母亲,孩子们长大后,会离开村庄、母亲,奔向四面八方,这种离别往大的说,是为了理想、抱负,往小的说,也是一种被动的随波逐流,这背后掩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压力、惶惑与忧伤,有过这种在他乡求生存的人,定有深刻的体会。此处的“锋芒”仅仅代表一种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坚强面对百味生活的态度。孩子大了,作为父母,多年的含辛茹苦貌似卸下,实则上,却多了更多的牵挂、不安、思念与期盼。
“茬,齐刷刷地立在那里/斜切的刀口,如一枚枚利刃/倒插在干瘪的胸口
”,第二节共三行,落笔果断,在用字的力度上又有着重与突破。由表:麦子被镰刀拦腰割断,麦茬上尽显斜切的刀口。大地在麦子没有收割之前,在麦浪柔软的衬托下,是多么丰满、圆润,但是收割之后的大地,除了凹凸与干瘪,无有剩余。及里:我总能想象到一个满头白发、有些驼背的老母亲,无数次站在村口或者田埂上,在翘首盼望远方,等她的孩子。由此延伸想到,现在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空村现象,就是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而年老的,依旧守着村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自力更生。
再来看伤口:“刀尖一致向外/指着风/指着雨/指着头顶的大脚/以及脚上的天空”,这种伤口是有共性的,就是一致对外——这是划时代的伤,有着不可抗拒的无奈。风雨,是暗指瞬息万变的时代气息与朝令夕改的一些政策吧。百姓苍生,弱者居多,面对困难、除了默认与忍耐,还能怎样。生活的头顶,当阳光被乌云挪走,空旷的田野如同人生,终究还是空空如也,而在这种寂寥的空阔中,我们的痛,将持续存在。
很难想象,如此有力度的诗句是出自一个女性的诗者,她一定是一个善于观察并心存慈悲的写者,为什么说她心怀慈悲呢?一来因为她看破未说破,把对生活更多的感受融入到诗句里,让读者自己寻找那种最真实的感觉;二来因为她的诗意里面有一种呼喊与抗争,在诗外汹涌,这种汹涌,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与向往。
“心若在,梦就在”,再大的“疤痕”也终将被时间治愈,所以,我认为,本诗里面的“疤痕”,仅是一种展现,而非最终的诉说。
2018年6月19日星期二于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