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h s# T1 M8 e) z% B( { 爱 点 文灯 情 更 亮' ]" `! t! D# M5 t% D W; O
——苏轼爱情佳话 6 V0 u( [0 s- D/ V" e
刘 克 勤- _- ?& }. {6 S1 C
: z3 a4 q/ V. [9 f4 e 1 z$ Q% H1 M7 @/ E8 P& o1 ^0 g
巍巍巴山,悠悠蜀水。灵山秀水,孕育了超级大才子苏轼和饱学才女王弗。& o' z4 E) j! x0 b# E6 w
苏轼(102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洲眉山(今四川)人。
. w" |$ @1 Y; h: t/ v 苏轼生逢北宋的黄金时期,年纪轻轻就考取了进士。但他仕途不顺,总在“屡遭贬谪”与“内调回朝”之间,蹣跚徘徊。; S- c% R+ r; A R
苏轼与其父苏绚,其弟苏辙,合称宋朝“三苏”。是文学大家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苏轼天才豪纵,艺精诸体。诗、词、文、书法皆一代大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四大家之首。
3 O" x6 s4 b" p. p9 M( v 苏轼的爱妻王弗是位川妹子。乃眉洲进士王方之的女儿。她嫁给苏轼时才15岁,而斯时苏轼也不过18岁。
# p7 b, O/ D5 A& H3 x2 v5 K/ P% |+ l 这对“先结婚后恋爱”的小夫妻,刚一起生活,苏轼自恃才高八斗,视王弗为只会洗洗涮涮、缝缝补补、烧烧饭菜的普通家庭妇女。可是,二人一起 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才发现王弗知书达理,才华横溢,表现非凡。2 c k0 x" b1 F' H# p, |2 C
人之常情。滿腹经纶的东坡居士,在作诗、填词、著文时也常有丢字、忘词等失误之举,在一旁陪读的妻子王弗就适时为他指点疏漏,修正谬误,提醒他查漏补缺。' }$ \( S% \& t3 y% \
久而久之,苏轼好奇地想,莫非你肚子里的墨水比我还多?于是他就揷空搬书、寻章、弄典地试考王弗。而王弗胸有成竹,有问必答,引经据典,对答如流。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妻子,一下把这位大才子镇住了。他打心眼里佩服王弗,视多才多艺的爱妻为良师益友。7 L" p, X0 m9 f6 b$ f2 K5 @
苏轼尽管博学鸿才,但生性憨厚无邪,处人待事、交人接物,极少设防,吃亏不在少数。幸而有贤内助王弗的不时提调,才少走弯路,少受损害。
4 V" w* e6 _; t; ~. d" ^4 K/ R 这对举岸齐眉的好夫妻,夫唱妇隨,相濡以沫,甜甜蜜蜜,恩恩爱爱。
3 l) H5 P/ q$ c2 D. B5 H; M 每逢生活余暇,夫妻双双携手闲庭,呢呢喃喃。或头顶疏星朗月,漫步溪畔柳下,谛听蝉鸣蛙鼓,感悟自然妙音;或对坐窗前灯下,促膝侃侃谈心,品评国是家事,二颗忧国忧民之心频频跃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夫妻双双围炉夜话,热聊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激浊扬清,感慨唏嘘。
% v+ Y& y; j4 l. G/ p ……: S4 ]. v6 p2 X2 @% f, I# j( g( k9 f
噫,“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令人扼脆叹息的是,这对心心相印、相亲相爱的和谐夫妻,却未能牵手到底。 天不贾年,在二人结发后的第11年,一代女儒、多彩淑女王弗不幸染病离世。痴情的苏轼悲痛欲绝,恸哭不已。他亲自护送爱妻的灵柩,安葬于慈母的墓旁,四季节令,适时祭奠。
; `# _( S( O- V. E3 m 此后,身陷悲苦之中的苏轼,长期难以自拔。才子多情,浪漫情绪大爆发。前前后后在安葬王弗的山上,栽植了3万多株松树。并一首接一首地为王弗写诗、填词、作曲。即使再婚后仍忧思难忘涕泪涟涟,笔耕不辍。情诗、情词似绵绵秋雨,怎一个愁字了得。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那首《江城子·记梦》
- V: g i3 V; F1 S3 U) V& s: o. A1 ]
江 城 子
8 z0 C5 \! e; k. [$ h# F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7 g: L# j% D$ H/ r5 P! o
2 L2 i& A; { P* e C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滿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短松冈。. b8 r" }& V; ]1 n% j( n8 R Y# T
! H* z+ T/ N6 u4 P( U1 z# d4 A 这首凄婉哀恸的悼亡词,淋漓尽至地表达了东坡居士与亡妻王弗之间生死不渝的恩爱之情。痛彻心肺的“生死两茫茫”,梦中幽会的“惟有泪千行”,千古而下,仍令人黯然神伤。
6 _4 z9 M0 B6 x* M9 i% l4 q" X, r 东坡先生虽一生仕途坎坷,仍不失为北宋朝庭名臣显贵。但他一生有据可循的女人也就三位。只要和一位相爱时,绝没有第二个情人。尤其是他与结发妻子王弗的婚姻,堪称先贤的千古佳话。, G% m( k) H& B: W
8 z& x* q! P+ k4 y# u$ M ……
& q/ ]1 s0 `' d. J
C. h7 r: e# z0 n- l7 G3 z% J7 F4 \) t: n
, Z% F! g$ m# ]8 `# m$ H' y
, B+ E, S2 C/ y: |3 o7 I9 e
# i# |2 J p% o# B2 F L) d2 ?1 @ 2012年4月26日于耕读堂
' O+ Y* S. G+ s7 E& \$ e/ v
/ x. }* j- W4 c& c7 Q2 i7 v& q7 J2 p4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