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林荣 于 2018-6-28 16:52 编辑 ( T* t, ~9 d$ |6 ?6 u
4 q o! M) Q% T% h" m
林荣禅意诗6首,碧青 佐手 黄土层 吕本怀读评
) s0 Q3 a8 F2 d) x6 D% V, {4 T) T i! ?5 }6 D, t: t+ d- x, m+ I
* p# E, }; r$ B. U. u
攀到高处听月亮$ I; |1 F4 {* g4 U* p- B
( }& |0 h; [ X; }( l+ B$ T
0 G" _* G/ }5 K3 |8 d
霓虹闪烁,不断有各种车辆驶过2 t$ c& ~, b% T2 u
街边散落着三三两两电影散场的人们. \5 I; c! N3 x. }; z
她是他们其中的一个,身上裹着淡淡的月光8 j* r- [! ]7 n7 \" W
她从橱窗玻璃看到浅表的自己$ h e. j9 B/ S' x5 Z$ h
月光在那一瞬就丢了踪迹/ r/ c) v& X$ \& \, E; y, b
她赶紧把月光找回来
7 }; T8 L" F' p% X7 q& J她抱着月光回家,她把月光6 l' D$ L: \0 R7 F' W
# S6 [+ j5 K) S+ w. L/ Z
化成一碗充饥的米; b+ ~1 u3 }* ?4 i/ N, X# ^
. Q; L! @$ g0 q1 B+ T' ~' g S9 |2 h. F) j5 |; l
碧青评读 F: J3 q! U [+ \
' ~0 V; g% q3 l+ z, l善于在平常的事物中发现诗意和呈现事物的本来意义,需要心灵的智慧和能力。长期研读中西诗歌的林荣,提出的诗观就是:“写作是一种倾听,倾听自己,倾听那些发出光亮的事物。”她诗意的美好和灿烂,正是来自她对世界的倾听。心灵倾听的姿势,使诗人进入了观照和体悟的禅境,呈现淡定的诗美。林荣的《攀到高处听月亮》一诗,呈现的就是“月光” 丢失又找到并化入生命内部的美妙诗意。
* \; N) A7 ]! G1 S: n! j. ~$ u% m% N: a" Q3 B8 A! ~7 W
这首诗呈现的“月光”在人身上的闪耀或在世间的消隐,亦揭示了自身的光明或暗淡,皆由心念或行为所致。在世间某种存在的事物中观看自身,自身原有的光辉却瞬间丢失,这亦是人类生存现场的一种实相。但这样的“月光”被遮蔽或消失,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并不是月光本质存在的消失。所以,“消失的月光”,很快会被觉悟的智者找回来。由此,我看到女诗人林荣淡定、脱俗的智慧。
+ M; l" T' E' i5 I; o6 f8 Z, E- l* m, F2 ~" }4 p9 Z: p7 H
: x0 Y( F8 ^* y( p o
# o3 ]; W- i. A" e佐手评读
' L* J* p2 C! ]7 b- e5 i1 x" T1 \( y
诗中有种淡淡的忧伤,让我读到了那么一点月光里的清寒。诗中的“她”是一个心里有月光的人,是一个在欲望红尘里能坚守一份美好的人。当然,如果只是读到这些可能还不够,腰句中提到橱窗玻璃里浅表的自己,一瞬间,月光丢失了,含义很深,在不动声色的叙述里,有作者很深的人生感悟!
- Y8 a) D" u2 |& n% A5 O% W2 L' r4 O( K: C, x8 h: E3 d$ ?
这首诗语言很节制,诗人只是在表述,流露与传达,结尾敲了一下读者的额头,戛然而止。文字清晰不造作,月光的有效穿插迂回,可以看出作者文笔的成熟。
N1 x( |" A' k5 N
: E/ ^* C# a- w! l( k
" f9 `0 w$ |1 s容器: ?8 L: Z, n. C: ^6 \: x& k0 L8 d
; S' D# X+ l) Z0 j+ [
! V. r+ c$ }, d; l
沸水灼热,外溢
3 n9 |/ T8 w' W. O3 r. g那把壶不吭声
6 f+ {( n; d9 n# t* ^9 y后来,水慢慢地,慢慢地凉下来. E! g2 _5 Z5 `" I& V+ y {
那把壶,还是不吭声
/ v2 i7 B. M) q3 |再后来,冷冽的水结成了冰
4 f/ x8 ^1 ]) w0 C$ J那把壶,依旧# ^# E0 x, t" N
一声不吭
7 g. H& D/ Y* W c }6 z9 V 9 T4 D1 G' M4 [* h/ V9 G
2017年8月——10月8 L! N$ m# |$ H: B: i4 k
/ p, N7 \( A" C9 P2 @* ?0 ?黄土层点评:
' F, n$ h9 Y$ k9 B# r- Q. Z6 J+ l/ W7 C$ X' f
这首《容器》从鼎沸、变凉和结冰三个层次状写容器的“一声不吭”,读来意味深长。很自然地,毫不突兀地从“器”的层面跃进到“道”的层面。诗人笔下的容器吞吐着一个精神书写者的坚韧秉性和恒久品质——人也是一件容器,不是一时是,而是一生都是。
l2 p- e: \7 t! e. E. `4 B+ v# M& b8 A3 j" I, Q& @* W
j8 J E) a- c4 N. h, p小草说$ s @$ Q: V0 Y
# I, }, l5 o; L3 L: N
/ n3 b5 g2 }$ G' D4 L( B我什么都不是
& z' F4 W6 K. Y. G4 Z3 a8 E5 U* ~7 e
我只是
. `" T8 \9 U% t' F: U% F, ^5 M, N空旷的
3 G& z3 d# X) n4 K+ [/ Y: R
* N- p' T1 N/ |; h( C& ?# X y+ m" A中心 J$ m; Y7 q0 k" g% Q7 o
9 [) A$ I% u; b* r1 F$ ?2013年1月. b( w3 C+ U3 U3 n; E: H5 v2 e
1 ~' r0 H2 b; q6 R! ~黄土层点评:0 v6 ~: Y5 l3 X# ^9 x
! m! ?- c% t1 \$ d) p林荣善写短诗,且极具爆发性。用词极简,高标独立。* Q' ]$ R( F0 p2 X
( V% B( u: `; J- O4 J4 u* p这首《小草说》着实厉害,读之真有踩雷之感。小草,稀松平常的一个意象。我们可能都是唱着“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歌曲长大的,对小草的认同感,一直是柔弱的存在物,至多不过是“疾风知劲草”这样的。但是林荣的《小草说》,跳脱开了“小草”本身立意,而是放在另一种高远开阔的视野之下,获得了巨大的时空能量,令人不得不把“小草”举过头顶,生出无限敬畏和敬仰。
: ], E& u; j3 D4 _9 x. |: ~5 T* W/ H' z2 D( s
诗中的“小草”作为喻体,代表的是诗人的精神高度和心灵空间,富有禅意。' C* h$ ~- g" Y8 n' Y8 P6 U$ j
& E' n9 A4 K! Y
& W6 u e/ J- F y4 z# U3 X/ B1 X# o+ l( c5 G8 b
多少忘记其实毫无征兆3 C% j4 ~" K* I q6 W+ e& Z
: q8 q7 a, T$ D. |+ r
& {; l. a1 E" {
雪花落地,冷寂,轻薄9 p5 Q& ~ R2 _1 z# t: N
太阳一出来就消失了( A3 |: u7 V% P* |) U+ p* `
大地掩埋了一只只白色小鸟儿
! C" R5 s( h' B3 Y" G" d3 N/ S& a) `& ]" }
一转身,我就忘记了它们
! g6 l$ `: l% o0 s5 s8 J: P) p# `辗转的鸣叫7 Q8 E/ _9 K8 N! x8 j' b" p+ J. H% g
G: v7 t1 [8 h1 g G# d, X# R
2011-12-201 P/ _9 V1 T& o7 ^
t& }3 J# C4 o6 e! o- J2 h( x" v0 W
黄土层点评:8 P) \9 x! ]1 `% W
" k: V, B+ C. g% w8 u" J; E林荣的诗不仅观察细致,体悟深微、细腻,更有神来之笔的灵巧和化境。这首《多少忘记其实毫无征兆》从“雪花”起笔,以“鸣叫”落笔。中间的过程全是叙述,貌似不带任何情绪。但细细品味,诗人是在轻松流畅的流转中,把飞扬的“雪花”比喻成了一只只小鸟儿,它们历尽千辛万苦,披拂了多少寒冷遭遇和白色撕裂才来到这世间。然而,世事无常,“忘记”也只是一转身的事儿而已。
' k5 E+ c; n2 V9 W
- j9 f, s/ c9 f' N$ ?' h“白色小鸟儿”这一鲜活意象的歧义性,会在读者心理上形成不同度数的人间体味。而诗人意识到的“忘记”,往往不是“忘记”,而是更深刻的记忆或纪念。
$ V* N+ t$ c8 p) }& D
. o( {+ \! `* a4 L- k. b, y
$ |+ \$ _8 q, i. r! L( r雪,半夜来敲门5 }) E" }. y! S- e4 y+ l
3 v% \8 w: C$ @
& l! ^2 B6 M' S2 \无声地敲
1 O6 g3 C6 G5 r: v, a我确信听到了雪的声响,但并没有# X- q. x9 _& t: Y& R! a
从睡梦里挣脱出来
) E# D4 {3 e) O- ?0 f; g: v0 i1 x3 x( C) I3 o
晨起,我推开门4 ?! \( H: U8 N
一种蚀骨的、炫目的、安宁的, X, f$ ~/ J! R
白——+ W9 G5 g$ x7 o; m" `5 K
一种让我从梦里醒转过来的; a( U6 u/ l/ y$ v4 F8 V. B
白——+ [) q* U' j6 X9 b$ H& B- |: l) o
雪,现在是尼姑庵里削发的小尼( h6 b0 u0 V: K
名叫静慈,或者慧安,也可能叫一个我想象不出来的名字
9 C1 ~3 }+ t) W* A1 b% ]
* |+ H4 o0 n* K$ W, ]) B' e' f
6 Y8 M% B# n0 o- |: G, @1 N e1 w2016年1月—2月
8 i4 ~8 d. b) Q* _* Z- b, Q8 q' ]$ x. v2 _ D5 R
吕本怀评读:
- G2 A( d) c$ ]6 Y- l
" v5 F; e( N, V/ L5 M这是一首给人带来静美之感的富有禅意的诗作。诗人刻意表达雪之静,为能表达出这份静感,之前她又着力于呈现雪之白。与黑相比较,白更是一种逼人的静。尽管这白“蚀骨”“炫目”,最终却依然抵达“安宁”。而“安宁”的承载体,林荣选择了“尼姑庵里削发的小尼”,“名叫静慈,或者慧安,也可能叫一个我想象不出来的名字”。
8 H8 Z5 t2 W! h2 C) T2 l$ Z3 O% ?( D8 Z% k9 \1 |" _# a6 N: n
就全诗而言,诗人先摹其声,再染其色。声却被表达为“无声地敲”,既然敲,且在夜半,则应该有声,然而,诗人却将其表达为无声,这显然是为衬托其半睡半醒的状态。至此,雪纤毫毕现,可谓有声有色;半夜也被凸显,而既然夜半即雪,晨起之时所见的场景也就令人信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