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拟公案两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3 0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6 ]1 a$ O2 l2 @2 C; c1 }
——如何是南北境?
" m$ w0 b% B/ k4 @! b: f7 G9 ?——情不自禁。: ^$ u) g: B+ n% T# s6 ]; E
. e& O% h% r9 A' ]4 B. V# r7 e
——为什么如此?
: U0 D% `3 V7 H$ W1 e9 R7 `——山河大地。
) _1 T, W& q$ n8 G6 \1 |4 a1 z1 D" ?4 n( Y# G
2
4 I# Q" f& N5 n- O" J3 C- r——如何是杀人刀?% U/ v9 }$ q# P' N" H) f* p
——珍重珍重。7 g3 Z8 C, W2 A8 Q8 V; [
1 b  O' y0 M8 T" A# y
——如何是活人剑?3 A9 d4 {% O6 K; l+ `4 P4 [
——不值一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8-3 15:53 | 只看该作者
有深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8-3 16:28 | 只看该作者
看看有关的公案,便于大家阅读奥冬的诗。& p3 B6 S2 F8 _& u4 x! y! z& u

3 C5 u, L3 ~7 c7 e' \$ H9 Y  ^    唐末,禅宗内百家争鸣,处于群星灿烂的时期。六祖慧能以后经江西马祖、南岳石头两大禅师激扬显发,培育出一大批杰出的大师。夹山善会禅师门下有一个禅僧到石霜庆诸禅师那里去参学磨砺,他刚一见到石霜禅师,就说:“我什么都不知道。”石霜禅师说:“不必多说。”那位禅僧说:“那么则彼此珍重。”他又到岩头禅师那儿去;一见到岩头禅师也说,“我什么都不知道。”岩头禅师没有理他,只是用嘴嘘了一嘘。那位禅僧又说:“那么彼此珍重。”当他回头离开岩头禅师时,岩头禅师说:“你虽然年轻不懂事,但还是可以学好的。”这禅僧回到夹山,把情况对老师作了汇报。过了一天,夹山禅师上堂说法,先让那禅僧出来介绍了他参学的过程,然后问大家;“你们中有没有悟到的人?”但没有人敢站出来,夹山禅师说:“若是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道理,还是我来说吧。石霜禅师那里虽有杀人刀,可惜没有活人剑。但岩头禅师那里既有杀人刀,也有活人剑。”
* D# [1 C8 t5 R0 k' O% v$ ?2 m    什么是“杀人刀”?这是禅宗对斩断意识活动所采用的种种方法和譬喻。在临济禅师那里又叫“金刚王宝剑”,在云门禅师那里又叫“截断众流句”,在禅宗内如“乌巢吹布毛”、“俱胝一指禅”、“赵州茶”、“禾山鼓”、“德山棒”、“临济喝”等,都是用于斩断修行者思维意识活动的种种方法。
1 X9 K3 D* [7 H( h8 `    禅宗认为,要修行得解脱,当然必须修止修观。但这种修为不是狭义的、特定的,而应该是广义的,带普遍性的。印度的掸定方法,如圭峰大师所总结的那样,必须是:“依师言教,背境观心,息灭妄念。”这样的禅修必须具备相当的条件才行,所以要“远离惯闹,住闲静处”,其方法又是“调身调息,跏跌宴默,舌拄上颚,心注一境”。这样的禅修是绝对的出世法,必须与社会隔绝,与生活隔绝,最终使自己与自己精神的社会性完全脱离。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并不追求这样的禅修,认为这是“自了汉”,不是大乘的菩萨精神。大乘菩萨精神是积极入世的,是与众生一体的。所以完全不必与社会隔绝,与生活隔绝。早在先秦时代,庄子就讥讽过一类个人深山修养,虽几十年来不衰不老,“面若处子”“肌如霜雪”,但结果被老虎吃了。这样的修行,到底有多大的益处呢?许多人在山里,在蒲团上修禅没有烦恼,清清净净。但一入红尘,面对利害是非往往不知所措,有的显得幼稚无能,有的烦恼却大得惊人。有鉴于此,从六祖大师开始,就把禅定这个方法从狭小的蒲团上移向社会,从单一的禅定意识状态。推向全方位的精神状态。
4 u$ X' S7 M" N2 V' x7 M3 x    《坛经》中记载了一个卧轮禅师,他禅定功夫极高,有一首偈子得到了广泛的赞颂,这个偈子这样写道:“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如此真、如此高的禅定,对六祖而言却不屑一顾。六祖听到这个偈子后说:“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于是六祖也作了一首偈子:“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在六祖看来,蒲团上的禅算不了什么,如果修行者全部精神活动中,在现实的生活中都能保持禅的状态,这才是超一流的禅行——把禅定发展为禅行。所以不久后,永嘉禅师的、“证道歌”一出,“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刀锋常坦坦,假铙毒药也闲闲”——动态的禅行就风靡了全国。这种使修行者从偏枯死寂的禅定中走出来,进入活泼泼的禅行,这样的方法就是“活人剑”。
% W4 g- m/ H, V' S5 Q) V    不论是“杀人刀”还是“活人剑”,在超一流的禅师手中,都是同时应用的,所谓“杀擒放夺”,都是当机对境时的灵活设施。在禅宗看来,那些只有禅定而设有禅行的人只是“自了汉”,甚至“自救不了”,许多公案都有如此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8-3 21:40 | 只看该作者
也牛 发表于 2018-8-3 15:53
4 o7 U! p! C3 b/ T5 k0 p, S有深意!
5 R7 k4 [* Q: V9 K- o; {
远握问好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8-3 21:4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8-5 21:55 | 只看该作者
从诗的角度来看,跳跃性太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8-7 01:40 | 只看该作者
嗯呐,跳跃挺大,古石随想评度的详细 。恩,前几天南北老师还提到了临济寺,看看大家的路径怎样,咱们就临济寺转转吧,能挺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8-8 11:2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8-9 08:19 | 只看该作者
“使修行者从偏枯死寂的禅定中走出来,进入活泼泼的禅行”。这样的禅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8-9 21:23 | 只看该作者
一滴 发表于 2018-8-7 01:40
# l/ A) p9 T# a, m, H2 ?' c! r嗯呐,跳跃挺大,古石随想评度的详细 。恩,前几天南北老师还提到了临济寺,看看大家的路径怎样,咱们 ...

- M! n: }* W$ J+ g$ {不是我评读,是网上的有关公案资料,摘录于此便于大家阅读奥冬的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6 00:0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