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莽:一个自觉的诗人艺术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林莽是当代一个特殊的诗人。
说他特殊,并不是说他是那种离群索居的“另类”;恰恰相反,他是“白洋淀诗歌群落”代表性诗人之一,也是朦胧诗的重要诗人;但他“和而不同”,是一个不断超越所处诗群,寻找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道路的自觉艺术家。

人们常常称各种艺术门类中的卓越成就者,为艺术家:如歌唱艺术家,表演艺术家,以区别于普通的歌手和演员。同理,我们称林莽为诗人艺术家,也是基于他在诗歌创作中的卓越成就,以区别于一般的诗人。说林莽是诗人艺术家,还有另一个含义,即他把画画和诗歌视为一个整体,并且是从广义艺术的视角,来理解诗歌和诗歌艺术。

当代诗界,还有一批具有“自觉意识”的诗人,他们真正懂得当代诗歌潮流的变化和走向,并且把快速参与和融入这种诗歌潮流的走向,作为不断调整自己创作的目标。他们是真正的诗歌“弄潮儿”,多数都已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当代诗界的先锋地位,为世人所熟知所推崇。但是他们这种“自觉意识”,是以扭曲自己的艺术个性和独创性为代价,是以快速“出名”为目标。所写的诗歌,虽然名噪一时,其实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时隔今日,已经成为过眼云烟。
与此相反,林莽作为自觉的诗人艺术家,为了追求真正独创的现代诗艺术,不惜与主流诗歌相背离,并且一意孤行、在所不惜。虽然他明白,这样做会被诗歌运动和主流诗歌所长期遮蔽。所以,这种为了真正的诗歌艺术而牺牲名利的“自觉”,是值得敬重的。

说林莽是“白洋淀诗群”的代表性诗人之一,那只是他不寻常的起点;说他是“朦胧诗”的重要诗人,也只是他早期的经历;说他是“自觉的诗人艺术家”,也许才是他独特而鲜明的特征和标志。

]一、湖边童年、文革苦难、白洋淀插队,大艺术观

诗人林莽的特殊性,源自他三段不平常的经历。

一、水乡的童年经验。林莽出生在河北徐水老家的水乡,与奶奶和家族的其他兄弟,在这里度过六年的快乐时光。这种亲近湖水和大自然、在家族亲情中成长的“童年经验”,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大诗人希尼说:“不朽的暗示来自童年时期。”“童年经验”,对诗人的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著名诗人蔡其矫说:“童年决定了人一生的气质、爱好、心灵发展方向以及艺术观赏的穿透力。”①水的感觉,湖水般的温情,水一样流动的智慧,构成了诗人林莽独特的感觉、想象和情感的表达方式。这也是林莽诗歌艺术不同于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芒克、江河、北岛等同代诗人的重要原因。

二、苦难少年时期的世界文学名著启蒙。七岁时,林莽到北京上小学和中学。文革暴发后,作为革命干部的父亲,被“打倒”和关押,后来又逃亡外地。在社会动荡和家庭不幸中,悲伤无助的中学生林莽,开始大量阅读从各种渠道流出的图书。巴尔扎克、雨果、福楼拜、歌德、托尔斯泰、普希金等大师的世界名著,让他在悲观和无望中产生新的希望和憧憬,也让他认识到文学照亮灵魂的光芒,和巨大的精神力量,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培养了他对文学崇高感的崇拜和追求。

三、白洋淀的插队经历。1969年,林莽自行联系来到白洋淀插队。当年的白洋淀,有北京来的三百多名知青,多数是文革中家庭受到迫害的干部子弟和知识分子子女,多为不甘沉沦,有独立思考的青年。他们与北京的地下文化沙龙保持密切的联系,所以,有大批的图书在他们手中传阅。这一群在文革中较早觉醒的知识青年,在白洋淀也形成一个读书群体。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哲学、历史、经济、文学和艺术的书籍,并相互交流和讨论,思考民族的命运和未来。林莽也融入这一群体,开始阅读和了解存在主义、印象派、梵高、塞尚、毕加索、萨特、波德莱尔、聂鲁达、艾吕雅、叶普图申科、沃斯涅辛斯基……。白洋淀读书经历,最大的影响,就是认识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培养了林莽对现代主义诗歌和艺术的爱好,对他后来的现代诗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

白洋淀知青群体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它使青年林莽产生深刻而敏锐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反思,从而形成一种“诗性智慧”,影响了作为诗人林莽的一生。它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和而不同”:与当代诗潮共同相处,但又有自己的自觉而清醒的选择;比如,他参与“今天文学研究会”活动,后来又加入“幸存者诗歌俱乐部”,但坚持写与“今天派”不同的诗,在若即若离中保持自己的独特。这也是“白洋淀诗群”的基本特点,就是不盲目追随主流诗潮。所以,“白洋淀诗群”中至今还在写作的三位代表性诗人:芒克、林莽、多多,都不曾像同代诗人那样大红大紫过;长期处于一种被主流诗潮遮蔽的背光状态,他们独特的诗歌艺术,需要一种被重新发现的契机。

林莽在中学时代就喜爱美术,在白洋淀时期开始画画和写诗,童年的水乡经验在白洋淀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并转换成艺术的感觉、想象、色彩和文字。对林莽而言,画画和写诗是融为一体。他是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用语言、色彩和声音,来表达他所观察和感悟到的自然,并以此来表达心境。比如,《深秋》中碧澄的湖水,天空中孤雁的哀呜。《暮秋时节》一片淡黄的树叶,白云浮于暗红色的山坡。还有《沐浴在晚霞的紫红里》、《色彩》,以及《秋天的韵律》。晚近出版的《林莽诗画——1969—1975白洋淀时期作品集》,就是把白洋淀时期所作的诗与画,视为一个艺术整体。②
林莽的独特性在于:他是从文化角度理解艺术,从广义艺术的角度理解诗歌。广义的艺术包括:造型艺术(绘画和雕塑)、语言艺术(文学)、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与影视)。用林莽后来的话来说:“诗是什么……,我觉得它更应归入更宽泛的艺术的范围,和音乐、绘画、舞蹈、建筑……归为一体,是它们将人类古往今来的精神历程镌刻在史书上。”③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了解这一点,就很难理解林莽的 “大艺术观” ,也就很难进入林莽独特的诗歌艺术世界。

那么,什么是林莽独特的“大艺术观”?
林莽所喜爱的“大艺术”,主要是指文学、绘画和音乐,它们的艺术本质是相通的,并且能相互融合。林莽对诗歌的绘画性和音乐性,很早就感知,并且在创作中不断探索。他的现代诗,有鲜明的色彩,清晰的画面感和语言的韵律。其二、绘画和音乐,不像文革诗歌那样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社会性,从“大艺术观”看诗歌,更能透彻地理解诗歌的艺术本质,就是表现人类的基本情感和精神世界。林莽这种对诗歌艺术的独特理解,在后来的创作中,不断没有减弱或消失,反而不断强化和深化。比如,他从雕塑家钱绍武所谈的艺术见解中,从法国绘画大师巴尔蒂斯、澳大利亚厄斯•奥本、齐白石《秋风残荷图》中,有着独特感悟,对他的诗歌观念和诗歌艺术产生很大的影响。④一言以蔽之,“大艺术观”,是促使林莽1984年诗歌转型的主要内因之一。

1974年,林莽开始现代诗的写作。《二十六个音节的回想——献给逝去的年岁》,这种以分节短章(26节),对社会和时代思考的诗体,是文革后期青年诗人们喜欢采用的。如北岛的《太阳城札记》、芒克的《献诗:一九七二年——一九七三年》等。林莽《悼一九七四年》,依然是对政治性和社会性题材的思考。1976年10月,写的《生命对话》开始转向,从“大我”的政治抒情诗,变为“小我”的社会性抒情。1978年的《圆明园•秋雨 》,直抒胸臆少了,更多的是意象抒情和情境的表现。1979年的长诗《我流过这片土地》,社会性内涵也大大减少,主要是对历史、文化、时间、生命的思考,这种思考更多的是个人体验。1981年写的《海明威,我的海明威》,特别强调是“我”对海明威的独特理解。概言之,林莽这十年的现代诗写作经历,是从表现政治性和社会性的题材,转向对诗歌中“自我”的寻找和发现。

但这些变化,林莽并不满意,在对诗歌艺术本质的深入思考中,他感到,必须放弃这种政治性和社会性的写作,进行整体的艺术转型。1984年1月,他把多年的自我反思,写成短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谈诗及审美意识的转化》,明确表达:当代七十和八十年代初期的诗歌,过分关注政治和社会意识,缺少对艺术本质的寻求。所以,必须放弃以政治和社会原则的审美,代之以情感来审美。其理论根据,林莽引述了一个朋友来信:思想必须具有普遍性,把人从原始的自然感知中抽象出来,使它脱离了个性的感觉、审美和想象。可以说思想不是人于自然生活中的第一层次,而是最后一个层次,这一层次的完成,产生它的原始精神感知也就死亡了,而艺术恰恰是在原始精神感知的层次上进行的创造,这样才能有生命,有血有肉……。⑤

作为一种理论,略显粗疏。但在1984年,可以说是一种前瞻性的理论。当年诗界流行的是“主义”的政治性写作,和“流派”的先锋性写作,而林莽竟能从理论上进行清楚地辨别,抽身于潮流之外,清醒而敏锐地回到诗歌创作的艺术本位,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自觉意识。这也是林莽作为自觉的诗人艺术家的开始。林莽的这篇短文,在当年,并没有几个人意识到其超越时代的重大意义。只有吴思敬先生慧眼相识,在他选编的新诗潮论卷中,收入此文。⑥

1984年,捷克大诗人塞弗尔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对当年正在进行诗歌转型中的林莽,是巨大的鼓舞和支持。因为两人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气质上同属于“温情甚于愤怒”的诗人类型。在诗歌道路上都是从最初对时代政治的思考,转向现代主义诗歌探索,最后回归诗歌表现情感,主要写爱情、友情和亲情,尤其是写母爱。 所以,林莽把塞弗尔特视为诗歌的导师,他手抄塞弗尔特的诗歌,随身相伴。找到了塞弗尔特,林莽就找到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道路。

虽然,对当代新诗的影响,塞弗尔特不如艾略特、里尔克、奥登;但对林莽却有着难以估量的重要意义:那就是证明林莽的转型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塞弗尔特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不仅仅只是艾略特获奖。这之前,他所心仪的埃利蒂斯,也在1979年获奖。总之,现代诗歌的艺术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追随艾略特现代主义诗歌,才是唯一的正确方向。

新时期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特别强调“创新”,主要是追随西方现代主义形式的创新。其实,在这种创新之路上奔跑得越远,离艺术的根本也就越远。林莽1984年的诗歌转型,就是醒悟到:“创新不离根本”。他看出西化的先锋写作的最大弊病,就是“创新脱离了根本”,沦为形式主义的模仿。所以,他要回到艺术的本位,回到诗歌艺术的根本。就是艺术要表达人类亘古不变的基本情感和精神世界。与此相比,政治性和社会性的写作都是短暂的。艺术创新的目的,就是以新的感觉和新的语言,更好地表现人类的基本情感和精神世界,而不仅仅是形式的更新。林莽回到艺术的本位,就是回到表达人类亘古不变的基本情感和精神世界,并且找到自己表现情感的独特艺术领域:那就是对亲情、乡情和友情中的关注和表达。换言之,就是挖掘普遍人日常生活中的“温情”诗意。林莽说:“那些辉映我们生命的、或许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些最平常、最普遍的事物。而当我们忽视了它们,也就远离了人生的幸福。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时时期待着那些最质朴的品格与事物的滋养与照耀。”⑦这是一种诗性智慧的醒悟。温情和智慧相融合---充满人生智慧的温情,才是林莽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精神风貌。

诗歌表达情性,原本就是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的传统。严羽说:“诗者,吟咏情性也。”李泽厚提出:“情为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林莽诗歌表现人的基本情感和精神世界,其实也是对文革企图泯灭人的基本情感的一种反抗,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在今天,当拜金主义成为社会风尚,人情日益淡薄,林莽诗歌对美好人性,特别是普通人“温情”的推崇,又具有匡正世风的现实意义。

二、寂静的火焰、温情的诗意,多元传统的独特选择和综合创新

林莽1984年的诗歌转型,最先表现为题材的转变。他说:“我是以生命的感知和经验为创作原动力的作者”。其实,从1982年开始,林莽诗歌题材就发生了重大变化,潜藏在心中的“童年经验”,开始出现在诗中。一批表现故乡题材的诗作:《柏树林》、《夏夜深谷》、《故乡》,以清新的语言,新鲜的意象,令人耳目一新。一写到有水的故乡,林莽的感觉和想象就无比地生动,并有了个性化的语言:

阵雨敲打着
风中的庄稼、涨满水的池塘
芦苇在摇曳
赤着脚从田野里跑回来
跑进我历尽风雨的小村子
跑进母爱
跑进我温暖的小房子
外面的风好凉呵

组诗《故乡》,写出了家族亲人的爱护,使童年林莽,早早就体验了纯朴亲情的温暖,对他一生影响巨大。特别是在长大后不断遇到严酷的人生风雨,更让他懂得亲情的无比珍贵。

《夏夜深谷》,不光是回忆故乡七月的夏夜,黄昏的田野一片昆虫的合唱,紫色的木槿花开,艾草放出清香;而且融入了作者回忆中对时间的一种想象:“天空的星斗在寂静中俯视/大地沉沉连成一片/夜露初垂中/我听见了来自另一种时间里的思念/幽鸣不绝/如醉如梦”。在林莽的诗中,有一种生命对时间易逝的敏感。不断地以细微的听觉和画面,来表现这种飞逝的时间感,那是一种生命的觉醒。

紧接在“童年经验”之后,是作为第二个故乡白洋淀插队经历的题材。如1983年写的《鱼鹰》,清晰而鲜明地勾画出白洋淀清晨捕鱼的画面:“黎明的风有如清凉的水流/九只黑色的鱼鹰在晨光中静候”。

我猜想,当青年林莽写出这几首时,内心一定充满着审美喜悦。在不断调整的转型中,他终于发现和找到了自己的艺术个性,找到只属于他的诗的领域。1984年,林莽的创作出现了一个爆发期,写出了一批佳作:《宁静的阳光》、《黄昏,我听到过神秘的声音》、《故乡、菜花地、树丛和我想说的第一句话》、《这一切是那么的遥远》、《湖边晚归》、《雨,还在下》、《步入秋天》、《春日》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故乡、菜花地、树丛和我想说的第一句话》。按理,从1969年开始创作至今,林莽已经写了16年。为什么这首诗的题目,还要特意加上“和我想说的第一句话”,这种不符合常规的写法,肯定是一种来自内心抑制不住的强烈冲动,一种原本是深藏于内心深处审美观念的自我强调,目的是希望读者关注。这首诗最初发表时,作者还在最后一句“生命之火有时候燃烧得很平静”下面,加上着重号,这在林莽诗中是唯一出现的。如此双重的强调,自然是热切盼望读者给予格外的关注:

那片鹅黄的菜花地已开放了许多年
生命之火有时候燃烧得很平静

故乡这片菜花地,其实已经开放了许多年,或者说是年年开放。但在之前,林莽并没有特别的关注。因为在以前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写作中,所关注的只是社会上熊熊燃烧的革命烈火。故乡这片鹅黄色的菜花地,并不具有时代的内容和特别重大的意义。1949年出生的林莽,是成长在谢冕先生高度概括的“颂歌”和“战歌”年代。不论是“颂歌”还是“战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经常处于革命激情熊熊燃烧的岁月,生命如火如荼。经常听到的豪言壮语是:“革命的烈火烧毁一个旧世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但是,中学生的林莽,曾经被这“熊熊燃烧的革命烈火”所严重灼伤。他后来回忆:“我父亲被审查,关押起来,在单位无法回家,军代表找我谈话必须划清界限。我在家里跟我的父亲接触很多,我觉得他非常认真地工作,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是非常好的人,对社会、对国家充满了热爱,我就对当时那些事情充满了疑问。当时学校的军宣队、工宣队说你这样划不清界限是不对的,我的直觉告诉我,我是对的,但社会生活让你茫然。”⑧

正是经历了文革以“阶级感情”、“革命感情”,代替人类的基本情感,并对人类基本情感严重摧毁的残酷年代,青年林莽才较早醒悟到:那亘古不变的人类基本情感的重要性。所以,转型后的林莽诗歌,是以表现人类的基本情感和精神世界为主。这是对文革企图摧毁和泯灭人类基本情感暴行的抗争,具是强烈的时代感和深厚的历史内涵。但对于诗人来说,单单醒悟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林莽诗歌的独特之处,是找到了他表现人类基本情感一个独特的审美领域——“温情”。这就是林莽诗中所强调的:“生命之火有时候燃烧得很平静”。 这种静静燃烧的生命之火,相对于熊熊燃烧的“革命烈焰”而言,就是人性中的“温情”。后来,他又在《林莽诗选》的扉页上题词:“我寻求那些寂静中的火焰,它们是属于我的。”

为什么又是“寂静”的?
《林莽诗歌精品集》的前言,有这样一段话:“在一个社会生活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一个人抵御喧嚣,力求回归心灵的寂静,无疑是一种耗费心血而又有些奢望的行为。面对无法摆脱的世俗生活,努力寻求自己热爱的那个诗意的世界,同样也是一种幸福。”⑨回归心灵的寂静,也就是从世俗的喧嚣中超越出来,不受时代潮流的影响,才有可能关注那些寂静灵魂中平静燃烧的生命之火。这是林莽对自己独特的精神境界的发现,也是他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和诗歌中的审美理想。

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世界?
在这个独特的艺术世界里,寂静心灵所珍惜、爱护的人类基本情感:是充满着温暖而内守的亲情、乡情、友情、爱和永恒的善意。⑩

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诗人林庚就指出:“一个文学作品有三件基本的东西,一是人类根本的情绪;这是亘古不变的;所以我们才会读到佳作时,便觉得与古人同有此心。二是所写到的事物,这也是似变其实未变的。……还有第三呢,那便是感觉,那便是怎样会叫一种情绪落在某一件事物上,或者说怎样会叫一件事物产生了某种情绪的关键。……这感觉的逐渐演变当然又是随着生活而消长的……至于感觉的进展,却确是人类精神领域的园丁;有了这进展所以才能一代一代不同的诗……”

林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童年经验”和“白洋淀经历”的题材,又找到属于自己寂静心灵中的火焰——温情,这其实是一种林莽独特的诗学。但这还不够;还要有新的感觉、新的语言、新的形式,来表现他心中独特的“温情”。林莽新诗艺的来源,是对中外多元诗歌传统的师承,以及独特选择之后的综合创新。⑪

林莽最早的诗教,是唐诗宋词的影响。他说:“我记得当时小学、初中、高中包括上百首诗词,都是要学要背的,最少七八十篇应该是有的,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文革之中也有意读过背过,插队的时候还背过。虽然不是用古典诗词那种方式写,但是它们对我创作有影响,汉语特有的遣词造句、它的语音的特性等等,对我们的现代语感肯定有好处。”“一个人的写作与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中国传统的东西对我更有吸引力。我觉得唐诗、宋词,婉约的、抒情的,对秋天、黄昏的感受等,是自然而然亲近的。”⑫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对林莽的影响:一是题材,唐诗宋词中大量的送别诗和思乡诗中,凝聚着友情和乡情;二是诗的感知方法,特别是在季节转换中抒发情思,比如秋天的思绪,黄昏的感受;三是情感表达的方式,如宋词的婉约风格,适合“温情”的表达;四是古典诗歌的语言,简洁,精炼,对言外之意和象外之境的追求。

青少年时期,中国古典诗歌这种先入为主和深入心灵的影响和熏陶,激发了林莽的性灵,形成艺术个性的根基。后来的多重影响,是建立在这个根基之上。置身于六十年代和文革时期的时代语境,林莽所受的影响还有毛泽东诗词,贺敬之、李瑛、郭小川、闻捷,以及苏联马雅可夫斯基等人,但这些影响是次要的。对林莽诗歌艺术决定性的影响,是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和外国浪漫主义诗歌和现代诗。

外国诗歌传统对林莽的影响,他说得很清楚:“回顾我的诗歌写作,有这样几位诗人对我启发是最多的,他们是普希金、泰戈尔、洛尔伽、聂鲁达、波德莱尔、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埃里蒂斯、弗洛斯特、赖特、沃伦、塞弗尔特……”。浪漫主义诗歌对林莽的影响,是最早的,具有一种奠基的性质:“我从普希金那里获得了诗歌美好的金属般的音质,它纯洁、响亮、充满着想象;我从泰戈尔那里听到了神圣的声音,它们萦绕在文字之中,我知道那是诗歌至高的境界,是我们永远应该崇尚的,我们毕生都是为了接近它……”⑬

从林莽对普希金和泰戈尔的师承中,可以看到他对世界抒情诗传统的重视和承接,并不像八十年代的青年诗人那样,受线性思维的影响,只追随单一的西方现代派诗歌。恰恰相反,林莽对艾略特和奥登为代表的英美现代派的智性诗歌,是明显回避的,因为与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理想相悖。但他对西方现代派诗歌的源头:波德莱尔,却有着自己的理解:“波特莱尔以最初的现代主义手法让我开始懂得了诗歌的另外的方式。他的同情、怜悯和源于生命的爱是潜在于文字背后的,只有以生命与他对话的人才会真的理解他……”⑭林莽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波德莱尔新奇的现代手法,而是潜藏在文字背后的同情、怜悯和源于生命的爱,这才是他感悟到的西方现代诗的灵魂。

林莽认为诗要表现平常生活,但不能回避生活中的悲剧性。“茨维塔耶娃和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带来了俄罗斯那种沉郁的激情,她们的抒情意味让人回味无穷,她们悲剧性的生活与我们的时代是相通的,我从中理解了人格的力量……”⑮以一种俄罗斯式的沉郁激情,表现悲剧性的生活,是一种方式。林莽还从希腊诗人埃利蒂斯的诗中,看到对生活悲剧的另一种艺术处理:“明亮和透彻是埃里蒂斯给我的最大的启示,他说写苦难并不难,难的是把它们写得透明。在他的作品中地中海的阳光与蔚蓝的海水将我们的灵魂净化,他不同于泰戈尔的神性感,使我体会到了诗歌的另一种境界……”。⑯这是对苦难的一种超越,一种精神性的升华,极大地影响了林莽的美学思想。

除了表现生活中的悲剧,诗歌更多的是写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和境界。这是林莽现代诗所重点关注的。“弗洛斯特、赖特、和沃伦三位美国诗人给我的是一种源于生活体验的升华。他们沉静、细微、将人生的经验溶入朴素的诗行中,他们的想象力让诗歌生出了飞翔的翅膀……”⑰弗洛斯特能以非凡的想象力,将平凡的农场生活延引入诗,特别是对于取自现实生活真实细节的重视。这种“源于生活体验的升华”,对林莽的诗歌艺术影响很大。林莽现代诗的新鲜审美感,来自他以一种“沉静”的态度,对日常生活细节和场景“细微”的呈现。但这种“细微”,并不流于琐碎,因为经过感觉、想象和结构的特殊处理,得以升华。但林莽的诗中,没有弗洛斯特那种现代诗的高层结构,更多的是保持抒情诗的结构,是吸收塞弗尔特“松散结构的包容性”。林莽说:“塞弗尔特以他晚年的写作,那种平静文字下的大海般的力量,那种松散结构中的包容性,让我理解了诗歌结构的微妙……”⑱这种“松散的结构”,既能涵容和收纳当代日常生活的画面和场景,又便于表现抒情性和整体的暗示,从而显现超越日常生活的精神境界。

年复一年,林莽孜孜不倦地向十多位世界一流诗人学习,通过对多元诗歌传统的独特选择并综合创新,形成独创性的现代诗艺术。

三、开放的情感结构,日常生活升华为诗境

《小城霏雨》的第一节,先营造一个“寂静的空间”,写清晨在北京家的小院中,听到雨声滴嗒。不写“下雨”,而是用“落雨”,强调夏雨的稀疏有声,有重量有质感,不同于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在清晨的寂静中,落雨不停的滴答声,引发作者联想起夏日曾经客居过的江南小城的霏雨。这种联想,不是跳跃式,而是从容而舒缓地展开,便于诗中画面和场景的描述。

第二节,作者回忆在霏雨中游览异乡小城早市的情景。为什么用“霏雨”,而不用细雨?“霏”,是指飘落、飞扬。“霏雨”,是强调夏雨飞扬和飘落的感觉,有一种温馨、悠闲的情调。如果用“细雨”,则很难传达出这种情调。从“落雨”到“霏雨”,可以看出林莽在语言所追求的“细微”,就是在细微处见精确。第三节,写作者晨起外出漫步后,回到客居的小屋,看到桌上摆着一束鲜花,感受到异乡主人无言的好客和温情,于是心生感动:“连雨水也那样亲切”。 这首诗所弥漫的雨水中的真情,就在意象的“细微”处,被暗示出来。

最后一节,又回到北京的家中,但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展示居家的另一种“温情”:“有如我北方的家/晚饭后院落中的寂静/小女儿一整天玩得疲倦了/在初睡中喃喃梦呓”。所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家庭亲情,接着又回到夏雨:“有时雨水就是在这时滴落在葡萄架上/一丝凉意正浸入夏夜的深处/有如那束晚香玉所唤起的”。 在这样一个寂静而充满花香的情感空间,把读者引向更深远的境界。

林莽表现情感,不是直线的单一,而是追求多层次的多义。这首诗有一种两两相对的联想:北京家中小院的夏雨与江南小城的霏雨;江南小城客居小屋的鲜花,与北京家中小院的晚香玉;异乡小城无言的友情,与北京家中平静的亲情;形成一种温馨的境界。通过 “雨”和“花”的联想,呈现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视和不易觉察的温情。在暗示中提醒读者,要珍惜这种“静静燃烧的温情”。

林莽的独特才华,是擅长表现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各种各样的温情。
《瞬间》写平平淡淡“过日子”的夫妻之情。按理,这种平淡的夫妻之情,很难写出诗意。但林莽对于人的各种情感,有着敏锐而细致的体验。作为表现情感的圣手,他擅长用不同的“情感结构”,表现各种不同的温情。《瞬间》的情感结构,分为“生命日复一日”、“生活日复一日”、“情感日复一日”,通过这样三个层次的层层深入,最后一节以叙述者对“日复一日”的感悟而获得人生智慧。

叙述者先从在自家窗前所见的事物写起:“有时候,邻家的鸽子落在我的窗台上/咕咕地轻啼”。 看似绕着写,却充满着暗示的深意。“窗口的大杨树不知不觉间已高过了四层楼的屋顶”。 这是全诗最长的句子,长达21字。但读之并不感到长,因为它充满了暗示:以长句暗示大杨树在不断长高,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诗中的这对夫妻,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好多好多年,生命在日复一日中,不知不觉地变老了。写完树,又回到鸽子,“它们轻绕那些树冠又飞回来/阳光在蓬松的羽毛上那么温柔/生命日复一日”。 鸽子的生命,虽然日复一日,但也有美好的瞬间:“阳光在蓬松的羽毛上那么温柔”。

第二节是作为丈夫的叙述者,对妻子的心灵告白:“我往往空着手从街上回来/把书和上衣掷在床上/日子过得匆匆忙忙”。“空着手”是一种多义的暗示,接着强调:“我时常不能带回来什么/即使离家数日/只留下/你和这小小的屋子/生活日复一日”。 在这样单调重复的“日复一日”的“过日子”中,虽然夫妻情感趋于平淡,但也有温情。“面对无声无息的默契/我们已习惯了彼此间的宽容”。荡开笔,又写鸽子:“一对鸽子在窗台上咕咕地轻啼/他们在许多瞬间属于我们”,不直写夫妻的温情,而是写那“一对”鸽子,在窗台上的亲密轻啼,来暗示,更意味深长。

但夫妻的情感,需要时时更新,否则容易引起单调、乏味和消沉。“日复一日/灰尘落在书脊上渐渐变黄”,就是暗示情感的变化。经常独处的妻子,在无意间提出请求。这请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样?诗中没有明说,留出空间让读者猜测和想象。但丈夫表达了他的歉意和理解:“我知道,那无意间提出的请求并不过份/我知道,夏日正转向秋天/也许一场夜雨过后就会落叶纷飞”。淡淡写来,却深入到情感的深处,非常精微。婚后平淡的夫妻生活,不可能再回到恋爱时的激情。“不是说再回到阳光下幽深的绿荫”, 现在是“过日子”:“日子需要闲暇的时候/把家收拾干净,即使/轻声述说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感也会在其间潜潜走过”。其实,夫妻情感就潜藏在过日子的平淡之中。最后三句,丈夫极其郑重地对妻子说:“当唇际间最初的战栗使你感知了幸福/这一瞬已延伸到了生命的尽头/而那些请求都是无意间说出的”。 表白他所意识到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从未见过一首现代诗,把婚后日复一日的夫妻生活,过日子的平淡和单调,写出这样富有变化的丰满情感和审美意味,充满着深情的理解和人生智慧,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层次。激情虽然短暂,而温情却能永久。林莽的诗性智慧,就是告诉读者,要珍惜和爱护这种貌似单调和平淡中“潜潜走过”的温情。他在另一首诗《黄昏,在异乡的寂寞中》中,这样写道,“该离去的都已离去/只有我坐在这把黄昏的椅子上/想着远方的家/灯下与妻子的闲话……/我突然感到/平凡的日子里/逝去了多少值得珍惜的情感”。 在家中与妻子闲话中所表现出来的温情,平时可能觉察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可一旦身处异乡的孤独中,才发现其中充满着平时没有觉察和好好珍惜的夫妻温情。

但《瞬间》的深义,还不止这些。林莽在这首诗中,还表达出超越夫妻之情的人生境界:那就是对生命、生活和情感中,一个个瞬间的珍惜和感悟。正是一个个瞬间,构成生命、生活和情感的过程;瞬间的重复,虽然日复一日,貌似单调;但也有美好的瞬间。换言之,单调的瞬间和美好的瞬间交替出现,构成了生命、生活和夫妻情感的内容,人生的意义就在其中。所以要懂得珍惜和品味这些瞬间。“瞬间”是林莽诗的主词之一。对时间流逝中一个个瞬间的敏锐感觉和体验,是林莽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时光转瞬成为以往”,是他一本随笔集的书名,其中潜藏着多少生命感悟和人生概叹。

《瞬间》表现了鲜明的林莽诗歌语言风格:平静而有深味的语调,从容舒缓的节奏,在往返回旋中相互应答的旋律。整首诗,是用现代口语写的,多采用“四字词组”:日复一日、不知不觉、无声无息、无关紧要……。“四字词组”带来的语感,能传达出平静而单调的“过日子”的感觉,把现代口语转换成充满暗示和意味的诗语。

林莽语言的特点,就是追求细微。非常细致地表达日常生活中的意象和场景,它们是源自诗人生命和情感中体验最深切的新鲜细节,长期沉淀在诗人的无意识中,凝聚着生命的温情,通过细微的语言,如浮雕般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样的诗语,充满着新鲜感和生命感。林莽讲究语言的音乐性,提出:打开生命的闸门,让情感如水一样流动起来。这种发自生命中的情感流动,给语言带来了节奏和旋律。具体而言:一是语调,林莽诗具有独特的明朗、从容、自然、舒缓、如水一样流动的语调。二是情调,林莽诗充盈着湖水般荡漾的温情语言,有一种隽永的意味。

母爱,是永恒的主题;但要写出新意,非常之难。
林莽的《暮冬之雪》,以他独特的现代诗艺术,写出了感人至深的母子温情。这首诗的特点,是以作为叙述者的儿子视角和语调来写的:

我来到您的身边
静度这一年最安闲的时光

开篇这两句,写得何等自然又何等深情。尊称“您”,充满着儿子对母亲无限的挚爱。“静度”一词甚好,表明儿子回到母亲身边,那种全身心的放松和愉悦,可以静静地享受“这一年最安闲的时光”。 这高度凝聚和浓缩的两句,蕴含了多少真情。

但整首诗并不都是儿子对母亲的诉说,第二节,转为对母亲家居场景的描述。在一年最寒冷的雪夜,儿子回到母亲身边。这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场景,以雪夜的寒冷,映衬母爱的温暖。“炉火不用生得很旺/这里已足够温暖/可以无心地睡一会儿/梦着小时候的日子”。 虽然儿子已经是成年人,但回到母亲身边依然是儿子。儿时在母亲身边的那种安全感,油然再生。于是,“可以无心地睡一会儿”, “无心”就是暂时放下生活中所有的烦恼,重回孩童时代,在母亲身边安睡:“梦着小时候的日子”,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呵。

第三节,叙述者进入童年回忆:“靠着棕色的木板隔墙/我仿佛又听到了/那有些忧伤的哼唱”。 诗中联想的展开,非常自然,不是跳跃性,而是因物起想。往日母亲,陪伴子女睡觉前的哼唱,是每一个人最深刻最美好的记忆。虽然,“当年乡下的老屋/也许早已不存在了”,但是“石竹花在窗台上慢慢地生长”。这一句大有深意,老屋也许不再了,但窗台上的石竹花,还在慢慢地生长。这石竹花既是写实的意象,又是想象的心象,因为它超越了时间,还在慢慢地生长……。石竹花暗示着什么?这一句真是神来之笔,它丰满的诗意,是无法用散文来分析,但它把读者引向“象外之境”的广阔联想空间。呵,老屋也许不再了,“石竹花在窗台上慢慢地生长……”

《暮冬之雪》是二段式的情感结构。前三节为第一段,第一节二行,写来到母亲身边;第二节四行,写母亲居室的炉火;第三节六行,写靠着木板隔墙回忆童年。每节的行数不断加长,展示了回到母亲身边,心中的温情不断涌出的特点,这是以情感来建行和分节。

后三节为另一段。第一节,与第一段第一节对应,也是两行,“暮冬的雪飘落一个又一个黄昏/寂静中能听到它们打在玻璃上的声音”。开启了另一个场景,不单写此夜,而是许多暮冬的雪夜“集合”,是一种概括式的联想。在雪夜的寂静中,“透过被飞雪映得发亮的窗子/老树的权丫显得更加黝黑/屋檐上融雪垂落的声响/使我久久不能入睡”。为什么会失眠?因为想起母亲的一生:“像我小时候一样/母亲依旧那样整日地操劳/她从这间房到那间房  最后/掩掩我的被角才去睡了。”这样温暖的记忆细节,触及到人类情感的深处,非常感人。“飘飞的雪花渐渐掩住了以往的记忆/隐约间我听到/细枝坠落/温暖的炉火上/水壶在发出嘶嘶的声息”。在睡意朦胧中,屋外的雪越下越大,隐约中听到树枝被大雪压折而坠落的声音,雪夜也越加寒冷。诗的最后,以母亲家居中的炉火、水壶的热气,以及由此暗示出的母爱,构成雪夜温暖无比的美好境界。

如果将《暮冬之雪》与《小城霏雨》和《瞬间》相比,可以看出,这三首诗的共同特点,就是完全不同于传统抒情诗的那种概括性的抒情,而是以“精微”的意象和细节,以刻画当代日常生活各种场景的为主,浓浓的温情潜藏其中,经过想象的升华,创造出一个个独特的诗境。这样的现代诗,在八十年代以西化为先锋的诗潮中,可谓独树一帜。对比之后,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艺术创造。

四、独特的情意空间,多样化的艺术表现

30多年来,林莽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情感世界,一个用诗意表达的充满温情的艺术世界。温情的内核,就是爱心;没有爱,也就没有温情。林莽是以充满爱心的态度,观察和对待世界,发现世界善意的美。这个由亲情,友情、乡情,组成的温情艺术世界,在当代诗歌中,也属罕见。
林莽从各种角度,以多样化的艺术,来写他无比挚爱的母亲。除了前面的《暮冬之雪》,2004年又写《风中的芦草》,是另一个写法。先从“和年迈的母亲谈起久别的故乡” 写起。长期居住在北京的母亲,人老了格外思恋故乡,于是母子两人谈起久别的故乡。“时间让往事沉寂/他年的河水/今年已遥远得听不到喧响”。 时间似乎消除了往事的喧闹,故乡旧事,也已模糊和淡忘了。

第二节,儿子继续与母亲闲谈久别的故乡。“言语沉默的间隙/消散了轻声的叹息”。 谈话是断断续续的,伴随着轻声的叹息,这是一种清晰的现场感。老年人思乡的特点,总是与岁月的流逝,生命老去的悲凉连在一起,令人联想起“叶落归根”,有一种人生的悲怆感。

“幽鸣”,是林莽诗中的关键词之一。他在另一首《深夜•幽鸣》中写道:“我听到了寂静中发出的幽鸣”。只有在心灵的寂静中,才能听到灵魂深处的微响。“幽鸣”,这也是引发诗人林莽联想和想象的一种审美心理状态。

“幽鸣中我恍惚看见/风中遒劲的芦草/叶梢整齐地侧向水波涌动的方向”。在这个联想的画面中,故乡风中遒劲的芦草,究竟暗示着什么?芦草,也就是芦苇,但林莽为什么不选择诗中常用的“芦苇”而用“芦草”?这是因为中国诗中的“芦苇”,常与悲秋连在一起;而林莽是要表达“风中遒劲的芦草”, 用“芦草”,才能打破读者“芦苇悲秋”的习惯性联想,而表达出芦草在风中对抗的遒劲力量。这是暗示长寿的母亲,在多难的岁月中与苦难抗争的力量?还是表达作者的感悟:暗示在尘世中,应该像遒劲的芦草那样与世风抗衡?诗中没有明说,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空间。其目的是把读者从开篇年老思乡的写实场景,引向对风中遒劲芦草的丰富联想,而产生“象外之境”。

《风中的芦草》的情感结构,是根据内容而创设的,并由此来决定建行和分节。它也是二段式结构,但又与《暮冬之雪》不同。上段二节:第一节四行,第二节是五行,写在北京家中与母亲谈久别故乡的情景,并引发想象;下段分为三节,每节变成有规律的两行,即双行体,在跳跃性的想象中,写作者回忆中的思乡画面:

家畜归栏
夕阳里多么温暖

黄昏的街巷袅出炊烟
那些当年熟悉的乡亲们还都在吗

湖水静谧  泛起午夜的微澜
收割后的田野  飘来根的苦涩
                 
    黄昏中家畜归栏,农人回家,炊烟升起,这是一幅多么温暖的家乡图画。但是,“那些当年熟悉的乡亲们还都在吗”,又很自然地引出人在岁月中老去的人生悲怆感,并丰富了前面母亲人老思乡的内涵:即便回到故乡,当年那些熟悉的乡亲可能大都不在人世了,回乡其实只会增加陌生感和沧桑感。这些复杂的人生感,都潜藏在诗中,让有阅历的读者慢慢联想和细细品味。作者采用“双行体”的原因是:思乡情感是读者们所熟悉的,用不着多写;而简短的画面,更能诱发读者融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多向度的联想。

写到这里,本来就可以结束了,但林莽又加上最后一节,展开更深层次的想象。这又是一个寂静的空间:先写黄昏中故乡湖水的静谧;到了半夜,起了微风,湖面上泛起小小的波澜;风儿还吹来了收割后田野上,残留在土里的根的苦涩味。根的苦涩,其实是多义的隐喻和暗示:落叶归根、根在故乡;但根是苦涩的,因为它与生命的老去相联系。作者通过最后的场景,寓人生情感于自然画面中,把亲情、乡情与生死,对生命的沉思融合在一起,把读者引向一个充满情思的寂静而深远的意境。

2007年,九十高龄的母亲逝世,林莽异常悲痛,写了十首感人至深的组诗《我的怀念》。他采用不同于《暮春之雪》和《风中的芦草》的写法,主要是用抒情的手法,写留在他心灵中的母亲一生的细节。他回忆母亲的少女时代:“妈妈也曾是这样的窈窕/春天的洋槐花般地开放/她是家里最小的女儿/清香荡漾在乡村所有打谷场的院内/娇小地享有着长辈的呵护/还有三位爱她的哥哥/那是妈妈多么幸福的青春”。他始终记得妈妈做的春卷是心中的第一美食:“妈妈像个女神/被我们围在灶台的当中/炉火映红了她的面颊/她的心中为孩子的愉悦而感恩”。他永远无法忘却母爱的艰辛:“那年  父亲为了避开‘文革’的摧残/出逃到乡下的亲友家/是母亲带着我们度过了那些困苦的年岁//那些年  为了我们插队回城/母亲的头发渐渐地白了/是她与父亲的共同努力/使一家人又团聚在同座屋顶下”。他这样铭记母亲的恩情,因为既使在病中:“她的心中还没有停止一生的操劳/她经历了那么多/面对不平静的世界/妈妈的同情  爱  担忧与怜悯/依旧呵护着每一个儿孙和亲人”。

林莽诗中这质朴而深情的文字,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是因为他写的不仅仅是他的母亲,也是在歌颂全天下的母亲,令人想起了以写母爱而闻名全世界的塞弗尔特。

林莽思念他的父亲,又换了一种写法。《我站在春天的草坡上》,先是回忆:“那是父亲曾引领我们爬过的山路/如今他已不能健步急行/光阴消逝/是什么磨损了人们充满活力的肌肤//苍劲的大树于一夜秋风/是怎样陷入了一个季节的空旷中”。如今,诗人也已做了父亲,能深切地体验到父爱了:“我站在春天的草坡上/看女儿倾听泉水/鸟儿与蜜蜂的吟唱/她与自然的每一个细节相互吸引/而我已穿越了春风听夏雨的来临/而后便是冬雪压断枝桠的寒冷”。女儿长大了,做父亲的就走向暮年。在对三代人的联想中,他用隐喻暗示的手法,这样思恋他的父亲:“仿佛杜鹃满含着疑虑的啼鸣/唤醒了遥远的沉郁/而一片春风中的新绿/也无法阻止那来自岁月深处的幽鸣”。亲情中包含着复杂的人生况味。

亲情的记忆,始终是林莽的诗歌灵感。有一次,林莽听到窗下充满稚气的童声在喊:“奶奶!”他的心灵一下子被触动,联想起水乡的童年:“那是湖岸边的家/一群鸡在夏日磨房的阴凉处/那些园子里的青菜发着光/一头小毛驴拉着石磨/发出轻微的轰轰声”。这是他永远无法忘却的童年环境,“远处  湖水在阳光下闪烁/奶奶从门道里走出来/她用蒲扇遮着光/看着我们从栅栏门外跑回家来”。( 《蘑菇》)那个慈祥疼爱他的奶奶,永远活在他的心中,才会有这样清晰难忘的画面。

2006年写的《在秋天》,是后期的代表作。虽然是写他与女儿的亲情,但与对生命、生死的沉思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丰富的内涵。
这是一首小长诗,现代诗的包容性,得到最大限量的呈现,它是由“异国秋天”、“生命秋天”和“父女秋天”三个层面组成的。作者是在秋天,到英国探望留学的女儿并同女儿一同旅游。诗中写了英格兰几个富有特色的画面和场景:喝英国的下午茶、参观莎士比亚的故乡、通向古堡路上的婴儿车、小镇二战纪念碑前的鲜花、傍晚教堂的钟声,组成一个清晰可见的游历过程,这是“异国秋天”。但作者的用意,并不是写常见的外国旅游诗,而且融进了“生命秋天”和“父女秋天”。 这一年作者56岁,处在“生命的秋天”, 特别是在英格兰,因为时空的变换,对于生命的短暂、生与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着更深入的思考。作者是由女儿陪伴,一起游历英格兰,旅途中充盈着父女亲情。

《在秋天》采用一种“松散结构”, 即打破线性时间的直线发展,通过不断地联想,展开各种时空的融合,把“异国秋天”、“生命秋天”和“父女秋天”,交织和融合于一体。比如,作者在英格兰喝下午茶,联想自己“少年时代/那些无以诉说  怅然若失的童年”。在莎士比亚的故乡小镇,想起《哈姆雷特》的名言:“活着还是死去”,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困境。这样,诗人在“生命秋天”对生死的沉思,就多了一层莎翁名著的内涵。诗人在英国寂静小镇上看到:一个母亲推着婴儿车,走在通向古堡的石路上;晒太阳的老人与狗;还有与女儿在异乡的风中,遥远地想着北京的家和亲人们。这众多的异国意象和场景,看似不经意的写来,但与作者在异国对“生死”的沉思,与女儿相伴的亲情,融合在一起,诗的“包容性”不断得以丰富和扩展。进入“生命秋天”的作者,一方面对生命短暂,有敏锐的体验;另一方面,又深切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亲情的温暖和价值。因为有女儿相伴,在异乡的秋天不会感到陌生和孤寂 ;他享受着父女相聚的快乐和幸福,享受着生命秋天的安详和异乡秋天的绮丽。但这层意思,作者没有明说,潜藏在诗中,让读者去联想和体会。概言之,《在秋天》展示的是一个充盈着亲情和人生感的“情意空间”。

《在秋天》所游历的虽然是英格兰的秋天,但奇怪的是,我们读来竟没有强烈的异域感和陌生感。这是因为诗人精心营造的是一个寂静而沉思的秋天境界,这是中国人所熟悉并喜爱的一种汉诗的秋天境界。

伦敦大都市的繁华和喧闹,诗人并不喜欢,只用十几个字就概述了结:“我们在伦敦吃汉堡乘地铁/坐巴士穿越异乡的秋天”。但诗人特别强调的却是一个小细节:“下午茶的瓷杯轻轻地相磕 / 寂静中的小小声响”。在诗中,作者不断写到寂静:寂静中,听到白天鹅青铜的嗓音,感觉到大雁低空沉重的飞行。《在秋天》的寂静,并不是中国古诗山水的寂静,而是英格兰小镇的寂静,但二战纪念碑前仍然有鲜花摆放,为人类正义事业而死去的英雄们,在家乡并不寂寞,更没有被遗忘;一束鲜花,代表了英格兰人对英雄的悼念和热爱。(也是对哈姆莱特“生与死”思考的另一种呼应和拓展。)这种怀念是无言的,这是小镇“寂静”的深一层含义。作者对这种“寂静”,充满着深深的敬意和景仰,因为这是一个崇高的精神境界。所以,“我们轻轻地走过 / 不愿意惊动异乡的风”。虽然语调只是淡淡的、轻轻的,但震憾着我们的心灵。诗的结尾,写的又是黄昏降临时的寂静,回响着一阵阵来自教堂的钟声,这又是一种对生命意义冥想的强烈暗示。

现实中的英格兰,也许很难找到这样一种被诗人“剥离”出来的寂静秋天。为什么作者要在诗中营造出这样一个英格兰的寂静秋天?
这是因为《在秋天》的主题,是对生命秋天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只有消退了尘世的喧嚣和浮躁,让红尘和市井隐去,才能让人获得一种心灵的宁静,从而倾听内在生命的声音,让灵魂更加澄明。一句话,在寂静的秋天,才能更深刻到感悟到“生命秋天”的意义。作者正是以寂静为基调,把“异乡秋天”、“生命秋天”和“父女秋天”统一起来:“异乡秋天”是寂静的,“生命秋天”是沉静的,“父女秋天”是安静的,融合成一个宁静、丰瞻而深远的审美境界。这是生命的境界和精神的境界,在这个审美境界中,生命虽然短暂,但亲情却是美好而长久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为正义事业而牺牲就有永恒的意义。这些深厚的意蕴,诗中没有明说,是象外之境,留给读者去联想和感悟。《在秋天》把英格兰的秋天,转换成现代汉诗的境界,这是对古典诗歌美学传统的继承和更新。

陈伯海先生精辟指出:“……西方现代诗学中重‘意象’的倾向,同我国古典诗学中的‘意象’说确有相通之处,都把诗歌意象作为诗人生命体验的显现。比较而言,西方现代派诗人似更注重个体生命的独特体验,或系于偶发、或指向超验,或归于无意识;而中国古典诗人却偏向于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体验,其独特性与普遍性、个体性与群体性、超越性与实在性经常是相交融的,这可能是我们接触现代派诗歌意象每觉新奇怪诞,而读古典诗歌常感平淡处有深味的一个重要原因吧。”⑲  

林莽诗歌的特点,是没有西方现代派诗歌那种象征和隐喻的深层模式,而是在当代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中,展开想象的翅膀,重新营造一个艺术的整体场景,再通过暗示,把读者引向深远的境界。用陈伯海的话来说,就是“从象内世界的感知空间,经象外的想象空间,最终导向最虚灵而邃永的情意空间,便形成了一条逐步上升和超越的通道,‘意境’设置的意义也就在于提示了这条通道。”⑳其中值得玩味的是“情感空间”,中国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境界,不全是自然的空灵,还有充满友情和亲情的聚散时空。比如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唐诗第一流的作品,都有着鲜明的“情感空间”。只是当代诗学多讲唐诗的禅意和空灵,很少提到唐诗中在离别时对友情和亲情的思恋。林莽则认为应该继承唐诗表达友情和亲情的传统。所以,他的《在秋天》,创造了充满着温暖亲情和生命意义的“情意空间”。

林莽的诗,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情感世界,他在抒写这个情感世界,特别关注情感的流动性,并以此形成诗的音乐性,也就是语言的旋律和节奏。
在林莽的诗中,诗行的展开,是自然而从容的,有一种舒缓的调子,好像雨中听到远远传来的长笛声音。如早期的《湖边晚归》:“黄昏,在一片紫色中多么宁静/一丝幽鸣在水面上缓缓地展开/把寂静凝结在旷野里/如果这时,突然间升起一串布谷鸟的叫声/村镇小学的晨钟温润地振荡……”。有了这种自然从容的舒缓调子,林莽诗中的长句式,常常不觉得长,也没有艰涩之感,而是有一种如流水般的连绵不断,一种独特的旋律和节奏。

林莽常常是从心灵来感受和表达客观的事物,心物交感后的境界,诗人从容地抒写出来,像是从心中泉眼涌出的清亮流水:“是木芙蓉在水边任意地开放/淡粉色的  一簇簇的  在深绿色的水面上/映出摇曳的碧叶和鳞状的波纹/我平静地走过/赞美一种已不再会动心的美/秋风拂动枝叶/也拂动我的白发”。

是什么让林莽选择和拥有这样的自然从容的舒缓的调子?读一读《星空》(1986年)里的内心独白,就明白了:“阳光需要温和下来/海需要沉下来/星空静悬于头顶/这时,你走过沉沉的夜之大地/把逝去和向往的组成情感的河流/一切都跃然于脑际/闪闪如夜空的星斗”。这里林莽所追求的审美目标,他在诗中做到了。诗人不喜欢文革时代的喧嚣,也不赞同新时期市井的热闹,他渴望拥有的是心灵的宁静和澄明。从这样心灵流出的诗句,就有了自然从容的舒缓调子,这就是林莽诗中独特的音乐性语言。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林莽诗中的调子,也悄然发生变化,是丰富而不是单一的。如《秋风在不紧不慢地吹着》,(2010年)在古诗中,春夏秋冬有着独特的含义,秋风是肃杀之气,把人吹向老年,吹向死亡。林莽并没有重复古义,而是换一种角度。在这首诗中,秋风,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客观时间,宇宙时间。“不紧不慢”形象地道出了客观时间有规律的均匀速度,这是一种时间的现代感。但人只有一次生命,并不能像春夏秋冬那样不断地循环。所以人对客观时间的感受,对秋风的感受,并不是“不紧不慢”,而是飞快地流逝,催促人加速老去,那“熟悉而难忘的一切/都已在秋风中消逝”。所以有“悲秋”之感。这样,客观时间(秋风),与主观时间就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在诗中,“秋风在不紧不慢地吹着”, 不断重复出现,形成强烈的主旋律,但更难忘的是从小到大的友情,它超越了秋风,永远留在诗人的心中,这才是这首的主题。

这首诗的旋律和节奏,貌似“不紧不慢”,实际上非常强烈,有一种中年哀乐的强烈情感,一种人生沧桑感。是诗人的内在情感,决定诗的旋律和节奏。

五、对朋友、底层平民和弱者的温情,对信仰、良知的坚守

林莽的诗中,除了亲情,还有友情,特别是童年和青年时代结下的友情。那时没有功利,只有纯真的梦想和希望。在他的笔下,那些抒写友情的诗篇,也格外地触动心灵。

《黑鸟与紫色的果子》,从表面上看,写得非常自然安静,实际上是精心安排。第一节:“夏日雨后的树林静得出奇/一只黑鸟飞临/它轻轻地啼鸣/仿佛在呼唤着另一只”。 这是客观的描述,却又是伏笔。“树上的雨滴还没有落尽/清凉地滴入脖颈/让我们驻足/抬头看见那些熟透了的果子”。又是非常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一群人从树下走过,因为脖颈落入雨滴,才停下脚步,抬头看见熟透的果子。一连串动作的顺序,从容而舒缓地展开。接着,又看到树上熟透的紫色果子掉落在地上,“它们坠落  染黑了地面/紫色顺着雨水流入了石头的缝隙”,精确、干净的语言,把写实的小细节放大,形成清晰的画面。

因为看到紫色果子,作者很自然地联想起儿时的情景。第三节的叙述中,出现了“我们”和“你”。这是作者在心里,对儿时伙伴“你”的述说:“那些染黑了地面的果子/也曾染黑过我们小小的手指/记得我们因大人的呵斥而偷笑时/我还看见你染黑了的小小的门齿”。 这一连串“染黑”的联想,把儿时顽皮趣事的动作和面容,用细节生动地呈现出来。林莽诗中的联想,不是大跳跃;而是集中在某一点上联想,精心安排联想的桥梁,让读者有迹可寻。最后一节,看似对第一节的重复,其实不然。“那只黑鸟转动头颈/它圆圆的眼睛/有如阳光下闪动的水滴/它跳动在枝丫间/低低地鸣叫”。这是对黑鸟进行更细致的写实刻画,但这种写实,是“以实写虚”,引向“象外之境”。

黑鸟的鸣叫,是客观的画面;而作者对儿时小伙伴的回忆和思念,则是主观的情感。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在诗中并没有明显的融合。在结构上,用重复来暗示两者的关联:第一节,写作者听到鸟叫,猜想黑鸟“仿佛在呼唤着另一只”;最后一节的重复,则变为:“仿佛在呼唤着心中的另一只”。 增加了“心中的”, 就悄悄由客观黑鸟的鸣叫,变成作者在心中,对分别很多年的儿时小伙伴的的回忆和呼唤。这才是这首诗的主题。这是一种超越岁月的乡情和友情,是时间和空间无法阻隔和割断的。这是一种充满情意的空间,诗中没有实写,而是通过黑鸟的两次鸣叫,和对儿时吃野果的回忆而暗示出来。这个充满儿时友谊以及中年回忆思念的情意空间,也就是“境生于象外”。

《黑鸟与紫色的果子》宛如“纯诗”,由声音(黑鸟的鸣叫)、色彩(紫色果子的黑色果汁)和动作,组成画面和场景。没有直接的抒情和议论。语言多用二字和三字词组,清脆、纯净,高度精炼,达到一种现代汉语结晶体的纯度。在形式上也相当讲究,是两段式的结构,上段两节,第一节四行,第二节六行;下段行数严格对等。整首诗押尾韵,中间有转韵,具有严谨的现代格律化,在单纯中见深厚。

林莽笔下,不仅有童年的友谊,更多的是写青年时代结下的友情。
《泥土轰然滚入了湍急的河流》,共五节。前面按春夏秋冬分为四节。第一节,写春天夜晚一个意味深长的梦境:“是四月还是五月/北斗七星依然闪烁在深蓝的夜空/它下面是寂静的河流/一个生命因年轻而充满了无法实现的向往/心灵的灯盏在风中摇曳/被冲刷的堤岸崩塌/泥土轰然滚入了湍急的滚入”。具有隐喻性的画面,展示了苦难岁月,富有理想的年青一代因理想无法实现而痛苦,犹如被冲刷的堤岸崩塌,泥土不断滚入河流。好在还有温暖人心的友情。作者回忆发生在夏、秋、冬季节中的友谊,那些像电影画面一样清晰而难忘的往事。如第二节:“那是曾经的夏日/带着雨意的风吹过不久/我们躲雨在屋檐下/湿漉漉的头发淌下晶莹的水滴/……你挥挥手跑进了雨中/电车驶过/遮住了你刚刚跳过水洼的身影”。

第五节是把第一节最后二句,提取出来单独成节:“被冲刷的堤岸崩塌/泥土轰然滚入了湍急的河流”。就变成是对全诗的概括,这两句写实意象的隐喻,就有已新的含义。诗中年轻一代曾经有过的青春和梦想,也如这崩塌堤岸的泥土,一块块地滚入湍急的时间河流,永远地消失了。林莽用“轰然滚入”,这令人心悸的巨响,再加上河流的“湍急”,把生命中快速流失的青春,表现得多么惊心动魄!青春和梦想虽然逝去,但友情却永远铭记心里,留在诗中。
著名诗人江河,是林莽当年的诗友。他后来移居美国,与林莽已经25年不曾相见。2013年,林莽在纽约见到江河,写了《他乡遇故知》:“在岁月的波纹中/我们倾听着回声/故人  往事  曾经的理想/和青年时代的情谊/时光磨砺的笑容  岁月镌刻的印记/都浓缩在这间异国他乡的屋子里/人生历经风云  只是老去的时间凝结/并已渐渐地归于沉寂”。林莽在江河纽约的住所庭院的夜晚,还看到萤火虫,于是回忆起:“那年  我们才二十岁/在香山刚刚入夜的山路上/成群飞舞的萤火虫/比远方城市的灯火更稠密//此时  山中空无一人/我们放声朗读着自己的诗句/那空谷回声  一晃已过了近半个世纪”。
现实中的异国相聚,与青春回忆融合在一起,写出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充满沧桑感的友情。

写友情的诗还有:《我想从星光说起》、《水乡纪事》、《五月的鲜花》、《迟到的约定》等,尽管怀念的友人身份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岁月流逝,友情永存,留在诗人的心中,永远温暖着……

林莽诗中的情感世界,是宽广而阔大的,并不止于亲情和友情;他对底层的平民,对弱者,有一种特别的关爱和温情。
《月光下的乡村少女》,写于1986年,大概是作者返城后,回忆插队的乡村少女们。在她们这个年纪,如果在城里,多数还是在学校里读书。可是,乡村的少女们,早早就在田野劳作。林莽以月光下劳动归来的画面,写出乡村少女们的鲜明特点:“她们径直地走在前面/相互依恋着晚风中的收工行列/说笑着  结实又年轻/在转向灰蓝色的晚霞倦怠又安宁”。 虽然劳累了一天,但她们毕竟青春年少,充满着活力:“径直地走在前面”,“相互依恋着晚风中”,“说笑着  结实又年轻”。在乡村小道上,走了一段路程,天色渐晚,她们“在转向灰蓝色的晚霞”中,“倦怠又安宁”,毕竟是劳累了一天,倦怠了,但还安宁,没有抱怨和沮丧。这一句,作者没有断开,把晚霞与少女们融为一体,很有意味。

这首诗,大概是林莽在一个月夜,在月光下回忆乡村少女们,激发了他的思绪:“也许如今她们都已做了母亲/也许一生你都不会再走上那些乡村小径”。“也许那些怀乡和离别之情已沉淀得透明/也许只有告别了青春才知道什么是痛苦和爱情/也许她们从来没有想过就做了母亲”。

那些很小就参加劳动的乡村少女,她们在劳作中,多数很快就作了母亲。也许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也许不曾有过爱情,也许无法按照自己的心愿找一个喜欢的小伙。如今已经离开乡村的林莽,为她们悲剧性命运而担忧和焦虑,笔下充满着温情:“这一切已远得使你无法触摸/在新月的光辉下/那些质朴的影子飘来荡去/我已无法辨别她们的面容”。以一种惆怅的语调,留下温情思恋的悠远意味。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15日,林莽就写了《我想起那片梨花》。乍一看,以梨花为题,与大地震的惨烈和巨大的伤亡不相称。但细读之后,你就会惊讶这首诗的奇异和独特。许多诗人都写过汶川大地震,但林莽的《我想起那片梨花》,却与众不同,显示了他鲜明的艺术特点。他是从审美的艺术高度来表达。他不写地震的惨状和悲泣,而以川北的梨花为主意象,以诗的想象,把现实题材升华到艺术的境界。

第一节,先写川北梨花之美,和诗人的喜悦之情:“那片开在川北的梨花/在坡上/在阳光下/那片开得洁白  开得纯美的梨花/让我悄悄地与你们说话”。第二节,前面三行继续扩展第一节的情境:“那些落满山坡的花瓣啊/曾经那样的寂静/犹如月光一般的寂静”。但又与第一节不同,开始悄悄地转调了。第一行句尾“啊”的感叹,和后面的“曾经”,暗示原来如月光一般寂静的花瓣,现在已经过去了。为下面四行写大地震的到来,作了细致的铺垫和转向,这样,飘落的花瓣就有了死亡的暗示。(这就是林莽诗艺术的细微和精致之处。)接下来,以短句转折:“而今  天地灰暗/暴雨肆虐”,惊心魂魄的大地震发生了。短句显示了作者震惊时的无语和情感的顿挫。震惊之后,诗人悲伤的情感释放出来,句子也越来越长,:“一场空前的劫难/将那么美好的山川毁于一旦”。

第三节,诗人问道:“那些寂静的梨花呢/你让我想起/那些美丽的女子和欢快的娃娃/那些寂静的梨花呢/你让我想起/那些微笑的面孔和慈祥的白发”。通过诗人的联想,把梨花与遇难者融合在一起。而后,诗人悲痛的问道:“如今他们都在哪儿啊!”

最后一节,是对全诗的归结和概括。“在川北的大地上/那些飘逝的灵魂/在我的心头洁白地飘落/化成了寂静的花瓣/铺满在血色的大地上”。 这里的“洁白”,既呼应第一节“那片开得洁白  开得纯美的梨花” ;又增添了新的内涵,洁白的梨花,寄托着诗人无限的悲伤和深情的悼念(白花,在中国也是悼念之花)。“寂静”,也呼应第一节的落满山坡的花瓣,月光一般的寂静;而此时的“寂静”,是死亡的寂静,凝聚着诗人无限的哀伤。这样,梨花主意象的内涵,就变成多义,才能传达出大地震的带来的巨大的悲痛。这首抒情诗的隐喻,是通过词语的重复,逐步完成。

在诗的语境中,无数遇难者飘逝的灵魂,在诗人的心上飘落 ;又“铺满在血色的大地上”。“血色”两字,浓缩着大地震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这是诗的高度概括。最后一句,梨花洁白的花瓣,铺满了血色的大地上,完成了梨花的悼念内涵,和充满温情的悼念主题,也完成了这首诗独特的境界创造。这首现代抒情诗,在形式也非常讲究。第一节五行,第二节七行,第三节七行,第四节五行。是一种头尾两节对称,中间两节对称的严密结构。这种两两相对的结构,是题材内容和审美的需要。

这首诗,不是那种常见的挽歌,充满着沉重的悲哀和无法承受的伤痛。虽然,它也是写“美的毁灭”,但作者以博大的温情,创造了洁白而寂静的梨花花瓣,铺满血色大地的意境,哀伤和悲悼,就潜藏其中,能唤起读者广阔的联想。这首诗,有一种埃利蒂斯所说的“明亮”和“透彻”,是对苦难的一种精神性的升华,具有鲜明的林莽诗歌艺术风格,蕴含着温润的审美情感和艺术力量,是难得的现代抒情诗佳作。

林莽对平民和弱者的关爱和温情,还扩展到世界各地。
《在早春的清晨  听一只大提琴曲》,作者接到老友发来的大提琴曲《往事》,先想起“往昔众友们日渐苍老的面容”,“想到我们曾经沦落的水乡/青春伴着欢乐/也伴着无以诉说的苦闷与创伤”。接着,又想到:“今晨  在早间新闻里/那个因阿富汗战乱而亡命爱琴海的阿萨德/一个多么优秀的青年/英俊  健壮的体魄  流畅的英语 /他远离家乡和新婚的妻子/从去年到现在  一个普通难民的旅程/从一个边界到另一个边界/从一所难民营到另一所难民营/吃尽了饥寒与离别之苦”。

中国当代诗歌,不仅要吸收外国现代诗的手法和形式,更要用诗回应某个历史阶段人类最关心的世界问题,“向人类发出善良的呼声”(郑敏)。
林莽诗中最重要的特质,是情感世界是与精神世界融合在一起。人类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良知、信仰,和理想,构成他诗中精神世界的博大内涵和审美价值。

虽然,从1984年起,林莽诗歌就从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现实题材,转向人的情感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此后林莽的诗,就没有或者不再表现时代和社会内容。只不过是诗的视角变了,从政治性和社会性,转为审美性。也就是说,是从审美的角度,来表现时代和社会,关注人类更广阔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林莽中、后期的诗歌,诗中的情感,融化着沉思,形成一种饱含情感的思考——“情思”。越是晚年的诗作,这种情思不断增加,也越发沉重。

《蕨•在一卷古籍的扉页上》,这首诗,很少有人关注。林莽在一次诗会之后,专程到渭河的上游,一条小而寂静的山谷里,参拜伯夷、叔齐的墓。为什么题目不写大家熟知的“采薇”,而写蕨?虽然二者是同一种植物。我猜想,林莽写这种诗的用意,不是歌颂不食周粟而采薇,最后饿死的古贤; 他所关注的是从中折射出的对信仰的忠诚,对良知的坚守。所以不用“采薇”,而用“蕨•在一卷古籍的扉页上”,这样奇异的题目,就是以一种艺术的“陌生化”,打破读者习惯性的的联想,而带入一个新的审美视角。

“穿过那片古老的黄土之塬/突现的山峦  太阳仿佛照耀着了另一种时空/伯夷、叔齐那一丝微弱的良知/沿汹涌的河水而上/穿越死亡  焦黄与暗蓝的书页/在历史的水渍与尘埃中已封存了千年”。现在,大概很少有诗人会像林莽这样,冒着酷暑,走很长的山路,去参拜似乎与今天网络时代无关的古贤之墓。

这首诗,传达出这样一个重要信息:林莽对人类良知和信仰,对精神力量是多么的关注。
《如果我生活在一百年前的中国》,是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写的。诗中想象 :“如果我生活在一百年前的中国”,“我”或是一个旧式的文人,或是一个昔日身着新军制服的青年,或是一个剪了辫子的起义者 ;他们各自在辛亥年,都在为推翻封建王朝,而焦虑而思考而行动。诗的最后:“我重读‘辛亥’两字/它启示人们拯救就在当下/‘辛亥革命’这一最终的命名/将它未实现的理念——留给了未来”。

《枣园的碎石路》,写抗战时代的青年,继续完成辛亥革命未完成的事业,“拯救就在当下”,又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林莽来到延安,参观鲁艺的旧址,想起当年抗战期间,几万名热血青年,从全国和海外,怀着抗日救国的崇高理想和希望,不远万里奔赴延安。

“延安鲁艺的旧址正在修复/……后面山坡上的土窑已在岁月中消失/当年那一张张曾经年轻的脸/他们与理想、辉煌/混同在一个时代的词语间”。林莽愐怀和歌吟的,正是当年这些热血青年对祖国命运和民族未来的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他们缀满了补丁的土布衣裳/让我心中充满了对追求者的敬重/边区女人们纳出的千层底布鞋/踏着那条碎石路梦想过未来”。这是林莽认为永远不能忘记,并且应该继续发扬的信仰和理想。

《未知  不需要一种错误的解释》,诗分四节:第一节是从生与死的角度进入沉思 ;第二节具体写在草原夏天的一次游历,看见一只羊被宰杀;第三节,写作者无法忘却羊临死前善良无助的眼神,联想到历史上发生的血腥事件;第四节,又回到对生与死的思考。这首诗的情感,不再是平静,而是强烈,表现了诗人的良知,展示了一种大爱。

《圣诞节的告别》,是诗人对失去信仰的年代的忧思。作者在圣诞夜送别一位出国的朋友,看到这座东方城市“空亮”着许多灯火。虽然“这圣诞夜的歌声响彻千年/它袅袅的余音弥漫过全球的心灵”,但在现代人的心中,上帝已死了,“圣诞夜的庄严与肃穆/已消失在一片喧嚣之中”。还有所谓的智者说,“上帝死了,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做!”作者加了一句:“是的,这个世界上的人们还有什么没有做”。所以,“这圣诞夜的东方城市/在失去信仰的心中空亮着许多灯火”。 圣诞夜,失去对上帝的信仰,也就是徒有形式。林莽的忧思是沉重和沉痛的!“也许只有诗人还守护着上帝的席位”,也就是说,诗歌应该是“一支不息的烛火/也许它永恒的光芒/依旧照耀着我们心中最幽暗的角落”。

在林莽的心中,诗永远是一支良知、信仰和理想的不息烛火。正因为这样,林莽诗中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才是丰富和博大的。它写时代,但又超越时代,指向永恒的价值和光芒。或者说,他是从人类永恒价值的角度,来写时代,写社会,诗的精神力量就在这里。

六,继承新诗主情传统,浪漫主义与外国现代诗的融合,多元化的诗歌标准

林莽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传统,继承了新诗主情的传统。
虽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新诗受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产生了主智的传统,就有一批诗人把“智性诗”作为现代诗的方向; 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诗运动,更是把它推向一个高潮。诗界曾经陷入西方现代主义笼罩一时的影响,以写放逐抒情的“智性诗”为能事,并作为衡量新诗的艺术标准。朦胧诗后期,这种主智的写作越来越盛,因为符合政治性和社会性主题的表达。而林莽正是觉察到主智写作的局限,回归主情的传统。

其实,新诗史上,以浪漫主义为核心的主情传统,比主智传统更加长久和多样化。从郭沫若浪漫主义诗歌《女神》开始,中经浪漫主义与象征派融合的戴望舒、何其芳、艾青。抗战时期的艾青,还与现实主义融合,不断更新嬗变,以多样化的手法,扩大抒情性;还影响了后起的“七月” 派。辛笛、陈敬容,以及穆旦和郑敏的早期诗歌,也是现代抒情为主。换言之,浪漫主义与象征派、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种种融合,构成了新诗主情传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形成各样各样审美形态的现代诗,其实也是新诗的主潮。

但是,由于受文学进化论线性思维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诗界流行的观点:把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再到现代主义,看成是新诗单向发展和进步的过程。把浪漫主义看成是过时的、落后的诗歌流派;并把浪漫主义的抒情性,看成是必须抛弃的旧物。把放逐抒情的现代主义“智性诗”,当作新诗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最好的创作方法。

那些主张全盘西化的人,却不知:在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诗潮中,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基本方向。郑敏先生指出:“……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却反身向19世纪的浪漫主义寻找启发,以消解现代主义过度坚硬,沉重的风格。正如狄克斯坦在上面的序文中所指出:
我们文化中很大的一部分现在正积极地进入浪漫主义的新层面,在文学层面,艾略特的经典主义和新批评的形式主义的控制力正在减弱,或完全瘫痪。批评家逐渐认识到浪漫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延续。”㉑也就是说,浪漫主义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是以一种新的形态,在世界性的现代文学中延续。表现人类情感的抒情性,重新得到重视。

在我看来,林莽的现代诗,也是属于“浪漫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延续”。具体表现为浪漫主义与外国现代诗的一种融合。林莽早期诗歌的影响,来自浪漫主义诗歌的普希金、雪莱、拜伦、莱蒙托夫、泰戈尔、洛尔伽;后来接触了现代主义的波德莱尔、聂鲁达、艾吕雅;但自觉回避艾略特和奥登为代表的英美现代派的智性诗歌,主要是向塞弗尔特、埃利蒂斯、弗洛斯特、赖特、沃伦、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等学习,学习他们把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他们所写的诗,属于20世纪卓越而多样的世界现代诗。林莽所走的就是这一路。

所以,林莽的现代诗,不但不是落后,反而具有前瞻性,与世界诗潮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只是我们常常用一种诗歌标准(现代主义的智性诗),来衡量多种多样的现代诗。诗界呼唤很久的多元化审美标准并存的格局,很难形成。每个历史时期,总会有一种声势浩大的流行诗潮,占据主流位置,同时也树立起一种审美标准,排斥与之相悖的其他诗歌和诗人,把他们推向边缘化。外国亦然。以20世纪美国的三位大师为例:

弗洛斯特与艾略特、威廉斯,是美国同时代的三位大师(艾略特后来加入英国籍)。他们代表着20世纪世界诗歌的多元性,艾略特是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威廉斯是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首倡者,而弗洛斯特却是美国诗歌半古典半现代的大家。最早产生世界性影响的是开创英美现代主义的艾略特,而作为后现代主义代表的威廉斯,要等到20世纪50年代,即现代主义诗歌走向衰落,后现代主义兴起,才为美国和世界诗界所关注和接受。而更具戏剧性的是弗洛斯特,当年他到英国乡下办农场,庞德邀请弗洛斯特参加他与艾略特等人发起的现代主义诗歌活动,但被弗洛斯特谢绝。他独自一人,开始独树一帜的现代诗探索。直到40岁后,才先后四次获得普利策奖,赢得美国和世界各国读者的认同和喜爱。由此可见,同一时代的多元化诗歌,要得到诗界和读者的真正理解和公正评论,也是有先有后,后者需要拉开一段历史时间,才有可能得到普遍的认同。

这三位大师,其实代表着三种不同的诗歌审美标准,不可通约。假如用艾略特现代主义理论,来评价弗洛斯特的诗歌,自然会得出不够先锋、落伍的结论;假如用威廉斯的后现代观点,来看艾略特的现代派诗,对他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是否定的,缺少美国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如果用弗洛斯特的审美观点,来评价威廉斯的诗歌,也会感到他写得太多,不够精炼,过于生活化,缺少哲理性。可见,不同的诗歌经典,需要用不同的审美标准来衡量和评价,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理,由于20世纪文学进化论和线性思维模式,已经深入到国人的无意识;很难真正接受当代诗歌的多元审美标准。多元就是追求差异性,但“求同”的流派研究,却成为当代显学,遮蔽了一批具有独创性的诗人艺术家:“九叶”研究中的辛笛、“七月”研究中的彭燕郊、“归来诗群”研究中的蔡其矫、朦胧诗研究中的芒克和林莽……

一个真正的诗人艺术家,总会带来一种新的诗歌艺术,一种新的审美标准;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它,则需要时间,甚至需要很长的时间……

注释:
①《我的童年》,见《蔡其矫诗歌回廊之四•南曲》,海峡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②《林莽诗画》,漓江出版社2015年版。
③林莽:《读写散记》,《穿透岁月的光芒》,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14页。
④参见林莽《穿透岁月的光芒》的相关文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⑤⑥林莽:《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谈诗及审美意识的转化》,收入《磁场与魔方——新诗潮论》,吴思敬选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9至121页。
⑦林莽:《秋菊的灯盏》自序,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⑧王士强:《林莽访谈录》,http://www.shigecn.com
⑨林莽:《写在诗集前面的话》,《林莽诗歌精品集》,南海出版公司2012年版。
⑩参见林莽对李琦诗歌的评论,俩人诗歌内质有许多相似之处。见《诚实的倾诉者》,《穿透岁月的光芒》,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至210页。
⑪林庚:《诗的韵律》,《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⑫王士强:《林莽访谈录》,http://www.shigecn.com .
⑬林莽:《永不枯歇的源泉》,《时光转瞬成为以往》,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188页。
⑭⑮林莽:《永不枯歇的源泉》,《时光转瞬成为以往》,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
⑯⑰⑱林莽:《永不枯歇的源泉》,《时光转瞬成为以往》,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⑲⑳陈伯海:《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6页。
㉑郑敏:《又听到布谷声》,《哲学与诗歌是近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10-20 17:14 | 只看该作者
诗歌表达情性,原本就是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的传统。严羽说:“诗者,吟咏情性也。”李泽厚提出:“情为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林莽诗歌表现人的基本情感和精神世界,。。。,在今天,当拜金主义成为社会风尚,人情日益淡薄,林莽诗歌对美好人性,特别是普通人“温情”的推崇,又具有匡正世风的现实意义。

30多年来,林莽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情感世界,一个用诗意表达的充满温情的艺术世界。温情的内核,就是爱心;没有爱,也就没有温情。林莽是以充满爱心的态度,观察和对待世界,发现世界善意的美。这个由亲情,友情、乡情,组成的温情艺术世界,在当代诗歌中,也属罕见。

在我看来,林莽的现代诗,也是属于“浪漫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延续”。具体表现为浪漫主义与外国现代诗的一种融合。林莽早期诗歌的影响,来自浪漫主义诗歌的普希金、雪莱、拜伦、莱蒙托夫、泰戈尔、洛尔伽;后来接触了现代主义的波德莱尔、聂鲁达、艾吕雅;但自觉回避艾略特和奥登为代表的英美现代派的智性诗歌,主要是向塞弗尔特、埃利蒂斯、弗洛斯特、赖特、沃伦、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等学习,学习他们把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他们所写的诗,属于20世纪卓越而多样的世界现代诗。林莽所走的就是这一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10-20 17:15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系统介绍了林莽的诗歌风格和发展心理路程,详实而全面,有条不紊,点赞、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1 20: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秋水岸!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8 01:5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