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含混的丰富”的追求 ——博尔赫斯《诗人》及其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含混的丰富”的追求
——博尔赫斯《诗人》及其他
文/徐义平

博尔赫斯1929年出版《圣马丁札记》后,因爱情不顺利一度停止写诗。《博尔赫斯大传》(英国埃德温·威廉森著)一书详实记载博尔赫斯曾经想方设法挽救与诺拉·郎厄、埃斯特拉·坎托等人的爱情,而诺拉·郎厄与埃斯特拉·坎托等人因多种原因先后离他而去,伤心的博尔赫斯尽管想把过去的阴魂驱赶走,事实却不如意。直到三十一年后的1960年,博尔赫斯才出版诗文合集《诗人》,此时他的眼病已经很严重,几乎失明了,所以在《结语》中说这是“由时光而非我本人编辑而成的、汇集了我用另一种文学观念写成而如今未敢再作修饰的旧稿”,这个“另一种文学观念”其实就是对“含混的丰富”的追求。
之所以说《诗人》一书是博尔赫斯对“含混的丰富”的追求,这可以从“诗人”一词加以探究。本书的原文题目为El  hacedor。西班牙语中,El  hacedor意思是“制作者”、“创造者”,一般指称上帝,亦即“造物主”。1986年智利作家瓦尔德马尔·维尔杜戈-富恩特斯出版谈访录《博尔赫斯自述》,其中引用了博尔赫斯的话——“我出版过一本书,题名为El  hacedor。我的一位英文译者写信来说,英文中不存在足以表达该词含义的语汇。然而,hacedor 恰恰是我从英文的mdker一词翻译过来的。这个英语词,12世纪的时候,在苏格兰方言里,意为‘诗人’。真是让人难以相信,不过,hacedor的含义更贴近英语而离开了西班牙语,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翻译的时候就比较麻烦。我是一个hacedor……一个诗人和一个作家,仅此而已。”这在林之木译本中也有详实的题注。博尔赫斯在《吉诃德的作者比埃尔·梅纳德》中有言:“爱挑剔的人会说:更为含糊不清;然而含糊不清本身就是丰富”。再结合博尔赫斯《我的创作》中谈及《诗人》时说:“这篇作品可以认为是自传性的:荷马就仿佛是对我本人的尊崇,他的失明就仿佛我的失明,他对黑暗的接受就仿佛我对黑暗的接受。”由此可以推出《诗人》一书标题“El  hacedor”体现了博尔赫斯对“含混的丰富”的追求。这也在博尔赫斯遗孀玛丽亚·儿玉在授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博尔赫斯全集》(1999年五卷本)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博尔赫斯全集》时的访谈中得到证实,玛丽亚·儿玉访问中国时,对《El  hacedor》”一书译为《诗人》非常满意,一再表示这是符合博尔赫斯本意的,她对《博尔赫斯全集》在中国出版完全放心。
从1934年起,博尔赫斯开始写一些散文体的短文,包括寓言、神话、短故事,同时写了一些小说,比如《恶棍列传》《小径分岔的花园》等成功的小说。卡尔维诺在《美国讲稿》称博尔赫斯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宇宙模式或宇宙的某一特性的模式,如无限、无数、同时、永恒、循环”,这是咸中肯綮的评价。《诗人》一书前面收录的24篇短文(包括序言位置的《致莱奥波尔多·卢贡内斯》),其中许多篇什都很出名。比如首篇《诗人》叙述荷马在陷入肉眼的黑暗时的“有点儿害怕”、“欣喜、希冀和好奇”,以及“在他如今正要步入的肉眼的长夜里面,等待着他的同样也是爱情和风险”,“他命中注定要讴歌并使之在人类的记忆空谷中回响的《奥德赛》和《伊利亚特》的喧声”,“但却无法知道他在坠入永久黑暗时的感受”。除此以外,还有《梦中的老虎》《天机》《见证》《马丁·菲耶罗》《变异》《关于塞万提斯和吉诃德的寓言》《关于宫殿的寓言》《什么都是和什么都不是》《神灵的怯难》《博尔赫斯和我》等篇什,均给了博尔赫斯某种神秘的满足,他在《我的创作》中说“想起这些篇章,就仿佛想到硬币:实在、结实、闪光的小物件,更多的东西的样品”。由于篇幅所限,对这些散文体的短文就不再赘述。
愚某品读博尔赫斯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时,曾就译文谈了不成熟的拙见——“翻译除忠实于原意外,重要的是忠实于目标语言,因为向目标语言的读者传递信息和美感是关键之关键;如仅忠实于原来的形式,译出的东西必定生硬干涩,白白糟蹋了版面。基于此,木鱼脑壳之人颇喜欢林之木注重韵脚的译本。”现在品咂林之木注重韵脚的诗文合集《诗人》,仍是这种看法。诗歌的建筑美与音乐美在林之木的译诗中得到完美的体现,特别是声韵对称美使诗歌显得特别真挚而深情,以致耐人咀嚼,余味无穷。下面摘录三个片段加以佐证;

上帝同时给我书籍和黑夜,
这可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我这样形容他的精心杰作,
切莫当成是抱怨或者指斥。
——《关于天赐的诗》(第一节)

细碎沙粒从倒置锥体的端口
无声无息地悄然奔泻与倾溅,
那流金渐次地滑落并且注入
下面那与之相连的玻璃空间。
——《沙漏》(第七节)

在那个晶莹清澈的世界里边,
一切都可能发生却不留痕迹,
就好像奇绝的伊斯兰教僧人,
连书籍也都必须从右边读起。
——《镜子》(第九节)

从林之木译诗中不难看出,林之木深受中国古典诗词影响,译出了古典诗词的风韵。“丹青不是无完笔,写到纤腰已断魂”,博尔赫斯对语言的锤炼也由此窥见一斑。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是心灵的诗,是心灵的歌。”博尔赫斯的诗歌属于感情的自然流露,表现的是他真实而独特的内心世界。《诗人》一书收录的诗歌同样体现了博尔赫斯对“含混的丰富”的追求,下面仅用代表作品《雨》加以浅析。
中国不同翻译家或诗人都曾翻译过《雨》这首诗。愚某查阅陈东飚的译本,原文如下:“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或曾经落下。下雨/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谁听见雨落下,谁就回想起/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一朵叫做玫瑰的花/和它奇妙的,鲜红的色彩。//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架上的黑葡萄。潮湿的暮色/带给我一个声音,我渴望的声音,/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从诗歌内容而言,陈东飚的译诗体现了博尔赫斯一九二六年宣称的“文学信念”的基本信条,也就是所有的诗歌都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一种信用关系”,而到了一九三二年的时候,博尔赫斯的“文学信念”已经变得很模糊了,也就是前面提及的“从1934年起,博尔赫斯开始写一些散文体的短文,包括寓言、神话、短故事,同时写了一些小说,比如《恶棍列传》《小径分岔的花园》等”,他开始对“含混的丰富”加以追求。《博尔赫斯大传》第二十四章明确记载“母亲的统治(1958-1963)”博尔赫斯发表作品特别少,“这段时间的作品主要集中于诗歌或简短的散文”,“一九六〇年,阿根廷埃梅塞出版社的编辑卡洛斯·弗里亚斯建议他出一本新的合集”,“新合集中所有的文章都是他在自己没有成为一名像沃尔特·惠特曼那样的诗人那个绝望的时期写的”,“他现在以传统的眼光来看待诗人的作用——那就是诗人必须鲜活地再现出英雄们的战绩,同时哀悼时间的流逝。因而他在这段期间写的诗都带有挽歌的味道:这些诗大都是十四行诗,诗歌打破传统的束缚,重新阐释了时间、失去和谜一般的命运,不过是打散后的重组”。由此看出陈东飚的译诗与博尔赫斯的初衷有些出入,因此愚某觉得林之木的译诗才符合博尔赫斯的写作初衷。
林之木对《雨》的译文如下:



苍茫暮色骤然变得澄明起来,
因为潇潇细雨正在悄悄飘滴,
飘滴或者业已停息。雨落中天
自古有之,这该是不需要怀疑。

耳边那淅淅沥沥的回响歌吟
必须唤起对美好季节的回忆,
想到那名字叫作玫瑰的鲜花,
还有那娇好艳丽色泽的旖旎。

这雨水为窗上玻璃蒙起薄雾,
而在那茫茫城郊的荒野里面,
却给架上的黑葡萄注入活力。

尽管庭院已经难觅。湿漉漉的
黄昏送来了那期待中的呼唤,
是归来的父亲,他并没有死去。

除了上文提及的建筑美和音乐美以外,不难品出诗歌中“黄昏”并不是一位盲诗人看到的,包括“雨水”“玫瑰”“黑葡萄”在内的这些意象均来自博尔赫斯的第六感官,或者说一种幻觉与幸福。这种第六感官在散文体短篇中就是作者的眼睛,曾经降临在荷马、但丁、俄狄浦斯身上的眼睛;第六感官在诗歌中是看见“归来的父亲”的眼睛,让他感知“潇潇细雨正在悄悄飘滴”“为窗上玻璃蒙起薄雾”“给架上的黑葡萄注入活力”以及一九三八年去世的父亲“并没有死去”。简而言之,黄昏笼罩了博尔赫斯一生的主题:“生命、死亡、梦幻、书籍、循环与结束、空间与时间,而这一切又都可以归结为时间”(陈东飚《作为诗人的博尔赫斯》)。
综上所述,博尔赫斯《诗人》一书是对“含混的丰富”的追求,所以他在《结语》中说:“有一个人立意要描绘世界。随着岁月流转,他画出了省区、王国、山川、港湾、船舶、岛屿、鱼虾、房舍、器具、星辰、马匹和男女。临终之前不久,他发现自己耐心勾勒出来的纵横线条竟然汇合成了自己的模样。”
愚某生之也晚,木鱼脑壳,孤陋寡闻。粗糙文字,难免有“莺偷百鸟声”之嫌矣。
2018年10月29日晚,匆草于望月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9:52 | 只看该作者
匆匆草就,不知所云。敬请各位朋友狠狠批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10-31 11:55 | 只看该作者
详实介绍了博尔赫斯晚年《诗人》一书的由来,这一点来说,就值得为昌山先生点赞,起到了文学科普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10-31 11:58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年前就有前辈给我介绍博尔赫斯,毕竟是外国作家,母语完全不同,所以个人一直没有花时间关注这些。有幸有一批不怕挫折的诗友,不断研究外国诗人、文学家、艺术家,让我们很方便就能了解他们,给昌山先生斟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4:19 | 只看该作者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10-31 11:55
详实介绍了博尔赫斯晚年《诗人》一书的由来,这一点来说,就值得为昌山先生点赞,起到了文学科普的作用:han ...

谢谢先生惠顾和鼓励,敬请多多批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4:20 | 只看该作者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10-31 11:58
很多年前就有前辈给我介绍博尔赫斯,毕竟是外国作家,母语完全不同,所以个人一直没有花时间关注这些。有幸 ...

敬请多多批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1 11:5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