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71|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印度洋赛季乡情诗歌简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2 0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恋、乡亲,故乡的深情
——2018印度洋赛季乡情诗歌简析

        周末休息,认真阅读了印度洋赛季的317首作品。一读之下,心里不觉感慨,好诗真多。感慨诗友们的文字创造力,被这些作品的魅力所感染,私下挑选了部分好诗歌收藏起来,足有六七十首。如此热烈、成规模呈现的作品集合,具备如此高水准,在网络诗赛上应该是比较罕见。参赛诗友的写作水平普遍较高,诗友们参赛的热情被激发,得益于流派网国际微诗大赛公开投稿、公开遴选优胜作品的大赛制度,以及流程周期适当的安排。
        通读国际微诗大赛的投稿作品,可划分为哲理和抒情两个题旨,而抒情类微诗给人印象突出的一点,是有关故乡题旨的抒情诗歌数量较多,笔者将此类乡情诗歌作品划分为乡恋篇、乡亲篇两个细分类别。乡情是诗歌的古老传统命题,写了千百年,原以为难于成规模地写出新意。通过细读参赛作品,却否定了笔者原先的假想:现代诗歌的诗友们群策群力,运用各种技法,将五行国际微诗诗体的文本优势淋漓发挥,实实在在令短诗焕发绚丽的生机。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时代变迁、人们的内心情感,而且作品给人以语言艺术美的享受,凸显了现代诗歌语言技法依然保持高速创新和发展的态势,可谓与社会环境与时俱进中。
        本文粗略选取了乡恋篇12首、乡亲篇12首共24首(个人筛选诗作,排列顺序任意,与大赛评选结果无关),简析它们的艺术魅力和文法亮点,让更多师友观摩、欣赏这些好诗歌,期待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短诗技法普及、发掘现代诗歌创新源泉。限于篇幅和精力,本文对所选诗歌只做要点简析,不做全部诗意的解读。解析当中如有失误或不准确,请师友们海涵指正。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7-22 09:10 | 只看该作者
乡恋篇:
      故乡承载着每个人的童年、少年时光,是人生最美好的记忆。乡恋情节会伴随我们整个人生,是人们心理调节的润滑剂,乡恋诗歌具有长盛不衰的写作动力。在本次印度洋赛季,也有大量乡恋题材的诗歌,具有相当水平,各有亮点引人注目,堪比余光中的《乡愁》,展现了诗友们内心最温存的那一片情怀。


(1)乡愁
文:行路的风

月圆。八月草原
几声蛙鸣瘦小,而野岸无人
花泅渡。风吹
失落的马蹄,与故乡
      简析:行路诗友《乡愁》的语言修辞技巧,主要体现在断句和通感手法的运用,意境构筑则着力于对中国汉文化经典意象的借用,月圆、蛙鸣、野岸、马蹄等经典意象的借用。

(2)乡愁
文:梅树林

愁得很!就到阳台上掐几根葱炖鸡蛋
--这是从乡下带来的泥土和葱种
或者给葱浇上一碗水
看风吹着她绿滴滴的叶子,摇摇曳曳
      简析:这首《乡愁》的成功,有两个文法亮点起到支撑作用:①很多离乡的人都习惯随身携带一把故乡的泥土,而诗人用夸张手法,把这个习惯进一步创新延伸,用故乡的泥土种故乡的葱种,对老典故实现了有效创新。②语言巧智,对比手法、暗喻的运用不落痕迹,例如:开篇愁得很,后文却以绿滴滴、摇曳反衬这个“愁”字。而“绿滴滴、摇曳”等词语,又暗喻了故乡的回忆在我心里永远青翠。

(3)乡愁
文:张紫泉

一看见月亮
就像看见了思乡的疤痕
一揭
就疼
      简析:与梅树林的《乡愁》类似,张诗友《乡愁》的创新点也在于:将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典故进行了巧妙的变形,使得月亮和乡愁之间的逻辑关系变得形象、具体。这种典故创新,是现代汉语诗歌创新的重要发动机之一。

(4)乡恋
文:彭纯廉

昨天的抚慰
在一张A4纸里面没来得及
设置左右边距和页码,只是擦掉了些忧伤

那些山梁沟壑是老式的十六开
被几声乌鸦的鸣叫,撕在了牵挂之外
      简析:彭诗友的文笔了得,他的不少作品凸显了现代诗歌语言的修辞运用和创新,写出不少语言优秀的诗歌。这首《乡恋》也是他的典型语言习惯,语言技法复杂、丰富,通感、设喻、省略、字词错用、倒装、镶嵌、断句等等修辞手法综合运用,一句话十来个字往往包括七八种语言修辞手法,很多诗友难于完全读懂。一旦读懂后,会为他的文思叫好。此类以修辞手法为主要突破特征的技法,也是现代诗歌创新的一个重要发动机,值得大家关注。

(5)秋风•小令
文:静弄闲

那是故乡黄灿灿的风,夹着稻香
从北刮到南
刮得流浪的芦苇瑟瑟发抖
      简析:《秋风•小令》几处文字于细处入手,很能体现女子的细腻性格,看似不经意,却将对比手法用活了,潜移默化地渲染意境:①标题小令二字,既是短诗之意,又通感于“不经意泛起于心中的细小情绪”之意,表示作者并不认为乡愁情绪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状态,与后文的“瑟瑟发抖”形成对比;②第一行的悠然意境,与“瑟瑟发抖”形成又一次对比;③黄灿灿的稻香与流浪的芦苇是第三组对比物象;④上述对比手法能够用得灵动,基础是诗文中贴切的设喻。

(6)从故乡开出的火车
文:雪小雨

越跑越快
留下长长的、弯弯绕绕的距离
像一根,从故乡身体里抽出的肠子
把乡愁的肚皮,越拽越空
      简析:设喻巧妙,化用了典故“愁肠”这个词语,将其形象化、动态化为愁肠和愁肚,而且愁肠和愁肚还形成前后文相关(越拽越空),就形成罕见的诗意新鲜感了。与(2)(3)诗歌的技法思路属于同类型。

(7)城镇化
文:南岛

庄稼 河流 炊烟走了
这里的人也走了

只有西边 那头落单的老黄牛
对着落日
舔了又舔 不忍下山
      简析:庄稼、河流、炊烟等全部物象的拟人化,编成了一个小话剧场面,使得《城镇化》的语言叙述有了章法线索,能够用一句话模式抒写,形成干净、利落的阅读感。这些物象的拟人化又是贴切、生动的,尤其重点物象老黄牛的设喻具有多种含义(暗示了我们告别简单的农耕文明),使得这首乡愁诗歌,还升华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时期的社会写实意涵。

(8)夏日
文:水草

我管住嘴
管不住星星
眼一眨
两盏萤火虫就堵在窗口
叫唤童年
      简析:《夏日》的语言简洁、灵动,意境盎然。它的语言修辞有显著亮点,打破了我们日常阅读诗文时的语言纵向、横向的理解顺序,对每行文字语义元素理解的习惯进行了实践突破:相邻两行文字的关联语义采用技巧性的缺失、有意表述不完整,让读者贯穿全文才能解读此诗的全部语义关联元素。这样的语言创新技法,令读者形成了语言的阅读解读趣味、新鲜感,值得借鉴。(另有简评专述此诗的文法亮点)

(9)水稻吟
文:万世长

刘二跨过去,正巧碰到嫂子
田坎再窄一点,刘二再快一点,天再黑一点

秧苗刚插上去,嫂子的腰刚弯下去
水再混浊一点,刘二的裸脚,踩的再深一点
      简析:《水稻吟》采用了叠踏、歌吟的语言,类似《诗经》的古风韵味,充满农耕生活气息。哲意上也值得品味,真实反映了乡村亲情纽带赖以形成的心理要素之一:自然、朦胧的情愫,却又受到道德约束,化作了亲情之间的纽带。作者的文笔分寸把握恰当。

(10)渡过南凌河
文:南国杜鹃

小的时候是打水漂过去的,那些瓦片一蹦一跳的是青蛙的徒弟
后来是撑一片扁舟过去的,扁舟是可以缆系在人间的月亮
而今,我常常是拄着一支笔过去的,现在故乡大部分时间住在纸上
      简析:这首诗歌意境清幽、优美,是比较经典的抒情诗文本例子。三行文字,依靠时间状语,构成三个语言逻辑关联的章法句群;三个比喻,贴切、形象,是意境成功构筑的重要物象材料;语言看似不经意,却形成了摆句形式和音韵的语境一致性。

(11)虫字
文:李树和

牛,在远处安静地吃草
她捏着一截枯树枝随意画着谁也不懂的心事
一条毛毛虫蠕蠕地爬过来
她一咧嘴笑了
她写了一个特别像毛毛虫的“虫”字
      简析:此诗实质上是一首短小的散文诗,以流畅、从容的语言为主要特征。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乡村小女孩为主人公,展现了天真无邪的人之初。

(12)原谅
文:洪芜

它抢走过我童年的玩具
夺走过我童年的伙伴
并三番五次地想吃掉童年时候的我
却从不请求我的原谅,而我依然原谅了它
——故乡的这条小河
      简析:诗歌篇幅短小,如何展开叙述,是现代诗歌创新的又一个发动机。《原谅》的文法亮点都与此有关:①诗文紧紧围绕标题形成叠踏的语言韵味;②构建了一个二人对话的场面,令章法语言找到了较为新颖的事件叙述线索,也就成功地实现了语言陌生化;③前三行文字,各自概括了一件往事,叙事嵌入巧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7-22 09:12 | 只看该作者
乡亲篇:
      生我养我的父母,是我最亲的人,他们为了延续后代,宁愿自己折寿、甚至奉献自己的生命。这个生命哲学思想是贯穿汉文化的主导思想,应该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之一。因而,感念母爱似水、父爱如山的诗篇,层出不穷。在这次大赛作品中,此类作品给人印象十分突出,许多佳作散发着感人的魅力。

(1)六月农事
文:星空下的蟾

父亲倒下去的时候
手里飞出的镰刀
把家砍成冢
      简析:悼念父亲的诗歌,能写得如此新颖,十分罕见:“家”和“冢”两个汉字的差异,被诗人抓住,而且还与镰刀、父亲倒下相关联。字里行间的信息和文字内蕴,让人读后感慨、动容。

(2)母亲的心跳
文:清江渔哥

悬挂着摇晃
几十年
温度和分贝的高低
始终保持俯身
喂我奶水的距离
      简析:把母爱概念用形象化、具体化的物象元素表现出来,就像是设计工程图纸一样,设喻新颖而具有现代感,又不生硬,是完全意象创新的诗作。这类创新的诗作较少见,写作难度不小,值得欣赏、探讨。

(3)父亲敬
文:江南山民

敬土地庙 敬浸种 敬开秧
敬谷仓 敬猪圈 牛栏 鸡柵   
敬水井 敬洗衣塘 敬灶下
敬祠堂 敬大敬娘 敬四方
敬得像一顶草帽落在丘陵上……
      简析:排比修辞的化用,是这首诗歌的章法语言结构线索,使得诗歌形成酣畅的抒情;“敬”字的使用,让人读出传统农耕文明里,种田人的勤劳、朴实的思想底蕴,因而对读者产生厚重的感染力。

(4)母亲
文:徐长森

十万亩棉花的白
忽然而至
只在母亲头上盛开
      简析:新颖的设喻、夸张的手法,尤其是夸张手法形成了气势,令这首简短的诗歌充满了新鲜感,语言张力十足。

(5)父亲
文:老曹

用老屋的裤腰带
系住了弯下去的日子
把声声咳嗽扯成袅袅炊烟
      简析:设喻和通感修辞,是《父亲》的主要语言技巧。反复阅读之下,“老屋的裤腰带”似乎不容易找到暗喻主体,或可改为“用老屋的篱笆墙作裤腰带”,就明显了,与后文弯下去的日子、声声咳嗽的暗喻形成张力的均衡感。

(6)等待
文:长剑飞虹

母亲拄着
掉了叶的拐扙
在村前站成了一尊雕像
      简析:作为优秀诗歌来说,此诗的文采也许还不够充分,但文字间的深情产生浓重感染力。

(7)石碑
文:田浩国

一块石头劈成两半
远门孙子刻上他爹名字那块
是我侄
哥刻上父亲名字那块
是我爹
      简析:《石碑》的可读性在于反映社会现实,揭示了依然盛行的血缘为主要纽带的亲情观。当然,这首诗歌的本意是作抒情、感慨之意。

(8)家贼难防
文:曹三娃

多少年来
画家一直找不见白色颜料

偶尔回乡看见母亲梳头
不知什么时候
被她拿来当洗发露了
      简析:作者通过叙述一个小故事,表现了母亲等老一代人与时代脱节之巨大,可谓“落后”与“愚昧”。采用的反讽抒情,虽然没有过多文辞亮点,却胜在语言质朴、故事情节真实可信。

(9)大地
文:小北

我喜欢留白多一点的排版,给诗
最好白底黑字

我想浪费更多的大地,给你
在水牛村,四五只白鹭飞过外公的坟地
又飞入榆树林
      简析:《大地》的意境悠扬、润泽,与梅树林的《乡愁》情绪拿捏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此悠扬地怀念外公的情绪,不仅是因为生活逐渐富裕、时代变迁,影响了人们对某件事的情感心绪,更凸显了外公的个性给“我”留下的美好印象,诗人文思敏锐感跃然纸上。另外要注意,这首诗歌逻辑推理点的叙述方式、语言修辞等方面,都呈现出新鲜感和陌生感,值得细细品味、借鉴。

(10)落日
文:秋窗无雨

一枚天空无力承受的果子
点燃黄昏的枝桠

星子还没出来,盘桓屋顶的鸽子
收回瞭望的远方。母亲也关上大门

一天的冷冷清清,画上了句号
      简析:《落日》给读者的文法启迪是:全篇密布暗喻性的词语,凸显了字词修辞如何上升为章法修辞的技法:①落日、行将坠落的果子、黄昏、句号,从不同意涵上暗喻了母亲生命步入了晚年;②而冷冷清清的一天、收回远方的眺望,则暗喻了母亲的晚年生活时寂寞、枯燥的;③星子还没出来、母亲关上大门,则暗喻了母亲对生命的晚年抱着坦然的心态,这种坦然是长期生活形成的无可奈何、略含惆怅感和习惯感。正是这些暗喻性的词语或词组(深为广大读者所熟悉的物象),构筑了诗文的意境。

(11)比例尺
文:刘思承

将比例尺放大, 再大一点
就会看见红土丘陵上的山梁、沟渠以及叫榴山的村庄
那只蚂蚁正是我的父亲
他站在麦地中间
发黑  
      简析:用大视角写小物象,这种手法最初是借鉴于电影摄像手法,用为诗歌叙述技法时,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新鲜艺术效果。《比例尺》不仅很好采用了此法,标题设置、设喻,也体现了诗人的巧思和深情,内在的意涵远超过字面,强烈的画面元素对比,对读者形成了震撼感。语言艺术美感突出。

(12)母亲
文:容之函

从一颗种子发芽,她就丢失了自己
日出日落,击碎云朵,雨雪中始终默默

酷暑煎熬汗水,沉淀出血珠

大雁北方鸣叫,麦子黄了,沉甸甸下垂
冬夜来临,雪花无香,灯光暗黄
      简析:通感技法,是较比喻手法效果更广泛的现代诗歌语言修辞手法,是委婉抒情的经典技法之一。此诗始终围绕“母亲”这个物象,展开各种设喻式的通感语言陈述,含蓄而紧凑题旨物象,形成感染力。可谓笔力深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7-22 09:14 | 只看该作者
结语:
      如此大量、高质量的乡情诗歌写作现象,如此长盛不衰,让诗友们舍得投入大量精力写作,为读者奉献了一盘乡情大餐,回味无穷。那么,这样的写作动力来源何处,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笔者尝试归纳、简析如下:
      ①对故乡及亲友呵护自己成长的感激之情,是传统文化知恩图报伦理观念的演化,是促使乡情写作长盛的重要因素。
      ②故乡是童年和少年成长的地方,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最能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记忆。伴随时光流逝,越发让人们回味、珍视,借用乡情诗歌抒情也就成为很多诗友的偏好;
      ③人们在工作疲倦之余,需要舒缓、释放这种压力。美好的乡情记忆,能满足人们的心理平衡:人们可以通过回忆乡情,获得情绪上的舒缓和欢愉。
      ④人生不如意是十之八九,没有受过挫折的人极少。心里沮丧之际,温馨、无忧的乡情回忆,能起到疗伤、宣泄作用。
      ⑤随着城市化进程,和高等教育普及,中国城市人口已经增加了三倍,今后还将持续一段城镇化进程。大量农耕人口进入城市,在享受现代科技的便利时,也得努力适应城市生活节奏。生活环境的变化,让人们产生很多不适应,而留念过去的农耕文化生活,是时下乡情诗歌格外旺盛的阶段性因素。
      ⑥中国现代化进程相当快,即使对于全体国民来说,农耕文化印记也还未完全从脑海里脱离,又得接受持续发展的现代科技社会的洗礼,使得许多人留念昔日的农耕文化时期,相对悠闲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乡情类诗歌写作动力的时代背景因素。
      故乡是人生最美好时光的承载地,给了人们无忧无虑、温馨、幸福的记忆,是我们生理成长之地,我们人生的许多第一次都发生在那里,我们最亲的父母亲和童年玩伴都在那里,我们的人生最初启蒙印象都在那里。这一系列因素,令得乡情成为大多数人内心无法割舍的情结,最容易成为人们情感寄托之处。因此,以乡恋、乡亲为主题的乡情诗歌,是人们内心情绪最真实的宣泄,是人性、伦理和审美的重要表现题旨。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农耕文化印记依然为现今大多数人所熟悉,如今的乡情诗歌以乡村素材为背景的诗作占据绝对优势的篇幅。那么,以后乡情诗歌的这一特点,会不会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而逐步淡化乡村背景呢?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2018年7月1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7-22 17:29 | 只看该作者
结语:
      如此大量、高质量的乡情诗歌写作现象,如此长盛不衰,让诗友们舍得投入大量精力写作,为读者奉献了一盘乡情大餐,回味无穷。那么,这样的写作动力来源何处,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笔者尝试归纳、简析如下:

  好文字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7-22 19: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收藏细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11:51 | 只看该作者
李哲夫 发表于 2018-7-22 17:29
结语:
      如此大量、高质量的乡情诗歌写作现象,如此长盛不衰,让诗友们舍得投入大量精力写作,为读者 ...

感谢李诗友光临,中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11:5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大河诗友光临,中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7-23 12: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渡过南凌河》
可惜模仿余光中《乡愁》的痕迹太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12:30 | 只看该作者
曹视良 发表于 2018-7-23 12:16
《渡过南凌河》
可惜模仿余光中《乡愁》的痕迹太重

曹诗友指的是三个时间状语的结构性作用,是与余光中相似。其它方面,还是写出了很多新意,意境悠扬、语言自如而不拘泥于定式,情绪拿捏得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6 09:5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